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全球就业危机,许多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对此,中国总理温家宝希望通过强化教育制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然而不少批评指出,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十分严厉,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英国国际健康发展中心和中国浙江大学开展了首个针对此问题的研究,并于去年年底发表了研究结果。
在中国的学校里面,竞争是一个关键因素,家长们也会施加压力,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许多人认为,这样的观念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放学以后和周末时间的课外补习在中国已经十分普遍,甚至是一些学前儿童也都早已提前开始学习各种课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伦敦大学学院的赫斯凯斯教授(Therese Hesketh)主持开展了一项名为"中国孩子的压力和身心状况"的研究,共有2191名来自中国浙江省的9至12岁的小学生参与了调查。她说:"我们的研究发现,孩子们对考试十分担心,并且害怕老师。事实上有近三分之二的孩子害怕老师的惩罚,将近四分之三的孩子会经常受到父母的体罚。从症状上来看,三分之一的孩子报告说,一周内至少会有一次头疼或是肚子疼,这远远超出了任何国际标准。 "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的孩子中,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有兄弟姐妹,调查结果均是如此。研究还发现,在班里排名前四分之一中的孩子更有可能会有焦虑症状。
赵勇(音)学习研究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于严厉:"竞争,这一点是重中之重。而在亚洲国家的竞争又十分奇怪,判断一个人实力并不是来看你本身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要将你和其他人比较来看你做的是否更好。"
赵勇说,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激烈竞争会使孩子们开始逃避,沉迷于电子游戏,逃学,抑郁,甚至最终导致自杀。他指出:"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会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但人们常常会忽视这点。并且这个话题还通常是一个禁区,政府也不愿公布任何(有关教育人力成本的)数据。"
曾担任美国"健全儿童项目"委员的麦克柯洛斯基(Molly McCloskey)表示: "作为成人,我们很清楚压力会如何影响表现,可能会导致我们犯错,缺乏毅力,精力无法集中等等。但是我们却忘记了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在他们面对压力时也几乎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勇根据他的经验认为,因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孩子同外界隔绝的话,会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产生问题。赫斯凯斯教授也同意他的观点:"其他研究的证据显示,有这种压力的孩子很可能会在长大以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家长必须要放松心态。人们总是责怪学校,但其实家长才真正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许多人都希望能够解决此问题,赵勇说:"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在尝试改变现状,政府和家长都对目前(的教育现状)不满意,但每个人也只是说'现状就是这样'。"
而如今,政府也在解决孩子减负的问题上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
□ 德国之声
2010年3月14日星期日
闲聊美国的“衣食住行”
虽说人性共通,但人种之间有差别,也是一点不假。这个差别不光体现在文化历史上,也体现在基本的生活方式上。在美国读书生活的中国人,可能大都有这个体会,就是不管和美国人能多么友好,真能够住在一起,共享一个屋檐,还是不多。这主要还是生活方式不一样,住在一起有太多的不太方便之故。
在此,根据我自己的经历,简单地聊一聊美国的基本生活和我们有些什么不同。
1.衣
美国人的穿着不说都知道,非常随便。牛仔衣牛仔裤是很普及的。每年有流行的样式和色彩,不过美国人总的来说更讲究自己的个性喜爱,追逐流行时尚的风气远不及东方人。
虽然说美国人普遍不讲究穿着时髦,但工薪阶层的人还是讲究dress up(打扮得体)的。一周五天对女士们来说,一般要一天一换。男士们我还不太清楚,不记得谁每天穿着不一样的,但代表公司形象的紧要人物还是要穿着讲究。Dress up一般是在一些正式和重要场合(如某些工作,工作面试,婚礼,葬礼或教堂聚会等等)。有些公司和商店会直接规定dress code(“穿着要领”)。在dress up的时候,牛仔裤就一般要被抛弃了。
美国的时装普遍“价廉物美”:很多名牌和中国现在的价钱相比并不贵,但质量绝对过关。遇到像“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之后的淡季,商店打折,名牌时装可以便宜到几十美元。大约是现在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大陆来旅游的都对“廉价”的名牌货非常吃惊。
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性感魅力上,西方人和中国的传统不一样,“露”基本上是女性的权利,男性讲究“封闭”。露肩露腰,是夏天女士们表现自己的“通用技巧”,但男士们,不管再热,都得至少穿上衬衫。记得中国人以前一到夏天晚上歇凉,男性很多自然地都裸露上身,这在美国就成了很不雅观的事。即使在家里,男性也很少赤裸上身。不但不随便裸露上身,连穿背心都会是对人的不尊重的穿作。这样看来,西方文化比较鼓励女性的自然性感,对男性多要求庄重。如果有男性对自己的身体太暴露的情况,通常会被人误解成同性恋。
说道打扮,不得不提美国人的头发。美国人(尤其女人)非常注意化妆。不梳妆打扮一番不会出来见人的(我很少见到不化妆的女人)。在化妆的整套程序中,头式可以说是最重要。美国人头发有各种颜色,但还是很多女人要按自己的喜好而染色。
总之,美国人穿着我个人很欣赏:不时髦,实惠,很精神。
2.食
美国的饮食,和中国人非常不一样。甜,生,冷,高蛋白,让不少中国人的“爱国胃”受尽苦头。我刚来美国,一进超市就买了一个类似中国那种花生糖的糖棍,放在嘴里爵了两口就赶快吐了,太甜!甜得令人窒息!我一辈子没有吃过那么甜的东西!从此我在美国几乎不碰甜食。
美国超市里产品丰富,让人眼花缭乱。但蔬菜的品种似乎还是不及中国,尤其不及本人的家乡四川。美国的蔬菜普遍就像高大的西方人,什么都比中国的大一号。最普及的蔬菜就是“生菜”(lettuce)。生菜有好几种,形状和色彩稍微有些差别,味道大同小异。生菜是美国人的蔬菜之王,是从来不会加工烹调的“名副其实”的生菜:一定是生吃。以前给一个美国朋友推荐我“自创”的豆腐鱼汤,最后就是把生菜扔进汤里。这美国人高呼“不可”:你简直活活糟蹋了这么新鲜的绿菜!除了生菜以外,番茄,芹菜,蘑菇也是很普及的蔬菜。由于蔬菜多生吃,那就免不了“冷”。餐厅买的沙拉都是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
肉类也很丰富,美国人喜吃高蛋白的肉类。鸡肉最“贱”,比蔬菜还便宜,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牛排,鸡和海鲜,可能是最普及的肉类食品。美国人普遍不喜欢吃猪肉,羊肉更在其次。决不吃鸭肉和兔肉,因为这些属于宠物之列。当然,宠物也有贵贱之别,最受宠的狗,不要说“吃”,提都不能提及,几乎和“吃人”差不多。
水果,普遍比中国的大而甜。苹果香蕉桔子西瓜葡萄等等基本都和中国的一样,尤其各种“莓”:草莓,黑莓,蓝莓等等一大堆,营养丰富,非常健康。值得“批评”的是梨子,削皮后和桃子一样的软。没法吃。美国的桃子也不怎样。
当然,到了中国超市里面,中国的大部风土特产都能买到。所以在美国的中国人还是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美国食品的价格非常低廉。我刚来时真觉得什么都便宜。一只熟烤全鸡打折时只要3美元。香蕉现在也只要50美分左右一磅(越写越形而下!)。不过,近两年经济下滑,开始时油价猛涨,然后渐渐地影响到食品业,现在的物价大多都比以前贵了不止一两倍。超市的食品大多数都是人工培植的多,自然食品(organic)价格都高得多。美国有个政府组织叫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专门负责检查食品和药品的安全质量。凡是上了货架的食品都一定是通过了这个组织的检查的。所以美国的食品总的来说还是很安全可靠。
再简单说说美国的餐馆。美国餐馆总的说来就是干净,安静,服务非常好。美国人吃饭一般要走几个过场:第一给你菜谱点菜,同时给你上水。点菜一般有几道不同的程序:汤,开胃菜,正餐,甜点。甜点是在正餐吃完了后才上的。估计美国人就是这样吃胖了的。
麦当劳和肯德基之类在美国都不能被叫做严格意义“餐馆”,而是快餐店,是臭名昭著的廉价“垃圾食品”,中下层的人吃的最多(发胖的也多是这些人)。
可能是和宗教以及汽车国的特点有关,美国是个限制喝酒的国家,各州对酒都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州超市不能卖葡萄酒,有些州到了晚上几点以后就不再卖酒了。等等。虽然如此,但美国(西方)的酒,实在花样繁多,制作复杂,调酒更是考究。各种鸡尾酒的名字也是繁杂,想象力惊人。本人不是专家,就不多作叙述。
我们中国人普遍以饮食文化而自豪,觉得西方人都不如我们讲究“吃”,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也算是个误解。美国人可能在味道上不如中国人讲究,但他们也讲究一些其他的因素:干净,营养,科学。等等。
说道干净,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美国人的厨房,干净得和卧室有一拼。我记得我以前的一个美国朋友,家里随时都收拾得整洁无比,最令我吃惊的是她的厨房,灶台,餐具,都想刚买来的一样。由于她是单身生活,餐具大概不多,灶台上的柜子里居然装的是书!当然,能这样干净,和美国人的烹调方式关系很大。他们一般都不用很烫的油炒菜。烹饪方式多为煮,生拌。即使要煎炒,也是少油,或者冷油。
顺便提一下我们中国人的烹饪,虽然驰名天下,但其“脏”的一面,仍然几乎同样“驰名”。不时听到中餐馆被卫生检查不过关的。生活中中国人住家的厨房卫生也是让美国人“瞪目”的。
美国人不但讲究干净,还非常讲究餐具,决不像中国人,一把刀一双筷子“打天下”。餐具的繁多,复杂,精确,有时使厨房看上去就像科学实验室。商场里有些专门的餐具店,也是看得人头晕眼花。
美国的稍有教养一些的家庭,非常注重科学饮食。这大概是因为他们非常注重外表美,决不允许自己发胖。如果说从人的外表身材就可以看得出美国人所处的阶层,兴许有点夸张,但也多半属实。
总之,美国的饮食文化还是很发达,只是不太和我们中国人的胃口。大城市的中餐馆还是有很多地道的,但在外州地区,名副其实的中餐,只有靠自己了。
3.住
很多中国人到美国来,其实是冲着两件事:住房和汽车。这倒是名副其实的两件实惠之物。在美国混出个名堂的人最后会发现自己虽然没有太多社交活动和精神生活,给房子和汽车拍几张照片寄回家,或者网上分享一番,也倒是有点“不虚此行”之感。
说道“住”,这应该是美国人非常引以为骄傲的项目。地广人稀,有的是空间盖房。记得在我以前工作的公司从大陆来了几个中国人,他们发现这里不怎么见得到想象中的高楼大厦,觉得很奇怪。其实不奇怪,美国的高楼大厦并不多。除了在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等等之外,见得最多的便是自然景观了:东部主要就是树,没完没了地树,中西部很多和荒野地带。在这些地方,住家和商业建筑都多是平房,或者矮一点的楼房,高楼大厦就非常少见了。
美国的居住用房,一般分3种:单独的住宅(house);连体住房(townhouse);公寓(apartment)。单独住宅最普遍,空间也最充分,一般有3到5个卧室,有平房也有楼房,总共面积大约在200到3,4百平方米之间。是一般居家买房的人的首选。连体住宅空间相对小一些,但最少也有两个卧室。家庭人口少的,或者单身的人比较喜欢。连体住宅一般是两层楼,每个单元里都有楼上楼下的布局:楼下一般是客厅和厨房,卧室都建在楼上。公寓就一般多是楼房了,从一个到三个卧室不等。
单独的住房一般都是出卖的,连体住房可买可租,而公寓就一般都是出租,给流动人口提供方便。
美国的住房一般的设施都很完备,结构合理,卫生间和厨房占地面积相对于中国较大。有两个卧室的住房一般都会有1个半到两个卫生间(所谓半个卫生间就是没有浴缸的)。
值得提一下的,是美国人虽然不喝热水,但水管里都统统是两个管道出口,一个热水,一个冷水。食用水是冷水管里的(不过,即使如此,在很多州仍然由于污染,冷水管里的水也不提倡直接喝,都要用过滤器)。
在美国买房子,一般不需要装修,建筑商一步到位,都是装修好了才卖。通常质量高,布局合理,装修也很大方美观。建筑材料现在都是合成的多,听人说还是老房子的材料好。我个人不是内行,无从辨别。
虽然美国的信誉普遍好,但最近我的一个朋友买房子却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他们是先买然后建房,结果建房商偷工减料,朋友夫妇俩搬进去好像也没有经过严格检查,后来质量问题很大,弄得夫妇俩吃睡不安。
从我个人的审美角度来讲,对美国的所有建筑,民用的和商业的,是和和美国人的穿着一样:实惠。记得在国内我以前有很多朋友都是搞装修的,非常注重外表。可美国的建筑,总的说来外表非常朴素,里面却很实用。不但实用,还很舒适和品味高雅。很多外表简单的房屋让你根本想象不出来里面会是那么“内容丰富”。
记得刚来美国和中国朋友在街上散步,不小心溜达进一家咖啡馆,发现里面装修布置非常典雅。我们当时都是穷学生,服务小姐过来后,大家难免有点尴尬。结果看了看菜单,发现饮料非常便宜,于是一个人就点了一,两美元的饮料在里面享受了很久的“高档趣味”。
在住房的装饰趣味上,美国也显示出中产阶级的特点:不讲虚荣。美国人家里绝少挂“名家作品”。这也是好多艺术家在美国难以生存的原因:别人不喜欢你的画,随便评论家怎么吹,还是照样卖不出去(不过,这个规律是在大部分的中产阶级中,少数被捧红的“大师”的作品还是有少数抚弄风雅大资本家买账)。很多搞美术的在美国都不得不画肖像画,主要就是因为美国人比较“自恋”,喜欢挂自己的或者亲人肖像自我欣赏。
虽然最近几年美国房价下跌,但应该比中国稳定。房价和人均收入也不像中国那样悬殊。总之在美国,就像有些同胞带点地方口味的汉语说得那样:房子是“有的是住”。
(from cnd.org)
在此,根据我自己的经历,简单地聊一聊美国的基本生活和我们有些什么不同。
1.衣
美国人的穿着不说都知道,非常随便。牛仔衣牛仔裤是很普及的。每年有流行的样式和色彩,不过美国人总的来说更讲究自己的个性喜爱,追逐流行时尚的风气远不及东方人。
虽然说美国人普遍不讲究穿着时髦,但工薪阶层的人还是讲究dress up(打扮得体)的。一周五天对女士们来说,一般要一天一换。男士们我还不太清楚,不记得谁每天穿着不一样的,但代表公司形象的紧要人物还是要穿着讲究。Dress up一般是在一些正式和重要场合(如某些工作,工作面试,婚礼,葬礼或教堂聚会等等)。有些公司和商店会直接规定dress code(“穿着要领”)。在dress up的时候,牛仔裤就一般要被抛弃了。
美国的时装普遍“价廉物美”:很多名牌和中国现在的价钱相比并不贵,但质量绝对过关。遇到像“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之后的淡季,商店打折,名牌时装可以便宜到几十美元。大约是现在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大陆来旅游的都对“廉价”的名牌货非常吃惊。
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性感魅力上,西方人和中国的传统不一样,“露”基本上是女性的权利,男性讲究“封闭”。露肩露腰,是夏天女士们表现自己的“通用技巧”,但男士们,不管再热,都得至少穿上衬衫。记得中国人以前一到夏天晚上歇凉,男性很多自然地都裸露上身,这在美国就成了很不雅观的事。即使在家里,男性也很少赤裸上身。不但不随便裸露上身,连穿背心都会是对人的不尊重的穿作。这样看来,西方文化比较鼓励女性的自然性感,对男性多要求庄重。如果有男性对自己的身体太暴露的情况,通常会被人误解成同性恋。
说道打扮,不得不提美国人的头发。美国人(尤其女人)非常注意化妆。不梳妆打扮一番不会出来见人的(我很少见到不化妆的女人)。在化妆的整套程序中,头式可以说是最重要。美国人头发有各种颜色,但还是很多女人要按自己的喜好而染色。
总之,美国人穿着我个人很欣赏:不时髦,实惠,很精神。
2.食
美国的饮食,和中国人非常不一样。甜,生,冷,高蛋白,让不少中国人的“爱国胃”受尽苦头。我刚来美国,一进超市就买了一个类似中国那种花生糖的糖棍,放在嘴里爵了两口就赶快吐了,太甜!甜得令人窒息!我一辈子没有吃过那么甜的东西!从此我在美国几乎不碰甜食。
美国超市里产品丰富,让人眼花缭乱。但蔬菜的品种似乎还是不及中国,尤其不及本人的家乡四川。美国的蔬菜普遍就像高大的西方人,什么都比中国的大一号。最普及的蔬菜就是“生菜”(lettuce)。生菜有好几种,形状和色彩稍微有些差别,味道大同小异。生菜是美国人的蔬菜之王,是从来不会加工烹调的“名副其实”的生菜:一定是生吃。以前给一个美国朋友推荐我“自创”的豆腐鱼汤,最后就是把生菜扔进汤里。这美国人高呼“不可”:你简直活活糟蹋了这么新鲜的绿菜!除了生菜以外,番茄,芹菜,蘑菇也是很普及的蔬菜。由于蔬菜多生吃,那就免不了“冷”。餐厅买的沙拉都是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
肉类也很丰富,美国人喜吃高蛋白的肉类。鸡肉最“贱”,比蔬菜还便宜,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牛排,鸡和海鲜,可能是最普及的肉类食品。美国人普遍不喜欢吃猪肉,羊肉更在其次。决不吃鸭肉和兔肉,因为这些属于宠物之列。当然,宠物也有贵贱之别,最受宠的狗,不要说“吃”,提都不能提及,几乎和“吃人”差不多。
水果,普遍比中国的大而甜。苹果香蕉桔子西瓜葡萄等等基本都和中国的一样,尤其各种“莓”:草莓,黑莓,蓝莓等等一大堆,营养丰富,非常健康。值得“批评”的是梨子,削皮后和桃子一样的软。没法吃。美国的桃子也不怎样。
当然,到了中国超市里面,中国的大部风土特产都能买到。所以在美国的中国人还是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美国食品的价格非常低廉。我刚来时真觉得什么都便宜。一只熟烤全鸡打折时只要3美元。香蕉现在也只要50美分左右一磅(越写越形而下!)。不过,近两年经济下滑,开始时油价猛涨,然后渐渐地影响到食品业,现在的物价大多都比以前贵了不止一两倍。超市的食品大多数都是人工培植的多,自然食品(organic)价格都高得多。美国有个政府组织叫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专门负责检查食品和药品的安全质量。凡是上了货架的食品都一定是通过了这个组织的检查的。所以美国的食品总的来说还是很安全可靠。
再简单说说美国的餐馆。美国餐馆总的说来就是干净,安静,服务非常好。美国人吃饭一般要走几个过场:第一给你菜谱点菜,同时给你上水。点菜一般有几道不同的程序:汤,开胃菜,正餐,甜点。甜点是在正餐吃完了后才上的。估计美国人就是这样吃胖了的。
麦当劳和肯德基之类在美国都不能被叫做严格意义“餐馆”,而是快餐店,是臭名昭著的廉价“垃圾食品”,中下层的人吃的最多(发胖的也多是这些人)。
可能是和宗教以及汽车国的特点有关,美国是个限制喝酒的国家,各州对酒都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州超市不能卖葡萄酒,有些州到了晚上几点以后就不再卖酒了。等等。虽然如此,但美国(西方)的酒,实在花样繁多,制作复杂,调酒更是考究。各种鸡尾酒的名字也是繁杂,想象力惊人。本人不是专家,就不多作叙述。
我们中国人普遍以饮食文化而自豪,觉得西方人都不如我们讲究“吃”,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也算是个误解。美国人可能在味道上不如中国人讲究,但他们也讲究一些其他的因素:干净,营养,科学。等等。
说道干净,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美国人的厨房,干净得和卧室有一拼。我记得我以前的一个美国朋友,家里随时都收拾得整洁无比,最令我吃惊的是她的厨房,灶台,餐具,都想刚买来的一样。由于她是单身生活,餐具大概不多,灶台上的柜子里居然装的是书!当然,能这样干净,和美国人的烹调方式关系很大。他们一般都不用很烫的油炒菜。烹饪方式多为煮,生拌。即使要煎炒,也是少油,或者冷油。
顺便提一下我们中国人的烹饪,虽然驰名天下,但其“脏”的一面,仍然几乎同样“驰名”。不时听到中餐馆被卫生检查不过关的。生活中中国人住家的厨房卫生也是让美国人“瞪目”的。
美国人不但讲究干净,还非常讲究餐具,决不像中国人,一把刀一双筷子“打天下”。餐具的繁多,复杂,精确,有时使厨房看上去就像科学实验室。商场里有些专门的餐具店,也是看得人头晕眼花。
美国的稍有教养一些的家庭,非常注重科学饮食。这大概是因为他们非常注重外表美,决不允许自己发胖。如果说从人的外表身材就可以看得出美国人所处的阶层,兴许有点夸张,但也多半属实。
总之,美国的饮食文化还是很发达,只是不太和我们中国人的胃口。大城市的中餐馆还是有很多地道的,但在外州地区,名副其实的中餐,只有靠自己了。
3.住
很多中国人到美国来,其实是冲着两件事:住房和汽车。这倒是名副其实的两件实惠之物。在美国混出个名堂的人最后会发现自己虽然没有太多社交活动和精神生活,给房子和汽车拍几张照片寄回家,或者网上分享一番,也倒是有点“不虚此行”之感。
说道“住”,这应该是美国人非常引以为骄傲的项目。地广人稀,有的是空间盖房。记得在我以前工作的公司从大陆来了几个中国人,他们发现这里不怎么见得到想象中的高楼大厦,觉得很奇怪。其实不奇怪,美国的高楼大厦并不多。除了在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等等之外,见得最多的便是自然景观了:东部主要就是树,没完没了地树,中西部很多和荒野地带。在这些地方,住家和商业建筑都多是平房,或者矮一点的楼房,高楼大厦就非常少见了。
美国的居住用房,一般分3种:单独的住宅(house);连体住房(townhouse);公寓(apartment)。单独住宅最普遍,空间也最充分,一般有3到5个卧室,有平房也有楼房,总共面积大约在200到3,4百平方米之间。是一般居家买房的人的首选。连体住宅空间相对小一些,但最少也有两个卧室。家庭人口少的,或者单身的人比较喜欢。连体住宅一般是两层楼,每个单元里都有楼上楼下的布局:楼下一般是客厅和厨房,卧室都建在楼上。公寓就一般多是楼房了,从一个到三个卧室不等。
单独的住房一般都是出卖的,连体住房可买可租,而公寓就一般都是出租,给流动人口提供方便。
美国的住房一般的设施都很完备,结构合理,卫生间和厨房占地面积相对于中国较大。有两个卧室的住房一般都会有1个半到两个卫生间(所谓半个卫生间就是没有浴缸的)。
值得提一下的,是美国人虽然不喝热水,但水管里都统统是两个管道出口,一个热水,一个冷水。食用水是冷水管里的(不过,即使如此,在很多州仍然由于污染,冷水管里的水也不提倡直接喝,都要用过滤器)。
在美国买房子,一般不需要装修,建筑商一步到位,都是装修好了才卖。通常质量高,布局合理,装修也很大方美观。建筑材料现在都是合成的多,听人说还是老房子的材料好。我个人不是内行,无从辨别。
虽然美国的信誉普遍好,但最近我的一个朋友买房子却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他们是先买然后建房,结果建房商偷工减料,朋友夫妇俩搬进去好像也没有经过严格检查,后来质量问题很大,弄得夫妇俩吃睡不安。
从我个人的审美角度来讲,对美国的所有建筑,民用的和商业的,是和和美国人的穿着一样:实惠。记得在国内我以前有很多朋友都是搞装修的,非常注重外表。可美国的建筑,总的说来外表非常朴素,里面却很实用。不但实用,还很舒适和品味高雅。很多外表简单的房屋让你根本想象不出来里面会是那么“内容丰富”。
记得刚来美国和中国朋友在街上散步,不小心溜达进一家咖啡馆,发现里面装修布置非常典雅。我们当时都是穷学生,服务小姐过来后,大家难免有点尴尬。结果看了看菜单,发现饮料非常便宜,于是一个人就点了一,两美元的饮料在里面享受了很久的“高档趣味”。
在住房的装饰趣味上,美国也显示出中产阶级的特点:不讲虚荣。美国人家里绝少挂“名家作品”。这也是好多艺术家在美国难以生存的原因:别人不喜欢你的画,随便评论家怎么吹,还是照样卖不出去(不过,这个规律是在大部分的中产阶级中,少数被捧红的“大师”的作品还是有少数抚弄风雅大资本家买账)。很多搞美术的在美国都不得不画肖像画,主要就是因为美国人比较“自恋”,喜欢挂自己的或者亲人肖像自我欣赏。
虽然最近几年美国房价下跌,但应该比中国稳定。房价和人均收入也不像中国那样悬殊。总之在美国,就像有些同胞带点地方口味的汉语说得那样:房子是“有的是住”。
(from cnd.org)
2010年3月11日星期四
天生我才必有用: 成功与天赋的关系
中国人自古以来从不缺乏鼓励孩子读书上进,出人头地的成语典故,什么“头悬梁,锥刺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其实这些成语典故并不十分恰当,世界上有许多的事情的确是要靠勤奋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但要出人头地光靠勤奋还不行,天赋和机会都很重要。想想看,如果古人说的是对的,那么为什么在中国本土上至今还没有出现过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呢?难道诺贝尔评奖委员会都是一群种族主义的势利眼?要是这样曼德拉,奥巴马为什么被评上?我们中国人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勤奋的民族之一,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Made in China”的货物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畅销,甚至把别人的工作都抢没了,要向中国人借债度日?要是勤奋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话,那么中国人早就像乒乓球那样在世界的各个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
最近送儿子练球,期间看了体育画报一篇有关佛罗里达大学美式橄榄球队主教练密尔的采访,讲他的体育生涯,非常有趣和启发。密尔来自于橄榄球之乡的美国俄亥俄州,曾在我的母校俄亥俄州立大学读研究生并做过学生助理教练,从家喻户晓的教练无敌黑的继承者布鲁斯教练身上获益匪浅,为今后的教练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在佛罗里达的短短几年内就获得了两届全国冠军,可以说是个奇迹。密尔当年在高中同时打橄榄球和棒球。他在毕业时被一棒球职业队选中,在佛罗里达训练比赛。密尔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在二战参军,到过欧洲,家教很严。密尔刚进职业队后加倍努力,希望能干出点名堂。他晚上9点一定熄灯上床,入睡前还要做300个俯卧撑,在双杠上做400次上下,他希望自己努力能获得成功。他有个室友,表现和他正好相反,每天花天酒地和女人泡在一起,他每天只睡4个钟头。有天晚上,他的室友到了凌晨3点才回来,把他给吵醒,之后没休息好。第二天,密尔连续3次被出局,而他的室友则连续拿了两个本垒打。密尔气坏了,浑身冒烟。这时他的室友过来火上浇油地说,“哥们,干事情就是要干自己拿手的才行。你看看我!”没多久,密尔让球队给解雇了。后来他到了辛辛那提大学读大学,之后来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做助教。从他的业绩来看,美式橄榄球才是他的特长。
儿子参加业余棒球队,级别比较高,但他也是不努力的典型,整天想着和朋友,同学玩,什么打游戏,玩篮球,橄榄球之类的,很少在棒球上面下功夫。别人又请教练,而且都是有名的,有的还花了不少银子到击球房去做专门训练。每次跟他说要多练习,他都当成了耳边风,更可气的是他常常拿比赛去实验他的怪球。我们担心他会把局面给搞糟,结果除了少数几次以外,他的实验还真把对手给镇住了,我们拿他没办法。如果他看到了密尔的报道,一定会跟我们说,“你看看人家密尔,整天折腾也折腾不出个名堂来,你们还是少管点吧。”不用说,我已经把那期的体育画报给藏了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发现自己的才能?这个世界有的东西你就是用了牛劲也赶不上别人,这时你应该怀疑继续做下去是否有必要,你自己未必在这方面有天赋。反过来,如果你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自己的同行或竞争对手,这说明你在这方面有特长。对孩子也是一样,要让他们多去尝试各种活动,从中找出自己的专长,对此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专长爱好。想想看,如果有人能够付钱让你做你自己愿意做的事该有多好,而且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天下不就和谐了吗?
(Brutus cnd.org)
最近送儿子练球,期间看了体育画报一篇有关佛罗里达大学美式橄榄球队主教练密尔的采访,讲他的体育生涯,非常有趣和启发。密尔来自于橄榄球之乡的美国俄亥俄州,曾在我的母校俄亥俄州立大学读研究生并做过学生助理教练,从家喻户晓的教练无敌黑的继承者布鲁斯教练身上获益匪浅,为今后的教练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在佛罗里达的短短几年内就获得了两届全国冠军,可以说是个奇迹。密尔当年在高中同时打橄榄球和棒球。他在毕业时被一棒球职业队选中,在佛罗里达训练比赛。密尔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在二战参军,到过欧洲,家教很严。密尔刚进职业队后加倍努力,希望能干出点名堂。他晚上9点一定熄灯上床,入睡前还要做300个俯卧撑,在双杠上做400次上下,他希望自己努力能获得成功。他有个室友,表现和他正好相反,每天花天酒地和女人泡在一起,他每天只睡4个钟头。有天晚上,他的室友到了凌晨3点才回来,把他给吵醒,之后没休息好。第二天,密尔连续3次被出局,而他的室友则连续拿了两个本垒打。密尔气坏了,浑身冒烟。这时他的室友过来火上浇油地说,“哥们,干事情就是要干自己拿手的才行。你看看我!”没多久,密尔让球队给解雇了。后来他到了辛辛那提大学读大学,之后来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做助教。从他的业绩来看,美式橄榄球才是他的特长。
儿子参加业余棒球队,级别比较高,但他也是不努力的典型,整天想着和朋友,同学玩,什么打游戏,玩篮球,橄榄球之类的,很少在棒球上面下功夫。别人又请教练,而且都是有名的,有的还花了不少银子到击球房去做专门训练。每次跟他说要多练习,他都当成了耳边风,更可气的是他常常拿比赛去实验他的怪球。我们担心他会把局面给搞糟,结果除了少数几次以外,他的实验还真把对手给镇住了,我们拿他没办法。如果他看到了密尔的报道,一定会跟我们说,“你看看人家密尔,整天折腾也折腾不出个名堂来,你们还是少管点吧。”不用说,我已经把那期的体育画报给藏了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发现自己的才能?这个世界有的东西你就是用了牛劲也赶不上别人,这时你应该怀疑继续做下去是否有必要,你自己未必在这方面有天赋。反过来,如果你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自己的同行或竞争对手,这说明你在这方面有特长。对孩子也是一样,要让他们多去尝试各种活动,从中找出自己的专长,对此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专长爱好。想想看,如果有人能够付钱让你做你自己愿意做的事该有多好,而且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天下不就和谐了吗?
(Brutus cnd.org)
2010年3月7日星期日
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教师终身制
3月15日的《新闻周刊》封面文章对美国教育系统内的教师终身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文章认为,美国教育品质下降与这套陈腐的制度不无关系。美国要想对教育进行有效的改革,就必须推行市场化的教师用工制度。
全美中小学教育水平下降一直是全国性的尴尬之事,而且还威胁整个国家的未来。与欧洲同年学生相比,美国学生的情况约与立陶宛相当,至少低于10 个其他欧洲国家。同时,美国内白人学生与贫穷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距长期难以消除。随着劣势学生人口不断增加,学生总体成绩水平仍在下降趋势。
教育研究者近些年发现,一些现象视乎很明显,但因各种原因都被忽略,或被否认。那些造成学生间的差异,比上课学生人数多寡,教科书,教学方法,或课程安排更起作用的东西是教师本身的品质。能够更好地教会别人学习的能力是天生的,即启发年轻人头脑和控制不守纪律的课堂的能力是某些人与生具有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讲授方式,但这种平淡无奇的方式并非教育研究机构提倡的办法。
真实和不幸的情况是,能力最弱的老师常转去教一些最需要帮助的穷困和少数民族学生。对这些学生而言,老师要麽是成功,或是彻底失败的原因。教育专家称,研究表明,连续被多位能力强的教师教授过的学生在学业上最终会表现出众,无论这些学生的背景怎样。而连续遇上仅两位能力弱老师的学生最终也难以扳回。
现在似乎更重要的是聘用能力强的老师,解雇差的老师。尽管众多教师很认真和无私,但公立学校仍难吸引优秀和能力强的人才。随着社会进步,众多有教书天分的妇女和少数民族选择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由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McKinsey& Co。)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来自即将进入高等教育的最底层三分之一的高中生中,而芬兰则来自最顶层的10%。
同时,教师工会的力量越来越大。在大多数州内,有2-3年教书经历的教师就能得到终生任教的聘用合同。因此,解聘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纽约市 2008年在3万名教师中仅因故解聘3人。其他城镇统计情况也让人瞠目结舌。芝加哥2005-2008间因不称职被解雇比例仅0.1%,阿肯色和俄亥俄州解雇率为0%。而在其他社会重要职业中,绝无像教育领域这样让员工与他们所负责任无关的情形。
此问题原因不只是教育工会。许多学校校长也不想剔除不称职的教师,或者只是将他们从一个学校红转到另一个学校。全美99%的教师被如此陈腐的教育体制评定为令人满意。若解聘某位教师必招致学校与当地教师工会发生代价高昂的官司。
此问题根源不仅限于教师。深想一下,这是父母,是放弃教育和病态社会,甚至是孩子们自己的问题。全美近年仅约60%的黑人和西班牙裔学生能完成高中学业。据全美教师能力协会(NationalCouncil on Teacher Quality,NCTQ)主席Kate Walsh的看法,美国社会经济和各种族阶层的教育质量存在巨大差异,且远比其他国家大。美国学校有着两个分立系统,一个服务中产阶级子女,另一个为低收入阶层。
前些年出现了一些运转于学校监管制度之外,推行名为"知识就是力量教学法"(Knowledge Is PowerProgram,KIPP)的特许校(charter schools)学生获得了85%的毕业率。KIPP校不对入学学生特别挑选,只要求学生家长签署遵照学校规则办事的协议。美国已有19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设立了82所KIPP校。它们通常比当地公立学校表现更好。此类学校无官样文章和官僚治理机制。它们要求学生在校时间更长些,学期也比公立校长,其最大优点是有更好的传授知识的品质。
KIPP校教师责任要比公立校增加很多。他们需整日携带手机,学生只要需教师的帮助便可拨打教师的电话询问。工作如此专注让教师压力增加,让他们更像是在特种部队服役,随时待命的士兵,是仅适合于少数人选择的职业。然而,选择到KIPP校任教的人数在增加。
分别拥有320万和140万会员的全美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和美国教师联合会(AmericanFederation of Teachers)两大行业组织是民主党在全国和当地的主要活动势力。美教育部长阿恩·邓肯(Arne Duncan)一直以提供资金方式来促使州政府削弱这些教师工会的势力。为能获得"争夺优秀计划(Raceto the Top program)"下43亿美元的联邦资助,那些取消对特许校数量限制,并对教师能力评价时采用学生评分的各州可获得更高比例的资金(KIPP校通常不聘用工会会员教师)。此做法在有些地方可行,但在像采纳教师任期制的纽约等州,当地法律禁止如此考评方式,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教师工会势力很强大的地区。
但是,现在已有一些地区的教师工会意识到一味阻挠改革并无意义。有业内专家观察到,当前最有希望的事情是工会并不总再想着花如此多时间来保护不合格教师。他们意识到若继续保护落后者,他们必须对教育失败承担责任。
诚然,也有人对优秀人才打破以往终身任职和努力工作教师的改革运动感到憎恶。而其他一些人是欢迎把教育品质提到更高水平的改革。正如有教师所言,教师是社会高品质人才汇集的职业,他们需要荣誉感。如同欧洲教师在社会上有更高社会地位和更高薪酬一样,教学品质优异的学校必定能招到优秀人才。
在教革趋势下,地区政治家和教育管理机构更应加快步伐。罗德岛的一所高中有一半学生辍学,数学测验成绩之差令人咂舌。迫于州政府压力,该地教育主管不得不动真格,要求教师每天延长工作时间,每周至少与学生共同进餐一次,并让第三方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定。该校年薪高达7.5万美元教师们的收入远高于处于衰退的当地平均收入水平。但他们仍提出每小时90美元的加薪要求。盛怒之下的教育主管不得不采取勇敢和令人震惊的行动,建议开除该校全部74位教师。教育部长邓肯赞扬了她的果敢行为,奥巴马总统对此也表示支持。迫于媒体强大压力下的教师工会不得不让步。
一些地区教革虽有进展,但整个国家教育体系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媒体现在不断地对那些质地不佳的学校,教育管理机构和教师行为进行曝光。有媒体连续刊文揭露教育官僚不愿解聘涉及色情和毒品教师的问题,以及教育机构对解聘涉嫌性骚扰和不当举动的教师进行私下交易,以高额补偿让其离任的新闻。当这些令人作呕的丑闻持续曝光时,更令人烦恼的是还有众多享受工会免疫体系保护的教师确仍在以惯常陋习让学生失败。
然而,现在也有不少教师过度操劳,收入微薄和不被赏识。因此,只有当那些劣质教师离开学校之时,才是这些勤勉教师获得更多尊重之日。
(皖东 综合新闻)
全美中小学教育水平下降一直是全国性的尴尬之事,而且还威胁整个国家的未来。与欧洲同年学生相比,美国学生的情况约与立陶宛相当,至少低于10 个其他欧洲国家。同时,美国内白人学生与贫穷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距长期难以消除。随着劣势学生人口不断增加,学生总体成绩水平仍在下降趋势。
教育研究者近些年发现,一些现象视乎很明显,但因各种原因都被忽略,或被否认。那些造成学生间的差异,比上课学生人数多寡,教科书,教学方法,或课程安排更起作用的东西是教师本身的品质。能够更好地教会别人学习的能力是天生的,即启发年轻人头脑和控制不守纪律的课堂的能力是某些人与生具有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讲授方式,但这种平淡无奇的方式并非教育研究机构提倡的办法。
真实和不幸的情况是,能力最弱的老师常转去教一些最需要帮助的穷困和少数民族学生。对这些学生而言,老师要麽是成功,或是彻底失败的原因。教育专家称,研究表明,连续被多位能力强的教师教授过的学生在学业上最终会表现出众,无论这些学生的背景怎样。而连续遇上仅两位能力弱老师的学生最终也难以扳回。
现在似乎更重要的是聘用能力强的老师,解雇差的老师。尽管众多教师很认真和无私,但公立学校仍难吸引优秀和能力强的人才。随着社会进步,众多有教书天分的妇女和少数民族选择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由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McKinsey& Co。)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来自即将进入高等教育的最底层三分之一的高中生中,而芬兰则来自最顶层的10%。
同时,教师工会的力量越来越大。在大多数州内,有2-3年教书经历的教师就能得到终生任教的聘用合同。因此,解聘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纽约市 2008年在3万名教师中仅因故解聘3人。其他城镇统计情况也让人瞠目结舌。芝加哥2005-2008间因不称职被解雇比例仅0.1%,阿肯色和俄亥俄州解雇率为0%。而在其他社会重要职业中,绝无像教育领域这样让员工与他们所负责任无关的情形。
此问题原因不只是教育工会。许多学校校长也不想剔除不称职的教师,或者只是将他们从一个学校红转到另一个学校。全美99%的教师被如此陈腐的教育体制评定为令人满意。若解聘某位教师必招致学校与当地教师工会发生代价高昂的官司。
此问题根源不仅限于教师。深想一下,这是父母,是放弃教育和病态社会,甚至是孩子们自己的问题。全美近年仅约60%的黑人和西班牙裔学生能完成高中学业。据全美教师能力协会(NationalCouncil on Teacher Quality,NCTQ)主席Kate Walsh的看法,美国社会经济和各种族阶层的教育质量存在巨大差异,且远比其他国家大。美国学校有着两个分立系统,一个服务中产阶级子女,另一个为低收入阶层。
前些年出现了一些运转于学校监管制度之外,推行名为"知识就是力量教学法"(Knowledge Is PowerProgram,KIPP)的特许校(charter schools)学生获得了85%的毕业率。KIPP校不对入学学生特别挑选,只要求学生家长签署遵照学校规则办事的协议。美国已有19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设立了82所KIPP校。它们通常比当地公立学校表现更好。此类学校无官样文章和官僚治理机制。它们要求学生在校时间更长些,学期也比公立校长,其最大优点是有更好的传授知识的品质。
KIPP校教师责任要比公立校增加很多。他们需整日携带手机,学生只要需教师的帮助便可拨打教师的电话询问。工作如此专注让教师压力增加,让他们更像是在特种部队服役,随时待命的士兵,是仅适合于少数人选择的职业。然而,选择到KIPP校任教的人数在增加。
分别拥有320万和140万会员的全美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和美国教师联合会(AmericanFederation of Teachers)两大行业组织是民主党在全国和当地的主要活动势力。美教育部长阿恩·邓肯(Arne Duncan)一直以提供资金方式来促使州政府削弱这些教师工会的势力。为能获得"争夺优秀计划(Raceto the Top program)"下43亿美元的联邦资助,那些取消对特许校数量限制,并对教师能力评价时采用学生评分的各州可获得更高比例的资金(KIPP校通常不聘用工会会员教师)。此做法在有些地方可行,但在像采纳教师任期制的纽约等州,当地法律禁止如此考评方式,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教师工会势力很强大的地区。
但是,现在已有一些地区的教师工会意识到一味阻挠改革并无意义。有业内专家观察到,当前最有希望的事情是工会并不总再想着花如此多时间来保护不合格教师。他们意识到若继续保护落后者,他们必须对教育失败承担责任。
诚然,也有人对优秀人才打破以往终身任职和努力工作教师的改革运动感到憎恶。而其他一些人是欢迎把教育品质提到更高水平的改革。正如有教师所言,教师是社会高品质人才汇集的职业,他们需要荣誉感。如同欧洲教师在社会上有更高社会地位和更高薪酬一样,教学品质优异的学校必定能招到优秀人才。
在教革趋势下,地区政治家和教育管理机构更应加快步伐。罗德岛的一所高中有一半学生辍学,数学测验成绩之差令人咂舌。迫于州政府压力,该地教育主管不得不动真格,要求教师每天延长工作时间,每周至少与学生共同进餐一次,并让第三方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定。该校年薪高达7.5万美元教师们的收入远高于处于衰退的当地平均收入水平。但他们仍提出每小时90美元的加薪要求。盛怒之下的教育主管不得不采取勇敢和令人震惊的行动,建议开除该校全部74位教师。教育部长邓肯赞扬了她的果敢行为,奥巴马总统对此也表示支持。迫于媒体强大压力下的教师工会不得不让步。
一些地区教革虽有进展,但整个国家教育体系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媒体现在不断地对那些质地不佳的学校,教育管理机构和教师行为进行曝光。有媒体连续刊文揭露教育官僚不愿解聘涉及色情和毒品教师的问题,以及教育机构对解聘涉嫌性骚扰和不当举动的教师进行私下交易,以高额补偿让其离任的新闻。当这些令人作呕的丑闻持续曝光时,更令人烦恼的是还有众多享受工会免疫体系保护的教师确仍在以惯常陋习让学生失败。
然而,现在也有不少教师过度操劳,收入微薄和不被赏识。因此,只有当那些劣质教师离开学校之时,才是这些勤勉教师获得更多尊重之日。
(皖东 综合新闻)
2010年3月3日星期三
中国高等教育: 罅隙中的博士教育
博士“呼救”
——中国博士生心理现状调查
《科学新闻》2010年第4期
跳楼,以及以跳楼之类的方式来威胁导师,以换取一纸毕业文凭,成为近期
博士生群体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反映出一个事实:中国的
博士生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发论文、毕业、就业、婚姻,这是博士生、尤其是一些女博士生必须面临的
四大难题。这其中,前两项与导师息息相关,并间接影响后两者。
老板,这个研究生对于导师的称谓,形象地反映出当今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
关系。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是中国科研工作、科研事业实际上的主力军,今天已
经成为一个廉价劳动力群体——他们得到的物质待遇,甚至远远低于普通农民工。
本来,一个“博士”的头衔以及这个头衔所带来的光明事业前景足可以弥补
这种廉价劳动;然而,当失业现象沿着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一路上升,如今
已经侵入、并且全线冲击博士群体时,这种弥补开始变得无力,失业的出现也让
“博士”这个本来极具诱惑力的头衔变得苍白;相反,要不要授予、何时授予这
个头衔,成了一部分导师控制学生、并最大限度剥夺其劳动力的紧箍咒——毕竟,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如同当年的傅斯年一样从容和潇洒。
博士生的生存现状是中国GDP主义盛行的结果之一;只要GDP主义延续,这个
表面上风光无限的高智群体也将继续承受其不堪承受、本来也不应该承受的重负。
博士:难以背负的盛名
博士生的困惑,同其他群体一样,也是这个社会的困惑
孙滔
2008年,中国多家媒体曾关注过一位名为张建的北大博士肄业生。张建在北
大读博的最后一学期因为“消化道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无法坚持;还有非常厌倦
医学”等原因,2001年肄业回家。现在已经40多岁的张建在老家湖南省常德市鼎
城区窝了多年待业。面对媒体质疑时,他回答说:“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那些
工作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我是个知识分子,我有我的圈子,圈子里的人都
是研究生以上的水平,我不可能花费时间来认识他们(邻居)”。
但在中国众多博士生看来,张建过于陶醉在博士这个头衔上了——今天的博
士头衔已经风光不再;博士,于这个围城中的许多人,早已化作难以背负的盛名。
30年流变
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中国学位制
度正式建立。
1983年5月27日下午3点,新中国首批共计18个博士学位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授
予仪式。其中有6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名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名
来自复旦大学,另外两名分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
王震、方毅、胡乔木等中央领导人都参加了接见活动,可见当时官方对这些
博士的重视程度。
这18人后来大多成绩斐然。1982年5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学
位的赵林城是国际知名的数理统计学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洪家兴曾
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中国科技大学苏淳教授也带出了
多位优秀人才;数学系教授王建磐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尚志荣获教育部授予的首届“国家级教学
名师奖”……
这批博士是严格培养出来的,也是精心培养出来的。洪家兴的导师、中科院
院士谷超豪告诉媒体,博士论文应该达到世界上比较高的水平,“当时我就是按
照这个标准来要求学生的”。
进入新世纪,博士风光无限的情况开始转变。2000年中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比1999年增长30%,统考招收研究生规模为6.8万人。到2009年10月30日,中国国
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司副司长粱国雄表示,自1981
年1月1日正式实行学位制度以来,中国已累计培养出28.6万名博士和228.9万名
硕士。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博士培养飞速发展。
然而,粱国雄没有提到的是,2009年也是中国的“博士年”,浙大海归博士
跳楼事件、海归博士摆地摊事件、中央音乐学院博导招生潜规则事件、北理工修
良章退/休学事件等等,一系列关于博士的事件跃入中国社会视野。
博士已经贬值。而此时正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已经组成中国社会
一处写满失落的风景。
几重困惑
中国博士生的失落,同这个社会面临的许多失落是一致的。经济的压力、就
业的压力、感情的压力,在博士生群体中比比皆是,而他们特有的获得博士学位
的压力也是压在其头顶的几座大山之一。当然,也有对当下中国研究生教育与科
研环境不满而退学的案例。这几座大山正是近年博士生不断出现自杀或退学等结
果的直接原因。
在2010年教育部部属高校提高博士生待遇之前,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
待遇问题已经被多次提到公开讨论中,因为博士研究生得到的待遇同他们的付出
有着太大的落差。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医学院博导王立东曾呼吁要提高在读
硕士、博士生待遇,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这个问题上,国家的投资不够是
主要瓶颈。因为导师能掌握的经费仅是科研经费,而科研经费的使用是有着严格
规定的。
虽然目前部属高校的这个问题已经在2010年得到改观,但是还有着为数众多
的非部属高校博士生在嗷嗷待哺,另外,数量更多的硕士研究生也在向这边的山
头张望。
就业问题更是这些象牙塔中人的痛处。2009年,一则大学招聘启事引起了中
国学界的强烈反弹。海南大学是一所“211工程”高校,在其2010年人才招聘计
划中,绝大部分专业要求均写着“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且科研成果突出”或“在
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等字样。这则招聘启事中,甚至没有“某某条件优先录用”
等可回旋的余地。有学者指出,此类风气反映出中国高校已经丧失基本的学术水
平鉴定能力,“中国大学真的到了不需要自己培养的博士的地步?”更有人从这
则启事中联想到了那句著名的标语:“××与狗不得入内”。中国本土博士生怎
么办?在必须应对来自大环境一系列困难的同时,这些博士生还面临着能否拿到
博士学位的压力,如果工作不顺利,他们可能要延期一年到三年甚至最终不能拿
到博士学位。
并非所有问题都来自外在原因,这些博士生自身也有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化
学系副教授韦天新是退学的修良章的第二导师,他告诉《科学新闻》,现在的学
生学习能力不错,但是缺斗志,缺乏强的心志。他们当中许多人念书都是被逼的,
念书的动力则不足。他认为这是一个长期教育异化的结果。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副
教授谢广明则觉得现在的学生生活能力越来越差,综合能力也不够。
社会价值观的浓缩
有媒体评论,诸如今年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以跳楼来索取毕业证等事件其实
是功利教育所下的蛋,这种博士“民工式”毕业是功利大学、功利教师和功利学
生之间恶性循环的必然结果。
中国大学的功利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2005年自清华计算机系退学的博士生王垠曾提到,中国的高校里老师为什么
不提倡讨论呢?因为问题是有限的。“老师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搞来搞去都在搞这
些问题,分配给你们每人一个,互不冲突。要是两个人都搞一个问题,这下好了。
出了成果论文归谁?学校要求必须第一作者才算论文数。”
王垠在其名为《清华梦的粉碎》的退学声明中直指这种功利化的作法。清华
研究生谈论的重点是什么?是paper(论文)。吃饭的时候谈,喝茶的时候谈,
睡觉的时候也谈。论文至上让这些博士生的价值观已经不太关注科学研究本身,
这才是王垠痛心之处。
提到王垠,同是清华校友的谢广明深为感慨:王垠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的魄
力还是很大的。但即使他到了国外,可能还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可能实现他的
理想。“他应该认清这个现实。”同时谢广明希望学生应该有明确的价值观判断,
“我希望学生是有想法的,就怕学生从来没有想法。”
博士生的困惑,同其他群体一样,也是这个社会的困惑。正如一篇评论所言,
逼仄的应试教育走廊、狭隘的教育价值观,能够让乌托邦化的硕士博士培养机制
与现实的就业市场与企业需求哲学对接么?届时受伤的肯定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
还伤害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智力培养和长远竞争力。■
延期之害
“延长学习年限,其结果只会让博士生有了更多时间去打工、找工作,而无
法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质量、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都不会因为延长学制年限而有所提高。”
徐治国
2010年1月16日,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周建伟因为导师交代的项目没有完成,
被拒绝答辩,绝望之下选择跳楼。
面临毕业的周建伟已找到一份工作,本以为可以参加论文答辩并顺利走上新
的工作岗位,但导师却要求他在论文之外,另外计算一个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周
建伟做了一个多月,觉得很难完成,导师就答复说,把布置给他的事情做满意了
再谈答辩条件。这让周建伟感觉到毕业遥遥无期,情绪十分低落,最后走上高楼。
而远在北京某研究所的宋峰(化名)的命运与周建伟是如此的相似,但他没
有走上高楼,选择了默认。已是2009年农历腊月二十六了,宋峰还在实验室、宿
舍和食堂三点一线忙碌着。此时此刻,他的同学早已回家等待着春节的到来。
计划在2010年6月份博士毕业顺利工作的他,本以为2010年的春节可以过得
舒坦一些,与导师的一次长谈,却让他未来的美梦彻底破灭了。他不得不面临继
续“学习”的延期生涯,延期毕业的事实让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论文与项目“挂钩”
“你的论文完成得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可以说你没有完成论文。”宋
峰的导师认为。然而,宋峰拿出3年前的开题报告和自己的博士论文一比对,预
期目标基本都已完成,并非导师所说的那样。
而就在这个问题上,宋峰和自己的导师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争辩。宋峰一
脸无奈的样子,“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分歧是我延期的主要原因。”
交谈过程中,宋峰才知道,导师到现在甚至不知道他的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
内容。
“你最好再将博士开题报告给我讲述一遍。”
“我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导师都不清楚。”这让宋峰感到很无奈,“我都
快毕业了,他还让我复述开题报告,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宋峰的延期被归结为没有完成“预期目标”。
“老师只关心自己的项目,他手里有好几个项目,为了能够完成项目,导师
不得不将更多的项目任务让我来承担。”宋峰说,“导师所谓的没有完成预期目
标,实际上是为了完成他的不同项目任务而所谓的‘外包任务’,并非我博士论
文所需。而一篇博士论文需要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非将不同项目的研究内
容拿来简单地糅合就能完成博士论文。与此同时,导师的学生又不多,所以促成
了我被延期的现实。”正如导师所认为的那样,研究所里“项目没搞完,走不
了”。
一篇论文是基于一个项目或课题来完成的。在此基础上,博士学位论文的内
容才会丰富、结构方能合理,而并非零散堆砌。宋峰认为,导师只是考虑自己的
项目,只要完成即好,至于学生的论文,堆砌也好,糅合也罢,几乎可以忽略,
“那是学生自己的事儿”。在宋峰看来,“如果博士论文能够将这些不同内容兼
顾一下,这样导师在项目汇报时就会很顺利地过关,可谓一箭双雕。但博士论文
只能沿着一个方向钻研,怎么可能将许多项目中的内容‘东拉西扯、堆砌糅合’
呢?导师只是为自己着想,根本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科学新闻》记者随后联系宋峰的导师,这位博导以“没什么可说的”为由
挂断电话。
被压制的学术论文
除了没有完成“预期目标”的理由,为了让宋峰延期的理由来得更加干脆些,
“导师压着所里要求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让我发表,这样就可以在研究所学位委员
会那里无法通过,只能延期。”按照宋峰所在单位的要求,博士毕业要求发表有
2篇核心论文(1篇中文、1篇英文)。
宋峰认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不仅完成了预期目标,而且要求的2篇学术
论文也能完成。由于自己处于“身在屋檐下,哪得不低头”的劣势地位,在3个
小时的长谈中,因为“不敢得罪导师”,宋峰只能妥协、妥协、再妥协,最后只
能让自己的博士学位拿得再晚一点。
现在的他,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基本都在实验室内度过,“能有什么办法,只
能延期了。这期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导师所吩咐的新的研究课题。”不过被
延期后的宋峰,似乎也想开了,“变阻力为动力,我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来高质
量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使研究更加深入些,这样在毕业时出国或工作,希望能
有一个好的基础。”
按照导师的要求,宋峰正在加班加点,甚至牺牲属于每一位中国人的春节假
期,“希望1年以后能够顺利毕业”。
延期变种
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延期最多的往往是博士生,而硕士生却很少。一位高校管
理者认为,“硕士时间短,很快就毕业了,因此不会被要求承担太重要的课题,
论文的评审也不高。而博士生在研究机构和高效的项目申请、考核中占据较大比
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延期的概率就会大。”
网络论坛上一位博士生这样写道,“博导控制学生的一个‘核武’是让学生
延期,我们导师的5个学生均不怕延期。我是一年级的,导师就说已延期了。对
我们来说,‘延期’已是一个麻木的词汇。”
一年级就说要延期,宋峰所在的研究所也存在类似情况,相当多的博士生的
学制由3年被潜移默化地延期到4年。在博士招生面试的时候,“读博士需要4年,
答不答应,不答应,对不起,不要。”“其实,这是变相的延期,时间长,可以
为老师干好多活。”宋峰认为。“正所谓学生是廉价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北京大学早在2004年就率先在全国高校进行学制改革: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
限由原3年改为4年。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博士生1年的学习年限,让其有更充足的
时间撰写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研究生处陈慰浙早期曾经指出,课题研究不能按时完成、选题跟设
想的不断调整、学科难度大、导师要求严等诸多因素可能造成博士生不能按时毕
业。延期会对当事学生生活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有些博士生通过继续深入研
究,可为以后的科研之路打好基础。
然而事实证明,大量博士生延期毕业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论者认为,
延长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并无必要,“延长学习年限,其结果只会让博士生有了更
多时间去打工、找工作,而无法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
文的质量、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都不会因为延长学制年限而有所提高。”
不仅如此,对于延期的博士生,还面临现实的生存问题。
在研究所,博士期间平时每月补助1000多元,“读理工科的如果延期,每天
泡在实验室,基本没有其他外来经济来源,吃喝住开销巨大,日子过得紧巴巴
的。”同样一位被延期的博士说起延期的事情,很有感触。“自己的同学升官的
升官,发财的发财。读个博士看上去光彩,其实未来如何,心里没谱。”
来自河南理工大学的一位李姓博士感触更深,他的孩子已上小学,养家糊口
压力很大。“读博士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升职快一些,然而现在仍然摆脱不了被
延期的命运。原因是学术论文没有发表。可有什么办法呢。”此时的他不得不面
对博士学位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压力,“为了完成论文,每天待在宿舍里,吭哧吭
哧地往出憋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诉记者:“无论是学位论文、学术
论文还是项目承担,其实导师都没有必要去压制学生毕业,这样反而会让师生关
系更加僵化,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未必能够做出导师所要求的研究任务,可谓
适得其反。”■
发论文的压力
论文的无形压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为SCI或EI奔波,很难静下心来搞研究
徐治国
许然(化名)现已毕业工作,但提到博士毕业时要求必须发表SCI论文时记
忆犹新。SCI曾经是他博士学位道路上最大的一只拦路“猛虎”,“因为没有SCI
就没有学位。”
2004年9月,许然考取了北京某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为环境科学,开
始了自己的研究学习。由于研究所导师都青睐于带博士,很快,许然在各方“鼓
动”下转为了硕博连读生,开始了长达5年的求学生涯。
转眼1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完毕,开始正式协助导师去完成承担的科研项目。
了解项目内容、给师兄打下手、阅读相关文献等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在此基
础上去完成导师交代的课题任务,而自己什么时候博士开题,遥遥无期。”许然
说,这一阶段又花去他近1年的时间。
此时,许然的求学生涯已2年有余,而自己的博士选题还没有着落,眼看着
周围的同学基本都开题了,而他何时开题还是个问号,“再有3年就要毕业了,
于是我就开始琢磨自己的博士选题和未来博士论文到底要做什么。”许然感到很
着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导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同意下,许
然终于开题了,研究方向为水环境生态与污染研究。“作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来
讲,当时开题已算很晚了。”
从此,许然开始了快乐而痛苦的研究历程,“一个最大、最头疼的问题是研
究所要求必须发1篇SCI,否则就没有博士学位。记得这是当时考入研究所时研究
生部的负责人讲的第一句话,它已在我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许然一心扎在了实验上,最终得到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接下来就是SCI论文的准备了。“由于自己的英语基础薄弱,没有英文科技
论文写作方面的经验。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效仿已经发表的文章。”许然说,
“于是通过阅读大量英文文献,了解外国人的写作手法和表述习惯,一句话,就
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这期间,我阅读英文文献不下100篇。在此基础上
来提高和加快SCI的创作速度和质量。”因此,整个写作过程相当漫长。
许然是在写作、修改,再写作、再修改中度过的。这一过程整整花去了半年
的时间,“那一刻,感到自己很了不起。”
2008年初,许然耗时6个月的第一篇SCI论文终于出炉了。接下来就是选择合
适的期刊。“好在我们所对SCI的影响因子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是SCI即可,这就
为选择期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许然说。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篇SCI文章的接受甚是艰辛。
首先看上了Aquatic Botany(《水生植物学》),因为这本期刊上发表了不
少相关研究内容。几天之后,编辑回信认为可以送审,要求推荐2位以上审稿人。
“当时感觉甚是高兴。”
两个月以后,收到了编辑来信。来信中写道,一位审稿人同意发表,认为研
究很有意义,值得发表,而另一位审稿人却不同意发表。“最后该期刊选择了后
者的意见,拒绝了我的论文。”许然说,“尽管有些失望,不过,好在国外的审
稿人和期刊编辑都会将他们的修改意见反馈于作者,这些修改意见对于我来讲是
十分珍贵的。而在这一点上,国内的期刊一般不会给出拒绝的理由,只会‘yes’
和‘no’。不仅如此,国内的审稿人在匿名审稿时也不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
议,只会笼统地概括。中外差距很大。”
接着,按照Aquatic Botany期刊的反馈意见,论文做了修改以后,投稿到了
美国的Wetlands(《湿地》)期刊,编辑部很快就给出了被拒的理由,连送审的
资格都没有。
两次碰壁,让许然第一次感觉到发表文章是这么的痛苦和艰难。随后改投
Water Research(《水研究》)、Ecology(《生态学》)等期刊,结果对方最
后也都一一给出了拒绝的答复。
而此时许然的同学都已有SCI文章发表,更是让许然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看着他们都有SCI,自己干着急,有种有劲儿使不上的感觉。”
最后,许然将目标锁定在Soil Science(《土壤科学》)上,“到这个时候,
我都没有信心了,每天打开电脑几乎不敢看邮箱,生怕又是被拒的信息。”
时间不等人,SCI的连续碰壁以及毕业的硬性规定和压力让许然对于发表SCI
心灰意冷,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来,“当时研究所规定,如果没有SCI,EI也得有
几篇。”许然说,“于是我利用这段审稿的时间集中精力写了几篇EI,投到了国
内的相关期刊杂志上。怎么也得毕业,拿到学位啊。”
“两条腿走路总是要快些。”大概一个月以后,Soil Science的编辑来信,
认为可以发表我的论文,但要根据审稿人意见做一些修改和补充。“那个时候真
是太高兴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终于可以发表了。按照要求做了相应的修改。
很快编辑来信,稿件被接受了。”
SCI从投稿到最终发表,前后经历了近1年的时间。而此时,许然手里也收到
好几篇EI的接收函。
“尽管毕业无忧,但是论文的无形压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为SCI或EI奔波,
很难静下心来搞研究。这也是我们班同学毕业以后几乎没有从事搞研究的主要原
因。”许然说。■
他们为什么中途“离席”
尽管具体原因各异,但他们都将中国博士教育大环境的不理想归结为自己半
途而废的主因
孙滔
在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之前,有许多博士生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提前离开。最
终选择休学的修良章就是其中一个。
同其他退学或休学研究生沉默的姿态不同,曾是北京理工大学化学系二年级
博士生的修良章在休学前造出了很大的媒体声音。
2009年10月14日,他在校内BBS上发表帖子,以同宿舍博士生玩游戏干扰他
而请求换宿舍未果为由,声明绝食三天后退学。同时他表示,“我对北京理工大
学博士教育极度失望和强烈怀疑,我认为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和生命。”
10月15日,修良章又发表《在北京理工大学最后的话》,道出了自己的生活
困境和家庭难处,“我现在看不到任何希望。”他最后说,“再见,北理工”。
彼时众多媒体一哄而上。
与之前众多媒体曾关注的其宿舍恩怨不同,几个月后,已经选择休学一年的
修良章再次面对媒体,将其休学的原因直指生活困境。
不过,2010年的修良章,还有着潜在心底深处的担忧,因为福建老家太看重
这个博士头衔了。
那个光宗耀祖的头衔很重
虽说是休学,但修良章已经想得开了,“根本没想着要回去了”。
修良章现在某家公司工作,他在网络上称自己有着“某科技公司副总”的头
衔,并且他还兼顾创业。虽然他告诉《科学新闻》记者,自己做事不会患得患失,
但“我现在最挣扎的是,家庭看重这个博士头衔,那是用来光宗耀祖的”。
修良章感觉有点对不住父母,他甚至有时候问自己“是不是不读书更好”,
如果不读书的话,很可能“我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而现在这件事的影响还没有
消除,弥漫他全身的还是陷进去、被套牢了的感觉。他还有点可惜自己一年多的
博士生生涯。相对于在校生直接考博士,修良章工作一年之后考博士难度增加了
许多。当年考博之际,他还要考量子物理和量子化学这类一般人很头疼的科目。
“我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有点前功尽弃。”修良章说。
目前他还没有把休学的事情告诉家里,父母是禁不起儿子丢掉博士头衔这个
现实的,而且他们还说不定会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修良章只是告诉家里他现在
还在读博士,同时在创业。他的想法是,等做了很多事情,自己的公司做起来了,
赚到一些钱了,再告诉他们真相,那时候,家人会感觉不读博士其实也挺好的。
“到时候直接让他们接受成果就成了。”修良章说。
提到创业以及将来的规划,他说,“我要做一个服务超市,包括各种专利申
请、检测论证、自考培训,还要雇人跑业务。当然,我跟女友一块做。”
修良章还告诉记者,2010年的他有新的想法。
未实现的助研梦想
余毕生奉自由平等博爱之念,行修身温良章法之名,孜孜以求。昔痴作一生,
自解其味。八二始生,固知宪政之重,八九小学,初触学生之事,九八高中,始
惧自然之力,零一大学,方寻伟人之路,零五硕士,既识京城之势,零七入世,
曾尝社会之乱,零八博士,欲成搏士,不畏人事,零九绝食,食之有味,终生不
悔,一零计划,饿人须赢,唯愿愈益坚忍奋发,倾全身之力,努力前行。吾誓尽
瘁此事,不治家产,其所遺一切均付助研之公益。此嘱!
上述文字是修良章2010年01月11日写下的,说的是他的人生简历。2007年,
他硕士毕业去了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但发现“公司博士挺多的,硕士也不少。有
些博士也没做什么,收入却高出自己甚多”,于是“趁着年轻有干劲,现在又没
有结婚,压力小负担小”,又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攻读博
士。
读博士期间,他负债累累,本科期间的助学贷款未还,还借了同学朋友许多
钱。还有就是他提起来就唉声叹气的福建老家糟糕的生活现状:父亲赌博欠债,
母亲体弱,奶奶痴呆,还有姐姐们的家庭困难带给他的烦恼。
当然,他还有因为租不起房、女友经常来宿舍而导致与舍友之间的摩擦。
修良章最终将这些归之于经济困难。他在2009年10月31日,以某科技公司副
总名义写道:“发誓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将毕生致力于赚取或募集人民币至少
2010万元,用于资助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基本生活,使每一位进行科研劳
动的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收入至少达到北京最低工资标准。”
他还在博客中写下如下广告词:您知道广大从周一到周天、从早忙到晚为中
国科研而转的研究生的生存状况吗?在中国,研究生是廉价或免费的科研劳动力!
这,这,怎么行!作为中国研究生群体里的一个痛苦过来人,我不需要同情,但
我需要为我的劳动正名。
很快他发现,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已经发文通知,根据教育部、财政部要
求,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提高了。修良章感慨道,“我都不用筹2010万资助北
京理工大学博士生了”。不过有网友留言说:“我也一直坚定地认为您为广大博
士师兄们的增收作了很大贡献”。
“程序运行问题”
修良章提到了自己另一位退学的“先贤”,即以一篇《清华梦的粉碎》博客
文章声明退学的王垠。
王垠从四川大学本科毕业后,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要进行集成电路
布线算法的研究。他曾在2005年以第一作者的论文参加ASP-DAC国际学术会议获
奖,该会议据清华新闻网说是“集成电路设计与辅助工具研究领域国际上最具影
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而且这是该会议举办以来中国大陆论文首次获奖。
王垠在清华的导师洪先龙教授也承认:“他个人能力还是可以的。”
但王垠并没有认可那篇获奖的论文。他指出,这是一篇“传奇”的、曾几投
不中的论文,因为评委说是没有和当时最先进的算法程序实验比较。之后王垠
“记录下数据,添到论文上。一投就中,得了一个最佳论文奖”。王垠说,这个
“高级别”的会议,“在我看来就是个垃圾。美国人都把最差的论文投到这里,
就是为了来旅游一圈而已。”
让王垠最不能安心读完博士的,是实验室里“他们的论文纯粹就是炒冷饭,
没有什么创新”。但清华要求,博士生必须发4篇论文才能毕业,其中必须有一
篇是SCI索引,或者两篇EI索引。心高气傲的王垠认为,看上去冠冕堂皇的SCI、
EI,不就是跟Google差不多的东西吗?被它索引了怎么样呢?
在经历了数次与导师和副导师关于写论文、写专利的争论之后,2005年9月,
王垠选择了退学。他表示已经完全看透了中国教育的失败。“我高中的时候就受
到它的伤害,这种伤害延续到现在……留在这个圈子里就是屈服,我不出声,大
家都不出声,这个世界就会继续这样郁闷地运转下去。我今天要对这个系统大声
地说一声‘不’!”
当年王垠退学事件引起媒体的极大关注,各种不同的声音如井喷般涌了出来,
有赞誉其勇气可嘉,道出了中国科研界的不良风气,也有批评其心高气傲,不切
实际,因为他说的科研现状在中国普遍存在。
王垠选择了赴美继续他的学术生涯。人们也都如修良章一样承认,王垠是一
个学术型的人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我跟王垠不同,我是脚踏实地的。”修良章表示,“我要是处于王垠的情
况,我会很满足,拿到文凭就行了。”
与“读博士光宗耀祖”想法不同的是,王垠说:“我离开了。可是中国永远
也不缺少为清华拼命的人!因为他们的妈妈会告诉他们,清华是全中国最好的学
校。你要考上清华,为我们光宗耀祖……”
王垠用自己熟悉的计算机语言,将博士生比作中国教育操作系统下的程序,
他说:“我不是一个中国教育操作系统下优良的程序。我在系统里运行了将近20
年,快到最后的时候才喧闹地退出,Dump(甩出的意思,编者注)出这么大一个
core file(内存文件,编者注)。我知道有的程序很早就退出了,我自愧不如
他们。但是有的程序一声不响就退出了,还有很多的程序成为了zombie(呆滞的
事物,编者注),永远地驻留在系统中成了系统的负担,在这一点上我又比他们
好一些。至少我让程序员有机会用调试器检查core文件,调查这个程序运行中哪
里出了问题。”
而在2010年的今天,程序依旧,问题依然。在王垠和修良章之后,必然还将
有许多离席的博士生,这个“系统中”还将出现许多“程序运行的问题”。■
谁来拯救博士生
博士生并非心理疾病高危群体,相反,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可能还胜过其他群体;他们所承受的,是实实在在的、来自客观环境的巨大压力
闫岩
同样是博士,2009年以电线结束生命的武汉大学在读博士生杨志高、跳楼自
杀的浙江大学海归博士涂序新已经不用再面对博士的种种烦恼;但他们的离去,
吸引了社会对于博士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难道是作为高智商人群的博士,其心理防线本来就不堪一击?
高压下的人群
“根据一些调查数据和咨询的情况看,在研究生群体中,硕士生心理状态好
于博士生,女生心理状态好于男生,低年级生心理状态好于高年级生。博士生的
生活和工作特点,使得他们成为心理应激易感人群。”中科院研究生院健康教育
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科学新闻》。
对此,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心理教育中心的副教授刘蓉晖解释说,博
士生的年龄大都处于心理发展的成年早期阶段(18~34岁)。这个时期的人,要
完成两个重要的发展任务:“亲密关系”和“自我同一性”,一般以“成家”和
“立业”作为标志。与同龄的就业人群比较,依然是学生身份的博士生在完成这
两个任务的时候,其独立性和控制感偏低。职业、情感的不稳定性和对未来的迷
茫感,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
“从总体上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相对比的话,应该是博士生的心理
健康问题出现几率更高,因为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硕士
生张春梅告诉《科学新闻》,她在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对博士生的心理状况进
行了研究。
与生理健康一样,人的心理健康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生理因素,包括遗传
因素和自身神经系统特征等;二是心理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认知风格、价值取
向和情绪反应特征;三是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特征和外部生活事件等。
“其实,博士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和同龄人相比还较为优越,但是他们独特
的生活和工作特点,使得他们更不易应对自身发展中所面临的外部压力。这是影
响博士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刘蓉晖告诉《科学新闻》,“博士生的心理状
况应该受到关注,不仅仅因为这一群体压力巨大,而且因为其心理状况直接影响
到他们的潜能释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心理精神问题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极
其巨大,作为国家优秀人力资源和活跃科研力量的博士生群体,保护他们的心理
健康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在一些在校的研究生们看来,读博士所面临的前三大压力分别是:毕业、论
文和经济压力。由于“博士延期”在博士生中出现的几率越来越高,毕业当之无
愧地成为学生博士生涯中的头等大事。
“本硕毕业之后还有几年的时间打拼,博士毕业出来直接就面临结婚生子的
问题。相比起本硕,博士的就业面窄了很多。”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张林告诉《科
学新闻》。
谈起经济压力,张林没有赶上此次博士生“涨薪”,但他对自己之前的待遇
还算满意,“一般如果正常上学,中间不工作的话,是24~25岁左右开始读博士。
这个时候是年轻人开始创业的时候,如果在社会上参加工作,虽然不至于很有钱,
但是维持自身温饱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读博士期间,最少的每个月只有200块钱,
吃饭都不够。我所在的南开还算比较好的,我们一个月有750元。”
“再者,中国有着‘三十而立’的说法,这些学生承受着来着各方面的期待,
包括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所以他们对压力更敏感。”刘蓉晖强调说。
而对于在职读博的博士而言,虽然情况有所不同,但是毕业仍然是最大的压
力之一。“现在评副教授要求有博士学位,早一天毕业就能早点评职称;但是在
职博士往往要延期,我们这批有近百分之七十的在职博士被延期。”在职博士生
李小冉说。而除了为毕业而奔波外,还要处理好与单位工作之间的关系,避免领
导不悦则是他们难言的压力。
“在职的比在读的难,外地在职比本地在职的难,有孩子的比没孩子的难。”
李小冉这样总结,不幸的是三种困难条件他都占有了。
而在张春梅看来,在职博士生因为没有工作和经济顾虑,相对压力会小很多,
同时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相对较小,“他们也有更大的支持系统,会有人安
慰和疏导,这样他们就很少出现问题。”如今,张春梅也正准备考博,“虽然现
在很清楚去读博士很痛苦,但是不得以而为之,评职称、工资都跟这个挂钩,不
考就落后、落后就挨打。”她说。
四大心病、三个节点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刘彩谊曾经在中科院心理咨询所负责在京学生的
心理咨询工作,她说其中有一类学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某些学业一
直非常顺利的学生。如,保送上本科并直接硕博连读的学生,在硕士阶段还可以,
到博士阶段由于需要自己独立选题,选题不当面临重新开始,意味着博士延期毕
业,因此产生严重的焦虑、失眠、想退学、抑郁自杀等念头,以至于无法从头开
始。
“说实话,在中科院的很多研究所,延期毕业很常见,但他们无法接受这样
的事实,不允许自己‘留级’。”刘彩谊说。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张继明看来,对一直在学校读书、从未出过
校门的博士生群体而言,因相对年轻,缺乏丰富的社会经历,面临的心理问题和
硕士群体较为相似,多集中在感情、人际交往、个人成长和生涯规划方面;而有
一定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群体的问题相对较少,问题较多集中在感情、人际关系上。
通过对博士生的心理测试,中科院研究生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发现,常见的
潜在性心理问题包括: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博士生们心理健康问题
易发于三个时期,需要适应新生活的初开学时、论文开题时、毕业时。”
相对于前三种心理问题,张林对于“人际敏感”在博士生中的存在表示认同。
他告诉《科学新闻》,自己在做本科论文的时候曾经跟随一个博士生学姐做实验,
当时发现这个学姐学习好但是表达能力很差。“有些可以一句话表达的内容,她
需要几句话才能说清楚。我这个师姐各方面都很好,科研能力也很出色,但是社
会交往活动几乎为零,就是待人接物有些问题。这种事情在高校里面还好,因为
大家都不太在意,到了社会就很麻烦了。”他说。
在刘蓉晖看来,许多博士生一直处在学校这样的单一生活环境中,社会经验
单薄,而社会能力是很难在学校学到的。
《科学新闻》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还了解到,除论文、经济等对博
士生造成困扰的问题外,主要还有与周边同学的关系、与实验室的关系、与导师
的关系等问题。
在实验室里,导师对于博士生的科研和毕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
博士生偏偏和导师关系不妙。
“现在高校有些老师,四处拉项目,回来就让学生做,然后自己再去拉别的
项目。学生呢,为了毕业,也就不敢不做,虽然这个可能和他的毕业论文关系不
大。久而久之,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就容易把关系弄僵。”张林说。
张春梅认为,全职在校的博士人际交往圈子很小,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和沟
通问题,因为学业的压力让他们要花很多时间去读书、去赚钱、做项目,而博士
数量相对较少,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博士更少,又住得很分散,缺少具有相同话语
的同伴,所以他们中有一些人会出现沟通问题。这是普遍现象(硕士阶段就开始
了)。而一些知识面和兴趣广泛的博士就不会有这方面问题了。
博士生并非
心理疾病高危群体
虽然博士生自杀的消息不时出现,而且自己的论文还没有通过,面临种种压
力,但是李小冉和身为博士的在读室友并不觉得博士有心理问题。
“我身边没有出现过有心理问题的博士,虽然有时候大家会抱怨后悔读博士,
但是都只是开玩笑而已。”李小冉说。
“至于从心理健康的学科特点来看,因为并没有肯定的数据支持,博士生这
一群体谈不上高危。从咨询中心的记录上分析,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存在心理
问题的比率较高,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不是非常确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这
些学科都相对独立地工作,人际协作等社会性活动较少,人际互动较少。”张继
明告诉《科学新闻》。
虽然相对硕士生、本科生,博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乐观,但是从中科院研
究生院健康教育中心的统计情况看,相比一般同龄人,博士生心理健康水平还比
较好。“比如说抑郁症,不同的研究显示,在一般青年人口中的发生率约为
5%~15%,但目前我们在研究生中的测量数据约为2%。”刘蓉晖说。她介绍说,博
士生本身是一个优秀的群体,通常拥有好的生理、心理素质。他们更理性、更开
放,具备更多应对压力的技巧,也有更好的应对资源。
对于张林来说,运动是自己最好的“药”,在他“最崩溃”的时候会经常去
打打网球、篮球之类,就会觉得舒坦很多。对于女博士而言,逛街、睡觉和大吃
一顿则是最常用、好使的宣泄渠道。在张林看来,自己周围的同学都是比较阳光
的,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也都还能积极应对。
“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博士群体中应该占多数。毕竟都是二十多岁快三十的人
了,这点事情都解决不了,将来到社会上遇到更大的挫折不就完蛋了。”
“作为优秀的人力资源,他们能读到博士,也与他们善于调节自身状态、善
于应对压力有关,否则难以一路走到今天。”刘蓉晖说。
不充分的心理咨询
大学生入校第一件事是军训,对于入学的研究生而言还有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丝毫不输于军训,那就是心理素质测试。中科院研究生院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素
质普查,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相应地进行个别关注、一般辅导和广
泛宣传。北师大的做法则是对于测试结果中提示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的学生,
由咨询中心发出邀请,请他们接受由专业人员进行的深入访谈,进一步明确问题;
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很可能在访谈过程中就给予解决,对于一些复杂问题,会要
求学生接受后期的咨询过程。
而事实上,心理咨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好像还是一件不那么“光彩”的事情。
“我身边好像没有人去进行心理咨询,我觉得是国内的偏见,认为如果去做心理
咨询的话,就证明自己有心理疾病。”张林说。
“学生们好像不太了解咨询的过程,有时候会有些不信任,害怕泄露隐私。
其实并非如此。”作为心理咨询老师,刘蓉晖能感觉到学生们的担心。而中科院
研究生院三个校区每天两小时的咨询时间基本上都是被安排满的。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主动寻求心理帮
助的学生数量一直在增加,博士生群体同样如此;对于相当多的学生而言,接受
心理咨询的帮助就如同到校医院看感冒一样,并不特殊。”张继明告诉《科学新
闻》。
除了观念、不了解导致学生排斥心理咨询外,专业咨询的不健全也是让高校
心理咨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张林告诉《科学新闻》,之所以没有人
去咨询的另一个原因是,针对全校数千名博士生,仅有一名心理咨询师。
在张继明看来,高校中,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心理帮助的对象,博士
生群体反而存在相对被忽视的倾向,基本上没有高校针对博士生群体设立成体系
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博士生群体在高校中相
对人数较少,出现心理问题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都较低;博士生群体本身解决
心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好,寻求帮助和支持的途径相对丰富有效;博士生群体的
独立性较强,工作和学习压力较大,提供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时,组织起来
较为困难。
“此外,有强迫、焦虑、人际敏感问题的人通常会主动求助,而有抑郁症状
的人则不。还有患有精神分裂的人对自己的问题不自知。对于后两种人,需要借
助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关注,才能及早察觉并采取措施。”刘蓉晖补充道。
重返健康
数年前,抑郁症在大家眼中是“精神病”的同义词,随着一个个公众人物被
爆患有抑郁症,对于抑郁症的解读和报道不断出现,此病变得不再可怕。在刘蓉
晖眼中,如果要更好地让博士生群体能够保持心理健康,广泛地宣传相关知识是
十分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不仅有助于提高应对技巧和了解应对资源,
而且有助于转变观念和提高干预水平,并预防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
而如同生理疾病的治疗一样,一些复杂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干预同样可能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如心理问题的复杂程
度、治疗师的水平、导致心理问题的现实环境,求治者改变现状的动机等等都可
能产生影响。确实存在较为严重和复杂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未
能及时寻求和得到心理帮助,对于其个人、家庭和所在群体而言,是可能存在一
定隐患的。个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和团队效率等都会受影
响。
对于上述问题,张继明建议,在高校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尤其是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和代表性问题进行宣教;其次需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这支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学生寻求支
持和帮助时有足够的资源;第三,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包括研究生导师们
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他们往往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督促学
生接受心理帮助,防患于未然。■
罅隙中的中国博士教育
在中国当前没有博士学术奖金的情况下,所有花费(包括科研和生活)都由
导师支付,导师很难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时间,申请经费、汇报课题、管理学生占
用了多数时间
王玲
博士退学,博士自杀,博士摆地摊,博士去种地,在中国,博士成了媒体高
度关注的特殊群体。博士生导师,在很多报道里成了博士生悲剧的导火索。
但事实上,多数博士生导师仍然在努力地培养着自己的学生,尽管很多时候
他们也会对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不满和失望。
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一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王德华研究员就这一沉重
话题接受了本刊采访。
科学新闻: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近日确定,博士招生规模将扩大2.5%,而近
年来大部分的研究机构都明确提出只要“海归”,你怎样看待这种矛盾?
王德华:这看起来是个很费解的问题,但其实也是很明了的问题。体制方面,
当前一些机构的指标意识太强。另一方面,许多管理者没有认真思考研究生培养
的问题,没有认真规划。扩招了,质量下滑是一定的。质量下滑了,用人单位就
喜欢海归学者了。何况国家对海归学者本来就有特殊政策,有经费保障;而国内
的博士没有任何倾斜政策。
科学新闻:博士扩招是导致博士质量下滑的一个因素,你认为我们的博士生
录取标准缺陷是什么?你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会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学生?
王德华: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有很大的问题,导师应该有一定的自由选
择权利。我自己也只能按照当前的规定进行。我喜欢有主见、不偏激的学生,喜
欢敬业和爱学的学生。但是,从考试成绩和短暂的面试,很难确定他们的真实素
质。
科学新闻:但是即使是很多入学时有科研理想的学生,在随后的博士生涯中
也慢慢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王德华:原因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些改变。周
围环境的影响、同学的影响、家庭的影响等,都是重要因素。主要是看不到希望,
感觉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科学新闻:中国的博士生导师一方面承担着培养博士的任务,另一方面也需
要拼命申请项目,争取科研资金。在中国当前的科研环境下,一个博士生导师怎
样平衡找经费,申请课题和指导学生之间的关系?
王德华:当今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是不正常的。导师们纷纷离开实验室,当
起包工头,主要任务成了管理学生、修改论文。在中国当前没有博士fellowship
(博士奖学金)的情况下,所有花费(包括科研和生活)都由导师支付(科学院
是这样),导师很难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时间。申请经费、汇报课题、管理学生占
用了多数时间。科学院是有经费才能招生,但是指导学生还是必须花费时间精力
的,多数导师也是这么做的。
科学新闻: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你认为在培养博士生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中,
导师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王德华:导师的作用是协助、支持、赞许、肯定和鼓励。压制不可以,导师
不喜欢的不让学生做不可以,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发挥他们的独创
能力。
科学新闻:具体来讲,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提高本土博士的竞争力?
王德华:如果给本土的博士生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公平的待遇,也会有不
少本土博士脱颖而出的。
至于培养质量,导师和单位很关键。导师的素质需要保证,导师的责任心很
重要,导师需要花费心血,导师和学生都不要功利化,为了论文而论文。提高导
师的素质,取消以论文论英雄的要求,回归正常的科研轨道,在无忧的条件下,
专心思考所痴迷的科学问题,日积月累,必有成果。
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海归博士,轻视本土博士,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有明显的
歧视政策更是错误的,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博士教育不能奉行GDP主义
“博士扩招是GDP主义的产物,严重影响博士质量。博士是精英培养,但中
国现在是大规模生产。博士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能够产生新知识的人才,博士应
该成为一个国家创新的动力。而中国现在的博士项目显然并没有适应国家发展的
需要。”
王玲
有人说,中国高等教育最成功的阶段是上个世纪社会政局并不稳定的三四十
年代。西南联大成为中国大师级人物的摇篮,和现在相比,那个时候的人力和财
力都相差甚远,政府并没有对高等教育的大手笔投入。
然而在经济发展迅速,教育投资大增的今天,高等教育尤其是博士教育并没
有担当起产生新知识体系的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对
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
科学新闻:中国历史上的西南联大物质条件很艰难,但为什么能够培养出一
大批精英,物质条件有极大进步的现在为什么不能呢?
郑永年:这是值得人们好好思考的问题。相对西南联大,现在中国可以说是
“不差钱”。现在的中国人也很聪明。很多学生在国外读书也好,科研也好,都
非常出色。在不同的领域,都可以看到有中国学者做领军人物。
西南联大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当时是教育家办学。政府给了高校很大的自主
权,没有过多干涉教育体系。尽管当时政府打压学术界关心政治,打压甚至暗杀
一些进步学者,但在学术界内部,尤其是科学研究部门,却还是比较自由。就是
说,只要大学不涉及政治,大学还是一块自治程度很高的地方。
但现在则不一样,行政权力已经渗透到高教领域的各个角落,甚至可以说是
每一根神经。就中国博士点来说,教育是高度集权的,博士生导师的审批和博士
生培养的各种资源都掌握在教育部手中。就具体政策执行来说,实际上权力落在
一个个不懂教育的官僚手中。这就是个大问题。打个比方,一支球队就算有充足
的经费和优秀的运动员,但如果没有好的教练,这个球队很难达到一流水平。
事实上,中国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是官僚意志,教育部作为控制资源的政府机
构在诸多方面显现出弊端。
科学新闻:那么,中国博士教育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及很难产生新知识
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郑永年:博士扩招是GDP主义的产物,严重影响博士质量。博士是精英培养,
但中国现在是大规模生产。当一个博士生导师要带数十位博士生时,就不是精英
培养了。同时,学术考核制度也变相地变成了博士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要求博士
必须发表文章这是中国的特色,是急功近利的表现。鼓励博士生发表文章没有问
题,但作为硬性规定的一部分就错了。这就导致了弄虚作假,造就了所谓的“论
文产业”。
科学新闻:你认为什么样的博士教育算是比较成功的?
郑永年:博士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现在中国一方面扩招博士生,一方面要
拼命从海外引进“海归”。本土培养的博士找不到工作,很多用人单位甚至歧视
本土博士。既然人才无用,那为什么还要扩大招生呢。就说明中国的博士教育是
非常有问题的。
博士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能够产生新知识的人才,博士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创
新的动力。而中国现在的博士项目显然并没有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具体到博士生的指导,西方目前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欧洲模式,学生的自
由比较大,指导老师比较放任自由一些。但也不是不管。另外一种是美国模式,
指导老师从方法论到写作,管得很多,没有放任自由的博士教育。好的博士生都
是和其导师紧密合作的结果。
导师的主要功能不是教育,不是像对待大学生那样,而是方法论上的指导,
方向上的指导。对博士生来说,培养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或者思维方式是至关重
要的。
科学新闻: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有什么相似性?
郑永年: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健康的,是一种扩张性,掠夺性的发
展方式,还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奉行GDP主义,
重视数量甚于重视质量。
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是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的,也是GDP主义的追随
者。从先前的本科生大规模扩招到近期中国教育部出台的扩招硕士和博士生的规
定都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科学新闻:中国的高等院校成为政府衍生部门,表现在什么方面?
郑永年: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才和创立新的知识体系。但在中国,
高等教育要承担社会的甚至是政治的任务。例如高等院校的评估指标现在甚至有
了一项“就业率”。就业当然是高校应当考量的,但是把学生的就业率与教师的
职称、晋升紧密挂钩,并引以为荣,这是很难想象的。本来是高教大规模招生的
错误,但要教授来承担。这种毫无科学性的评估指标对高等教育来说是不可理解
的。
科学新闻: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直没有明显的成效,你认为主要原因
是什么?
郑永年:改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整个结构上的大调整。中国的社会
改革一直缺乏动力,教育改革也是一样,结构性改革做不了,只能去做一些意义
并不大的修正。修正的结果往往增大了体制的毛病。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信心问题,
对于根本性的结构转变缺乏信心。还有一个原因是教育体制本身也是社会体制的
一部分,不可能轻易改变。
科学新闻:中国政府非常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连续召
开座谈会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你认为
这个纲要的最终出台是否能够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博士教育有一些根本性
的改观?
郑永年:我看了一些材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不是很乐观。我倒不是说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要“一口吃成胖子”。但教育的改革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式,
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同样的政策。中国实际上可以学经济改革的路子,要分权。
可以参考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模式,像邓小平在中国建立经济特区那样,先做
一些“教育特区”,然后根据各地的情况,灵活推广。成功了,就推广。一些笼
统的教改概念并不会达成积极的效果。
科学新闻:结合中国的国情,你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郑永年:中国没有任何条件走美国的道路,但这并不是说,教育就不可以改
革了。领导人需要一个好的思路。教改不可以交给教育官僚,而应当是政治家和
教育家之间的合作。既然党不会离开学校,那么学校应当实行党政合一的体制,
但必须是教育家兼书记。■
——中国博士生心理现状调查
《科学新闻》2010年第4期
跳楼,以及以跳楼之类的方式来威胁导师,以换取一纸毕业文凭,成为近期
博士生群体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反映出一个事实:中国的
博士生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发论文、毕业、就业、婚姻,这是博士生、尤其是一些女博士生必须面临的
四大难题。这其中,前两项与导师息息相关,并间接影响后两者。
老板,这个研究生对于导师的称谓,形象地反映出当今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
关系。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是中国科研工作、科研事业实际上的主力军,今天已
经成为一个廉价劳动力群体——他们得到的物质待遇,甚至远远低于普通农民工。
本来,一个“博士”的头衔以及这个头衔所带来的光明事业前景足可以弥补
这种廉价劳动;然而,当失业现象沿着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一路上升,如今
已经侵入、并且全线冲击博士群体时,这种弥补开始变得无力,失业的出现也让
“博士”这个本来极具诱惑力的头衔变得苍白;相反,要不要授予、何时授予这
个头衔,成了一部分导师控制学生、并最大限度剥夺其劳动力的紧箍咒——毕竟,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如同当年的傅斯年一样从容和潇洒。
博士生的生存现状是中国GDP主义盛行的结果之一;只要GDP主义延续,这个
表面上风光无限的高智群体也将继续承受其不堪承受、本来也不应该承受的重负。
博士:难以背负的盛名
博士生的困惑,同其他群体一样,也是这个社会的困惑
孙滔
2008年,中国多家媒体曾关注过一位名为张建的北大博士肄业生。张建在北
大读博的最后一学期因为“消化道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无法坚持;还有非常厌倦
医学”等原因,2001年肄业回家。现在已经40多岁的张建在老家湖南省常德市鼎
城区窝了多年待业。面对媒体质疑时,他回答说:“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那些
工作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我是个知识分子,我有我的圈子,圈子里的人都
是研究生以上的水平,我不可能花费时间来认识他们(邻居)”。
但在中国众多博士生看来,张建过于陶醉在博士这个头衔上了——今天的博
士头衔已经风光不再;博士,于这个围城中的许多人,早已化作难以背负的盛名。
30年流变
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中国学位制
度正式建立。
1983年5月27日下午3点,新中国首批共计18个博士学位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授
予仪式。其中有6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名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名
来自复旦大学,另外两名分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
王震、方毅、胡乔木等中央领导人都参加了接见活动,可见当时官方对这些
博士的重视程度。
这18人后来大多成绩斐然。1982年5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学
位的赵林城是国际知名的数理统计学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洪家兴曾
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中国科技大学苏淳教授也带出了
多位优秀人才;数学系教授王建磐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尚志荣获教育部授予的首届“国家级教学
名师奖”……
这批博士是严格培养出来的,也是精心培养出来的。洪家兴的导师、中科院
院士谷超豪告诉媒体,博士论文应该达到世界上比较高的水平,“当时我就是按
照这个标准来要求学生的”。
进入新世纪,博士风光无限的情况开始转变。2000年中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比1999年增长30%,统考招收研究生规模为6.8万人。到2009年10月30日,中国国
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司副司长粱国雄表示,自1981
年1月1日正式实行学位制度以来,中国已累计培养出28.6万名博士和228.9万名
硕士。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博士培养飞速发展。
然而,粱国雄没有提到的是,2009年也是中国的“博士年”,浙大海归博士
跳楼事件、海归博士摆地摊事件、中央音乐学院博导招生潜规则事件、北理工修
良章退/休学事件等等,一系列关于博士的事件跃入中国社会视野。
博士已经贬值。而此时正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已经组成中国社会
一处写满失落的风景。
几重困惑
中国博士生的失落,同这个社会面临的许多失落是一致的。经济的压力、就
业的压力、感情的压力,在博士生群体中比比皆是,而他们特有的获得博士学位
的压力也是压在其头顶的几座大山之一。当然,也有对当下中国研究生教育与科
研环境不满而退学的案例。这几座大山正是近年博士生不断出现自杀或退学等结
果的直接原因。
在2010年教育部部属高校提高博士生待遇之前,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
待遇问题已经被多次提到公开讨论中,因为博士研究生得到的待遇同他们的付出
有着太大的落差。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医学院博导王立东曾呼吁要提高在读
硕士、博士生待遇,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这个问题上,国家的投资不够是
主要瓶颈。因为导师能掌握的经费仅是科研经费,而科研经费的使用是有着严格
规定的。
虽然目前部属高校的这个问题已经在2010年得到改观,但是还有着为数众多
的非部属高校博士生在嗷嗷待哺,另外,数量更多的硕士研究生也在向这边的山
头张望。
就业问题更是这些象牙塔中人的痛处。2009年,一则大学招聘启事引起了中
国学界的强烈反弹。海南大学是一所“211工程”高校,在其2010年人才招聘计
划中,绝大部分专业要求均写着“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且科研成果突出”或“在
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等字样。这则招聘启事中,甚至没有“某某条件优先录用”
等可回旋的余地。有学者指出,此类风气反映出中国高校已经丧失基本的学术水
平鉴定能力,“中国大学真的到了不需要自己培养的博士的地步?”更有人从这
则启事中联想到了那句著名的标语:“××与狗不得入内”。中国本土博士生怎
么办?在必须应对来自大环境一系列困难的同时,这些博士生还面临着能否拿到
博士学位的压力,如果工作不顺利,他们可能要延期一年到三年甚至最终不能拿
到博士学位。
并非所有问题都来自外在原因,这些博士生自身也有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化
学系副教授韦天新是退学的修良章的第二导师,他告诉《科学新闻》,现在的学
生学习能力不错,但是缺斗志,缺乏强的心志。他们当中许多人念书都是被逼的,
念书的动力则不足。他认为这是一个长期教育异化的结果。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副
教授谢广明则觉得现在的学生生活能力越来越差,综合能力也不够。
社会价值观的浓缩
有媒体评论,诸如今年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以跳楼来索取毕业证等事件其实
是功利教育所下的蛋,这种博士“民工式”毕业是功利大学、功利教师和功利学
生之间恶性循环的必然结果。
中国大学的功利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2005年自清华计算机系退学的博士生王垠曾提到,中国的高校里老师为什么
不提倡讨论呢?因为问题是有限的。“老师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搞来搞去都在搞这
些问题,分配给你们每人一个,互不冲突。要是两个人都搞一个问题,这下好了。
出了成果论文归谁?学校要求必须第一作者才算论文数。”
王垠在其名为《清华梦的粉碎》的退学声明中直指这种功利化的作法。清华
研究生谈论的重点是什么?是paper(论文)。吃饭的时候谈,喝茶的时候谈,
睡觉的时候也谈。论文至上让这些博士生的价值观已经不太关注科学研究本身,
这才是王垠痛心之处。
提到王垠,同是清华校友的谢广明深为感慨:王垠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的魄
力还是很大的。但即使他到了国外,可能还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可能实现他的
理想。“他应该认清这个现实。”同时谢广明希望学生应该有明确的价值观判断,
“我希望学生是有想法的,就怕学生从来没有想法。”
博士生的困惑,同其他群体一样,也是这个社会的困惑。正如一篇评论所言,
逼仄的应试教育走廊、狭隘的教育价值观,能够让乌托邦化的硕士博士培养机制
与现实的就业市场与企业需求哲学对接么?届时受伤的肯定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
还伤害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智力培养和长远竞争力。■
延期之害
“延长学习年限,其结果只会让博士生有了更多时间去打工、找工作,而无
法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质量、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都不会因为延长学制年限而有所提高。”
徐治国
2010年1月16日,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周建伟因为导师交代的项目没有完成,
被拒绝答辩,绝望之下选择跳楼。
面临毕业的周建伟已找到一份工作,本以为可以参加论文答辩并顺利走上新
的工作岗位,但导师却要求他在论文之外,另外计算一个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周
建伟做了一个多月,觉得很难完成,导师就答复说,把布置给他的事情做满意了
再谈答辩条件。这让周建伟感觉到毕业遥遥无期,情绪十分低落,最后走上高楼。
而远在北京某研究所的宋峰(化名)的命运与周建伟是如此的相似,但他没
有走上高楼,选择了默认。已是2009年农历腊月二十六了,宋峰还在实验室、宿
舍和食堂三点一线忙碌着。此时此刻,他的同学早已回家等待着春节的到来。
计划在2010年6月份博士毕业顺利工作的他,本以为2010年的春节可以过得
舒坦一些,与导师的一次长谈,却让他未来的美梦彻底破灭了。他不得不面临继
续“学习”的延期生涯,延期毕业的事实让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论文与项目“挂钩”
“你的论文完成得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可以说你没有完成论文。”宋
峰的导师认为。然而,宋峰拿出3年前的开题报告和自己的博士论文一比对,预
期目标基本都已完成,并非导师所说的那样。
而就在这个问题上,宋峰和自己的导师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争辩。宋峰一
脸无奈的样子,“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分歧是我延期的主要原因。”
交谈过程中,宋峰才知道,导师到现在甚至不知道他的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
内容。
“你最好再将博士开题报告给我讲述一遍。”
“我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导师都不清楚。”这让宋峰感到很无奈,“我都
快毕业了,他还让我复述开题报告,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宋峰的延期被归结为没有完成“预期目标”。
“老师只关心自己的项目,他手里有好几个项目,为了能够完成项目,导师
不得不将更多的项目任务让我来承担。”宋峰说,“导师所谓的没有完成预期目
标,实际上是为了完成他的不同项目任务而所谓的‘外包任务’,并非我博士论
文所需。而一篇博士论文需要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非将不同项目的研究内
容拿来简单地糅合就能完成博士论文。与此同时,导师的学生又不多,所以促成
了我被延期的现实。”正如导师所认为的那样,研究所里“项目没搞完,走不
了”。
一篇论文是基于一个项目或课题来完成的。在此基础上,博士学位论文的内
容才会丰富、结构方能合理,而并非零散堆砌。宋峰认为,导师只是考虑自己的
项目,只要完成即好,至于学生的论文,堆砌也好,糅合也罢,几乎可以忽略,
“那是学生自己的事儿”。在宋峰看来,“如果博士论文能够将这些不同内容兼
顾一下,这样导师在项目汇报时就会很顺利地过关,可谓一箭双雕。但博士论文
只能沿着一个方向钻研,怎么可能将许多项目中的内容‘东拉西扯、堆砌糅合’
呢?导师只是为自己着想,根本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科学新闻》记者随后联系宋峰的导师,这位博导以“没什么可说的”为由
挂断电话。
被压制的学术论文
除了没有完成“预期目标”的理由,为了让宋峰延期的理由来得更加干脆些,
“导师压着所里要求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让我发表,这样就可以在研究所学位委员
会那里无法通过,只能延期。”按照宋峰所在单位的要求,博士毕业要求发表有
2篇核心论文(1篇中文、1篇英文)。
宋峰认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不仅完成了预期目标,而且要求的2篇学术
论文也能完成。由于自己处于“身在屋檐下,哪得不低头”的劣势地位,在3个
小时的长谈中,因为“不敢得罪导师”,宋峰只能妥协、妥协、再妥协,最后只
能让自己的博士学位拿得再晚一点。
现在的他,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基本都在实验室内度过,“能有什么办法,只
能延期了。这期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导师所吩咐的新的研究课题。”不过被
延期后的宋峰,似乎也想开了,“变阻力为动力,我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来高质
量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使研究更加深入些,这样在毕业时出国或工作,希望能
有一个好的基础。”
按照导师的要求,宋峰正在加班加点,甚至牺牲属于每一位中国人的春节假
期,“希望1年以后能够顺利毕业”。
延期变种
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延期最多的往往是博士生,而硕士生却很少。一位高校管
理者认为,“硕士时间短,很快就毕业了,因此不会被要求承担太重要的课题,
论文的评审也不高。而博士生在研究机构和高效的项目申请、考核中占据较大比
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延期的概率就会大。”
网络论坛上一位博士生这样写道,“博导控制学生的一个‘核武’是让学生
延期,我们导师的5个学生均不怕延期。我是一年级的,导师就说已延期了。对
我们来说,‘延期’已是一个麻木的词汇。”
一年级就说要延期,宋峰所在的研究所也存在类似情况,相当多的博士生的
学制由3年被潜移默化地延期到4年。在博士招生面试的时候,“读博士需要4年,
答不答应,不答应,对不起,不要。”“其实,这是变相的延期,时间长,可以
为老师干好多活。”宋峰认为。“正所谓学生是廉价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北京大学早在2004年就率先在全国高校进行学制改革: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
限由原3年改为4年。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博士生1年的学习年限,让其有更充足的
时间撰写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研究生处陈慰浙早期曾经指出,课题研究不能按时完成、选题跟设
想的不断调整、学科难度大、导师要求严等诸多因素可能造成博士生不能按时毕
业。延期会对当事学生生活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有些博士生通过继续深入研
究,可为以后的科研之路打好基础。
然而事实证明,大量博士生延期毕业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论者认为,
延长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并无必要,“延长学习年限,其结果只会让博士生有了更
多时间去打工、找工作,而无法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
文的质量、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都不会因为延长学制年限而有所提高。”
不仅如此,对于延期的博士生,还面临现实的生存问题。
在研究所,博士期间平时每月补助1000多元,“读理工科的如果延期,每天
泡在实验室,基本没有其他外来经济来源,吃喝住开销巨大,日子过得紧巴巴
的。”同样一位被延期的博士说起延期的事情,很有感触。“自己的同学升官的
升官,发财的发财。读个博士看上去光彩,其实未来如何,心里没谱。”
来自河南理工大学的一位李姓博士感触更深,他的孩子已上小学,养家糊口
压力很大。“读博士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升职快一些,然而现在仍然摆脱不了被
延期的命运。原因是学术论文没有发表。可有什么办法呢。”此时的他不得不面
对博士学位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压力,“为了完成论文,每天待在宿舍里,吭哧吭
哧地往出憋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诉记者:“无论是学位论文、学术
论文还是项目承担,其实导师都没有必要去压制学生毕业,这样反而会让师生关
系更加僵化,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未必能够做出导师所要求的研究任务,可谓
适得其反。”■
发论文的压力
论文的无形压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为SCI或EI奔波,很难静下心来搞研究
徐治国
许然(化名)现已毕业工作,但提到博士毕业时要求必须发表SCI论文时记
忆犹新。SCI曾经是他博士学位道路上最大的一只拦路“猛虎”,“因为没有SCI
就没有学位。”
2004年9月,许然考取了北京某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为环境科学,开
始了自己的研究学习。由于研究所导师都青睐于带博士,很快,许然在各方“鼓
动”下转为了硕博连读生,开始了长达5年的求学生涯。
转眼1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完毕,开始正式协助导师去完成承担的科研项目。
了解项目内容、给师兄打下手、阅读相关文献等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在此基
础上去完成导师交代的课题任务,而自己什么时候博士开题,遥遥无期。”许然
说,这一阶段又花去他近1年的时间。
此时,许然的求学生涯已2年有余,而自己的博士选题还没有着落,眼看着
周围的同学基本都开题了,而他何时开题还是个问号,“再有3年就要毕业了,
于是我就开始琢磨自己的博士选题和未来博士论文到底要做什么。”许然感到很
着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导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同意下,许
然终于开题了,研究方向为水环境生态与污染研究。“作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来
讲,当时开题已算很晚了。”
从此,许然开始了快乐而痛苦的研究历程,“一个最大、最头疼的问题是研
究所要求必须发1篇SCI,否则就没有博士学位。记得这是当时考入研究所时研究
生部的负责人讲的第一句话,它已在我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许然一心扎在了实验上,最终得到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接下来就是SCI论文的准备了。“由于自己的英语基础薄弱,没有英文科技
论文写作方面的经验。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效仿已经发表的文章。”许然说,
“于是通过阅读大量英文文献,了解外国人的写作手法和表述习惯,一句话,就
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这期间,我阅读英文文献不下100篇。在此基础上
来提高和加快SCI的创作速度和质量。”因此,整个写作过程相当漫长。
许然是在写作、修改,再写作、再修改中度过的。这一过程整整花去了半年
的时间,“那一刻,感到自己很了不起。”
2008年初,许然耗时6个月的第一篇SCI论文终于出炉了。接下来就是选择合
适的期刊。“好在我们所对SCI的影响因子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是SCI即可,这就
为选择期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许然说。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篇SCI文章的接受甚是艰辛。
首先看上了Aquatic Botany(《水生植物学》),因为这本期刊上发表了不
少相关研究内容。几天之后,编辑回信认为可以送审,要求推荐2位以上审稿人。
“当时感觉甚是高兴。”
两个月以后,收到了编辑来信。来信中写道,一位审稿人同意发表,认为研
究很有意义,值得发表,而另一位审稿人却不同意发表。“最后该期刊选择了后
者的意见,拒绝了我的论文。”许然说,“尽管有些失望,不过,好在国外的审
稿人和期刊编辑都会将他们的修改意见反馈于作者,这些修改意见对于我来讲是
十分珍贵的。而在这一点上,国内的期刊一般不会给出拒绝的理由,只会‘yes’
和‘no’。不仅如此,国内的审稿人在匿名审稿时也不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
议,只会笼统地概括。中外差距很大。”
接着,按照Aquatic Botany期刊的反馈意见,论文做了修改以后,投稿到了
美国的Wetlands(《湿地》)期刊,编辑部很快就给出了被拒的理由,连送审的
资格都没有。
两次碰壁,让许然第一次感觉到发表文章是这么的痛苦和艰难。随后改投
Water Research(《水研究》)、Ecology(《生态学》)等期刊,结果对方最
后也都一一给出了拒绝的答复。
而此时许然的同学都已有SCI文章发表,更是让许然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看着他们都有SCI,自己干着急,有种有劲儿使不上的感觉。”
最后,许然将目标锁定在Soil Science(《土壤科学》)上,“到这个时候,
我都没有信心了,每天打开电脑几乎不敢看邮箱,生怕又是被拒的信息。”
时间不等人,SCI的连续碰壁以及毕业的硬性规定和压力让许然对于发表SCI
心灰意冷,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来,“当时研究所规定,如果没有SCI,EI也得有
几篇。”许然说,“于是我利用这段审稿的时间集中精力写了几篇EI,投到了国
内的相关期刊杂志上。怎么也得毕业,拿到学位啊。”
“两条腿走路总是要快些。”大概一个月以后,Soil Science的编辑来信,
认为可以发表我的论文,但要根据审稿人意见做一些修改和补充。“那个时候真
是太高兴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终于可以发表了。按照要求做了相应的修改。
很快编辑来信,稿件被接受了。”
SCI从投稿到最终发表,前后经历了近1年的时间。而此时,许然手里也收到
好几篇EI的接收函。
“尽管毕业无忧,但是论文的无形压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为SCI或EI奔波,
很难静下心来搞研究。这也是我们班同学毕业以后几乎没有从事搞研究的主要原
因。”许然说。■
他们为什么中途“离席”
尽管具体原因各异,但他们都将中国博士教育大环境的不理想归结为自己半
途而废的主因
孙滔
在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之前,有许多博士生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提前离开。最
终选择休学的修良章就是其中一个。
同其他退学或休学研究生沉默的姿态不同,曾是北京理工大学化学系二年级
博士生的修良章在休学前造出了很大的媒体声音。
2009年10月14日,他在校内BBS上发表帖子,以同宿舍博士生玩游戏干扰他
而请求换宿舍未果为由,声明绝食三天后退学。同时他表示,“我对北京理工大
学博士教育极度失望和强烈怀疑,我认为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和生命。”
10月15日,修良章又发表《在北京理工大学最后的话》,道出了自己的生活
困境和家庭难处,“我现在看不到任何希望。”他最后说,“再见,北理工”。
彼时众多媒体一哄而上。
与之前众多媒体曾关注的其宿舍恩怨不同,几个月后,已经选择休学一年的
修良章再次面对媒体,将其休学的原因直指生活困境。
不过,2010年的修良章,还有着潜在心底深处的担忧,因为福建老家太看重
这个博士头衔了。
那个光宗耀祖的头衔很重
虽说是休学,但修良章已经想得开了,“根本没想着要回去了”。
修良章现在某家公司工作,他在网络上称自己有着“某科技公司副总”的头
衔,并且他还兼顾创业。虽然他告诉《科学新闻》记者,自己做事不会患得患失,
但“我现在最挣扎的是,家庭看重这个博士头衔,那是用来光宗耀祖的”。
修良章感觉有点对不住父母,他甚至有时候问自己“是不是不读书更好”,
如果不读书的话,很可能“我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而现在这件事的影响还没有
消除,弥漫他全身的还是陷进去、被套牢了的感觉。他还有点可惜自己一年多的
博士生生涯。相对于在校生直接考博士,修良章工作一年之后考博士难度增加了
许多。当年考博之际,他还要考量子物理和量子化学这类一般人很头疼的科目。
“我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有点前功尽弃。”修良章说。
目前他还没有把休学的事情告诉家里,父母是禁不起儿子丢掉博士头衔这个
现实的,而且他们还说不定会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修良章只是告诉家里他现在
还在读博士,同时在创业。他的想法是,等做了很多事情,自己的公司做起来了,
赚到一些钱了,再告诉他们真相,那时候,家人会感觉不读博士其实也挺好的。
“到时候直接让他们接受成果就成了。”修良章说。
提到创业以及将来的规划,他说,“我要做一个服务超市,包括各种专利申
请、检测论证、自考培训,还要雇人跑业务。当然,我跟女友一块做。”
修良章还告诉记者,2010年的他有新的想法。
未实现的助研梦想
余毕生奉自由平等博爱之念,行修身温良章法之名,孜孜以求。昔痴作一生,
自解其味。八二始生,固知宪政之重,八九小学,初触学生之事,九八高中,始
惧自然之力,零一大学,方寻伟人之路,零五硕士,既识京城之势,零七入世,
曾尝社会之乱,零八博士,欲成搏士,不畏人事,零九绝食,食之有味,终生不
悔,一零计划,饿人须赢,唯愿愈益坚忍奋发,倾全身之力,努力前行。吾誓尽
瘁此事,不治家产,其所遺一切均付助研之公益。此嘱!
上述文字是修良章2010年01月11日写下的,说的是他的人生简历。2007年,
他硕士毕业去了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但发现“公司博士挺多的,硕士也不少。有
些博士也没做什么,收入却高出自己甚多”,于是“趁着年轻有干劲,现在又没
有结婚,压力小负担小”,又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攻读博
士。
读博士期间,他负债累累,本科期间的助学贷款未还,还借了同学朋友许多
钱。还有就是他提起来就唉声叹气的福建老家糟糕的生活现状:父亲赌博欠债,
母亲体弱,奶奶痴呆,还有姐姐们的家庭困难带给他的烦恼。
当然,他还有因为租不起房、女友经常来宿舍而导致与舍友之间的摩擦。
修良章最终将这些归之于经济困难。他在2009年10月31日,以某科技公司副
总名义写道:“发誓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将毕生致力于赚取或募集人民币至少
2010万元,用于资助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基本生活,使每一位进行科研劳
动的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收入至少达到北京最低工资标准。”
他还在博客中写下如下广告词:您知道广大从周一到周天、从早忙到晚为中
国科研而转的研究生的生存状况吗?在中国,研究生是廉价或免费的科研劳动力!
这,这,怎么行!作为中国研究生群体里的一个痛苦过来人,我不需要同情,但
我需要为我的劳动正名。
很快他发现,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已经发文通知,根据教育部、财政部要
求,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提高了。修良章感慨道,“我都不用筹2010万资助北
京理工大学博士生了”。不过有网友留言说:“我也一直坚定地认为您为广大博
士师兄们的增收作了很大贡献”。
“程序运行问题”
修良章提到了自己另一位退学的“先贤”,即以一篇《清华梦的粉碎》博客
文章声明退学的王垠。
王垠从四川大学本科毕业后,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要进行集成电路
布线算法的研究。他曾在2005年以第一作者的论文参加ASP-DAC国际学术会议获
奖,该会议据清华新闻网说是“集成电路设计与辅助工具研究领域国际上最具影
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而且这是该会议举办以来中国大陆论文首次获奖。
王垠在清华的导师洪先龙教授也承认:“他个人能力还是可以的。”
但王垠并没有认可那篇获奖的论文。他指出,这是一篇“传奇”的、曾几投
不中的论文,因为评委说是没有和当时最先进的算法程序实验比较。之后王垠
“记录下数据,添到论文上。一投就中,得了一个最佳论文奖”。王垠说,这个
“高级别”的会议,“在我看来就是个垃圾。美国人都把最差的论文投到这里,
就是为了来旅游一圈而已。”
让王垠最不能安心读完博士的,是实验室里“他们的论文纯粹就是炒冷饭,
没有什么创新”。但清华要求,博士生必须发4篇论文才能毕业,其中必须有一
篇是SCI索引,或者两篇EI索引。心高气傲的王垠认为,看上去冠冕堂皇的SCI、
EI,不就是跟Google差不多的东西吗?被它索引了怎么样呢?
在经历了数次与导师和副导师关于写论文、写专利的争论之后,2005年9月,
王垠选择了退学。他表示已经完全看透了中国教育的失败。“我高中的时候就受
到它的伤害,这种伤害延续到现在……留在这个圈子里就是屈服,我不出声,大
家都不出声,这个世界就会继续这样郁闷地运转下去。我今天要对这个系统大声
地说一声‘不’!”
当年王垠退学事件引起媒体的极大关注,各种不同的声音如井喷般涌了出来,
有赞誉其勇气可嘉,道出了中国科研界的不良风气,也有批评其心高气傲,不切
实际,因为他说的科研现状在中国普遍存在。
王垠选择了赴美继续他的学术生涯。人们也都如修良章一样承认,王垠是一
个学术型的人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我跟王垠不同,我是脚踏实地的。”修良章表示,“我要是处于王垠的情
况,我会很满足,拿到文凭就行了。”
与“读博士光宗耀祖”想法不同的是,王垠说:“我离开了。可是中国永远
也不缺少为清华拼命的人!因为他们的妈妈会告诉他们,清华是全中国最好的学
校。你要考上清华,为我们光宗耀祖……”
王垠用自己熟悉的计算机语言,将博士生比作中国教育操作系统下的程序,
他说:“我不是一个中国教育操作系统下优良的程序。我在系统里运行了将近20
年,快到最后的时候才喧闹地退出,Dump(甩出的意思,编者注)出这么大一个
core file(内存文件,编者注)。我知道有的程序很早就退出了,我自愧不如
他们。但是有的程序一声不响就退出了,还有很多的程序成为了zombie(呆滞的
事物,编者注),永远地驻留在系统中成了系统的负担,在这一点上我又比他们
好一些。至少我让程序员有机会用调试器检查core文件,调查这个程序运行中哪
里出了问题。”
而在2010年的今天,程序依旧,问题依然。在王垠和修良章之后,必然还将
有许多离席的博士生,这个“系统中”还将出现许多“程序运行的问题”。■
谁来拯救博士生
博士生并非心理疾病高危群体,相反,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可能还胜过其他群体;他们所承受的,是实实在在的、来自客观环境的巨大压力
闫岩
同样是博士,2009年以电线结束生命的武汉大学在读博士生杨志高、跳楼自
杀的浙江大学海归博士涂序新已经不用再面对博士的种种烦恼;但他们的离去,
吸引了社会对于博士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难道是作为高智商人群的博士,其心理防线本来就不堪一击?
高压下的人群
“根据一些调查数据和咨询的情况看,在研究生群体中,硕士生心理状态好
于博士生,女生心理状态好于男生,低年级生心理状态好于高年级生。博士生的
生活和工作特点,使得他们成为心理应激易感人群。”中科院研究生院健康教育
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科学新闻》。
对此,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心理教育中心的副教授刘蓉晖解释说,博
士生的年龄大都处于心理发展的成年早期阶段(18~34岁)。这个时期的人,要
完成两个重要的发展任务:“亲密关系”和“自我同一性”,一般以“成家”和
“立业”作为标志。与同龄的就业人群比较,依然是学生身份的博士生在完成这
两个任务的时候,其独立性和控制感偏低。职业、情感的不稳定性和对未来的迷
茫感,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
“从总体上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相对比的话,应该是博士生的心理
健康问题出现几率更高,因为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硕士
生张春梅告诉《科学新闻》,她在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对博士生的心理状况进
行了研究。
与生理健康一样,人的心理健康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生理因素,包括遗传
因素和自身神经系统特征等;二是心理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认知风格、价值取
向和情绪反应特征;三是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特征和外部生活事件等。
“其实,博士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和同龄人相比还较为优越,但是他们独特
的生活和工作特点,使得他们更不易应对自身发展中所面临的外部压力。这是影
响博士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刘蓉晖告诉《科学新闻》,“博士生的心理状
况应该受到关注,不仅仅因为这一群体压力巨大,而且因为其心理状况直接影响
到他们的潜能释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心理精神问题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极
其巨大,作为国家优秀人力资源和活跃科研力量的博士生群体,保护他们的心理
健康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在一些在校的研究生们看来,读博士所面临的前三大压力分别是:毕业、论
文和经济压力。由于“博士延期”在博士生中出现的几率越来越高,毕业当之无
愧地成为学生博士生涯中的头等大事。
“本硕毕业之后还有几年的时间打拼,博士毕业出来直接就面临结婚生子的
问题。相比起本硕,博士的就业面窄了很多。”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张林告诉《科
学新闻》。
谈起经济压力,张林没有赶上此次博士生“涨薪”,但他对自己之前的待遇
还算满意,“一般如果正常上学,中间不工作的话,是24~25岁左右开始读博士。
这个时候是年轻人开始创业的时候,如果在社会上参加工作,虽然不至于很有钱,
但是维持自身温饱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读博士期间,最少的每个月只有200块钱,
吃饭都不够。我所在的南开还算比较好的,我们一个月有750元。”
“再者,中国有着‘三十而立’的说法,这些学生承受着来着各方面的期待,
包括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所以他们对压力更敏感。”刘蓉晖强调说。
而对于在职读博的博士而言,虽然情况有所不同,但是毕业仍然是最大的压
力之一。“现在评副教授要求有博士学位,早一天毕业就能早点评职称;但是在
职博士往往要延期,我们这批有近百分之七十的在职博士被延期。”在职博士生
李小冉说。而除了为毕业而奔波外,还要处理好与单位工作之间的关系,避免领
导不悦则是他们难言的压力。
“在职的比在读的难,外地在职比本地在职的难,有孩子的比没孩子的难。”
李小冉这样总结,不幸的是三种困难条件他都占有了。
而在张春梅看来,在职博士生因为没有工作和经济顾虑,相对压力会小很多,
同时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相对较小,“他们也有更大的支持系统,会有人安
慰和疏导,这样他们就很少出现问题。”如今,张春梅也正准备考博,“虽然现
在很清楚去读博士很痛苦,但是不得以而为之,评职称、工资都跟这个挂钩,不
考就落后、落后就挨打。”她说。
四大心病、三个节点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刘彩谊曾经在中科院心理咨询所负责在京学生的
心理咨询工作,她说其中有一类学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某些学业一
直非常顺利的学生。如,保送上本科并直接硕博连读的学生,在硕士阶段还可以,
到博士阶段由于需要自己独立选题,选题不当面临重新开始,意味着博士延期毕
业,因此产生严重的焦虑、失眠、想退学、抑郁自杀等念头,以至于无法从头开
始。
“说实话,在中科院的很多研究所,延期毕业很常见,但他们无法接受这样
的事实,不允许自己‘留级’。”刘彩谊说。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张继明看来,对一直在学校读书、从未出过
校门的博士生群体而言,因相对年轻,缺乏丰富的社会经历,面临的心理问题和
硕士群体较为相似,多集中在感情、人际交往、个人成长和生涯规划方面;而有
一定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群体的问题相对较少,问题较多集中在感情、人际关系上。
通过对博士生的心理测试,中科院研究生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发现,常见的
潜在性心理问题包括: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博士生们心理健康问题
易发于三个时期,需要适应新生活的初开学时、论文开题时、毕业时。”
相对于前三种心理问题,张林对于“人际敏感”在博士生中的存在表示认同。
他告诉《科学新闻》,自己在做本科论文的时候曾经跟随一个博士生学姐做实验,
当时发现这个学姐学习好但是表达能力很差。“有些可以一句话表达的内容,她
需要几句话才能说清楚。我这个师姐各方面都很好,科研能力也很出色,但是社
会交往活动几乎为零,就是待人接物有些问题。这种事情在高校里面还好,因为
大家都不太在意,到了社会就很麻烦了。”他说。
在刘蓉晖看来,许多博士生一直处在学校这样的单一生活环境中,社会经验
单薄,而社会能力是很难在学校学到的。
《科学新闻》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还了解到,除论文、经济等对博
士生造成困扰的问题外,主要还有与周边同学的关系、与实验室的关系、与导师
的关系等问题。
在实验室里,导师对于博士生的科研和毕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
博士生偏偏和导师关系不妙。
“现在高校有些老师,四处拉项目,回来就让学生做,然后自己再去拉别的
项目。学生呢,为了毕业,也就不敢不做,虽然这个可能和他的毕业论文关系不
大。久而久之,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就容易把关系弄僵。”张林说。
张春梅认为,全职在校的博士人际交往圈子很小,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和沟
通问题,因为学业的压力让他们要花很多时间去读书、去赚钱、做项目,而博士
数量相对较少,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博士更少,又住得很分散,缺少具有相同话语
的同伴,所以他们中有一些人会出现沟通问题。这是普遍现象(硕士阶段就开始
了)。而一些知识面和兴趣广泛的博士就不会有这方面问题了。
博士生并非
心理疾病高危群体
虽然博士生自杀的消息不时出现,而且自己的论文还没有通过,面临种种压
力,但是李小冉和身为博士的在读室友并不觉得博士有心理问题。
“我身边没有出现过有心理问题的博士,虽然有时候大家会抱怨后悔读博士,
但是都只是开玩笑而已。”李小冉说。
“至于从心理健康的学科特点来看,因为并没有肯定的数据支持,博士生这
一群体谈不上高危。从咨询中心的记录上分析,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存在心理
问题的比率较高,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不是非常确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这
些学科都相对独立地工作,人际协作等社会性活动较少,人际互动较少。”张继
明告诉《科学新闻》。
虽然相对硕士生、本科生,博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乐观,但是从中科院研
究生院健康教育中心的统计情况看,相比一般同龄人,博士生心理健康水平还比
较好。“比如说抑郁症,不同的研究显示,在一般青年人口中的发生率约为
5%~15%,但目前我们在研究生中的测量数据约为2%。”刘蓉晖说。她介绍说,博
士生本身是一个优秀的群体,通常拥有好的生理、心理素质。他们更理性、更开
放,具备更多应对压力的技巧,也有更好的应对资源。
对于张林来说,运动是自己最好的“药”,在他“最崩溃”的时候会经常去
打打网球、篮球之类,就会觉得舒坦很多。对于女博士而言,逛街、睡觉和大吃
一顿则是最常用、好使的宣泄渠道。在张林看来,自己周围的同学都是比较阳光
的,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也都还能积极应对。
“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博士群体中应该占多数。毕竟都是二十多岁快三十的人
了,这点事情都解决不了,将来到社会上遇到更大的挫折不就完蛋了。”
“作为优秀的人力资源,他们能读到博士,也与他们善于调节自身状态、善
于应对压力有关,否则难以一路走到今天。”刘蓉晖说。
不充分的心理咨询
大学生入校第一件事是军训,对于入学的研究生而言还有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丝毫不输于军训,那就是心理素质测试。中科院研究生院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素
质普查,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相应地进行个别关注、一般辅导和广
泛宣传。北师大的做法则是对于测试结果中提示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的学生,
由咨询中心发出邀请,请他们接受由专业人员进行的深入访谈,进一步明确问题;
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很可能在访谈过程中就给予解决,对于一些复杂问题,会要
求学生接受后期的咨询过程。
而事实上,心理咨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好像还是一件不那么“光彩”的事情。
“我身边好像没有人去进行心理咨询,我觉得是国内的偏见,认为如果去做心理
咨询的话,就证明自己有心理疾病。”张林说。
“学生们好像不太了解咨询的过程,有时候会有些不信任,害怕泄露隐私。
其实并非如此。”作为心理咨询老师,刘蓉晖能感觉到学生们的担心。而中科院
研究生院三个校区每天两小时的咨询时间基本上都是被安排满的。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主动寻求心理帮
助的学生数量一直在增加,博士生群体同样如此;对于相当多的学生而言,接受
心理咨询的帮助就如同到校医院看感冒一样,并不特殊。”张继明告诉《科学新
闻》。
除了观念、不了解导致学生排斥心理咨询外,专业咨询的不健全也是让高校
心理咨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张林告诉《科学新闻》,之所以没有人
去咨询的另一个原因是,针对全校数千名博士生,仅有一名心理咨询师。
在张继明看来,高校中,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心理帮助的对象,博士
生群体反而存在相对被忽视的倾向,基本上没有高校针对博士生群体设立成体系
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博士生群体在高校中相
对人数较少,出现心理问题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都较低;博士生群体本身解决
心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好,寻求帮助和支持的途径相对丰富有效;博士生群体的
独立性较强,工作和学习压力较大,提供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时,组织起来
较为困难。
“此外,有强迫、焦虑、人际敏感问题的人通常会主动求助,而有抑郁症状
的人则不。还有患有精神分裂的人对自己的问题不自知。对于后两种人,需要借
助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关注,才能及早察觉并采取措施。”刘蓉晖补充道。
重返健康
数年前,抑郁症在大家眼中是“精神病”的同义词,随着一个个公众人物被
爆患有抑郁症,对于抑郁症的解读和报道不断出现,此病变得不再可怕。在刘蓉
晖眼中,如果要更好地让博士生群体能够保持心理健康,广泛地宣传相关知识是
十分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不仅有助于提高应对技巧和了解应对资源,
而且有助于转变观念和提高干预水平,并预防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
而如同生理疾病的治疗一样,一些复杂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干预同样可能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如心理问题的复杂程
度、治疗师的水平、导致心理问题的现实环境,求治者改变现状的动机等等都可
能产生影响。确实存在较为严重和复杂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未
能及时寻求和得到心理帮助,对于其个人、家庭和所在群体而言,是可能存在一
定隐患的。个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和团队效率等都会受影
响。
对于上述问题,张继明建议,在高校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尤其是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和代表性问题进行宣教;其次需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这支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学生寻求支
持和帮助时有足够的资源;第三,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包括研究生导师们
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他们往往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督促学
生接受心理帮助,防患于未然。■
罅隙中的中国博士教育
在中国当前没有博士学术奖金的情况下,所有花费(包括科研和生活)都由
导师支付,导师很难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时间,申请经费、汇报课题、管理学生占
用了多数时间
王玲
博士退学,博士自杀,博士摆地摊,博士去种地,在中国,博士成了媒体高
度关注的特殊群体。博士生导师,在很多报道里成了博士生悲剧的导火索。
但事实上,多数博士生导师仍然在努力地培养着自己的学生,尽管很多时候
他们也会对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不满和失望。
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一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王德华研究员就这一沉重
话题接受了本刊采访。
科学新闻: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近日确定,博士招生规模将扩大2.5%,而近
年来大部分的研究机构都明确提出只要“海归”,你怎样看待这种矛盾?
王德华:这看起来是个很费解的问题,但其实也是很明了的问题。体制方面,
当前一些机构的指标意识太强。另一方面,许多管理者没有认真思考研究生培养
的问题,没有认真规划。扩招了,质量下滑是一定的。质量下滑了,用人单位就
喜欢海归学者了。何况国家对海归学者本来就有特殊政策,有经费保障;而国内
的博士没有任何倾斜政策。
科学新闻:博士扩招是导致博士质量下滑的一个因素,你认为我们的博士生
录取标准缺陷是什么?你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会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学生?
王德华: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有很大的问题,导师应该有一定的自由选
择权利。我自己也只能按照当前的规定进行。我喜欢有主见、不偏激的学生,喜
欢敬业和爱学的学生。但是,从考试成绩和短暂的面试,很难确定他们的真实素
质。
科学新闻:但是即使是很多入学时有科研理想的学生,在随后的博士生涯中
也慢慢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王德华:原因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些改变。周
围环境的影响、同学的影响、家庭的影响等,都是重要因素。主要是看不到希望,
感觉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科学新闻:中国的博士生导师一方面承担着培养博士的任务,另一方面也需
要拼命申请项目,争取科研资金。在中国当前的科研环境下,一个博士生导师怎
样平衡找经费,申请课题和指导学生之间的关系?
王德华:当今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是不正常的。导师们纷纷离开实验室,当
起包工头,主要任务成了管理学生、修改论文。在中国当前没有博士fellowship
(博士奖学金)的情况下,所有花费(包括科研和生活)都由导师支付(科学院
是这样),导师很难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时间。申请经费、汇报课题、管理学生占
用了多数时间。科学院是有经费才能招生,但是指导学生还是必须花费时间精力
的,多数导师也是这么做的。
科学新闻: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你认为在培养博士生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中,
导师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王德华:导师的作用是协助、支持、赞许、肯定和鼓励。压制不可以,导师
不喜欢的不让学生做不可以,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发挥他们的独创
能力。
科学新闻:具体来讲,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提高本土博士的竞争力?
王德华:如果给本土的博士生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公平的待遇,也会有不
少本土博士脱颖而出的。
至于培养质量,导师和单位很关键。导师的素质需要保证,导师的责任心很
重要,导师需要花费心血,导师和学生都不要功利化,为了论文而论文。提高导
师的素质,取消以论文论英雄的要求,回归正常的科研轨道,在无忧的条件下,
专心思考所痴迷的科学问题,日积月累,必有成果。
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海归博士,轻视本土博士,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有明显的
歧视政策更是错误的,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博士教育不能奉行GDP主义
“博士扩招是GDP主义的产物,严重影响博士质量。博士是精英培养,但中
国现在是大规模生产。博士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能够产生新知识的人才,博士应
该成为一个国家创新的动力。而中国现在的博士项目显然并没有适应国家发展的
需要。”
王玲
有人说,中国高等教育最成功的阶段是上个世纪社会政局并不稳定的三四十
年代。西南联大成为中国大师级人物的摇篮,和现在相比,那个时候的人力和财
力都相差甚远,政府并没有对高等教育的大手笔投入。
然而在经济发展迅速,教育投资大增的今天,高等教育尤其是博士教育并没
有担当起产生新知识体系的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对
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
科学新闻:中国历史上的西南联大物质条件很艰难,但为什么能够培养出一
大批精英,物质条件有极大进步的现在为什么不能呢?
郑永年:这是值得人们好好思考的问题。相对西南联大,现在中国可以说是
“不差钱”。现在的中国人也很聪明。很多学生在国外读书也好,科研也好,都
非常出色。在不同的领域,都可以看到有中国学者做领军人物。
西南联大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当时是教育家办学。政府给了高校很大的自主
权,没有过多干涉教育体系。尽管当时政府打压学术界关心政治,打压甚至暗杀
一些进步学者,但在学术界内部,尤其是科学研究部门,却还是比较自由。就是
说,只要大学不涉及政治,大学还是一块自治程度很高的地方。
但现在则不一样,行政权力已经渗透到高教领域的各个角落,甚至可以说是
每一根神经。就中国博士点来说,教育是高度集权的,博士生导师的审批和博士
生培养的各种资源都掌握在教育部手中。就具体政策执行来说,实际上权力落在
一个个不懂教育的官僚手中。这就是个大问题。打个比方,一支球队就算有充足
的经费和优秀的运动员,但如果没有好的教练,这个球队很难达到一流水平。
事实上,中国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是官僚意志,教育部作为控制资源的政府机
构在诸多方面显现出弊端。
科学新闻:那么,中国博士教育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及很难产生新知识
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郑永年:博士扩招是GDP主义的产物,严重影响博士质量。博士是精英培养,
但中国现在是大规模生产。当一个博士生导师要带数十位博士生时,就不是精英
培养了。同时,学术考核制度也变相地变成了博士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要求博士
必须发表文章这是中国的特色,是急功近利的表现。鼓励博士生发表文章没有问
题,但作为硬性规定的一部分就错了。这就导致了弄虚作假,造就了所谓的“论
文产业”。
科学新闻:你认为什么样的博士教育算是比较成功的?
郑永年:博士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现在中国一方面扩招博士生,一方面要
拼命从海外引进“海归”。本土培养的博士找不到工作,很多用人单位甚至歧视
本土博士。既然人才无用,那为什么还要扩大招生呢。就说明中国的博士教育是
非常有问题的。
博士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能够产生新知识的人才,博士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创
新的动力。而中国现在的博士项目显然并没有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具体到博士生的指导,西方目前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欧洲模式,学生的自
由比较大,指导老师比较放任自由一些。但也不是不管。另外一种是美国模式,
指导老师从方法论到写作,管得很多,没有放任自由的博士教育。好的博士生都
是和其导师紧密合作的结果。
导师的主要功能不是教育,不是像对待大学生那样,而是方法论上的指导,
方向上的指导。对博士生来说,培养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或者思维方式是至关重
要的。
科学新闻: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有什么相似性?
郑永年: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健康的,是一种扩张性,掠夺性的发
展方式,还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奉行GDP主义,
重视数量甚于重视质量。
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是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的,也是GDP主义的追随
者。从先前的本科生大规模扩招到近期中国教育部出台的扩招硕士和博士生的规
定都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科学新闻:中国的高等院校成为政府衍生部门,表现在什么方面?
郑永年: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才和创立新的知识体系。但在中国,
高等教育要承担社会的甚至是政治的任务。例如高等院校的评估指标现在甚至有
了一项“就业率”。就业当然是高校应当考量的,但是把学生的就业率与教师的
职称、晋升紧密挂钩,并引以为荣,这是很难想象的。本来是高教大规模招生的
错误,但要教授来承担。这种毫无科学性的评估指标对高等教育来说是不可理解
的。
科学新闻: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直没有明显的成效,你认为主要原因
是什么?
郑永年:改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整个结构上的大调整。中国的社会
改革一直缺乏动力,教育改革也是一样,结构性改革做不了,只能去做一些意义
并不大的修正。修正的结果往往增大了体制的毛病。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信心问题,
对于根本性的结构转变缺乏信心。还有一个原因是教育体制本身也是社会体制的
一部分,不可能轻易改变。
科学新闻:中国政府非常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连续召
开座谈会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你认为
这个纲要的最终出台是否能够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博士教育有一些根本性
的改观?
郑永年:我看了一些材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不是很乐观。我倒不是说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要“一口吃成胖子”。但教育的改革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式,
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同样的政策。中国实际上可以学经济改革的路子,要分权。
可以参考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模式,像邓小平在中国建立经济特区那样,先做
一些“教育特区”,然后根据各地的情况,灵活推广。成功了,就推广。一些笼
统的教改概念并不会达成积极的效果。
科学新闻:结合中国的国情,你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郑永年:中国没有任何条件走美国的道路,但这并不是说,教育就不可以改
革了。领导人需要一个好的思路。教改不可以交给教育官僚,而应当是政治家和
教育家之间的合作。既然党不会离开学校,那么学校应当实行党政合一的体制,
但必须是教育家兼书记。■
2010年3月2日星期二
中国教育五大不公平现象
国务院参事 任玉岭
在进入新年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南海连续召开五次座谈会,主题都是围绕一个内容——教育。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基本上做到了不管贫富如何悬殊,孩子们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有书读。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中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差异,仍然造成了教育的众多不公平。
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讲,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教育公平了,社会才能公平。
同时,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应受财产状况的限制。
根据笔者的调查,中国的教育不公平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问题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目前,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拉大,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造成了教育不公平。
2009年《求是》杂志报道过20个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上海浦东和江苏昆山是12000元,甘肃定西是1800元,仅农民之间收入就差7倍以上。据了解,一些地市之间的人均财政收入差高达10-50倍左右,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情况下,因县财政困难,必然造成教育的困难。
前年,笔者在湖南某市调查时发现,在中央明确要求为公检法每人增4万元办公费的情况下,由于当地是“吃饭财政”,通过把教育和农业的财政支出降下来解决政策要求。
一些中小学校,由于地方经费充足,校舍宽敞、楼宇考究、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各种先进设备应有尽有,语言室、电脑室、实验室、钢琴室、乐器室、绘画室、雕塑室、游泳馆、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有的还有升降式广场、休闲晨读公园等。而另外一些地方因财政投入困难,教育经费极低,造成学校场地狭窄、房屋破旧、寄宿困难,有的学校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一个黑板,一枝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
最近笔者在河南调查时发现,在紧临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的一个非贫困县,有一个县城内老初中全校4000多人,仅有两个多媒体教室。全县95%的学校师生共用一个旱厕所,厕所里没有上下水。下雨天,老师、学生要冒雨如厕。由于县财政投入困难,有的学校教师办公场所还在国家禁用的石棉瓦小房子里。财政困难还造成教师工资偏低,几个工作八、九年的中学教师,月收入才只有八、九百元,导致教师流失严重。很多中小学没有本科毕业的教师,教学质量甚差。
一些县财政投入困难还造成很多小学不能按国家要求在三年级开电脑课和英语课,直至小学毕业一些学生还没接触过外语和电脑。有的学校没有音乐、美术教师,此类课程也不能开课,导致一些地区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同发达地区和城市孩子拉开了差距。
制度设计偏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一是就近入学存在问题。义务教育应该就近入学,但是就近的学校是优质学校,如果不拿钱,即便学校守在家门口也不能入学。笔者邻居家离中关村某小学不足 50米,由于这所小学是优质学校,各方有钱人都盯着这个学校,愿拿钱让孩子入该校读书,于是学校便把附近的孩子排斥在外。邻居的孩子只好去离家约1.5公里,要过4个路口的小学就读。为了孩子上小学,家长既不能出差,又不能有病,常年风雨无阻进行接送。
广大农村的孩子,因为要就近入学必须在乡下读初中,不能进城市念好的学校。有些地区虽然有优质学校想挖优秀学生,但当地学校又不允许,这也给孩子就读造成不公平。
二是高考录取制度存在问题。我们一些大城市的学校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剪刀差,从农村聚钱、借助全国一盘棋发展起来的,还有些名校是老祖宗留下的。但是,现在的招生制度并非凭分数择优录取。而是给各地方发放名额,在分配名额时,又不考虑人口和生源多少。这种招生设计给一些地方的高中生升大学造成困难。例如河南近1亿人口,每年高中毕业人数96万,能够升省外去学习的只有6000人,北大、清华在全国招生指标是8.3‰,在河南却是0.1‰,造成极大不公平。当地学生动情地说,高考对全国考生是走独木桥,对我们省的考生则是走钢丝绳。
三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问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给不少省区的高考带来很大困难。以河南为例,全国每1000万人拥有普通高校 14.22所,河南却不到9所;全国本科与专科在校生之比为6:4,而河南仅为4.5:5.5,本科在校生,同全国差距甚大。从重点学校布局看,河南 9800万人口,只有一所211院校(郑州大学)。985院校河南没有一座。省内学校少,外边重点学校又招的少,所以他们认为只好在走钢丝中互相挤压,或花大钱到大城市去读那些公办学府兴办的收费学校了。
学生家庭收入过低
造成的受教育不公平
政府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的政策,使得义务教育阶段人人可以入学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家庭贫困,再加上高中、大学收费偏高,仍然造成一些贫困学生面临上高中、大学的困难。特别是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家庭收入低的孩子明显减少。河南信阳高中是笔者母校,当年90%以上是农民的孩子,而今农村的孩子大为减少。我们在学生宿舍发现,多数学生床下从这头到那头摆满了鞋子,而床下只有一双鞋或只有一双拖鞋的孩子,只有几个。校长说,床下鞋少的都是家庭收入较低的、来自农村的学生。驻马店市黄淮大学办了一所与国外大学合办的学院,这个学院因三年后可以出国续读,收费较贵,在本地居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造成大学虽然在本地,可能上学的多为外省发达地区的学生。又如,中山大学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已经降到6%以下。北京某名牌大学报到薄显示,农民的孩子也已降到13%。这同中小学中农民子女占在校人数70%以上相比,呈现出过分悬殊。
现在大学年收费普遍在3500元以上,加上生活、住宿、书本费等,一名普通农民全年的收入(4500元人民币)都不够培养一个大学生。而资料显示,在欧洲培养一个大学生,所需费用仅相当家庭收入的 10%。在我国如何朝这个目标努力,恐怕需从减少高校收费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方面去努力。
政府规定执行不力
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进入1990年代末,各方面都出现了乱收费。教育也不例外。本来乱收费是要进行整治的,但是由于教育的乱收费,某些主管部门有提成,再加上乱收费的优质学校收入高、受益大,很多权贵名流子孙多通过走后门在这些学校就读,于是他们的话语权处于强势。造成整治乱收费行为对这类学校进行妥协,使反对乱收费的做法退到“三限”标准,即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而且只适于高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政府规定的执行力仍然进一步被弱化,乱收费不仅限不了钱数、人数和分数,而且还把这种仅适于高中的规定,扩大延伸到优质的初中和小学。初中、小学、高中收取择校费的情况此起彼伏,力度越来越大。这样就造成有钱、有权的子女就读优质学校,无钱、无权的子女则入优质学校无门。
此外,政府早已做出规定,应允许农民工子女在居住地入学。但是,由于缺乏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一些地方的部分学校仍在对农民工子女实行高收费。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报道广东佛山,几十名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指问学校,为什么要让他们“自愿”交18000元赞助费,当问题反映给教育局后,有关领导却说这种情况他管不了,也不应管那么细。这给农民工子女入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和负担,也造成2000多万儿童只能留守农村,长年累月与父母相分离。
农民工的城市化政策缺失
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中国的城市化率一年增长一个百分点,这实际上与农民工进城直接相关。但是,这些年的城市化只是在统计方法上作了一个改变而已,实际上进城的农民工并没有真正市民化。农民工在一些城市打工,有的已经超过10年、20年,甚至30年,但是他们享受不到市民的住房政策、子女受教育政策和医疗、保障政策等。例如广东东莞,外来务工人员约等于本地人口的5倍,接近1000万人,地方公办中小学满足不了真正的农民工的需求,很多农民工还只能把子女留在家乡读书。有一部分农民工虽然把第二代带在身边读书,但也大多只能进民办中小学就读。这里为农民工服务的民办学校接近200所,但学校条件同公办中小学差很多。公办学校教师工资一年10-12万元,而民办学校教师工资一年仅2万多元。收入如此悬殊,农民工子女所享受教育质量也必然与公办学校造成巨大差距。
此外,同是义务教育,由于农民工子女进入民办学校,不仅享受不到两免一补,甚至教师的工资还要由这些学生家长来支付。这同样造成教育不公平。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问题较多。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仍需要在教育公平方面狠下功夫。这不仅需要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解决好财政困难县“以县为主”面临的困难,而且要推动标准化办学,以缩小办学中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特别是要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环境做到大体统一,而不致于在起跑线上使孩子们拉大差距。另外,关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增设、大学配置,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乱收费及全国高考招生的画地为牢等问题,都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认真的改革和完善。
中央高层密集关注教育公平
“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教育公平,二是教育体制改革。”
——1月3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谈起教育时说。
“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质量、特色发展和促进公平上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保障不同群体公平接受教育。”
——在1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明确表示。
“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袁贵仁强调2010年教育工作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人民网 2010-03-01)
在进入新年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南海连续召开五次座谈会,主题都是围绕一个内容——教育。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基本上做到了不管贫富如何悬殊,孩子们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有书读。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中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差异,仍然造成了教育的众多不公平。
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讲,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教育公平了,社会才能公平。
同时,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应受财产状况的限制。
根据笔者的调查,中国的教育不公平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问题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目前,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拉大,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造成了教育不公平。
2009年《求是》杂志报道过20个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上海浦东和江苏昆山是12000元,甘肃定西是1800元,仅农民之间收入就差7倍以上。据了解,一些地市之间的人均财政收入差高达10-50倍左右,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情况下,因县财政困难,必然造成教育的困难。
前年,笔者在湖南某市调查时发现,在中央明确要求为公检法每人增4万元办公费的情况下,由于当地是“吃饭财政”,通过把教育和农业的财政支出降下来解决政策要求。
一些中小学校,由于地方经费充足,校舍宽敞、楼宇考究、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各种先进设备应有尽有,语言室、电脑室、实验室、钢琴室、乐器室、绘画室、雕塑室、游泳馆、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有的还有升降式广场、休闲晨读公园等。而另外一些地方因财政投入困难,教育经费极低,造成学校场地狭窄、房屋破旧、寄宿困难,有的学校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一个黑板,一枝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
最近笔者在河南调查时发现,在紧临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的一个非贫困县,有一个县城内老初中全校4000多人,仅有两个多媒体教室。全县95%的学校师生共用一个旱厕所,厕所里没有上下水。下雨天,老师、学生要冒雨如厕。由于县财政投入困难,有的学校教师办公场所还在国家禁用的石棉瓦小房子里。财政困难还造成教师工资偏低,几个工作八、九年的中学教师,月收入才只有八、九百元,导致教师流失严重。很多中小学没有本科毕业的教师,教学质量甚差。
一些县财政投入困难还造成很多小学不能按国家要求在三年级开电脑课和英语课,直至小学毕业一些学生还没接触过外语和电脑。有的学校没有音乐、美术教师,此类课程也不能开课,导致一些地区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同发达地区和城市孩子拉开了差距。
制度设计偏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一是就近入学存在问题。义务教育应该就近入学,但是就近的学校是优质学校,如果不拿钱,即便学校守在家门口也不能入学。笔者邻居家离中关村某小学不足 50米,由于这所小学是优质学校,各方有钱人都盯着这个学校,愿拿钱让孩子入该校读书,于是学校便把附近的孩子排斥在外。邻居的孩子只好去离家约1.5公里,要过4个路口的小学就读。为了孩子上小学,家长既不能出差,又不能有病,常年风雨无阻进行接送。
广大农村的孩子,因为要就近入学必须在乡下读初中,不能进城市念好的学校。有些地区虽然有优质学校想挖优秀学生,但当地学校又不允许,这也给孩子就读造成不公平。
二是高考录取制度存在问题。我们一些大城市的学校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剪刀差,从农村聚钱、借助全国一盘棋发展起来的,还有些名校是老祖宗留下的。但是,现在的招生制度并非凭分数择优录取。而是给各地方发放名额,在分配名额时,又不考虑人口和生源多少。这种招生设计给一些地方的高中生升大学造成困难。例如河南近1亿人口,每年高中毕业人数96万,能够升省外去学习的只有6000人,北大、清华在全国招生指标是8.3‰,在河南却是0.1‰,造成极大不公平。当地学生动情地说,高考对全国考生是走独木桥,对我们省的考生则是走钢丝绳。
三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问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给不少省区的高考带来很大困难。以河南为例,全国每1000万人拥有普通高校 14.22所,河南却不到9所;全国本科与专科在校生之比为6:4,而河南仅为4.5:5.5,本科在校生,同全国差距甚大。从重点学校布局看,河南 9800万人口,只有一所211院校(郑州大学)。985院校河南没有一座。省内学校少,外边重点学校又招的少,所以他们认为只好在走钢丝中互相挤压,或花大钱到大城市去读那些公办学府兴办的收费学校了。
学生家庭收入过低
造成的受教育不公平
政府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的政策,使得义务教育阶段人人可以入学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家庭贫困,再加上高中、大学收费偏高,仍然造成一些贫困学生面临上高中、大学的困难。特别是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家庭收入低的孩子明显减少。河南信阳高中是笔者母校,当年90%以上是农民的孩子,而今农村的孩子大为减少。我们在学生宿舍发现,多数学生床下从这头到那头摆满了鞋子,而床下只有一双鞋或只有一双拖鞋的孩子,只有几个。校长说,床下鞋少的都是家庭收入较低的、来自农村的学生。驻马店市黄淮大学办了一所与国外大学合办的学院,这个学院因三年后可以出国续读,收费较贵,在本地居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造成大学虽然在本地,可能上学的多为外省发达地区的学生。又如,中山大学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已经降到6%以下。北京某名牌大学报到薄显示,农民的孩子也已降到13%。这同中小学中农民子女占在校人数70%以上相比,呈现出过分悬殊。
现在大学年收费普遍在3500元以上,加上生活、住宿、书本费等,一名普通农民全年的收入(4500元人民币)都不够培养一个大学生。而资料显示,在欧洲培养一个大学生,所需费用仅相当家庭收入的 10%。在我国如何朝这个目标努力,恐怕需从减少高校收费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方面去努力。
政府规定执行不力
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进入1990年代末,各方面都出现了乱收费。教育也不例外。本来乱收费是要进行整治的,但是由于教育的乱收费,某些主管部门有提成,再加上乱收费的优质学校收入高、受益大,很多权贵名流子孙多通过走后门在这些学校就读,于是他们的话语权处于强势。造成整治乱收费行为对这类学校进行妥协,使反对乱收费的做法退到“三限”标准,即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而且只适于高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政府规定的执行力仍然进一步被弱化,乱收费不仅限不了钱数、人数和分数,而且还把这种仅适于高中的规定,扩大延伸到优质的初中和小学。初中、小学、高中收取择校费的情况此起彼伏,力度越来越大。这样就造成有钱、有权的子女就读优质学校,无钱、无权的子女则入优质学校无门。
此外,政府早已做出规定,应允许农民工子女在居住地入学。但是,由于缺乏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一些地方的部分学校仍在对农民工子女实行高收费。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报道广东佛山,几十名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指问学校,为什么要让他们“自愿”交18000元赞助费,当问题反映给教育局后,有关领导却说这种情况他管不了,也不应管那么细。这给农民工子女入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和负担,也造成2000多万儿童只能留守农村,长年累月与父母相分离。
农民工的城市化政策缺失
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中国的城市化率一年增长一个百分点,这实际上与农民工进城直接相关。但是,这些年的城市化只是在统计方法上作了一个改变而已,实际上进城的农民工并没有真正市民化。农民工在一些城市打工,有的已经超过10年、20年,甚至30年,但是他们享受不到市民的住房政策、子女受教育政策和医疗、保障政策等。例如广东东莞,外来务工人员约等于本地人口的5倍,接近1000万人,地方公办中小学满足不了真正的农民工的需求,很多农民工还只能把子女留在家乡读书。有一部分农民工虽然把第二代带在身边读书,但也大多只能进民办中小学就读。这里为农民工服务的民办学校接近200所,但学校条件同公办中小学差很多。公办学校教师工资一年10-12万元,而民办学校教师工资一年仅2万多元。收入如此悬殊,农民工子女所享受教育质量也必然与公办学校造成巨大差距。
此外,同是义务教育,由于农民工子女进入民办学校,不仅享受不到两免一补,甚至教师的工资还要由这些学生家长来支付。这同样造成教育不公平。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问题较多。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仍需要在教育公平方面狠下功夫。这不仅需要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解决好财政困难县“以县为主”面临的困难,而且要推动标准化办学,以缩小办学中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特别是要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环境做到大体统一,而不致于在起跑线上使孩子们拉大差距。另外,关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增设、大学配置,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乱收费及全国高考招生的画地为牢等问题,都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认真的改革和完善。
中央高层密集关注教育公平
“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教育公平,二是教育体制改革。”
——1月3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谈起教育时说。
“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质量、特色发展和促进公平上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保障不同群体公平接受教育。”
——在1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明确表示。
“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袁贵仁强调2010年教育工作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人民网 2010-03-01)
2010年3月1日星期一
在美国学医: 申请就读医学院
医师,在美国众多职业中,仍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受人尊敬的高收入职业。救死扶伤不仅是一种美好人性的体现,高尚道德的示范,也是人类智慧的实施。光有高尚的人性道德,而无精湛的医学技术,救死扶伤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医师的使命就是救死扶伤。因此,医师有个众所周知的美称“白衣天使”。医师是一门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尽管我从未要求儿子将来一定要做医师,他却从懂事起就立志要当医师。对此,我深感欣慰。
在中国大陆学医和在美国学医可谓大相径庭。中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通过高考直接进入医学院。而美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必须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四年制大学本科教育后,再通过难度极高的医学院入学考试,才有资格申请就读医学院。整个申请过程十分复杂,不仅耗时,耗力,还耗钱。医学院新生的录取率极低。比如二零零八年度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生录取率大约为百分之三。换言之,那些完全符合哈佛大学医学院十分苛刻名目繁多的入学条件的申请人中只有大约百分之三的幸运者能被录取。而在中国,应届高中生通过高考进入医学院学习并不难,医学院的录取率也相对较高。在中国,在所有林林总总的大学本科院校中,医学院并非大多数应届高中生的首选。大多数才华出众极具发展潜力的高中生或大多数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也不会把学医作为他们的首要选择。
在美国,医师却是一个带着诱人光环的职业。据本人所查不完全资料所示,医师的收入在成百上千的职业收入排行榜上总是名列榜首。在很多年份,甚至从最高收入的第一位到第十位全数让各种不同学科的医师占尽。真是独领风骚,一枝独秀,风景这边独好。据悉,某些热门学科,如心脏科,外科,眼科,骨科,麻醉科,整容科等学科医师的年薪比美国总统的年薪还高。另外,在没有铁饭碗可端,失业风险高,职场不稳定的美国社会,医师这个职业基本上不受任何经济衰退,政治变异,以及天灾人祸的影响,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美国的医师以其特有的高深的学识,丰厚的收入,在美国社会中备受尊崇,在美国的主流社会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正因为美国医师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殷实的收入回报,要在美国当医师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美国行医的门坎特别高。美国现有大学超过七千五百多所,但医学院却只有一百二十多所。每所医学院每年大约招收一百五十名新生。因此,美国每年招收医学生约两万名左右。儿子告诉我,他所认识的成绩优异的高中同学几乎全是把医学院作为申请大学的首选。所以,许许多多的优秀学子想跻身于医学院的大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由于本人亲身经历了儿子从准备申请医学院,到正式申请医学院,以及最终被他所心仪的医学院录取的漫长而复杂的全过程,愿在此提供基本信息,对想在美国学医的人士提供参考。
“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故事想必是国人皆知。笔者引用此典故,无非是强调一个“难”字。我将儿子申请医学院的过程大致分为“五关”。五个关口,关关至关重要,关关须全力以赴,绝无捷径可走。
第一关,大学GPA(即所有大学课程成绩分数的平均点)总分一般情况下不得低于3.65。也就是说,申请人的大学本科的各科考试成绩基本上要是A。美国大部分大学评判学生成绩采用A,B,C,D四个等级。A是4分;B是3分;以此类推。同时,还有A-(3.7)、B+(3.3)、B-(2.7)之分。GPA越高就越具有竞争性。
第二关,MCAT(医学院入学考试)成绩,至少在30分以上。MCAT考试,是进入医学院的入门考试,是美国医学院协会提供的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考试。学生可在美国境内及世界很多国家参加考试。此考试是标准化的多选题考试,专门设计测试考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急思维,写作技巧,科学知识,及学医的原则等。考试分为文学,物理学(包括无机化学),生物学(包括有机化学)三个部分,每一部分满分15分。考试内容还包括有两个命题的写作,并以另一方法记分,最低为J,最高为T,由两位不同考官给分。最后得分的格式是“数字+字母”,比如,四门考试的最高分是45T。据称,MCAT是比GRE,GMAT等难度更大的考试。其考试试题量很大,有时一道题目几个版面,有意测试考生的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考试内容涉及许多鲜为人知学科领域,且十分深奥晦涩。MCAT考试得满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般而言,MCAT总分为30P者可进一般医学院,32P可进重点医学院,35P以上可进象哈佛大学医学院那样的顶级医学院。MCAT分数越高,录取的希望越大。值得指出的是,考生在准备MCAT时,对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三个部分不能厚此薄彼,必须齐头并进。例如,某考生在物理学,生物学两部分都拿了12分以上的高分,但是文学部分只拿8分,虽然总分已达32分,但考官会怀疑该生文学方面有所欠缺而偏向于录取总分相同但三个部分均得了10分以上的考生。
第三关,三到五名教授和科学家的推荐信,以及在医院做义务工作的证明或记录。中国的大学生,在读研,攻博甚至就业,升迁,也许需要权威教授的亲笔推荐信。但这些推荐信对被推荐人是公开的。所有这些推荐信绝对是充满称赞溢美之词,否则被推荐人会弃之不用。但儿子的五份教授推荐信写好后立刻密封好,交儿子的学业顾问,邮寄到儿子指定的医学院。教授完全可以非常客观的评价被推荐人,不用担心任何不良后果。儿子是不可能读到这些推荐信的。据说教授推荐信在学生能否进医学院的审查中起很大的作用。因此,评价不良和评价一般的教授推荐信有可能深刻影响一个青年学子的大好前程。所以说,这也是儿子进入医学院不可逾越的关卡。另外,申请医学院的大学生还必须有在医院做义工的经历。医学院的录取考核官认为,一个大学生在学医之前应当有在医院工作的经验,而不是对医院工作一无所知。作义工的时间一般需要400--500小时。时间太短的医院义工时间将会影响学生的入学竞争力。
第四关,填好入学申请表格,写好自我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入学申请中的重要文件是自我陈述。因为不同医学院对自我陈述有不同要求,每一份自我陈述都不尽相同。儿子申请了二十八所医学院,他写了二十八份不同的自我陈述。这份按照医学院要求而准备的自我陈述必须向医学院的审查官非常清楚的阐述自己的理想,才能,家庭背景,学习爱好等,特别是要强有力地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当医师。美国的医师特别强调医德。那些专门从事招收新医学生的专家教授们在决定是否录取某人之前,一定要了解该生学医的动机。因为医师在某种情况下掌握着病人的命运,所以医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品德,精湛的医术,还要有忘我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为医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如果申请者不能好好地表述自己为什么要当医师,尽管成绩再好,也可能被拒之门外。一份好的自我陈述就象一个重量级的法码。医学院的入学考核官们往往在成千上万的条件相当的申请人中不知该如何决定百分之二到三的入围者时,申请者的自我陈述的好与不好将是举足轻重的决定因素。所以申请者应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写好自我陈述。甚至要绞尽脑汁地写出有特色,不落俗套,发自内心的,有感染力的自我陈述,能让那些挑三拣四的考核官一看就能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当场拍板定案。一份好的自我陈述不但能体现申请者深厚的知识素养,而且能展示申请者优秀的个人魅力。
第五关,面试(Interview)。在美国申请就读医学院还必须象申请高薪工作一样,到处寄送自己的申请材料,成绩单等,然后等待严格挑剔的个人面试。儿子大学成绩GPA及MCAT(医学院入学考试)成绩已达到美国顶级医学院哈佛医学院的录取标准,但他仍不敢掉以轻心。为保险起见,他申请了二十八所医学院。也就是说,他得向二十八所医学院寄出申请材料,还包括大约两千八百美元申请费(平均每所医学院申请费约一百美元)。所有医学院的申请材料寄出后,就得耐心等待各个医学院的回复。儿子以为,根据他的条件,他申请的二十八所医学院都会给他面试的机会,结果不然。前后几个月的时间,只有十二所医学院来信,决定面试他。整个面试的时间正好是儿子的大学第四年的学习期间,他必须在繁重的大学学习期间精心安排好这十二次面试。作为家长,必须在经济上给他大力资助。他每到一个医学院面试,为了省时,必须坐飞机;为了安全,必须住中高级旅馆;为了方便,必须租用汽车;甚至在高档餐馆就餐。儿子整个申请费用及面试费用超过一万美元。面试过程也象其他高薪求职者一样,从着装的式样,质地,颜色,到领带,衬衣,皮鞋,袜子,都须慎重考虑。至于怎样在面试时侃侃而谈,从容应对五六位专家教授的轮番提问或单独考核,本人在此不作详述。
第五关面试结束后,所有的申请工作就已经结束。唯一可做的是等待录取结果。正如前述,儿子以为自己成绩不错,二十八个医学院都会给他面试机会,结果只有十二个医学院面试了他。而在面试结束后,儿子自我感觉良好,估计十二个医学院都会录取他。结果又出乎意料,只有四个医学院给了他录取通知书。值得指出的是,儿子在寄出二十八份申请材料后,先后收到了每个医学院的回信。每封回信的措辞或热情洋溢,或温尔委婉,充满人情味。不论是决定面谈的信,还是回绝信,都会让读信者受到鼓励和鞭策。以哈佛大学医学院给儿子的回信为例,信中首先称赞儿子具有优异的成绩以及良好的个人品质,符合该院的录取标准。招生委员会在五千五百多位优秀申请者面前必须十分艰难的作出取舍。因为该学院只招收一百六十五人,以致很多在学识和品质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材因名额有限而只能忍痛割舍。所以,为此次不能录取你而感到遗憾。但根据你的实力,相信你一定能被另外一所好医学院录取。将来你还有机会来我们医院做实习生,住院医师,甚至成为我院的正式雇员。我们还会有机会在一起工作。最后信中对儿子选择哈佛医学院学医表示感谢并预祝学医成功。虽然这是一封回绝信,但你能从中感受到对方对你的才能及学识的肯定和欣赏。对此,读信者不会因为遭受回绝而失望。相反,能从对方的真诚实意中受到鼓舞,感到欣慰。
我将美国医学院在面试后给儿子的回信分为三种类型。一,录取信。二,“挂起来”的信。所谓“挂起来”,意思是暂时不能做录取或回绝的决定,但在录取可能性很高的考虑范围之中。欢迎申请者与该院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录取情况。三,明确表示暂时不作录取考虑,但放在候选人名单之中,随时准备递补可能的录取空缺。因为每个学生都会申请多个医学院,而最终只选择一个医学院就读。因此也会出现一个学生同时被多所医学院录取的情况。这样,在医学院录取新生时,会出现很多变数。儿子收到四封录取信,三封“挂起来”的信,五封列为候选人的信。到此为止,通过漫长而艰苦的努力,儿子总算如愿以偿的选择了一个他所心仪的医学院学习。
儿子虽然没有被他所理想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录取,但最终也进了一所不错的医学院就读。儿子告诉我了一些医学院招生的“内幕”,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成绩比他差的两位美国大学同学却都被层次很高的医学院所录取的原因。原来美国的医学院在招生过程中通常会按照种族,性别分不同的比例来招收新生,例如白人,黑人,亚裔,西班牙裔,其他少数民族,以及男生和女生,等等。为了鼓励黑人和女生当医生,对他们的录取会给予适当优惠。前几年美国某著名医学院在入学招生问题上就发生了一件须对薄公堂,寻求法律解决的事件。一白人男生与一黑人男生同时申请该医学院,白人学生成绩比黑人学生成绩优异,但医学院只录取了黑人学生,白人学生落选。白人学生以“种族歧视”,告该医学院录取的不公正。后双方各持己见,长期争论不休。此事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儿子也能够理解医学院的这种招生比例,认为有一定道理。他说,如果美国医学院只凭成绩决定取舍,将来美国的医生在种族及性别等比例上有可能出现严重失衡。因为在美国的亚裔子女,特别是有志学医的华人子女,他们既得益于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熏陶,又得益于美国社会先进的人文理念的灌输,几乎个个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他们往往在各门学科的考试中能拿到耀眼的高分。是一个具有很强实力,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群体。勿容讳言,中国人是竞争美国医师庞大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儿子要上医学院,他只能在医学院给定的有限的亚裔学生名额中竞争。实际上是在实力雄厚的中国人之中竞争,那自然是强中更有强中手了。
进入医学院学习还只是走出了在美国当医师的第一步,其后的路程还很长很艰苦。美国医学院的课程不仅艰深枯燥,而且学生在四年寒窗苦读中还要考正式的更有难度的行医执照。毕业后,还要在医院里当三到四年的住院医生,有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一百小时。当然,熬过这一段时间后则前途光明。
写到这里,笔者可以止笔了。结尾之处,只是提醒那些想在美国当医师的年轻学子,以及希望儿女在美国行医的家长们,准备工作从高中就要开始,选修一些有关医学的大学课程。儿子大学二年级起,寒暑假及周末都在努力准备MCAT考试。大学三年级必须考完MCAT,同时准备好并寄出所有申请材料。大学四年级,就得为面试而四处奔走。大学毕业前夕,就可得到医学院的录取信。并在大学毕业的同年就读医学院。
另外,医学院的学费十分昂贵。儿子的学费每年是六万多美元(包括学费,住宿费及个人生活费),四年学费共二十四万多美元,医学院给了他十二万美元奖学金。儿子今年已二十二岁,他认为应当学会在经济上完全自立,所以其余款项由儿子自己向政府贷款解决。因此囊中羞涩的朋友们不必担心。医学院会帮助有资格的学生得到奖学金,或不同途径的政府低息贷款,绝对不会出现有人考上了医学院而因经济原因不得不退学的情况。
最后祝有志者,事竞成。
(By 雨 林 from cnd.org)
在中国大陆学医和在美国学医可谓大相径庭。中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通过高考直接进入医学院。而美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必须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四年制大学本科教育后,再通过难度极高的医学院入学考试,才有资格申请就读医学院。整个申请过程十分复杂,不仅耗时,耗力,还耗钱。医学院新生的录取率极低。比如二零零八年度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生录取率大约为百分之三。换言之,那些完全符合哈佛大学医学院十分苛刻名目繁多的入学条件的申请人中只有大约百分之三的幸运者能被录取。而在中国,应届高中生通过高考进入医学院学习并不难,医学院的录取率也相对较高。在中国,在所有林林总总的大学本科院校中,医学院并非大多数应届高中生的首选。大多数才华出众极具发展潜力的高中生或大多数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也不会把学医作为他们的首要选择。
在美国,医师却是一个带着诱人光环的职业。据本人所查不完全资料所示,医师的收入在成百上千的职业收入排行榜上总是名列榜首。在很多年份,甚至从最高收入的第一位到第十位全数让各种不同学科的医师占尽。真是独领风骚,一枝独秀,风景这边独好。据悉,某些热门学科,如心脏科,外科,眼科,骨科,麻醉科,整容科等学科医师的年薪比美国总统的年薪还高。另外,在没有铁饭碗可端,失业风险高,职场不稳定的美国社会,医师这个职业基本上不受任何经济衰退,政治变异,以及天灾人祸的影响,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美国的医师以其特有的高深的学识,丰厚的收入,在美国社会中备受尊崇,在美国的主流社会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正因为美国医师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殷实的收入回报,要在美国当医师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美国行医的门坎特别高。美国现有大学超过七千五百多所,但医学院却只有一百二十多所。每所医学院每年大约招收一百五十名新生。因此,美国每年招收医学生约两万名左右。儿子告诉我,他所认识的成绩优异的高中同学几乎全是把医学院作为申请大学的首选。所以,许许多多的优秀学子想跻身于医学院的大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由于本人亲身经历了儿子从准备申请医学院,到正式申请医学院,以及最终被他所心仪的医学院录取的漫长而复杂的全过程,愿在此提供基本信息,对想在美国学医的人士提供参考。
“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故事想必是国人皆知。笔者引用此典故,无非是强调一个“难”字。我将儿子申请医学院的过程大致分为“五关”。五个关口,关关至关重要,关关须全力以赴,绝无捷径可走。
第一关,大学GPA(即所有大学课程成绩分数的平均点)总分一般情况下不得低于3.65。也就是说,申请人的大学本科的各科考试成绩基本上要是A。美国大部分大学评判学生成绩采用A,B,C,D四个等级。A是4分;B是3分;以此类推。同时,还有A-(3.7)、B+(3.3)、B-(2.7)之分。GPA越高就越具有竞争性。
第二关,MCAT(医学院入学考试)成绩,至少在30分以上。MCAT考试,是进入医学院的入门考试,是美国医学院协会提供的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考试。学生可在美国境内及世界很多国家参加考试。此考试是标准化的多选题考试,专门设计测试考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急思维,写作技巧,科学知识,及学医的原则等。考试分为文学,物理学(包括无机化学),生物学(包括有机化学)三个部分,每一部分满分15分。考试内容还包括有两个命题的写作,并以另一方法记分,最低为J,最高为T,由两位不同考官给分。最后得分的格式是“数字+字母”,比如,四门考试的最高分是45T。据称,MCAT是比GRE,GMAT等难度更大的考试。其考试试题量很大,有时一道题目几个版面,有意测试考生的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考试内容涉及许多鲜为人知学科领域,且十分深奥晦涩。MCAT考试得满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般而言,MCAT总分为30P者可进一般医学院,32P可进重点医学院,35P以上可进象哈佛大学医学院那样的顶级医学院。MCAT分数越高,录取的希望越大。值得指出的是,考生在准备MCAT时,对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三个部分不能厚此薄彼,必须齐头并进。例如,某考生在物理学,生物学两部分都拿了12分以上的高分,但是文学部分只拿8分,虽然总分已达32分,但考官会怀疑该生文学方面有所欠缺而偏向于录取总分相同但三个部分均得了10分以上的考生。
第三关,三到五名教授和科学家的推荐信,以及在医院做义务工作的证明或记录。中国的大学生,在读研,攻博甚至就业,升迁,也许需要权威教授的亲笔推荐信。但这些推荐信对被推荐人是公开的。所有这些推荐信绝对是充满称赞溢美之词,否则被推荐人会弃之不用。但儿子的五份教授推荐信写好后立刻密封好,交儿子的学业顾问,邮寄到儿子指定的医学院。教授完全可以非常客观的评价被推荐人,不用担心任何不良后果。儿子是不可能读到这些推荐信的。据说教授推荐信在学生能否进医学院的审查中起很大的作用。因此,评价不良和评价一般的教授推荐信有可能深刻影响一个青年学子的大好前程。所以说,这也是儿子进入医学院不可逾越的关卡。另外,申请医学院的大学生还必须有在医院做义工的经历。医学院的录取考核官认为,一个大学生在学医之前应当有在医院工作的经验,而不是对医院工作一无所知。作义工的时间一般需要400--500小时。时间太短的医院义工时间将会影响学生的入学竞争力。
第四关,填好入学申请表格,写好自我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入学申请中的重要文件是自我陈述。因为不同医学院对自我陈述有不同要求,每一份自我陈述都不尽相同。儿子申请了二十八所医学院,他写了二十八份不同的自我陈述。这份按照医学院要求而准备的自我陈述必须向医学院的审查官非常清楚的阐述自己的理想,才能,家庭背景,学习爱好等,特别是要强有力地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当医师。美国的医师特别强调医德。那些专门从事招收新医学生的专家教授们在决定是否录取某人之前,一定要了解该生学医的动机。因为医师在某种情况下掌握着病人的命运,所以医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品德,精湛的医术,还要有忘我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为医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如果申请者不能好好地表述自己为什么要当医师,尽管成绩再好,也可能被拒之门外。一份好的自我陈述就象一个重量级的法码。医学院的入学考核官们往往在成千上万的条件相当的申请人中不知该如何决定百分之二到三的入围者时,申请者的自我陈述的好与不好将是举足轻重的决定因素。所以申请者应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写好自我陈述。甚至要绞尽脑汁地写出有特色,不落俗套,发自内心的,有感染力的自我陈述,能让那些挑三拣四的考核官一看就能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当场拍板定案。一份好的自我陈述不但能体现申请者深厚的知识素养,而且能展示申请者优秀的个人魅力。
第五关,面试(Interview)。在美国申请就读医学院还必须象申请高薪工作一样,到处寄送自己的申请材料,成绩单等,然后等待严格挑剔的个人面试。儿子大学成绩GPA及MCAT(医学院入学考试)成绩已达到美国顶级医学院哈佛医学院的录取标准,但他仍不敢掉以轻心。为保险起见,他申请了二十八所医学院。也就是说,他得向二十八所医学院寄出申请材料,还包括大约两千八百美元申请费(平均每所医学院申请费约一百美元)。所有医学院的申请材料寄出后,就得耐心等待各个医学院的回复。儿子以为,根据他的条件,他申请的二十八所医学院都会给他面试的机会,结果不然。前后几个月的时间,只有十二所医学院来信,决定面试他。整个面试的时间正好是儿子的大学第四年的学习期间,他必须在繁重的大学学习期间精心安排好这十二次面试。作为家长,必须在经济上给他大力资助。他每到一个医学院面试,为了省时,必须坐飞机;为了安全,必须住中高级旅馆;为了方便,必须租用汽车;甚至在高档餐馆就餐。儿子整个申请费用及面试费用超过一万美元。面试过程也象其他高薪求职者一样,从着装的式样,质地,颜色,到领带,衬衣,皮鞋,袜子,都须慎重考虑。至于怎样在面试时侃侃而谈,从容应对五六位专家教授的轮番提问或单独考核,本人在此不作详述。
第五关面试结束后,所有的申请工作就已经结束。唯一可做的是等待录取结果。正如前述,儿子以为自己成绩不错,二十八个医学院都会给他面试机会,结果只有十二个医学院面试了他。而在面试结束后,儿子自我感觉良好,估计十二个医学院都会录取他。结果又出乎意料,只有四个医学院给了他录取通知书。值得指出的是,儿子在寄出二十八份申请材料后,先后收到了每个医学院的回信。每封回信的措辞或热情洋溢,或温尔委婉,充满人情味。不论是决定面谈的信,还是回绝信,都会让读信者受到鼓励和鞭策。以哈佛大学医学院给儿子的回信为例,信中首先称赞儿子具有优异的成绩以及良好的个人品质,符合该院的录取标准。招生委员会在五千五百多位优秀申请者面前必须十分艰难的作出取舍。因为该学院只招收一百六十五人,以致很多在学识和品质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材因名额有限而只能忍痛割舍。所以,为此次不能录取你而感到遗憾。但根据你的实力,相信你一定能被另外一所好医学院录取。将来你还有机会来我们医院做实习生,住院医师,甚至成为我院的正式雇员。我们还会有机会在一起工作。最后信中对儿子选择哈佛医学院学医表示感谢并预祝学医成功。虽然这是一封回绝信,但你能从中感受到对方对你的才能及学识的肯定和欣赏。对此,读信者不会因为遭受回绝而失望。相反,能从对方的真诚实意中受到鼓舞,感到欣慰。
我将美国医学院在面试后给儿子的回信分为三种类型。一,录取信。二,“挂起来”的信。所谓“挂起来”,意思是暂时不能做录取或回绝的决定,但在录取可能性很高的考虑范围之中。欢迎申请者与该院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录取情况。三,明确表示暂时不作录取考虑,但放在候选人名单之中,随时准备递补可能的录取空缺。因为每个学生都会申请多个医学院,而最终只选择一个医学院就读。因此也会出现一个学生同时被多所医学院录取的情况。这样,在医学院录取新生时,会出现很多变数。儿子收到四封录取信,三封“挂起来”的信,五封列为候选人的信。到此为止,通过漫长而艰苦的努力,儿子总算如愿以偿的选择了一个他所心仪的医学院学习。
儿子虽然没有被他所理想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录取,但最终也进了一所不错的医学院就读。儿子告诉我了一些医学院招生的“内幕”,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成绩比他差的两位美国大学同学却都被层次很高的医学院所录取的原因。原来美国的医学院在招生过程中通常会按照种族,性别分不同的比例来招收新生,例如白人,黑人,亚裔,西班牙裔,其他少数民族,以及男生和女生,等等。为了鼓励黑人和女生当医生,对他们的录取会给予适当优惠。前几年美国某著名医学院在入学招生问题上就发生了一件须对薄公堂,寻求法律解决的事件。一白人男生与一黑人男生同时申请该医学院,白人学生成绩比黑人学生成绩优异,但医学院只录取了黑人学生,白人学生落选。白人学生以“种族歧视”,告该医学院录取的不公正。后双方各持己见,长期争论不休。此事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儿子也能够理解医学院的这种招生比例,认为有一定道理。他说,如果美国医学院只凭成绩决定取舍,将来美国的医生在种族及性别等比例上有可能出现严重失衡。因为在美国的亚裔子女,特别是有志学医的华人子女,他们既得益于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熏陶,又得益于美国社会先进的人文理念的灌输,几乎个个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他们往往在各门学科的考试中能拿到耀眼的高分。是一个具有很强实力,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群体。勿容讳言,中国人是竞争美国医师庞大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儿子要上医学院,他只能在医学院给定的有限的亚裔学生名额中竞争。实际上是在实力雄厚的中国人之中竞争,那自然是强中更有强中手了。
进入医学院学习还只是走出了在美国当医师的第一步,其后的路程还很长很艰苦。美国医学院的课程不仅艰深枯燥,而且学生在四年寒窗苦读中还要考正式的更有难度的行医执照。毕业后,还要在医院里当三到四年的住院医生,有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一百小时。当然,熬过这一段时间后则前途光明。
写到这里,笔者可以止笔了。结尾之处,只是提醒那些想在美国当医师的年轻学子,以及希望儿女在美国行医的家长们,准备工作从高中就要开始,选修一些有关医学的大学课程。儿子大学二年级起,寒暑假及周末都在努力准备MCAT考试。大学三年级必须考完MCAT,同时准备好并寄出所有申请材料。大学四年级,就得为面试而四处奔走。大学毕业前夕,就可得到医学院的录取信。并在大学毕业的同年就读医学院。
另外,医学院的学费十分昂贵。儿子的学费每年是六万多美元(包括学费,住宿费及个人生活费),四年学费共二十四万多美元,医学院给了他十二万美元奖学金。儿子今年已二十二岁,他认为应当学会在经济上完全自立,所以其余款项由儿子自己向政府贷款解决。因此囊中羞涩的朋友们不必担心。医学院会帮助有资格的学生得到奖学金,或不同途径的政府低息贷款,绝对不会出现有人考上了医学院而因经济原因不得不退学的情况。
最后祝有志者,事竞成。
(By 雨 林 from cnd.org)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