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多数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男女平等”的意识和文明的进步成正比。也就是说,越是进步的社会,男女的社会地位越平等。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这个“平等”的具体的体现,就是女性从家庭事务中走出来,摆脱“家庭主妇”的身份。如此理解的话,美国就应该是“家庭主妇”彻底“绝种”的国度了。然而来美国后,可能很多中国人都会吃惊地发现美国的家庭妇女非常多。尤其在有了小孩之后,她们好多都停掉工作,在家全职带孩子。
这难道是因为美国没有男女平等的意识么?仔细观察我们也不难发现,美国的妇女普遍比中国人更受男性尊重(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美国法律在保护女性方面也很完善。那么,造成美国如此多的“全职家庭妇女”的现象,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还是要从社会意识形态上去找答案。
美国人都有个信念:自己生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带。美国的家庭,由于没有计划生育的政策,好多都不止一个孩子。所以如果要坚持这个信念,好多女性就不得不辞掉工作留在家里了。很多职业妇女,在孩子生下来后的最初几年,都基本完全“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带孩子的事务中。当然,留在家里带孩子决不是完全出于信念,更多的母亲还是出于自愿:以此为乐,一天不和孩子在一起就过不去。
记得我刚到美国不久就接受了一次难忘的“文化冲击”。当时认识一位30多岁的美国妇女辛迪,儿子4岁多了。我发现她对儿子非常关爱,在我得知她的职业是“护士”之后,我感叹道,有你这样一个母亲,你儿子真幸运。她当时马上有点不安地回答道,哦,不,是我因为有了这个儿子才如此幸运。这句话让我非常震动。因为,在我已经活了30年的人生中,我还没有听到过任何中国母亲这样说话的(当然可能中国人的“含蓄”也是原因之一)。
不是吗?在我们中国人心中,孩子受到的教育最多的就是给父母添了多少麻烦。十月怀胎,母亲生产的痛苦,生下来后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不说,还吃父母的用父母的。然后这不就欠了父母一辈子吗?
渐渐地,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发现很多美国母亲的确是出于感情需要而主动愿意呆在家里带孩子的。和孩子在一起,对她们不但不是痛苦,还是一件“美差”,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中,决不能让别人抢夺去。所以在美国几乎见不到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代的。不但见不到这种现象,好多爷爷奶奶们想要和孙子在一起,还得征求儿女的同意(当然反过来,如果年轻父母要自己的父母来帮忙带孩子,一般也只能是暂时的,并且也不一定都是有求必应的)。记得我在画肖像的时候(大多数的订单都是爷爷奶奶给孙子画像),有一次一个顾客看着我的画,感谢了一番之后很得意地对我说到:我女儿很理解我,每周都让我和孙子呆一整天。
反观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海外的,多把孩子生下来后就交给自己的父母了,然后自己继续为自己的人生奋斗。这个在大部分的美国人眼中是很难理解的,甚至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除了不得已被逼迫的情况以外,一个母亲绝对不能和自己的婴儿新生儿分开。一次一个半生不熟的美国人问我,“你们中国人是不是有传统把刚生下来的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带?”我说这其实也不是“传统”,只是很多海外的中国人的确忙不过来,不得不寻求帮助。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我心里还是知道,这话只有一半正确,因为也的确有些中国年轻父母并不完全是“被迫”把自己的孩子“出让”给老一辈的。
我出国十多年,回国两次,还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街上很少看到小孩子。在美国只要人群聚集的地方,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拖儿带女”的现象比比皆是。当然,这个现象有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美国出门上街都有车,带孩子方便。但不能不说,好多中国的儿童并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也是原因之一。
美国的确是儿童的天堂:孩子们的笑脸,随时都在证明这一点。从我个人的观察,中美儿童的差别,决不在他们的衣着,玩具上,而是在表情上:美国孩子见人就笑,充满灵气,而中国孩子(包括好多亚洲孩子)一般不但不爱和人作目光交流,更少有笑脸相迎的。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了一个事实,儿童期的成长,是一个人的人生基础。一个在有足够的父母爱护(尤其是母爱)下长大的人,心理会比那些没有得到父爱母爱的人更健康。所以我每次看到美国孩子们的机灵的笑脸,再对比中国孩子们相对沉闷的表情时,不由得想到这会不会是“全职母亲”和“职业女性”导致的不同结果?
我很早以前读过一本心理学家弗洛姆的书:爱的艺术。这本书对我的人生观起了非常大的影响。弗洛姆认为,婴儿在母胎中是一种“无知无觉”的,“混沌”的安全状态,而人被生下来脱离母体后,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孤独感。所以,如果在人的初期,有了(父)母亲的精心的看护,人的孤独无助感就会相对减弱,人的心态就会更健康。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最早的那几年和父母在一起非常重要。
在“全职母亲”的照顾下长大的孩子,由于一生下来就得到了人最重要的东西--“爱”,他们在以后的成长中会有别人完全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他们不会贪婪,因为他们的情感储存非常充分,不需要多余的身外之物来充实自我;其次,他们比别人更自信,因为他们一生下来就被母亲欣赏了一番,从一开始就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很有价值;再次,由于前面的两个优点:天然的满足感和自信,他们的心理会更健康,对付生活不测的对应能力就更强(注一)。
而反观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儿童,尤其是幼年期,却没有这么重要过。“三岁孩儿食儿不知其味”,指的就是这样一种观念:幼儿都是没有意识的存在。所以,只要幼儿有奶喝,有人给他们换尿布,成人就算是尽了责任。至于精神的培养,都是在他们懂事之后的任务了。
这也是好多中国人可能会反驳我的观点的理由:中国的父母们虽然没有在自己的孩子的幼儿期和他们在一起,但看看他们在孩子身上划了多少钱!不过我会回答说:花所有的这些钱,比起在孩子最早的那几年的关爱来,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即使没有那么多的身外之物,他们一样的会活得很幸福。
是的,在对西方儿童心理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坚持这个观点:中国人在物质和社会地位上显示出来的相对于其他民族(不一定每个民族,但至少和西方人)的更为贪婪的特性,是一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个状态很大部分来自于童年的不安全感:因为从小就没有被看重过,所以成人后就需要更多的物质和社会地位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是么?我们中国人,虽然有老庄大谈“与世无争”,可我发现我们中国人争得比谁都厉害。不但在国内,在海外也竭尽攀比之能事:从工资,房子,汽车,到孩子的穿着,教育,学校,等等。美国人呢?不是没有虚荣的,但比较起来,好像更讲究实际。比如说孩子的教育。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去学钢琴的比例绝对比美国人多。其实说起音乐素质,中国人是比不过美国人的:西方人普遍比中国人天生更有音乐细胞(个人观点,但很坚持)。但美国人一般决不强迫自己的孩子学钢琴,也许一半是因为经济能力,一般也是因为小孩子不一定都喜欢钢琴。而中国人呢,稍微有点条件的,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弄去学钢琴,决不考虑以后孩子会不会有发展,钱会不会白花。
好多中国父母,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的确付出了太多,以至于自己都没有自己的生活,于是到了老了后就变得空虚无聊,儿女的回报又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寄托,完全没有西方老年人那样充满自我的潇洒。
由此,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在生儿育女上不能不反省两个问题: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对幼儿期重要性的忽略,以及“男女平等”的观念中对女性的一些天性(尤其是“母性”)的抹杀。美国的“全职母亲”(注二),绝不是在“男女平等”这个观念上落后的体现,而是西方人对人性的更深刻更准确的把握:男女平等,并不是体现在生理,体能,职业等具体能力上,而是体现在社会对女性的天性(注三)的尊重上。
所以,作为一个对“男女平等”的绝对拥护者,我对美国的“全职母亲”充满敬意!
注一:这些分析都是值得普遍性,不排除特殊性的存在。
注二:经济能力当然也是“全职母亲”的条件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好多现在大陆的有钱母亲仍然不愿意“全职母亲”。
注三:关于女性的天性(母性)分析,是普遍而言,不排除少数女性由于有其他才能和兴趣而选择不同人生的。所以我的观点是承认普遍规律的同时,也尊重少数特殊性的存在。
(云 易 CND.org)
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2010年2月15日星期一
美国的大学教授“终身制”: 评审条件和过程
昭君
美国有几千所大学,无论从规模还是性质来讲,差别都很大, 因此对终身教授的评审条件和过程的严格程度也千差万别。这里只是就我自己了解的一些一般情况,和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例子来进行一些讨论。
大家知道,美国的大学教授一般都是“终身轨道”制(tenure track)。顾名思义,从博士毕业找到教职之后,就会进入这个“终身制”的“轨道”,而轨道的尽头,当然就是拿到“终身”这个“铁饭碗”了。设立终身制度的目的,除了给予教授们“工作保障”之外(这可能是目前美国社会唯一制度性存在的“铁饭碗”了),更重要的是为了提供学术自由的环境。有了终身职位的学者们,从原则上说是可以不“看人眼色”行事,在教学和研究上享有较大的自由,不会担心自己从事的研究项目不合乎上级或者校方的意图而被“炒鱿鱼”。当然,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如果遇到特殊状况,比如所在的专业因为经费或者其他原因被“端”掉,那么即便有终身教职, 也会失去工作(当然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另外,如果自己有违反学校或者职业规范的行为,比如涉嫌论文抄袭,或者被控性别歧视(包括性骚扰)或者种族歧视等行为,也有可能会失去工作。
一般来讲,大学会给新雇用的助理教授六年的“终身轨道”期限,也就是在第六年申请终身。当然在这之前,每年会有例行评审,但评审的详细和严格则因学校而异。像我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要求没有终身的教授交上详细的“portfolio", 其中要列举自己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包括教学材料,每一门课程的学生评审总结,发表的文章,参加的会议,以及校内校外的一些”服务“活动(比如参加各种各样的职工委员会,在相关的组织担任职务等等)。这些材料要通过一级一级的评审(比如系里的人事委员会 --多由已经获得终身的教授组成 --系主任,院长,然后是全校的人事委员会-- 由各个学院的终身教授代表组成 --, 最后送达管学术的副校长,由他/她综合各级的意见,向校长提出留任或者不留任的意见。这个过程在第六年的时候再次重复, 如果结果是留任并给予终身,那么就意味着这个漫长的程序到此结束。如果得不到终身,一般也不会让你马上离开(因为这些评审都会在第六年的年初进行),而是给予一年的“grace period, 让你能够在此期间寻找其他的工作;有些情况下,或许会给申请人“特殊考虑”,让你在这一年中就不足的方面进行提高和补救,一年后再次评审,如果合格,可能留任并得到终身, 否则就会请你走路了。拿到终身的教授,每年还是要进行自我评定。但这种评定一般都是院内进行,和终身的层层评审不可同日而语。有些学校为了鼓励拿到终身的教授继续努力科研和教学,还设立了"post-tenure review" 的制度。当然还有升迁正教授这个end of the tunnel。
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为什么不少教授将拿到终身之前的这几年说成是“拿第二个博士学位” 。 从时间的长度和工作的强度以及期望来讲,这一点都不过份。当然,前面说过,不同的学校,对终身的要求会千差万别。如果你有幸进入所谓的“Research I”性质的学校,那你面临的最大期望肯定是研究成果,这些学校是所谓的“publish or perish”的环境,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在六年中发表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文章,那么最后的结局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我以前就有一位教授,尽管经常得到院里的“年度教学奖”(整个学院每年只有一个,说明他的教学是非常棒的),但因为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文章,最后也没有得到终身。当然这些学校一般也会对新来的教授提供很多研究方面的支持,除了经费和资源充足之外,还有时间上的“奢侈” (这类学校的教授每学期只教两门课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他们对教授的研究方面的“期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也知道,发表学术文章的过程本身也有很多不确定性, 而且周期往往很长(者点当然和专业有关。据我所知,科学方面的学术杂志审稿周期比较短,但在我们所在的商科专业,一篇文章经过两三年的审议才能发表,是很常见的事), 所以对教授的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能力要求很高。我以前的一位教授就这样告诫我 -- 最好在任何时刻,手上都有三个以上的研究项目,而且要保证它们所处的“阶段”不同 -- 比如一个只是在“理论发展”方面,另外一个最好就是在收集数据了,最后一个呢,如果是在最后完稿,或者已经在等编辑意见了 -- 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把精力有目的地分配,不至于所有的东西都在同一时间需要你同样的精力投入。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学教授科研方面的压力。 除此之外,你还有教学的要求,以及各种服务的义务,所以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都是很大的。不少年青教授头几年几乎无瑕顾及家庭。上面给我建议的这位教授,就在拿到终身后的第二年离婚了,原因是太太对他“不顾家,只顾工作”强烈不满!
前面说过,每年的留任和最后的终身评审,要经过层层“关卡”,这就是可能出现“非正常情况”的地方了。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会有自己的内部标准, 但这些标准的详细程度就很难一概而论。从评审的角度来说,这些条件应该是越详细越好(比如五年内要在某个级别的学术刊物发表多少篇文章,等等),但学术成就的评定,还是有很多“灰色领域”。这就造成了有时候一些和教授表现无关的因素起作用的情况。而且,各级评审意见不一的情况也常常出现 -- 比如我就知道好几起通过了学院这一关,却被校级的人事委员会否决的情况。由于校级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全校各个学院,不像院一级的都是对你比较了解,对你的领域比较了解的同行,所以发生意见不同的机会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决策权最终在学术副校长和校长手上,虽然他们有权否定校级委员会的决议,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因为终身评审是“教授治校”的体制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他们一般不会愿意插手太多,尤其不愿意否决校级委员会的决议。当然,如果教授认为决议不公(比如有歧视嫌疑),他/她完全可以上诉,学校也必须立案调查(如果学校有教师工会的话,最好是通过工会代理上诉,因为一个人挑战整个制度,总是很intimidating 的)。调查结果如果发现校方决议缺乏可信理由,可能会推翻原判,或者给予其他的安抚或者补偿。如果调查结果维持原判,那么教授就只有离开了。
美国有几千所大学,无论从规模还是性质来讲,差别都很大, 因此对终身教授的评审条件和过程的严格程度也千差万别。这里只是就我自己了解的一些一般情况,和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例子来进行一些讨论。
大家知道,美国的大学教授一般都是“终身轨道”制(tenure track)。顾名思义,从博士毕业找到教职之后,就会进入这个“终身制”的“轨道”,而轨道的尽头,当然就是拿到“终身”这个“铁饭碗”了。设立终身制度的目的,除了给予教授们“工作保障”之外(这可能是目前美国社会唯一制度性存在的“铁饭碗”了),更重要的是为了提供学术自由的环境。有了终身职位的学者们,从原则上说是可以不“看人眼色”行事,在教学和研究上享有较大的自由,不会担心自己从事的研究项目不合乎上级或者校方的意图而被“炒鱿鱼”。当然,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如果遇到特殊状况,比如所在的专业因为经费或者其他原因被“端”掉,那么即便有终身教职, 也会失去工作(当然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另外,如果自己有违反学校或者职业规范的行为,比如涉嫌论文抄袭,或者被控性别歧视(包括性骚扰)或者种族歧视等行为,也有可能会失去工作。
一般来讲,大学会给新雇用的助理教授六年的“终身轨道”期限,也就是在第六年申请终身。当然在这之前,每年会有例行评审,但评审的详细和严格则因学校而异。像我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要求没有终身的教授交上详细的“portfolio", 其中要列举自己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包括教学材料,每一门课程的学生评审总结,发表的文章,参加的会议,以及校内校外的一些”服务“活动(比如参加各种各样的职工委员会,在相关的组织担任职务等等)。这些材料要通过一级一级的评审(比如系里的人事委员会 --多由已经获得终身的教授组成 --系主任,院长,然后是全校的人事委员会-- 由各个学院的终身教授代表组成 --, 最后送达管学术的副校长,由他/她综合各级的意见,向校长提出留任或者不留任的意见。这个过程在第六年的时候再次重复, 如果结果是留任并给予终身,那么就意味着这个漫长的程序到此结束。如果得不到终身,一般也不会让你马上离开(因为这些评审都会在第六年的年初进行),而是给予一年的“grace period, 让你能够在此期间寻找其他的工作;有些情况下,或许会给申请人“特殊考虑”,让你在这一年中就不足的方面进行提高和补救,一年后再次评审,如果合格,可能留任并得到终身, 否则就会请你走路了。拿到终身的教授,每年还是要进行自我评定。但这种评定一般都是院内进行,和终身的层层评审不可同日而语。有些学校为了鼓励拿到终身的教授继续努力科研和教学,还设立了"post-tenure review" 的制度。当然还有升迁正教授这个end of the tunnel。
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为什么不少教授将拿到终身之前的这几年说成是“拿第二个博士学位” 。 从时间的长度和工作的强度以及期望来讲,这一点都不过份。当然,前面说过,不同的学校,对终身的要求会千差万别。如果你有幸进入所谓的“Research I”性质的学校,那你面临的最大期望肯定是研究成果,这些学校是所谓的“publish or perish”的环境,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在六年中发表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文章,那么最后的结局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我以前就有一位教授,尽管经常得到院里的“年度教学奖”(整个学院每年只有一个,说明他的教学是非常棒的),但因为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文章,最后也没有得到终身。当然这些学校一般也会对新来的教授提供很多研究方面的支持,除了经费和资源充足之外,还有时间上的“奢侈” (这类学校的教授每学期只教两门课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他们对教授的研究方面的“期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也知道,发表学术文章的过程本身也有很多不确定性, 而且周期往往很长(者点当然和专业有关。据我所知,科学方面的学术杂志审稿周期比较短,但在我们所在的商科专业,一篇文章经过两三年的审议才能发表,是很常见的事), 所以对教授的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能力要求很高。我以前的一位教授就这样告诫我 -- 最好在任何时刻,手上都有三个以上的研究项目,而且要保证它们所处的“阶段”不同 -- 比如一个只是在“理论发展”方面,另外一个最好就是在收集数据了,最后一个呢,如果是在最后完稿,或者已经在等编辑意见了 -- 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把精力有目的地分配,不至于所有的东西都在同一时间需要你同样的精力投入。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学教授科研方面的压力。 除此之外,你还有教学的要求,以及各种服务的义务,所以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都是很大的。不少年青教授头几年几乎无瑕顾及家庭。上面给我建议的这位教授,就在拿到终身后的第二年离婚了,原因是太太对他“不顾家,只顾工作”强烈不满!
前面说过,每年的留任和最后的终身评审,要经过层层“关卡”,这就是可能出现“非正常情况”的地方了。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会有自己的内部标准, 但这些标准的详细程度就很难一概而论。从评审的角度来说,这些条件应该是越详细越好(比如五年内要在某个级别的学术刊物发表多少篇文章,等等),但学术成就的评定,还是有很多“灰色领域”。这就造成了有时候一些和教授表现无关的因素起作用的情况。而且,各级评审意见不一的情况也常常出现 -- 比如我就知道好几起通过了学院这一关,却被校级的人事委员会否决的情况。由于校级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全校各个学院,不像院一级的都是对你比较了解,对你的领域比较了解的同行,所以发生意见不同的机会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决策权最终在学术副校长和校长手上,虽然他们有权否定校级委员会的决议,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因为终身评审是“教授治校”的体制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他们一般不会愿意插手太多,尤其不愿意否决校级委员会的决议。当然,如果教授认为决议不公(比如有歧视嫌疑),他/她完全可以上诉,学校也必须立案调查(如果学校有教师工会的话,最好是通过工会代理上诉,因为一个人挑战整个制度,总是很intimidating 的)。调查结果如果发现校方决议缺乏可信理由,可能会推翻原判,或者给予其他的安抚或者补偿。如果调查结果维持原判,那么教授就只有离开了。
2010年2月13日星期六
2010年2月9日星期二
虎年谈虎
2010年是中国农历的庚寅年,庚是金,寅为虎,所以叫金虎年。
中国的纪年是从甲子年开始的,60年是一个甲子,故年满60的人称为花甲之年。60年才有一次金虎年,能活到120岁的人很少,所以一般的人生中,就只能遇到最多不过二次的金虎年。
中国文学中有不少的成语中有个“虎”字:虎视眈眈,虎胆英雄,猛虎下山,谈虎色变,虎踞龙盘,狼吞虎咽,虎步生风,生龙活虎,虎背熊腰,龙腾虎跃,武松打虎,虎啸林动,等等。
这些成语都是用来描述虎威的,所以,中国的国画家都要画一幅“虎啸图”。过去的国画家是画真的猛虎,现在老虎都濒临灭绝了,当代的国画家只能到动物园里画晒太阳的虎。将来,连动物园中的老虎也没有了,未来的国画家就凭空想象,反正后代也不知道真的老虎究竟是怎么长像的。
老百姓的生活中也经常用“虎”字来描述生活,如中国农村中的孩子要穿虎鞋,戴虎帽,练虎拳,行虎步,男孩取名“小虎”,女孩叫“虎妞”,厉害的老婆叫“母老虎”,吓唬人的叫“纸老虎”,胆子大的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官运好的,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打击贪官污吏,叫“打老虎”。
这么看来,有二种虎,一种是威风凛凛的虎,一种是凶神恶煞的虎,但不管是那种虎,都是没有虚假和虚伪的虎,是没有心计的虎,所以,老百姓还是把虎看做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虎年算是吉祥年。你只要看你周围的人,一定不能交虚虚假假的人为朋友,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虎年到了,既然虎是力量的代表,是勇猛的象征,那我们在虎年里是否应该一展身手,大胆往前呢?不是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说,虎年切忌大展拳脚,适可而止,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乐极生悲。这是有些道理的,有点像股票行里,熊市里要大胆买进,牛市里反而要快点逃离。
这种哲学,其实就是求平安,是不是?人在成功的时候就要有自知之明,人在形势大好时就要防止乐极生悲,在虎年就要小心谨慎,这使我想起我到夏威夷旅游时和当地老华侨的交谈。早年的老华侨在夏威夷买地建房,现在夏威夷的地价都给炒到一百多万美元一块地了,夏威夷的地产税是1%,每年就要交一万美元的税,老华侨说,我们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但个个都是节衣缩食,搞不懂自己是富人还是穷人。
就是这句话,虎年谈虎,还是不要做威风凛凛的虎,也不要做凶神恶煞的虎。祝华人读者虎年平安,平淡。
by 中 平
cnd.org
中国的纪年是从甲子年开始的,60年是一个甲子,故年满60的人称为花甲之年。60年才有一次金虎年,能活到120岁的人很少,所以一般的人生中,就只能遇到最多不过二次的金虎年。
中国文学中有不少的成语中有个“虎”字:虎视眈眈,虎胆英雄,猛虎下山,谈虎色变,虎踞龙盘,狼吞虎咽,虎步生风,生龙活虎,虎背熊腰,龙腾虎跃,武松打虎,虎啸林动,等等。
这些成语都是用来描述虎威的,所以,中国的国画家都要画一幅“虎啸图”。过去的国画家是画真的猛虎,现在老虎都濒临灭绝了,当代的国画家只能到动物园里画晒太阳的虎。将来,连动物园中的老虎也没有了,未来的国画家就凭空想象,反正后代也不知道真的老虎究竟是怎么长像的。
老百姓的生活中也经常用“虎”字来描述生活,如中国农村中的孩子要穿虎鞋,戴虎帽,练虎拳,行虎步,男孩取名“小虎”,女孩叫“虎妞”,厉害的老婆叫“母老虎”,吓唬人的叫“纸老虎”,胆子大的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官运好的,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打击贪官污吏,叫“打老虎”。
这么看来,有二种虎,一种是威风凛凛的虎,一种是凶神恶煞的虎,但不管是那种虎,都是没有虚假和虚伪的虎,是没有心计的虎,所以,老百姓还是把虎看做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虎年算是吉祥年。你只要看你周围的人,一定不能交虚虚假假的人为朋友,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虎年到了,既然虎是力量的代表,是勇猛的象征,那我们在虎年里是否应该一展身手,大胆往前呢?不是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说,虎年切忌大展拳脚,适可而止,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乐极生悲。这是有些道理的,有点像股票行里,熊市里要大胆买进,牛市里反而要快点逃离。
这种哲学,其实就是求平安,是不是?人在成功的时候就要有自知之明,人在形势大好时就要防止乐极生悲,在虎年就要小心谨慎,这使我想起我到夏威夷旅游时和当地老华侨的交谈。早年的老华侨在夏威夷买地建房,现在夏威夷的地价都给炒到一百多万美元一块地了,夏威夷的地产税是1%,每年就要交一万美元的税,老华侨说,我们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但个个都是节衣缩食,搞不懂自己是富人还是穷人。
就是这句话,虎年谈虎,还是不要做威风凛凛的虎,也不要做凶神恶煞的虎。祝华人读者虎年平安,平淡。
by 中 平
cnd.org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