从少女自尽惨案,谈美国校园霸凌
悲剧引发的波澜
2010新年伊始的1月14日,美国麻萨诸塞州西部一个安静的小镇南哈德里(South Hadley)发生了一幕悲剧,一名就读于该镇公立高中的15岁女生霏碧·普润斯(Phoebe Prince)放学后在自家公寓的楼梯间上吊自杀,原因是她不甘忍受学校同学的欺辱霸凌(bullying)。
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丽少女,难道会如此轻易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她一定曾经历了使她不堪重负的痛苦折磨和羞辱,导致她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霏碧·普润斯及其家庭半年前才从爱尔兰移民美国。这个15岁的漂亮新女生曾经跟该校某个引人注目的男生有过一段短暂恋情,或许这引起了其他男女学生的嫉妒和不满。因此数月来若干男女学生多次对她谩骂甚至动手,在放学路上还有人向她扔水瓶等物。在她自杀前一周,霏碧曾到学校办公室说她无法忍受别人的污辱,她母亲也曾向学校报告说孩子被欺负,但校方并未追究处理。她却又在校图书馆内被一伙学生围攻,还有散播全校的流言污语,终于压垮了女孩最后的精神支柱,选择了自尽。
这个年轻生命的陨落,引起其家属及校区师生家长们的强烈义愤,也引发了美国社会对校园霸凌案件的再度关注。
两个月后,该案有了进展。麻州警方逮捕了南哈德里高中曾经对自杀女生施行欺凌的九名男女学生,检察院对16至18岁的六名学生按成人起诉,而另外三名更年少的学生则将接受少年法庭审判。然而,尽管此前麻州曾有若干议员数度提议对霸凌(bullying)行为立法定罪,但迄今提案未通过。因此,检察及司法部门的起诉和判罪,都不可仅以这些青少年曾对霏碧·普润斯在校园内外有bullying行为作为定罪依据。最终,公诉方以人身侵害致伤、侵犯人权、严重违反校规等罪责对六名学生分别提出程度不同的起诉,其中两名男生还被控以强奸罪。起诉和审判人员表示:这案件中被告们的言行,已经严重超越了通常因青少年恋情引起的纠纷底线,因此不可姑息。
这个还在审理中的案件,愈加引起各界重视和反响。有的被起诉学生及其家长不服,而提出无罪开脱。而更多的呼声则倾向不该只让少年学生承担全部责任,因为此案尚未对校方及任何成人提出控诉,而女孩霏碧遭受欺辱已有数月之久,她和家长都曾找过校方却未引起重视,难道学校的教职员工和负责人不是玩忽职守?社会和舆论界呼吁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相关培训,让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们都对bully有所认识并懂得如何防范。立法议会一些成员,也借机推动尽快通过对Bully定罪的法案。
美国是个法制国家,但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可能绝对完善,而且随着时代变迁和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很多法规也要随之作相应的修正或订立新条款。近代历史上美国若干新法规的修正或制定,曾靠很多人的长期呼吁推动,但最终却是因某一具体案件的导火索引爆才得以落实。霏碧·普润斯案件或许会成为这样一个契机,推动将“Bullying”行为提高到法律高度来审判。
霸凌多发在校园
那么,什么是Bully?这个词在美国早被关注多年,不要说少儿工作者和学校教职员工,就是普通家长,如果不知道何谓“Bully”,那可是不称职啊!英文词Bully,作为动词的意思是持强凌弱、采用各种方法欺辱个别对象;作为名词,则指实施这些行为的人。Bullying是将动词名词化,而被动语态Bullied则指被欺凌。如果将其翻译成中文,很难用一个简单明确的词来概括其全部含意。不妨采用音意兼顾的译法,将其作为外来语引入汉语中。Bully可以有“暴力”、“怖力”、“霸力”等音译法。“暴力”容易和Violence混淆,因bully并不单指体力施暴和破坏,也有软性和隐性的欺辱。“怖力”的发音最接近Bully,字面意思也靠谱,爱欺辱人的“怖凌者”(Bully)有点“恐怖分子”的苗头。不过,美国华文报刊已采用“霸凌”一词来诠释Bullying——霸王仗势欺凌他人(bullying案件中几乎都有领头的“小霸王”)。我觉得很妙,姑且就用“霸凌”这个词。
“霸凌”行为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和任何年龄的人群中,然而,美国社会最关注的是校园霸凌行为,少年儿童聚集的中小学校也是最容易发生霸凌的地方。因为身心幼稚的少年儿童都有惧怕孤独的特性,他们需要同伴和友谊、追崇团体和交友圈子,如果在学校没有几个朋友,对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学习都会有影响。家长们不要感到奇怪,一些孩子在学校花在联络感情交朋友上的时间精力甚至超过对付学业功课。而未成年的少儿尚缺乏明辨是非和对自己言行的控制能力,在争夺朋友和感情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强势学生欺负弱者,或小团体凌辱个别人的现象,也就是bully。这对少儿的身心成长极为不利。无论是被欺辱者,还是欺凌他人者,都会在青春期产生严重的心理扭曲,影响到他们日后的人生。更何况,一些霸凌案例直接导致了严重伤亡事件的后果,对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比如这次的霏碧·普润斯自杀案,孤立的弱女孩被别人伤害之后,不得已选择了自己最终伤害自己。也有霸凌受害人作出相反的选择,人们一定还记得曾造成十多师生死亡的哥伦拜高中校园枪杀惨案,两名小枪手就曾因行为不合群有被别人歧视霸凌的遭遇,被逼得铤而走险成为杀人者。
“霸凌”的轻重程度可以有非常大的差别,常见的一般霸凌伤害程度较轻。有的家长可能以为那是小孩子之间的吵骂而不当回事,有些教育工作者也对校园霸力见怪不怪而未对其严加整肃,连立法司法机构都尚未认为霸凌等同犯罪因此没有将其定罪。
不少华人家长可能也听说过自家孩子有在学校被人欺负的经历。有的告诉自家孩子别理他们就行,但这样做或许让霸凌者认为忍气吞声好欺负而变本加厉。有的家长让孩子把学业放在第一,以为成绩好了就没人敢小看,殊不知很多霸凌者就专门爱找一门心思学习的“书呆子”开刀。还有的家长教孩子以牙还牙暴力对抗,反倒给本来是受害人的自家孩子惹上官司,家长也有“教唆”之嫌。也有的不知如何应对类似事件,是该直接找那些欺负人的学生及其家长、还是报告学校?更多的外来移民恐怕还不甚清楚什么行为属于“霸凌”,以及其后果会有多严重,因而掉以轻心。因此家长们应该首先了解“霸凌”的定义和表现,并随时与孩子及其朋友交流以便及时发现不正常苗头,必要时应向学校咨询或报告。
家长们可能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应该能放心,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的职责不就是教书育人全方位培养学生吗!?那就应该能及时发现哪些学生被欺负或欺负他人而加以管教。其实,任何学校都不是万能的,尤其美国讲究专业社会分工,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生学知识,也就是说,学业(Academy)水准是衡量学校的关键指标。当然,学校管理最起码的也要做到不出乱子不惹法律麻烦,因此学校都有纪律守则规章制度。老师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好自己那门课,管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有序能够上好课,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获得进步。超乎教师管教范围的违纪现象要由校长或辅导员负责。而每个学校只有几位辅导员(Guidance consoler),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安排学生与学业相关的的选课选校,以及关注学生表现并与家长联系,每名辅导员通常要管数十乃至上百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学生无微不至。
虽然美国的教师都要经过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培训,又在第一线与学生接触最了解情况,但关注和指导学生课业之外的表现并非他们的专业和职责,有些学校还不允许教师跨越职责界线去关照学生其它问题。比如有的学生跟某老师关系很好,若受到欺负乐于向老师倾诉心里话寻求帮助,但如果老师对其开导却因不够专业引发问题,闹不好这老师和学校反而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因此很多学校有明确的教师职能规定,如果老师发现或听到学生反映情况,应做的就是向校长或辅导员汇报,而不要擅自处理。不过,一旦向上汇报,却可能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面对两难局面,有些老师选择自己做判断,不到一定严重程度就光听光看而不说。可是,老师的判断能力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事件处理是否及时和正确。因此加强教师相关素质培训尤其防范霸凌的特别训练确实很必要。
现代霸凌花样新
由此看来,难道美国学校就这么不可信么?也不然。在教育心理学发达和讲究职业化的美国,有特定的机构专门研究少儿问题,包括高等院校、少儿组织、及一些非营利机构。他们有专业人士并获得经费做专项研究,出台了不少报告和防范措施。例如,在21世纪之初,美国女童军就出版过指导女孩应对新世纪新情况的丛书,其中就包括如何辨别和防范“骚扰”和“霸凌”。因为女孩子是相对的弱势群体,最容易遭受霸凌的伤害。十年前这个美国最大的女孩组织也已防患于未然地提出“上网指南”,提醒女孩和家长们注意网络侵犯现象。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社会上的犯罪和侵害手段也不断变化。那些专业机构对新时代包括“霸凌”的新问题都有追踪分析和研究,做这些研究分析需要相当专业的知识且非常耗费时间精力钱财,不是一般中小学甚至校区有能力做到的。但各学校可以用这些研究结果作为教材和指南,或聘请那些机构的专业人士前来帮助指导及对师生家长进行培训。麻州南哈德里的霸凌现象已有历史,该校区去年也曾花费数千美金聘请有关机构前来指导,据说人家做了调查并提出若干解决措施,还愿意为家长提供免费讲座。但不知该校区为何未及时实施专家的方案,直到发生了霏碧自杀惨案。
我任教的高中,去年底也聘请一位来自某非营利机构的专家,给全校师生作关于 “霸凌”的讲座。事后学校还组织学生们讨论,辅导员和老师们则进一步结合本校情况研讨。这些教育活动有助于预防本校出现霸凌,我也从中受益匪浅。
专家将现代“霸凌”分为四类。一类是“传统霸凌”(traditional bully),即靠武力欺凌,通常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采用打骂恐吓等方法,可能造成身体和精神伤害。这类霸凌比较明显而容易辨别。
第二类被叫作“流言霸凌”(egger),基本不用武力侵犯,而靠嘲笑和散布流言蜚语去败坏被欺辱者的名誉或者对其进行孤立。这种霸凌多半有小团体操纵,虽然不见得有身体损伤,但造成的心理损害较大而影响也更久远,消除后果要花较长时间。
第三类叫“网络霸凌”或“电子霸凌”(cyberbully),是高科技时代的新产物,即通过电话、电邮、网络、手机短讯等电子手段,向被欺负对象实行攻击、诬蔑、恐吓等。专家特别指出,网络霸凌可能是现实社会中第一二种霸凌在虚拟世界的继续,有的把实施第一二类霸凌的录音录像张贴到网络,对受害人进一步伤害。但也可能相反,在现实中被欺负的对象或许靠了网络电子工具的隐蔽而向霸凌者们发起反击,使霸凌双方位置发生逆转。
第四类姑且译作“大众电子霸凌”(inadvertent cyberbully)吧,之所以将其从一般“网络霸凌”区分出来,因为这类霸凌不一定直接向被欺负的对象发起攻击,而是利用网络媒体工具从侧面为其造成坏影响,比如冒充受害人开博克、发文造谣、曝光其不雅照片等,时常受害人还蒙在鼓里,就已经谣言满世界了。与前三类的霸凌和被霸凌双方互相认识有直接利害冲突不同,参与这类大众化霸凌的随从者们,多半并不认得当事人,只是在网上跟着道听途说而起哄,却在有意无意中给当事人甚至亲友造成巨大的伤害,也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在霸凌涉及的人群中,分为“霸凌者”、“追随者”和“被霸凌者”。若存在霸凌小团体,就会有少数“领头人”和多数“追随者”,其中只有那些领头的是真正的“霸凌者”(Bullies),而追随者(Followers)们往往也是在团体内被欺凌或者怕被欺凌,不得已随大流去霸凌更弱的对象。“被霸凌者”(Byllied)则是圈外人或被排挤者,通常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合群者,如太聪明或太笨的人、新来者、少数族裔、语言或表达不佳者、有残疾或缺陷者、太完美遭嫉妒者等。研究显示,在少儿时代涉入过较严重霸凌事件者,成年以后犯罪入狱的比例比普通人群高出很多,无论他们当初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如果说那些领头的霸王从小具备了黑社会老大的气质,将来犯罪入狱不足为奇。为何被欺辱对象日后也可能犯罪入狱呢?用青春期和犯罪心理学分析,这其实也不奇怪,所谓物极必反,有压迫就有反抗。可那些受霸凌的青少年当年往往没有能力反抗,却把仇恨压在心底,长大后便有可能寻机报复社会。即便是霸凌案中随大流的追随者们,对头领的不服与对受害者的愧疚造成双重受压,心态很扭曲,也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长大后形成人格缺陷。
这些霸凌基本常识,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应该了解,并用来考量周围的事件是否符合“霸凌”定义,以便作出及时和合理的反应。大家也可以判断一下,诸如之前网上曝光的中国学校“群殴少女”、“摸奶门”、以及动不动就发起“网上攻击”、“人肉搜索”,是否应算某类霸凌?目前中国尚未把“霸凌”作为一种坏品行来特别重视,但这迟早要被提上教育界和司法界的议事日程。就是在美国,虽早已意识到“霸凌”不同于一般的少儿玩闹,但迄今也尚未将其列入可被法律审判的罪行,尤其是对网络侵犯更缺少立法。一年多前,也有一名少女因体形较胖在学校遭到欺负,她在网上寻求安慰和友谊,没想到却有几个同校霸凌者甚至有个家长冒充男孩跟她交朋友,最后又残忍地嘲笑和撕碎她的心,导致那女孩自杀。记得此案当时的结论是,虽然她那些同学和其中一个的母亲在网上的言行有据可查,但目前尚无法律将她们定罪。在飞速变化的当代,社会体系的改革往往赶不上科技的发展,这是人类面对的极大挑战。那个女孩和霏碧·普润斯等年轻生命的陨落,已经引发社会波澜,或许能推动立法司法机构及早做出某些改变。
面对霸凌怎么办
无论是好学区还是差学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不可能完全杜绝青少年霸凌现象的发生。华人孩童遭受霸凌的事件也屡见不鲜,但如果家长和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对应措施,再加以安抚疏导,就能避免伤害,或许还因祸得福使孩子学会人生的一课。
家长除了要了解霸凌的种类和表现外,更应该与孩子多沟通。有的华人家长对子女的学业催得较紧,却忽视其他方面的征兆,尤其对孩子情绪和脾气的变化不太注意。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让孩子肯于对家长讲心里话。每天问问孩子学校的情况,了解他们对同学朋友老师的看法,从中大致可以看出孩子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家长也应对孩子的社交技能做合适的指导,比如言行适度打扮得体、如何识别人品好坏、怎样结交朋友和处理同学关系等。一些华人家长为了孩子不惜“孟母三迁”,或舍得花钱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但其实每次动迁转学,孩子一方面不得不离开老朋友,另一方面又难以马上进入新学校同学的圈子,都会遭受友谊和感情的打击。因此要特别关注转迁期间孩子的社交和情绪状况,帮助他们平安过度尽快融入新环境。
家长们也应学点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个特定年龄段的感情需要。例如九到十二岁时特别注重友谊害怕孤独,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广结人缘,趁生日派对联络其他同学,参加校内外儿童组织或文体团队等,孩子在学本事的同时还能有归属感。进入少年期(teenage)则惧怕“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自强自信“成为自己”(Be yourself)。家长们都是过来人,但或许忘了当年自己青春期的情绪多变。当发现孩子出现暴躁逆反行为异常或情感问题,不要忽视或一味斥责,而应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可以倾诉的对象和值得依靠的后盾。通常,霸凌在四到十二年级(约九岁到十八岁)的少儿群体中最常见,但当今社会无奇不有,“霸凌”也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就在不久前,麻州还发生十来个六岁左右的学前班孩子集体欺负一个小朋友的事件。当然这些小霸凌者们因为太年幼未被起诉,但令教育界感到吃惊的是,这么年幼的孩子居然也会按黑社会模式有组织地进行霸凌。
维护孩子的权益是家长的责任,如果发现孩子有被欺负或不公平对待,家长应该向孩子和相关人员(老师、同学及其家长等)调查情况,也应适时与学校联系。不要以为找学校非得“无事不登三宝殿”,不一定非到出了严重状况才联络老师或学校,也不一定非用告状或申诉的口吻与校方对话。家长完全可以为熟悉情况联络感情而时常与孩子的辅导员、校长或某些老师温馨沟通。尤其是不曾在美国上过中小学的移民家长,更应通过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募捐活动、帮忙做义工等,多接触学校师生家长,了解美国校园文化,也有助于密切亲子校三方关系。
以种族为诱因的霸凌确实存在,少数族裔或新移民也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但华人家长不要一听说自家孩子受欺负,就简单地归结到种族歧视,还是应该了解清具体情况再做结论,以免将个别事件扩大化。但如果证明确实有针对种族的“仇视犯罪”因素存在,则是必须严肃对待的,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现霸凌,受伤害的可能不止一人。霏碧·普润斯自杀案件发生后,已经有九名高中学生被逮捕面临审判,这对他们及家庭也是悲剧。这些学生的家长倍受震惊,但为时已晚。因此并不是只有自家的孩子被欺凌,家长才出面伸张正义,如果听到孩子谈论别人涉及霸凌,或者自家孩子参与霸凌别人,家长更应及时管教孩子的言行并与学校联络。这不仅是以身作则仗义执言,也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别沦落为霸凌者犯严重错误。如果像上面提到的那个教唆和参与孩子对同学网络霸凌的母亲,为了讨好和维护自家孩子做出傻事,哪怕没有定罪也会良性不安,对自家和其他孩子都造成极坏影响。如果发现自家孩子牵涉到霸凌事件,无论属于哪一方,家长都应主动配合学校解决问题,并开导安抚孩子,以尽量减少对自家和其他孩子的伤害。
社会是复杂,人的感情需要是多方面的,“霸凌”也是少年儿童们在成长过程中追求自我和友谊的一种表现方式,尽管并非值得提倡的正确方式。现实地说,或许,我们不可能彻底杜绝校园内外的霸凌现象,但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因霸凌引发严重悲剧。
(By 楼 兰 from cnd.org)
2010年4月28日星期三
2010年4月22日星期四
海外华人的子女教育
海外华人子女教育经验
最近有机会聆听了两位华人教育工作者介绍子女教育经验,感觉很有道理,现把我的记录整理成这篇短文,期望对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海外华人有所帮助。这是别人的经验,我是学生。优点属于那两位老师,缺点则是我的理解错误。
教育小孩不容易,教育青春期的小孩则更难。在海外教育青春期的华人小孩则难上加难。因为不但我们的孩子需要接受美国的教育,而且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更需要接受美国的教育。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和理解美国的教育理念,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生活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中,倍受煎熬。
在海外教育小孩,我们要扮演好我们自己的角色。从小孩出生到四岁,我们是孩子的领导,我们可以行使权威,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行为规范。孩子的基本行为准则,应该在这个时期养成。孩子五岁到十岁,我们是孩子的老师。这时孩子已经开始上学,有机会接受老师和学校的规范。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跟学校基本保持一致,否则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孩子十一岁到十八岁,我们是孩子的教练。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各种社会和学习活动,许多事我们可能还不如孩子们明白,这时我们仅是教练,给孩子们做后勤工作,主角是孩子。十八岁以后,孩子上大学了,我们是孩子的朋友。这时孩子已经独立,有自己的生活天地,我们仅是孩子的朋友,跟他们交流我们的想法,做决定的是孩子。
我们这些人,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次考试,所以对小孩考试成绩很重视。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智商仅是一部份,情商如果不比智商更重要的话,至少跟智商同等重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情商方面,要能和人建立互信关系和沟通;能对自己行为有责任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要能不屈服于同伴的压力,凡事有自己的主见。
美国人说,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都在我们的帽子底下。现在大家都不戴帽子了,所以小孩教育的关键,就在我们的头发底下,也就是我们自己。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我们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果我们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坚持原则,那么我们也就很难要求孩子去做一个正直的人。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反叛心理,以为父母都是他们的绊脚石。这时我们更需要有耐心,争取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忧虑,倾听他们的烦恼,然后再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和压力,仅是责备他们,朝他们发脾气,那么我们就切断了与他们交流的渠道,使他们感到更加失望和迷茫。
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往往面临中年危机时期的压力。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重,所以要理性地跟孩子交流也很不容易。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不要把工作压力带到家里,让孩子成为我们的出气筒。如果工作压力实在太大,那么最好让孩子知道,不要招惹我们发火。如果有时孩子主动找我们谈话,那么即使工作再累,也要放下手中一切事情,倾听他们的心中感受,因为这样的机会很少,而且一旦过去,就很难补救。
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人生磨练,对很多事的认识当然比孩子们深刻得多。但我们不能永远为孩子们做决定,他们迟早有离开我们的那一天。我们要授之以渔而非鱼,要让孩子们理解外面世界的现实,明白不同选择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
孩子们在美国成长,接触的是美国教育和文化,所以我们要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而不要仅关心他们的考试成绩,更不要把他们跟别人比。你的孩子是你的,跟别人的孩子不一样,你给孩子的应该是你的爱,你看孩子的标准应该是孩子的价值观、孩子的选择准则和孩子的努力程度。
我们的孩子在美国长大,他们关心音乐和体育的热情可能远超过对学习的关心。作为父母,我们要用我们的爱、我们的耐心、我们的沟通技巧,与孩子们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使我们的孩子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们的价值取向确定以后,其它各种技能仅是人生的细节部分,慢慢都可以掌握。
(By 刘以栋 from wenxuecity.com)
最近有机会聆听了两位华人教育工作者介绍子女教育经验,感觉很有道理,现把我的记录整理成这篇短文,期望对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海外华人有所帮助。这是别人的经验,我是学生。优点属于那两位老师,缺点则是我的理解错误。
教育小孩不容易,教育青春期的小孩则更难。在海外教育青春期的华人小孩则难上加难。因为不但我们的孩子需要接受美国的教育,而且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更需要接受美国的教育。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和理解美国的教育理念,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生活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中,倍受煎熬。
在海外教育小孩,我们要扮演好我们自己的角色。从小孩出生到四岁,我们是孩子的领导,我们可以行使权威,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行为规范。孩子的基本行为准则,应该在这个时期养成。孩子五岁到十岁,我们是孩子的老师。这时孩子已经开始上学,有机会接受老师和学校的规范。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跟学校基本保持一致,否则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孩子十一岁到十八岁,我们是孩子的教练。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各种社会和学习活动,许多事我们可能还不如孩子们明白,这时我们仅是教练,给孩子们做后勤工作,主角是孩子。十八岁以后,孩子上大学了,我们是孩子的朋友。这时孩子已经独立,有自己的生活天地,我们仅是孩子的朋友,跟他们交流我们的想法,做决定的是孩子。
我们这些人,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次考试,所以对小孩考试成绩很重视。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智商仅是一部份,情商如果不比智商更重要的话,至少跟智商同等重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情商方面,要能和人建立互信关系和沟通;能对自己行为有责任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要能不屈服于同伴的压力,凡事有自己的主见。
美国人说,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都在我们的帽子底下。现在大家都不戴帽子了,所以小孩教育的关键,就在我们的头发底下,也就是我们自己。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我们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果我们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坚持原则,那么我们也就很难要求孩子去做一个正直的人。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反叛心理,以为父母都是他们的绊脚石。这时我们更需要有耐心,争取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忧虑,倾听他们的烦恼,然后再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和压力,仅是责备他们,朝他们发脾气,那么我们就切断了与他们交流的渠道,使他们感到更加失望和迷茫。
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往往面临中年危机时期的压力。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重,所以要理性地跟孩子交流也很不容易。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不要把工作压力带到家里,让孩子成为我们的出气筒。如果工作压力实在太大,那么最好让孩子知道,不要招惹我们发火。如果有时孩子主动找我们谈话,那么即使工作再累,也要放下手中一切事情,倾听他们的心中感受,因为这样的机会很少,而且一旦过去,就很难补救。
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人生磨练,对很多事的认识当然比孩子们深刻得多。但我们不能永远为孩子们做决定,他们迟早有离开我们的那一天。我们要授之以渔而非鱼,要让孩子们理解外面世界的现实,明白不同选择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
孩子们在美国成长,接触的是美国教育和文化,所以我们要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而不要仅关心他们的考试成绩,更不要把他们跟别人比。你的孩子是你的,跟别人的孩子不一样,你给孩子的应该是你的爱,你看孩子的标准应该是孩子的价值观、孩子的选择准则和孩子的努力程度。
我们的孩子在美国长大,他们关心音乐和体育的热情可能远超过对学习的关心。作为父母,我们要用我们的爱、我们的耐心、我们的沟通技巧,与孩子们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使我们的孩子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们的价值取向确定以后,其它各种技能仅是人生的细节部分,慢慢都可以掌握。
(By 刘以栋 from wenxuecity.com)
2010年4月15日星期四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一、 引子
中国有一句成语:一叶障目,其寓意是一个人被事情的局部情况或暂时变化
所迷惑,不能看见事情的全局或主流变化。形容人们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提倡用“全面”或“整体”看待问题。总之,在中国传统的思维观中,对“片面”
持鄙视和批判态度,对“全面”或“整体”持颂扬和仰视态度。所以,各类“精
英”都是强调以“全面”观点看问题,并且是以“全面”自居。“片面”和“全
面”之间是什么关系?“片面”的价值何在?在此基础上,讨论中西思维方式的
差异,这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二、 中西思维方式的特点。
如果将“真(理)”视为一棵树,也就是“整体”,那么“片面”就是树叶。
一般说来只有将整个树叶(“片面”)遍历一遍,才可以说看清楚了树,绝不可
以只看清少数几片叶子(片面),就说看清楚了整个树(真理)。计算机领域里
面,关于如何看清(遍历)树,有两种经典算法:
1、 广度优先算法
广度优先算法搜索树叶(认识树)的过程是: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该算法是从根节点开始,沿着树的宽度
遍历树的节点。如果所有节点均被访问,则算法中止。
2、 深度优先算法
深度优先算法搜索树叶(认识树)的过程是: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该算法是沿着树的深度遍历树的节点,
尽可能深的搜索树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有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
节点v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
点为止。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
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为止[1]。
介绍了上面两种计算机中认识(看清)树的方法后,我们再来与中西思维方
式对比,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广度优先”,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是“深度优先”。本来就认识(看清)树而言,两种认识方法(算法)都可以遍
历所有的树的节点,从而都可以看清树。但是,中国传统的“广度优先”思维方
式,到了某一层后,硬是不再向下扩展,于是,也就不能得到整个树的结构,从
而也就发现不了真理。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不可能看清每一片树叶,只能看到
很少很少的树叶,但是不影响人去欣赏树的美;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能“看清”
所有的树叶(当然是在人的视野范围之内)。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在“看清”所有
的树叶的基础上,发表对树的看法;而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这样的,是在看到少
数几片树叶后,就开始演绎对树的看法。
关于如何认识(看清)树的方法,就蕴藏着“片面”与“全面”的关系。
“片面”与“全面”的关系就是内切正多边形与园的关系,园--就是全面的观点
--很美--但个体永远不可能达到,这是因为作为个体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真理和拥
有所有的信息。基于不“完备”的真理和信息所做出的决策,就不可能是真正的
“全面”,只能是“相对全面”。人类只能是尽量做到内切正多边形的边足够多,
才能趋近全面;也就是说就是人类只有认识足够多树叶后,才能真正认识树。没
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跳过不认识树叶,或者只认识少数树叶,就断然说认识(看
清)整个树了。了解了树叶和树的关系后,就会认识到“片面”是“全面”的基
石,没有足够多的“片面”,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全面”。那种不想认识足够
多的树叶,就宣称自己认识了树的人和学说,笔者是绝然不会相信的。对于决策
是否合理,可以引入“全面度”这个概念来衡量,“全面度”越大,决策就越有
理性。
三、 中西方思维方式典型案例
中国古代诸子六家中的“阴阳家”的理论,就是典型的“广度优先”思维方
式。“阴阳家”发现了两片“树叶”(阴和阳),认为阴代表女性,表示被动、
冷、阴暗、柔软;阳代表男性,表示主动、热、光明、干燥、坚硬。宇宙都是由
阴、阳两种原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阴阳的理论主要是和《易经》联
系在一起,《易经》原书是为解释“八卦”(正式名称是“八经卦”)。每“卦”
包含三个完整或分成两截的直线,如果把任何两“卦”组合在一起,可以发展出
六十四个排列组合样式,称为六十四卦[2]。《易传》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家认为,用阴和阳,就可以解释宇宙中的
万事万物及其变化,也就是说只需用阴和阳两片树叶,就看清了整个树。《黄帝
内经》也就是在阴和阳两种元素上的“演绎”,而中医恰恰是建立在《黄帝内经》
这样的经典之上,其中有多少真理性就可想而知。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深度优先”思维方式。西方
人对空气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求精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入下钻的过程。首先认识
到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然后认识到原子、分子,接着认识了原子核和电子,继续
认识了质子和中子,在此基础上,认识了构建生命的细胞、蛋白质、DNA、基因
等众多“树叶”和“树枝”后,才对生命这棵“树”发表看法。
四、 中西思维方式从什么地方开始“分道扬镳”?
那么中西思维方式从什么地方开始“分道扬镳”的呢?其实,中西方古人对
世界的认识是差不多的。西方希腊先哲是“四元素”说:水、火、气、土,中国
先哲是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中国先哲的学说缺乏“气”,可能我们的先哲觉
得“气”太普普通通,我们天天呼吸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有啥子琢磨的呢?
“气”在我们先哲那里,更多的时候是“浩然正气这类的东西,西方人认为
“气”,不是“浩然正气”那么简单。历史上西方先哲虽然认识“气”很重要,
但也认为“气”是单一元素(物质)。直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
-1794年5月8日),用“钟罩实验”证明了“空气不简单”,是由两种气体(氮
气和氧气)组成,这个实验是18世纪做的。可以说17世纪之前,中西方文明没有
什么本质上的差异,但从17、18世纪开始,中西文明开始演绎了两种不同的道路。
拉瓦锡证明了空气不简单,后来西方人进一步琢磨气体,发明蒸汽机,瓦特改进
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是西方文明的标志性事情,也是中西文明的一个显著
分野点。蒸汽机发明后,资本家应用蒸汽机能获得更多的财富。传统的资本家
“贪得无厌”的本性,就决定了想得到更高效率和更大功率的蒸汽机,因为更高
效率和更大功率的蒸汽机能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和财富。于是,西方科学家
就开始对蒸汽进行研究。这方面最突出的科学家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兹曼
(1844年2月20日-1906年9月5日)。描述蒸汽的客观规律的第一个方程就叫波
尔兹曼方程,波尔兹曼假定蒸汽是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无规
则互相碰撞,这些碰撞假定为“弹性碰撞”。根据当时的数学,波尔兹曼就建立
起描述蒸汽的客观规律的的方程。波尔兹曼假定蒸汽是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粒子
组成,这些粒子无规则互相碰撞--这个假定触犯了当时的教会,因为这个假定,
没有考虑上帝的作用。因为在当时的教会眼里,“自然”都是美好的,都是上帝
安排好了的,波尔兹曼居然假定组成蒸汽的微粒是“杂乱无章”地乱碰,这还了
得!于是,教会出面批判波尔兹曼,就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也不支持波尔兹曼。
波尔兹曼因此抑郁症更严重,不久就上吊自杀了。在波尔兹曼自杀的前一年,伟
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六篇划时代的论文,分别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
的一个试探性观点》、《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
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
能量有关吗?》、《布朗运动的一些检视》[3]。其中,《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
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从理论上证明了原子的存在,并且首次计算出原
子的大小。其实,西方先哲在公元前就有“原子学说”,不过,那个时代的西方
先哲眼里的“原子”不是相当人类所认识的原子。后来科学家用实验证实了原子
的存在,并且继续采用“深度优先”的思维方式,人类就逐步认识到了,原子也
不是“铁板一块”,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后来,西方后人一边采取“深度优先”的方式认识树叶,另外一方面有采取“广
度优先”的方式认识树。于是,就有细胞、DNA、蛋白质、光合作用等等“树”
的“枝丫”和“树叶”。
从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虽然是一个勤劳的民族,
但不是一个勤思的民族,这个也可以用温总理的话“仰望天空的人怎么这么少呢
(大意)”来佐证。
[1]、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5%BA%A6%E4%BC%98%E5%85%88%E6%9
0%9C%E7%B4%A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7%B1%E5%BA%A6%E4%BC%98%E5%85%88%E6%9
0%9C%E7%B4%A2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171,新世界出版社,2005
[3]、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cn/%E7%88%B1%E5%9B%A0%E6%96%AF%E5%9D%A6
(By 武汉理工大学 张能立 from xys.org)
一、 引子
中国有一句成语:一叶障目,其寓意是一个人被事情的局部情况或暂时变化
所迷惑,不能看见事情的全局或主流变化。形容人们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提倡用“全面”或“整体”看待问题。总之,在中国传统的思维观中,对“片面”
持鄙视和批判态度,对“全面”或“整体”持颂扬和仰视态度。所以,各类“精
英”都是强调以“全面”观点看问题,并且是以“全面”自居。“片面”和“全
面”之间是什么关系?“片面”的价值何在?在此基础上,讨论中西思维方式的
差异,这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二、 中西思维方式的特点。
如果将“真(理)”视为一棵树,也就是“整体”,那么“片面”就是树叶。
一般说来只有将整个树叶(“片面”)遍历一遍,才可以说看清楚了树,绝不可
以只看清少数几片叶子(片面),就说看清楚了整个树(真理)。计算机领域里
面,关于如何看清(遍历)树,有两种经典算法:
1、 广度优先算法
广度优先算法搜索树叶(认识树)的过程是: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该算法是从根节点开始,沿着树的宽度
遍历树的节点。如果所有节点均被访问,则算法中止。
2、 深度优先算法
深度优先算法搜索树叶(认识树)的过程是: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该算法是沿着树的深度遍历树的节点,
尽可能深的搜索树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有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
节点v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
点为止。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
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为止[1]。
介绍了上面两种计算机中认识(看清)树的方法后,我们再来与中西思维方
式对比,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广度优先”,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是“深度优先”。本来就认识(看清)树而言,两种认识方法(算法)都可以遍
历所有的树的节点,从而都可以看清树。但是,中国传统的“广度优先”思维方
式,到了某一层后,硬是不再向下扩展,于是,也就不能得到整个树的结构,从
而也就发现不了真理。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不可能看清每一片树叶,只能看到
很少很少的树叶,但是不影响人去欣赏树的美;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能“看清”
所有的树叶(当然是在人的视野范围之内)。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在“看清”所有
的树叶的基础上,发表对树的看法;而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这样的,是在看到少
数几片树叶后,就开始演绎对树的看法。
关于如何认识(看清)树的方法,就蕴藏着“片面”与“全面”的关系。
“片面”与“全面”的关系就是内切正多边形与园的关系,园--就是全面的观点
--很美--但个体永远不可能达到,这是因为作为个体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真理和拥
有所有的信息。基于不“完备”的真理和信息所做出的决策,就不可能是真正的
“全面”,只能是“相对全面”。人类只能是尽量做到内切正多边形的边足够多,
才能趋近全面;也就是说就是人类只有认识足够多树叶后,才能真正认识树。没
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跳过不认识树叶,或者只认识少数树叶,就断然说认识(看
清)整个树了。了解了树叶和树的关系后,就会认识到“片面”是“全面”的基
石,没有足够多的“片面”,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全面”。那种不想认识足够
多的树叶,就宣称自己认识了树的人和学说,笔者是绝然不会相信的。对于决策
是否合理,可以引入“全面度”这个概念来衡量,“全面度”越大,决策就越有
理性。
三、 中西方思维方式典型案例
中国古代诸子六家中的“阴阳家”的理论,就是典型的“广度优先”思维方
式。“阴阳家”发现了两片“树叶”(阴和阳),认为阴代表女性,表示被动、
冷、阴暗、柔软;阳代表男性,表示主动、热、光明、干燥、坚硬。宇宙都是由
阴、阳两种原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阴阳的理论主要是和《易经》联
系在一起,《易经》原书是为解释“八卦”(正式名称是“八经卦”)。每“卦”
包含三个完整或分成两截的直线,如果把任何两“卦”组合在一起,可以发展出
六十四个排列组合样式,称为六十四卦[2]。《易传》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家认为,用阴和阳,就可以解释宇宙中的
万事万物及其变化,也就是说只需用阴和阳两片树叶,就看清了整个树。《黄帝
内经》也就是在阴和阳两种元素上的“演绎”,而中医恰恰是建立在《黄帝内经》
这样的经典之上,其中有多少真理性就可想而知。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深度优先”思维方式。西方
人对空气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求精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入下钻的过程。首先认识
到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然后认识到原子、分子,接着认识了原子核和电子,继续
认识了质子和中子,在此基础上,认识了构建生命的细胞、蛋白质、DNA、基因
等众多“树叶”和“树枝”后,才对生命这棵“树”发表看法。
四、 中西思维方式从什么地方开始“分道扬镳”?
那么中西思维方式从什么地方开始“分道扬镳”的呢?其实,中西方古人对
世界的认识是差不多的。西方希腊先哲是“四元素”说:水、火、气、土,中国
先哲是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中国先哲的学说缺乏“气”,可能我们的先哲觉
得“气”太普普通通,我们天天呼吸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有啥子琢磨的呢?
“气”在我们先哲那里,更多的时候是“浩然正气这类的东西,西方人认为
“气”,不是“浩然正气”那么简单。历史上西方先哲虽然认识“气”很重要,
但也认为“气”是单一元素(物质)。直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
-1794年5月8日),用“钟罩实验”证明了“空气不简单”,是由两种气体(氮
气和氧气)组成,这个实验是18世纪做的。可以说17世纪之前,中西方文明没有
什么本质上的差异,但从17、18世纪开始,中西文明开始演绎了两种不同的道路。
拉瓦锡证明了空气不简单,后来西方人进一步琢磨气体,发明蒸汽机,瓦特改进
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是西方文明的标志性事情,也是中西文明的一个显著
分野点。蒸汽机发明后,资本家应用蒸汽机能获得更多的财富。传统的资本家
“贪得无厌”的本性,就决定了想得到更高效率和更大功率的蒸汽机,因为更高
效率和更大功率的蒸汽机能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和财富。于是,西方科学家
就开始对蒸汽进行研究。这方面最突出的科学家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兹曼
(1844年2月20日-1906年9月5日)。描述蒸汽的客观规律的第一个方程就叫波
尔兹曼方程,波尔兹曼假定蒸汽是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无规
则互相碰撞,这些碰撞假定为“弹性碰撞”。根据当时的数学,波尔兹曼就建立
起描述蒸汽的客观规律的的方程。波尔兹曼假定蒸汽是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粒子
组成,这些粒子无规则互相碰撞--这个假定触犯了当时的教会,因为这个假定,
没有考虑上帝的作用。因为在当时的教会眼里,“自然”都是美好的,都是上帝
安排好了的,波尔兹曼居然假定组成蒸汽的微粒是“杂乱无章”地乱碰,这还了
得!于是,教会出面批判波尔兹曼,就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也不支持波尔兹曼。
波尔兹曼因此抑郁症更严重,不久就上吊自杀了。在波尔兹曼自杀的前一年,伟
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六篇划时代的论文,分别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
的一个试探性观点》、《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
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
能量有关吗?》、《布朗运动的一些检视》[3]。其中,《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
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从理论上证明了原子的存在,并且首次计算出原
子的大小。其实,西方先哲在公元前就有“原子学说”,不过,那个时代的西方
先哲眼里的“原子”不是相当人类所认识的原子。后来科学家用实验证实了原子
的存在,并且继续采用“深度优先”的思维方式,人类就逐步认识到了,原子也
不是“铁板一块”,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后来,西方后人一边采取“深度优先”的方式认识树叶,另外一方面有采取“广
度优先”的方式认识树。于是,就有细胞、DNA、蛋白质、光合作用等等“树”
的“枝丫”和“树叶”。
从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虽然是一个勤劳的民族,
但不是一个勤思的民族,这个也可以用温总理的话“仰望天空的人怎么这么少呢
(大意)”来佐证。
[1]、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5%BA%A6%E4%BC%98%E5%85%88%E6%9
0%9C%E7%B4%A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7%B1%E5%BA%A6%E4%BC%98%E5%85%88%E6%9
0%9C%E7%B4%A2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171,新世界出版社,2005
[3]、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cn/%E7%88%B1%E5%9B%A0%E6%96%AF%E5%9D%A6
(By 武汉理工大学 张能立 from xys.org)
尊重和惩罚: 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个永恒的话题。为什么是永恒,那是因为它是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答案,瞎搬乱套,一哄而上是不能保证成功的。教育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为主,只要孩子说不,家长就绝对不会再坚持。最近有几篇文章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写的,一时引来一些叫好声,毕竟这样的说法在老中当中目前还不是主流,岂不知这也不是什么好的做法,详情在后。另一种则是家长在主导一切,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为了达到目的去动手打孩子。在西方,动手打孩子是不合法的,因此很少有人写文章总结自己打孩子的经验,毕竟这样做等于公开承认自己在犯法,留下证据给自己找麻烦。本文想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在这两种截然不同教育方法中让孩子得到教育。
首先谈谈尊重孩子的意见的做法。孩子是否应该尊重?回答是要看在什么场合下。打个比方,如果孩子不愿意上学,就想在家打游戏,你会尊重吗?显然绝大部分的家长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不上学,没知识就意味着将来不好找工作,很难养活自己,搞不好家长还得养孩子一辈子。盲目尊重孩子的意见很容易会把孩子给惯坏了,孩子会认为自己是全家的中心,大人必须得围绕自己转,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自高自大,霸道无理,不大容易和人相处。我最近看到一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朋友从小受苦,没过过一天的好日子。现在日子好过了,有了孩子后,就发誓不让孩子吃苦,对孩子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喜欢吃垃圾食品,当爸的坚决不会反对,而且马上会去买,结果孩子长了一身膘,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不光是他们夫妻围着孩子团团转,到了别人家,连别人的一家老小也都要听他儿子的,否则就闹,要死要活的,别人最后发誓这辈子再也不想再见到这孩子。由此可见,盲目尊重孩子的意见是不可采纳的。
大人读过书,有见识,孩子不懂事,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和孩子讲道理。很多老中家长在数学,物理,化学方面就没问题,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高材生,但是在其它方面,比如体育,钢琴等,老中自己就不清楚,但他们往往不愿意去学习,这样在孩子面前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因此家长要想望子成龙,就必须多学多问,不一定要成为专家,但知道一些基本常识一定会有帮助,要知道兴趣和爱好都是会传染的,以身作则比干巴巴的说教不知要好多少倍!
打孩子的做法经常和自己的成长过程有关,可以说自己当年就是被这样教育的。这种做法是非常粗暴和不讲理。打孩子往往是孩子不听话,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或者不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没有人会主动去打孩子,毕竟孩子是自己的骨肉,除非她是后妈。惩罚孩子的做法很多,比如可以限制他们的活动,比如看电视之类的,根本不需要去打孩子。我原来以为只有大老粗才会打孩子,可当我听到有一硕士毕业生骄傲地说他打了他的孩子,原因是他孩子在学校捣乱。问题是打了也没用,最后学校把他转校,每天让他编程,而且是机器代码,这样他才老实了,因为他有事可做,而且是具有挑战性的。大人在惩罚孩子之前应该搞清楚小孩为什么会这样做,千万不要粗暴对待他们,这种做法将会一代传一代的,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自己也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可以说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惩罚孩子是和自由与限制相类似的。无限制的自由在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如果大家都拥有无拘束的自由,这个有限的世界就会彻底乱套了,其结果是谁都没有自由。限制太多,基本上和坐监狱差不多,人生将会毫无乐趣,失去了人生的价值,更谈不上人生的贡献和创新。总之,家长需要在自由和限制当中找到一个平衡,如何做到则需要知识和理性思维才能达到。在此祝愿大家好运!
(By Brutus from cnd.org)
首先谈谈尊重孩子的意见的做法。孩子是否应该尊重?回答是要看在什么场合下。打个比方,如果孩子不愿意上学,就想在家打游戏,你会尊重吗?显然绝大部分的家长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不上学,没知识就意味着将来不好找工作,很难养活自己,搞不好家长还得养孩子一辈子。盲目尊重孩子的意见很容易会把孩子给惯坏了,孩子会认为自己是全家的中心,大人必须得围绕自己转,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自高自大,霸道无理,不大容易和人相处。我最近看到一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朋友从小受苦,没过过一天的好日子。现在日子好过了,有了孩子后,就发誓不让孩子吃苦,对孩子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喜欢吃垃圾食品,当爸的坚决不会反对,而且马上会去买,结果孩子长了一身膘,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不光是他们夫妻围着孩子团团转,到了别人家,连别人的一家老小也都要听他儿子的,否则就闹,要死要活的,别人最后发誓这辈子再也不想再见到这孩子。由此可见,盲目尊重孩子的意见是不可采纳的。
大人读过书,有见识,孩子不懂事,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和孩子讲道理。很多老中家长在数学,物理,化学方面就没问题,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高材生,但是在其它方面,比如体育,钢琴等,老中自己就不清楚,但他们往往不愿意去学习,这样在孩子面前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因此家长要想望子成龙,就必须多学多问,不一定要成为专家,但知道一些基本常识一定会有帮助,要知道兴趣和爱好都是会传染的,以身作则比干巴巴的说教不知要好多少倍!
打孩子的做法经常和自己的成长过程有关,可以说自己当年就是被这样教育的。这种做法是非常粗暴和不讲理。打孩子往往是孩子不听话,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或者不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没有人会主动去打孩子,毕竟孩子是自己的骨肉,除非她是后妈。惩罚孩子的做法很多,比如可以限制他们的活动,比如看电视之类的,根本不需要去打孩子。我原来以为只有大老粗才会打孩子,可当我听到有一硕士毕业生骄傲地说他打了他的孩子,原因是他孩子在学校捣乱。问题是打了也没用,最后学校把他转校,每天让他编程,而且是机器代码,这样他才老实了,因为他有事可做,而且是具有挑战性的。大人在惩罚孩子之前应该搞清楚小孩为什么会这样做,千万不要粗暴对待他们,这种做法将会一代传一代的,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自己也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可以说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惩罚孩子是和自由与限制相类似的。无限制的自由在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如果大家都拥有无拘束的自由,这个有限的世界就会彻底乱套了,其结果是谁都没有自由。限制太多,基本上和坐监狱差不多,人生将会毫无乐趣,失去了人生的价值,更谈不上人生的贡献和创新。总之,家长需要在自由和限制当中找到一个平衡,如何做到则需要知识和理性思维才能达到。在此祝愿大家好运!
(By Brutus from cnd.org)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湖北同乡会聚会: 共享迷人春光 畅叙浓浓乡情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4 月 10 日下午,一百余位湖北乡亲聚首亚城北郊风景如画的 Pinckneyville 公园,共享迷人春光,畅叙浓浓乡情。
此次聚会,又有不少新的湖北老乡参加。他们多是近年来从外州移居亚特兰大,还有几位是从南卡专程前来。一边是硕大的公园凉棚,乡亲们促膝交谈,品美食,欣赏卡拉OK,旁边的游乐场上孩子们在荡秋千,滑滑梯,公园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游园活动开始,首先是同乡会进行新老会长的接替。郭彦文会长连任两届期满,由李波接任。刘俐代表湖北同乡会理事会,感谢郭彦文在过去的四年中带领湖北同乡会,在亚城华人的各项活动中所作的巨大努力,说他在同乡会的历任会长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有才华,服务时间最长”。理事会汇集了四年来湖北同乡会活动的珍贵照片,制成精美的像册,赠送给郭彦文和支持他为同乡会工作的夫人。
新任会长李波曾是ACP (亚特兰大专业人士协会)的会长,也是亚城知名的侨界人士。他高度评价上一届会长和理事会为联系乡情,促进中美合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他介绍,两年前在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中,湖北同乡会倾力出动,是亚城地区募款最多的社团之一。同乡会还精心组织接待了来访的湖北省、武汉市、荆州市等多个代表团,并为湖北电视台录制海外华人为家乡父老拜年的短片,受到好评。他表示将不负众望,和理事会及众多乡亲们一道,把湖北同乡会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湖北省位于华中腹地,西有闻名的长江三峡和神秘的神农架原始森林,东有辽阔富饶的江汉平原。浩瀚的长江横贯全省,在武汉与它最大的支流汉水相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湖北自古以来享有“九省通衢,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几年来,湖北和周边省份一道,实施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并建立了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圈,美丽的荆楚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此次聚会上,新任会长李波还介绍,湖北省十分重视对外合作,特别是和佐治亚州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武汉市和亚特兰大已结为友好城市。湖北已有近30家企业在佐治亚建立了经贸中心,近期还将有上百家湖北企业来佐治亚洽谈合作。而湖北省每年的华商会,也都有亚特兰大的代表去参会,新任亚特兰大市市长也即将访问武汉。这些往来一方面给湖北乡亲带来更多的乡情,同时也赋予湖北同乡会以中美合作重要桥梁的神圣使命。李波会长希望湖北乡亲们积极参加同乡会的活动,为促进家乡与佐治亚州的合作交流继续努力。
可喜的是,湖北同乡会不仅有能干的会长,还有一个由十多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富有朝气的理事会。他们事业有成,情系家乡,并热心为同乡会和华人社区服务。今天聚会的卡拉OK音响设备就是由前会长陈明泉提供,而场地的租用则是由同乡会理事、亚城知名律师谢正权全额赞助。
全美华协主席李秀兰女士也欣然前来参加今天的游园。她戏称自己是半个湖北老乡,因为去过武汉。她高度赞赏亚特兰大与武汉市结为友好城市,并借游园的机会宣传正在进行的美国人口普查,号召华人积极参加此次普查,积极参与政治。她说,在美国的华人越来越多,中国在世界上也越来越重要。华人参政,不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下一代。
湖北同乡会不少会员还是亚城华人艺术社团的成员,聚会必有文艺表演已成传统。此次的节目由琵琶演奏家沈丽玲精心组织。卸任会长郭彦文以一曲抒情男高音“卓玛”答谢乡亲们对他工作的支持。理事姚华明演唱的“好汉歌”,蔓延着湖北人走南闯北的壮志情怀。亚特兰大东方之声合唱团的成员和从南卡远道而来的湖北乡亲还演唱了“ 但愿人长久” 、“ 寂寞沙洲冷”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祖国慈祥的母亲” 等歌曲,受到大家的欢迎。
和其他兄弟社团一样,湖北同乡会十分重视下一代的培养。这次的游园演出也有孩子们出色的才艺展示。上高一的颜心怡来自上海,去过武汉。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是专业古筝教师何宜的学生。今天她是由从事越剧艺术的妈妈带来参加聚会,并演奏了优美动听的古筝曲“浏阳河”。接着是被称为“冯氏姊妹花”的冯丽安和冯镜伊小朋友的小提琴二重奏。她们都在上初中,不仅学业优异,小提琴演奏也已有相当功底。她们演奏的小提琴名曲“协奏曲D 大调”和“Erstes Quartett”,让风景秀丽的公园更加春意盎然。
这次聚会还有独特的内容。祖籍湖北仙桃的王锡嘏先生携书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前来参会。这是他专为同乡会所作,并赠送给同乡会。王先生遒劲的行书不仅诠释了北宋诗人苏东坡的博爱,也表达了海外华人思念乡亲的 深情。年逾八旬的袁齐贤老先生祖籍湖北公安,不久前从台湾来美。他用风趣的故事,讲述两岸关系解冻初期他首次回湖北探亲的经历,并赞叹家乡近年来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袁老先生高兴地接受邀请,成为湖北同乡会的资深顾问。
聚会结束时夜幕已经降临,还有许多乡亲在亲切交谈。大家期待着下次活动再见。
(报道:郑滨耀; 摄影:郭彦文、朱业润)
此次聚会,又有不少新的湖北老乡参加。他们多是近年来从外州移居亚特兰大,还有几位是从南卡专程前来。一边是硕大的公园凉棚,乡亲们促膝交谈,品美食,欣赏卡拉OK,旁边的游乐场上孩子们在荡秋千,滑滑梯,公园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游园活动开始,首先是同乡会进行新老会长的接替。郭彦文会长连任两届期满,由李波接任。刘俐代表湖北同乡会理事会,感谢郭彦文在过去的四年中带领湖北同乡会,在亚城华人的各项活动中所作的巨大努力,说他在同乡会的历任会长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有才华,服务时间最长”。理事会汇集了四年来湖北同乡会活动的珍贵照片,制成精美的像册,赠送给郭彦文和支持他为同乡会工作的夫人。
新任会长李波曾是ACP (亚特兰大专业人士协会)的会长,也是亚城知名的侨界人士。他高度评价上一届会长和理事会为联系乡情,促进中美合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他介绍,两年前在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中,湖北同乡会倾力出动,是亚城地区募款最多的社团之一。同乡会还精心组织接待了来访的湖北省、武汉市、荆州市等多个代表团,并为湖北电视台录制海外华人为家乡父老拜年的短片,受到好评。他表示将不负众望,和理事会及众多乡亲们一道,把湖北同乡会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湖北省位于华中腹地,西有闻名的长江三峡和神秘的神农架原始森林,东有辽阔富饶的江汉平原。浩瀚的长江横贯全省,在武汉与它最大的支流汉水相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湖北自古以来享有“九省通衢,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几年来,湖北和周边省份一道,实施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并建立了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圈,美丽的荆楚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此次聚会上,新任会长李波还介绍,湖北省十分重视对外合作,特别是和佐治亚州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武汉市和亚特兰大已结为友好城市。湖北已有近30家企业在佐治亚建立了经贸中心,近期还将有上百家湖北企业来佐治亚洽谈合作。而湖北省每年的华商会,也都有亚特兰大的代表去参会,新任亚特兰大市市长也即将访问武汉。这些往来一方面给湖北乡亲带来更多的乡情,同时也赋予湖北同乡会以中美合作重要桥梁的神圣使命。李波会长希望湖北乡亲们积极参加同乡会的活动,为促进家乡与佐治亚州的合作交流继续努力。
可喜的是,湖北同乡会不仅有能干的会长,还有一个由十多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富有朝气的理事会。他们事业有成,情系家乡,并热心为同乡会和华人社区服务。今天聚会的卡拉OK音响设备就是由前会长陈明泉提供,而场地的租用则是由同乡会理事、亚城知名律师谢正权全额赞助。
全美华协主席李秀兰女士也欣然前来参加今天的游园。她戏称自己是半个湖北老乡,因为去过武汉。她高度赞赏亚特兰大与武汉市结为友好城市,并借游园的机会宣传正在进行的美国人口普查,号召华人积极参加此次普查,积极参与政治。她说,在美国的华人越来越多,中国在世界上也越来越重要。华人参政,不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下一代。
湖北同乡会不少会员还是亚城华人艺术社团的成员,聚会必有文艺表演已成传统。此次的节目由琵琶演奏家沈丽玲精心组织。卸任会长郭彦文以一曲抒情男高音“卓玛”答谢乡亲们对他工作的支持。理事姚华明演唱的“好汉歌”,蔓延着湖北人走南闯北的壮志情怀。亚特兰大东方之声合唱团的成员和从南卡远道而来的湖北乡亲还演唱了“ 但愿人长久” 、“ 寂寞沙洲冷”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祖国慈祥的母亲” 等歌曲,受到大家的欢迎。
和其他兄弟社团一样,湖北同乡会十分重视下一代的培养。这次的游园演出也有孩子们出色的才艺展示。上高一的颜心怡来自上海,去过武汉。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是专业古筝教师何宜的学生。今天她是由从事越剧艺术的妈妈带来参加聚会,并演奏了优美动听的古筝曲“浏阳河”。接着是被称为“冯氏姊妹花”的冯丽安和冯镜伊小朋友的小提琴二重奏。她们都在上初中,不仅学业优异,小提琴演奏也已有相当功底。她们演奏的小提琴名曲“协奏曲D 大调”和“Erstes Quartett”,让风景秀丽的公园更加春意盎然。
这次聚会还有独特的内容。祖籍湖北仙桃的王锡嘏先生携书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前来参会。这是他专为同乡会所作,并赠送给同乡会。王先生遒劲的行书不仅诠释了北宋诗人苏东坡的博爱,也表达了海外华人思念乡亲的 深情。年逾八旬的袁齐贤老先生祖籍湖北公安,不久前从台湾来美。他用风趣的故事,讲述两岸关系解冻初期他首次回湖北探亲的经历,并赞叹家乡近年来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袁老先生高兴地接受邀请,成为湖北同乡会的资深顾问。
聚会结束时夜幕已经降临,还有许多乡亲在亲切交谈。大家期待着下次活动再见。
(报道:郑滨耀; 摄影:郭彦文、朱业润)
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浅谈美国学校教育的利与弊
一,美国学校教育的严重弊端
华裔家庭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有目共睹,对美国学校教育诸多不满也非常普遍。比如,教育进度太慢;管理松懈;作业太少;假日太多(据统计,扣除节日和假期,世界各国学生平均上课天数是182天;日本是232天;美国是175天)……美国学校教育方面的好些问题在美国社会早有共识。比如,连美国前教育部长莱里也曾就师资质量之差提出批评“我们在课堂上聘用了太多非本科系的教师。如果我们让历史老师教几何学,体育老师教化学,就不该苛求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名列前茅。”
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出一份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国家处在险境……”真是振聋发聩。报告详细列出美国教育处于危机之中的十六项危险指标。最后得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美国以往各代,在教育、文化和经济上的成就都超过它的上一代。一代人的教育水平不能超过、不能与父辈相提并论,甚至达不到父辈的水平,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无可非议,美国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很多、很大的问题。但既然我们已来到美国生活,也无法很快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那就应该对美国教育进行全面审视,并争取利用其中有利因素来完善并完成我们自身与子女的高等教育。
二,美国学校教育的表层特征
1,校车接送---美国的公立学校几乎都实行就近入学。只要学生的住家距离学校超过一英哩以上,都可享受校车的免费接送。所谓校车并不属于学校,而属于县政府。由于车少人多,中小学的上下时间就必须错开,这或许也是中小学上课时间较短的原因之一吧。有些县设有重点学校(被称之为“天才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包括两个部份,一部份是就近入学的学生,另一部份则是从全县范围内通过考试入学的“天才学生”。“天才学校”设立一些特殊的课程、程度较深、进度较快。一旦被“天才学校”录取,居住在任何区域的学生照样可享受校车接送。就近入学的方针导致好学校、好学区附近的房价很高很高,说明注重孩子教育的美国家长依然非常普遍。
2,教育免费---美国执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两年、高中四年)。公立学校不收学费。学生在学校餐厅吃午餐也作为一堂课,具体安排在哪一节课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可以自己带饭,也可在餐厅购买。如学生的家境贫困,可申请午餐减价,甚至全部免费。可享受这一福利的不仅包括美国公民和持有“绿卡”的永久居住者,甚至包括“非法移民”的子女们。这也体现了美国社会的人文关怀。
3,选课灵活---大陆的每个学生必定属于X年级X班。学生进了校门就来到各班所属教室,全班同学在一起上课学习。美国中学生进校之后则是按照各自的课程表,到不同的教室上课。也就是说,授课老师固定在某个指定教室,而学生则在各教室之间流动。所以美国的中学生只属于某一年级,而不属于某一班级。这一点特点蕴含着中美教育的巨大差异。
4,作业稀少---亲戚曾来信描绘了他女儿在国内面临会考时的家庭情景--“女儿面临中考。老师担心,中考还有六个月,家长会已开了两次;家长担心,说是不陪读,其实为了不使女儿分心,家里电视都不开。妻子是要早睡的人,现在也一直要等到女儿睡了才一起睡。小心侍侯,说话重了怕心理受不了,轻了又怕压力不够,真正是忐忑不安,左右为难;最担心考不好的是学生自己--担心进不了重点,脸上无光。我看她有点晕头转向。昨天中午,女儿电话打到我办公室,大哭,说数学、物理考砸了,真可谓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劝她放宽心,其实我们内心并不宽。真是很无奈……”
相比之下,美国学生简直象是生活在“天堂”里---“下课早,作业少;负担轻,压力小”。美国注重保护隐私,学生成绩不会公布于众以致给学生造成压力。进了大学,连家长都无权去学校询问子女的学习成绩。在美国人看来,大学生已是成人了,无需他人监护。
三,美国学校教育的深层优势
1,灵活性
来美国之前,女儿在上海一所市重点中学读初二。来美以后便进入我家附近一所初中读八年级。没过几天,校长把我叫去,说是我女儿应该“跳级”到高中去上课。我心想,女儿来美国才几天,连老师讲课都听不懂,哪来“跳级”的资格与理由呢?
校长告诉我,与初中一样,高中开设的课程也是英语、数学等等,只是程度比初中深一些。他说,根据我们的观察与测试,你女儿的数学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我们初中的教学范围。她在我们这里只会浪费时间。如果进了高中,她依然可以继续补习英语,还可以学习高中的数学......校长言辞恳切,神态真诚,我不得不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但我还是很担心,怎么转学呢?在大陆办转学手续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啊?大概看出了我的忧虑,校长恳切地说“今天请你们家长来只是征求你们的同意,转学的手续由我们来办理,你们不用担心。”
第二天,高中派来一位老师给我女儿作了一套高中数学试卷。经批改,她当场认可我女儿可以进入高中学习。第三天,我女儿依然在社区门口等候校车,只是被校车接送去了附近高中上课。事情进展之快,办事效率之高,简直让我目瞪口呆。
高中课程同样分好几个等级---英语分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女儿的英语水平很低,但数学水平很高。所以英语课时她去水平最低的教室去上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到了数学课时,女儿则去上水准较高的数学课程。真是不拘一格,量才而读啊!记得我在读研究生时选修的一门课程叫作 individual education (个体教育)。其宗旨就是提倡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应人施教,应材施教”。
美国学生不仅可在同一学校上不同水准的课程,甚至小学生可去高中上课,高中生可去大学上课。迈阿密大学毕业的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曾在《“创造性”能不能教》一文里写到,“去年儿子上8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二。但每天清早他必须到屋外去等高中派来接他的校车,到高中去上几何课,然后再由高中派车送他回初中去上其他课程。即使跳级到高中上几何,他在班里也是前几名,觉得很轻松。像这类跳级学习,不仅发生在我儿子身上,还发生在许多中国留学生的子女身上。”
正因为美国中学没有班级的概念,也就避免了不同水准的学生不得不在一起上同样水准课程的弊端。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提升、跳跃的机会就很多,造成一种机动灵活、“不拘一格”的教学优势。
美国的大学升学考试名为SAT I(或称SAT I )。SAT的考试每年在全美不同地点同时举行多次。任何人付了报名费就可去考,考多少次也没有限制。SAT的考试分为数学和英语两部份,满分各是800分。不管考过多少次SAT,学生可以从自己历次考试成绩里,挑选最好的英文成绩和最好的数学成绩汇总起来送交大学。这种考试方面的灵活性也就缩小了因临场失误而导致终身遗憾的可能性。
2,自主性
美国的中学教学也实行类似学分制的方法--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或课时方能毕业。除了必修课程之外,学生还须在外语、体育、艺术、文科和科学等各个领域里选修必要的课时或学分。校方只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修满多少学分或课时,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课。这种选课形式增强了学生的自我选择意识。
由于没有班级的范围,也就没有了班主任的概念。但美国的学校里有一些教师担任学生顾问,每个学生都要和自己的学生顾问商量讨论课程的选择;必要时,学生顾问也会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毕业之前,学生顾问会与学生及其家长讨论升学的方向、目标、学校的选择等等。这些又都培养了学生从小就接受专业人士忠告的良好习惯。
由于美国学校“下课早,作业少”,学生的课外时间就相当宽裕。不自觉的学生很容易放任自流、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但对于有追求、有理想的学生来说,则提供了充分时间与广阔空间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阅读课外图书;学习音乐美术;参加体育锻炼;参与科技活动等等。好些美国的杰出人士都是从小就奠定了自己的终身爱好。比如像比尔·盖茨、《泰坦尼克》与《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参见《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二)》)。
教育的自主性同样表现在课堂教学。美国的大部份课程不再需要“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去充实自己。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常常布置学生做一些项目(project),培养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收集资料、自圆其说(参见《漫谈“批判式思维”与“建设性思考”》)。
写作是美国教育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教师经常指定论题让学生练习写作;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还要求学生自己提出论题、独立完成研究、各自撰写论文。在批改这类作业时,教师没有预定的“标准答案”,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作业能否自圆其说。这就为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讨论会(seminar)也是美国学校很常见的教学形式。讨论会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课堂里即席发言讨论;另一种是让学生作比较充分的准备,然后进行专题发言。美国学校的老师通常只是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已见。尽管大家的观点可能严重对立,但只要各人能自圆其说、自成一体,依然可以得高分。
2000年总统候选人进行了第一次电视辩论之后,我从电视看到美国一所大学政治课的实况转播。老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你们认为昨晚辩论中哪位候选人发挥得更好一些?为什么?”“看了辩论以后,有谁改变了自己过去的支持倾向?为什么?”“你认为哪位候选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为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就看各自如何发挥与自圆其说。教师的评分标准也不是根据学生的立场或观点,而是根据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
我读研究生时,授课教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目分组讨论。学期结束之前,要求每个学生针对本组的题目进行一次专题发言。我组的题目是“双语教育的重要性”。我所负责的具体专题是双语教育对新移民的重要性。于是我准备了发言提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每年有XX万的新移民,XX万的非法移民;由于英语水平不够好,导致新移民们工作难找、工资低廉、甚至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等等。为了论证这些论点,我必须查找资料数据来充实我的内容、丰富我的演讲、强化我的观点......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在寻找材料、组织观点方面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侄子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来美国考研读博。他告诉我美国的大学教育与清华的教育“差别非常之大”。这种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经费的多少和科研设备的好坏。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比如,美国的教授很少是由本校毕业生留校担任,因为美国的专家和学者们认为“近亲结合”会造成“知识的退化”;美国教授明确表示自己的学生应该而且必须超过自己,否则社会就不能发展,科学就无法创新;美国教授坦率地承认老师不可能什么都懂。学生懂的知识,老师不一定懂,所以他们不耻下问。
侄子的指导教授带十名研究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每个星期教授会与自己的学生单独谈几次,询问学生的学术研究有何进展等等。如果教授发现某学生目前正在研究或关注的课题是很新颖的。教授就会让该学生准备作一次专题讲座。那位学生就要围绕着自己的专题收集资料、绘制图片、准备讲稿。届时,学生的指导教授与有关教授、学生都会前来“听课”。他们照样会举手提问、请教讲课的学生。其结果是指导教授从自己的学生那里获得了新的知识,而学生在专题的准备和讲演之中获得了经验、增加了自信、也加深了对那个专题的理解。
即使是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美国老师也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如果课时一小时,老师通常只讲四十五分钟。余下的时间解答学生的提问。美国人认为作学问包括“学”和“问”。只学不问或问不到点子上,说明学的还不够扎实(参见《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三)》)。
美国的专家和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教育主要不是传授知识,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能靠学校老师来教。老师和学校只是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以便学生用那些方法去举一反三解决今后面临的课题,融会贯通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3,多样性
在美国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不管学生读几年,只要修满了学院规定的学分就毕业。为了给那些成绩好、智商高、学习自觉的学生以更多的机会,美国学生可在大学录取之前就开始读大学的课程,积累大学学分。一般来讲,具体方法至少有三种机会。
A,直接去社区大学上课。美国每个县几乎都有一所或几所社区学院。由于社区学院与中小学校同属县政府管辖,所以很多县提供服务---用校车接送中学生去社区学院上课。这类学院只颁发大专文凭。但从社区学院获得的不少学分可带入其他大学。
B,修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这些课程与大学课程水平相当,如果高中学生选修AP课并获得B以上的成绩,进入大学以后也可以不必再修同样程度的大学课程。
C,参加SAT II的考试(http://en.wikipedia.org/wiki/SAT_II)。这类考试目前涵盖二十门专业。包括历史、中文、生物、化学等等。通过这类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修大学里的相关科目。
一些美国学生只花三年时间就完成大学学业,取得大学文凭,原因就是他们充分利用了这些灵活多样的选择,在读大学之前就获得很多大学学分,节省的不仅是时间,也节省了金钱。
美国大学的修课时间也很灵活多样。学生们可以白天打工,晚上修课;也可以白天上课,晚上打工。在我上研究生的班级里,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在职教师—-她们白天是老师,晚上是学生。所以美国似乎没有“夜大学”之称,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晚上或周末开设课程。
美国学校教育的多样性也体现在求学途径之中。美国的高等教育大约分这样几个种类。第一类是社区和初级技术学院,多半由地方(县政府)举办,称为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只颁授“准学士”学位(大专文凭)。这类学校占美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0%,它担负着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任务;第二类是普通的四年制文理学院,课程以文理科为主,也有少量工科,学生毕业后颁发文学学士和理学学士的学位;第三类是四年制的综合性大学,这类学校学科较齐全并设有研究生部,能授予的最高学位是硕士;第四类是能授予博士学位的综合性大学。这类学校规模大、学科全。美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研究型大学,那里荟萃了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拥有最先进、最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培养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界或政界要员以及其他社会精英。
一个和谐与完善的现代化社会不可能人人成为精英,也不需要人人成为精英。美国这种宝塔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而这种多层次的学校模式也正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
我朋友的儿子很聪明,他对NBA里每位球星的来历如数家珍,包括每位明星的身高体重与鞋子尺码等等也记得清清楚楚。就是不喜欢读书。高中毕业之后去当兵两年,退伍之后享受退伍军人的优惠去护士学校读书,现在从事救死扶伤;女儿一位高中同学来自巴西,非常聪明,但由于家里特殊情况,先去社区学院读书两年,再将学分带入本科,现已从医学院毕业当上了医生。社区学院离家近,学费便宜,学分又可带入其他学院。所以不要小看社区学院的作用与功能。
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通常都会考虑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学生家里收入比较低,校方通常会提供贷款或奖学金。我有一位朋友夫妻俩收入很低,女儿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依靠奖学金读完本科,后又被加州一所大学录取免费攻读硕士。还有两位好友的女儿也都顺利完成了康内尔、宾大等美国名校的学业,前往华尔街就职。其中一位用自己在华尔街赚来的钱支付学费去MIT考研读博,因为她的理想是当教授。
我觉得,家长不宜过份崇拜常青藤或私立名校。更不必给孩子增加这方面的压力。假如孩子最终想读研考博,不妨先进较好的州立大学。纳税州民去州立大学读书可享受学费的优惠。从州立大学毕业照样可去常青藤或其他名校读研考博。我朋友的女儿打算将来读医,最近拿到几份大学录取通知,其中有私立名校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但每年的学费高达五万多。他女儿主动提出先去UVA(University of Virginia)。这是一所非常出色的州立大学,州民的学费是每年两万多。孩子觉得没有必要在四年本科期间多花费二十万。孩子的选择与决定认父母很欣慰。
我侄女在高中期间表现出色,SAT的英文考满分。尽管她家收入不菲,为了吸引人才,州立大学开出四年学费全免的优惠条件。读完本科之后侄女又获得MIT(麻省理工学院)授予的全额奖学金,于是又免费读完了硕士与博士,现在耶鲁当教授。
总之,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很多,在看到美国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与弊端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美国教学提供的众多机会,来完善并完成自己及子女的高等教育。
(From 多思的博文)
华裔家庭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有目共睹,对美国学校教育诸多不满也非常普遍。比如,教育进度太慢;管理松懈;作业太少;假日太多(据统计,扣除节日和假期,世界各国学生平均上课天数是182天;日本是232天;美国是175天)……美国学校教育方面的好些问题在美国社会早有共识。比如,连美国前教育部长莱里也曾就师资质量之差提出批评“我们在课堂上聘用了太多非本科系的教师。如果我们让历史老师教几何学,体育老师教化学,就不该苛求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名列前茅。”
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出一份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国家处在险境……”真是振聋发聩。报告详细列出美国教育处于危机之中的十六项危险指标。最后得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美国以往各代,在教育、文化和经济上的成就都超过它的上一代。一代人的教育水平不能超过、不能与父辈相提并论,甚至达不到父辈的水平,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无可非议,美国的教育制度确实存在很多、很大的问题。但既然我们已来到美国生活,也无法很快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那就应该对美国教育进行全面审视,并争取利用其中有利因素来完善并完成我们自身与子女的高等教育。
二,美国学校教育的表层特征
1,校车接送---美国的公立学校几乎都实行就近入学。只要学生的住家距离学校超过一英哩以上,都可享受校车的免费接送。所谓校车并不属于学校,而属于县政府。由于车少人多,中小学的上下时间就必须错开,这或许也是中小学上课时间较短的原因之一吧。有些县设有重点学校(被称之为“天才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包括两个部份,一部份是就近入学的学生,另一部份则是从全县范围内通过考试入学的“天才学生”。“天才学校”设立一些特殊的课程、程度较深、进度较快。一旦被“天才学校”录取,居住在任何区域的学生照样可享受校车接送。就近入学的方针导致好学校、好学区附近的房价很高很高,说明注重孩子教育的美国家长依然非常普遍。
2,教育免费---美国执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两年、高中四年)。公立学校不收学费。学生在学校餐厅吃午餐也作为一堂课,具体安排在哪一节课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可以自己带饭,也可在餐厅购买。如学生的家境贫困,可申请午餐减价,甚至全部免费。可享受这一福利的不仅包括美国公民和持有“绿卡”的永久居住者,甚至包括“非法移民”的子女们。这也体现了美国社会的人文关怀。
3,选课灵活---大陆的每个学生必定属于X年级X班。学生进了校门就来到各班所属教室,全班同学在一起上课学习。美国中学生进校之后则是按照各自的课程表,到不同的教室上课。也就是说,授课老师固定在某个指定教室,而学生则在各教室之间流动。所以美国的中学生只属于某一年级,而不属于某一班级。这一点特点蕴含着中美教育的巨大差异。
4,作业稀少---亲戚曾来信描绘了他女儿在国内面临会考时的家庭情景--“女儿面临中考。老师担心,中考还有六个月,家长会已开了两次;家长担心,说是不陪读,其实为了不使女儿分心,家里电视都不开。妻子是要早睡的人,现在也一直要等到女儿睡了才一起睡。小心侍侯,说话重了怕心理受不了,轻了又怕压力不够,真正是忐忑不安,左右为难;最担心考不好的是学生自己--担心进不了重点,脸上无光。我看她有点晕头转向。昨天中午,女儿电话打到我办公室,大哭,说数学、物理考砸了,真可谓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劝她放宽心,其实我们内心并不宽。真是很无奈……”
相比之下,美国学生简直象是生活在“天堂”里---“下课早,作业少;负担轻,压力小”。美国注重保护隐私,学生成绩不会公布于众以致给学生造成压力。进了大学,连家长都无权去学校询问子女的学习成绩。在美国人看来,大学生已是成人了,无需他人监护。
三,美国学校教育的深层优势
1,灵活性
来美国之前,女儿在上海一所市重点中学读初二。来美以后便进入我家附近一所初中读八年级。没过几天,校长把我叫去,说是我女儿应该“跳级”到高中去上课。我心想,女儿来美国才几天,连老师讲课都听不懂,哪来“跳级”的资格与理由呢?
校长告诉我,与初中一样,高中开设的课程也是英语、数学等等,只是程度比初中深一些。他说,根据我们的观察与测试,你女儿的数学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我们初中的教学范围。她在我们这里只会浪费时间。如果进了高中,她依然可以继续补习英语,还可以学习高中的数学......校长言辞恳切,神态真诚,我不得不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但我还是很担心,怎么转学呢?在大陆办转学手续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啊?大概看出了我的忧虑,校长恳切地说“今天请你们家长来只是征求你们的同意,转学的手续由我们来办理,你们不用担心。”
第二天,高中派来一位老师给我女儿作了一套高中数学试卷。经批改,她当场认可我女儿可以进入高中学习。第三天,我女儿依然在社区门口等候校车,只是被校车接送去了附近高中上课。事情进展之快,办事效率之高,简直让我目瞪口呆。
高中课程同样分好几个等级---英语分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女儿的英语水平很低,但数学水平很高。所以英语课时她去水平最低的教室去上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到了数学课时,女儿则去上水准较高的数学课程。真是不拘一格,量才而读啊!记得我在读研究生时选修的一门课程叫作 individual education (个体教育)。其宗旨就是提倡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应人施教,应材施教”。
美国学生不仅可在同一学校上不同水准的课程,甚至小学生可去高中上课,高中生可去大学上课。迈阿密大学毕业的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曾在《“创造性”能不能教》一文里写到,“去年儿子上8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二。但每天清早他必须到屋外去等高中派来接他的校车,到高中去上几何课,然后再由高中派车送他回初中去上其他课程。即使跳级到高中上几何,他在班里也是前几名,觉得很轻松。像这类跳级学习,不仅发生在我儿子身上,还发生在许多中国留学生的子女身上。”
正因为美国中学没有班级的概念,也就避免了不同水准的学生不得不在一起上同样水准课程的弊端。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提升、跳跃的机会就很多,造成一种机动灵活、“不拘一格”的教学优势。
美国的大学升学考试名为SAT I(或称SAT I )。SAT的考试每年在全美不同地点同时举行多次。任何人付了报名费就可去考,考多少次也没有限制。SAT的考试分为数学和英语两部份,满分各是800分。不管考过多少次SAT,学生可以从自己历次考试成绩里,挑选最好的英文成绩和最好的数学成绩汇总起来送交大学。这种考试方面的灵活性也就缩小了因临场失误而导致终身遗憾的可能性。
2,自主性
美国的中学教学也实行类似学分制的方法--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或课时方能毕业。除了必修课程之外,学生还须在外语、体育、艺术、文科和科学等各个领域里选修必要的课时或学分。校方只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修满多少学分或课时,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课。这种选课形式增强了学生的自我选择意识。
由于没有班级的范围,也就没有了班主任的概念。但美国的学校里有一些教师担任学生顾问,每个学生都要和自己的学生顾问商量讨论课程的选择;必要时,学生顾问也会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毕业之前,学生顾问会与学生及其家长讨论升学的方向、目标、学校的选择等等。这些又都培养了学生从小就接受专业人士忠告的良好习惯。
由于美国学校“下课早,作业少”,学生的课外时间就相当宽裕。不自觉的学生很容易放任自流、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但对于有追求、有理想的学生来说,则提供了充分时间与广阔空间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阅读课外图书;学习音乐美术;参加体育锻炼;参与科技活动等等。好些美国的杰出人士都是从小就奠定了自己的终身爱好。比如像比尔·盖茨、《泰坦尼克》与《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参见《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二)》)。
教育的自主性同样表现在课堂教学。美国的大部份课程不再需要“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去充实自己。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常常布置学生做一些项目(project),培养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收集资料、自圆其说(参见《漫谈“批判式思维”与“建设性思考”》)。
写作是美国教育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教师经常指定论题让学生练习写作;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还要求学生自己提出论题、独立完成研究、各自撰写论文。在批改这类作业时,教师没有预定的“标准答案”,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作业能否自圆其说。这就为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讨论会(seminar)也是美国学校很常见的教学形式。讨论会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课堂里即席发言讨论;另一种是让学生作比较充分的准备,然后进行专题发言。美国学校的老师通常只是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已见。尽管大家的观点可能严重对立,但只要各人能自圆其说、自成一体,依然可以得高分。
2000年总统候选人进行了第一次电视辩论之后,我从电视看到美国一所大学政治课的实况转播。老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你们认为昨晚辩论中哪位候选人发挥得更好一些?为什么?”“看了辩论以后,有谁改变了自己过去的支持倾向?为什么?”“你认为哪位候选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为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就看各自如何发挥与自圆其说。教师的评分标准也不是根据学生的立场或观点,而是根据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
我读研究生时,授课教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目分组讨论。学期结束之前,要求每个学生针对本组的题目进行一次专题发言。我组的题目是“双语教育的重要性”。我所负责的具体专题是双语教育对新移民的重要性。于是我准备了发言提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每年有XX万的新移民,XX万的非法移民;由于英语水平不够好,导致新移民们工作难找、工资低廉、甚至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等等。为了论证这些论点,我必须查找资料数据来充实我的内容、丰富我的演讲、强化我的观点......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在寻找材料、组织观点方面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侄子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来美国考研读博。他告诉我美国的大学教育与清华的教育“差别非常之大”。这种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经费的多少和科研设备的好坏。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比如,美国的教授很少是由本校毕业生留校担任,因为美国的专家和学者们认为“近亲结合”会造成“知识的退化”;美国教授明确表示自己的学生应该而且必须超过自己,否则社会就不能发展,科学就无法创新;美国教授坦率地承认老师不可能什么都懂。学生懂的知识,老师不一定懂,所以他们不耻下问。
侄子的指导教授带十名研究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每个星期教授会与自己的学生单独谈几次,询问学生的学术研究有何进展等等。如果教授发现某学生目前正在研究或关注的课题是很新颖的。教授就会让该学生准备作一次专题讲座。那位学生就要围绕着自己的专题收集资料、绘制图片、准备讲稿。届时,学生的指导教授与有关教授、学生都会前来“听课”。他们照样会举手提问、请教讲课的学生。其结果是指导教授从自己的学生那里获得了新的知识,而学生在专题的准备和讲演之中获得了经验、增加了自信、也加深了对那个专题的理解。
即使是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美国老师也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如果课时一小时,老师通常只讲四十五分钟。余下的时间解答学生的提问。美国人认为作学问包括“学”和“问”。只学不问或问不到点子上,说明学的还不够扎实(参见《给年轻家长的一点儿建议(三)》)。
美国的专家和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教育主要不是传授知识,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能靠学校老师来教。老师和学校只是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以便学生用那些方法去举一反三解决今后面临的课题,融会贯通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3,多样性
在美国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不管学生读几年,只要修满了学院规定的学分就毕业。为了给那些成绩好、智商高、学习自觉的学生以更多的机会,美国学生可在大学录取之前就开始读大学的课程,积累大学学分。一般来讲,具体方法至少有三种机会。
A,直接去社区大学上课。美国每个县几乎都有一所或几所社区学院。由于社区学院与中小学校同属县政府管辖,所以很多县提供服务---用校车接送中学生去社区学院上课。这类学院只颁发大专文凭。但从社区学院获得的不少学分可带入其他大学。
B,修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这些课程与大学课程水平相当,如果高中学生选修AP课并获得B以上的成绩,进入大学以后也可以不必再修同样程度的大学课程。
C,参加SAT II的考试(http://en.wikipedia.org/wiki/SAT_II)。这类考试目前涵盖二十门专业。包括历史、中文、生物、化学等等。通过这类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修大学里的相关科目。
一些美国学生只花三年时间就完成大学学业,取得大学文凭,原因就是他们充分利用了这些灵活多样的选择,在读大学之前就获得很多大学学分,节省的不仅是时间,也节省了金钱。
美国大学的修课时间也很灵活多样。学生们可以白天打工,晚上修课;也可以白天上课,晚上打工。在我上研究生的班级里,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在职教师—-她们白天是老师,晚上是学生。所以美国似乎没有“夜大学”之称,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晚上或周末开设课程。
美国学校教育的多样性也体现在求学途径之中。美国的高等教育大约分这样几个种类。第一类是社区和初级技术学院,多半由地方(县政府)举办,称为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只颁授“准学士”学位(大专文凭)。这类学校占美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0%,它担负着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任务;第二类是普通的四年制文理学院,课程以文理科为主,也有少量工科,学生毕业后颁发文学学士和理学学士的学位;第三类是四年制的综合性大学,这类学校学科较齐全并设有研究生部,能授予的最高学位是硕士;第四类是能授予博士学位的综合性大学。这类学校规模大、学科全。美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研究型大学,那里荟萃了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拥有最先进、最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培养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界或政界要员以及其他社会精英。
一个和谐与完善的现代化社会不可能人人成为精英,也不需要人人成为精英。美国这种宝塔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而这种多层次的学校模式也正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
我朋友的儿子很聪明,他对NBA里每位球星的来历如数家珍,包括每位明星的身高体重与鞋子尺码等等也记得清清楚楚。就是不喜欢读书。高中毕业之后去当兵两年,退伍之后享受退伍军人的优惠去护士学校读书,现在从事救死扶伤;女儿一位高中同学来自巴西,非常聪明,但由于家里特殊情况,先去社区学院读书两年,再将学分带入本科,现已从医学院毕业当上了医生。社区学院离家近,学费便宜,学分又可带入其他学院。所以不要小看社区学院的作用与功能。
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通常都会考虑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学生家里收入比较低,校方通常会提供贷款或奖学金。我有一位朋友夫妻俩收入很低,女儿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依靠奖学金读完本科,后又被加州一所大学录取免费攻读硕士。还有两位好友的女儿也都顺利完成了康内尔、宾大等美国名校的学业,前往华尔街就职。其中一位用自己在华尔街赚来的钱支付学费去MIT考研读博,因为她的理想是当教授。
我觉得,家长不宜过份崇拜常青藤或私立名校。更不必给孩子增加这方面的压力。假如孩子最终想读研考博,不妨先进较好的州立大学。纳税州民去州立大学读书可享受学费的优惠。从州立大学毕业照样可去常青藤或其他名校读研考博。我朋友的女儿打算将来读医,最近拿到几份大学录取通知,其中有私立名校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但每年的学费高达五万多。他女儿主动提出先去UVA(University of Virginia)。这是一所非常出色的州立大学,州民的学费是每年两万多。孩子觉得没有必要在四年本科期间多花费二十万。孩子的选择与决定认父母很欣慰。
我侄女在高中期间表现出色,SAT的英文考满分。尽管她家收入不菲,为了吸引人才,州立大学开出四年学费全免的优惠条件。读完本科之后侄女又获得MIT(麻省理工学院)授予的全额奖学金,于是又免费读完了硕士与博士,现在耶鲁当教授。
总之,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很多,在看到美国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与弊端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美国教学提供的众多机会,来完善并完成自己及子女的高等教育。
(From 多思的博文)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