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
中国教育的功利性和奴才教化
中國輸美國輸在教育——中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功利性压倒一切
By 曾飞
来源: 天涯杂谈
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还有些缺陷。”温家宝坦率承认,“全面培养人才,这个意见我将带回去和有关部门研究。”
面对整个民族的前途,我们需要的是直言,而不是“深刻学习领会温总理的讲话精神”;正是这种中国教育产出的奴才精神全面窒息了中国出人才的大环境。
首先,目前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于“有些缺陷”,也不在“全面培养”还是片面培养,而在于沿着一条封建教化的老路一条道走到黑而死不回头,依然专注于教化出奴才,而不在意冒不冒出人才。
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功利性压倒一切
这个总方向问题也就直接体现在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上。
钱学森敏感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首先认为“杰出人才”是能够让中国“发展起来”的“人才”。这也就是说,不是指能够让中国“大治”的“人才”,所谓的经世治国之才,科举状元之才。此才不是那才,那才是奴才,而并非人才。
看看中国最牛的大学北京大学到底牛在哪里?这里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
其一,牛在入选的学生最会考试。“走在外校校园里,记者随手‘抓’了几个学生打听孙笛和黄静远的信息,学生说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牛人’、‘神人’。‘她很有才气,成绩很优秀。’(按:才气=成绩很优秀)孙笛的一位同班同学说,学习方面,孙笛的确“牛气冲天”,大考小考基本上都是年级第一。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孙笛不光夺得了个人一等奖,还助外校拿下团体一等奖。 ”“事实上,从前两届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生”的录取情况来看,从这三所学校走出去的9名学生都交出了‘不负众望’的答卷:8人高考‘裸分’超过600分,9人均被北大录取,还产生了一位湖北省文科‘状元’,一位武汉市文科‘探花’。”(2011-11-23武汉晨报《北大清华推荐生:武汉"最牛中学生"牛在哪》 )
其二,“据不完全统计,拥有北大教育背景(曾在北大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在任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共有57人,拥有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人数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5月25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0中国亿万富豪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上榜的亿万富豪中,北京大学造就和培养的亿万富豪人数最多,高达63人,雄居“2010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榜首,是我国“造富能力”最强的大学。”(6月2日2010年06月03日新华网《培养富豪和高官最多是北大的荣耀吗》)
一句话,北大收考试状元(筛选出来的种子),出高官豪富(精英治国之才)。因为在中国,官与富高度相关。官员富豪自古都是“经世治国之才”如何说就不是人才呢?君不见,影视上的高官豪富面对主子口口声声“奴才”“奴才”吗?这在当前中国绝对是共识。这也完全符合事实,官僚对贱民虽然是半拉子主子,但对君主自然还是完完全全的奴才,只有奴才才有资格当高官富豪,高官豪富都是主子赏给的。 连中国的企业主都会说,取人忠心第一,才能其次。
刘少奇不是口口声声要大家争当“驯服工具”吗?驯服工具难道不就是奴才吗?有了大量的奴才秉性的臣民,才会有***的大治,这是封建中国千年来治国平天下的至理。于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化,使臣民变得无比听话, 成为驯驯服服的优秀臣民。教育之路也就高度简单化了,背经典,考状元,出人头地,争当高低各不同的奴才。依照这样的基本思路,你就看懂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奇形怪状和光怪陆离。
然而这种教育路线非常深入人心。至今有风行于世的“虎妈”和“狼爸”。“狼爸”还出书立传,炫耀一子一女同登北大校门的事实,彰显集中营式教育的成功,一是教育目标——登龙门,进北大,争取当高等奴才的机会,二是教育方式——体罚教育,使之习惯于当奴隶,将来有出人头地的潜质。
“狼爸”之前还有“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介绍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比如说: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教育思想如出一辙,为的都是出人头地。而在在专家那里就被现代化为“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就是“精英治国”之本。
由此,中国的教育就与美国的教育有了显著的差异性。美国的教育为现代资本强国打下基础,中国教育为盛世大治打下基础。
于是,北大校长周其凤宣称:“现在大家都觉得美国的教育好,我们也在向美国学习,什么哈佛、MIT等等,其实美国的教育也不是那么好。它有它好的地方。怎么讲?美国的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美国公民,这是很成功的,因为为美国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把美国建成为这么一个很霸气的强国。但是如果是从我们现在是个地球村,在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它培养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的总统,哪个总统懂得尊重人家?就想欺负人家,就想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就想按照美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这是我的看法。”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我们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很难让人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很多学者用金字塔来形容中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在于,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正金字塔,年纪越大学习的空间越小。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倒金字塔,他们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中国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大学的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都让他们觉得上大学是无比轻松的一件事情。从自身到外在都没有敦促他们学习的力量,于是,放松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都在讨回他们前12年被克扣的休闲时间,尽情地休闲。
中国学生是刻苦学习12年,到大学休闲。美国学生是“休闲”12年,大学开始刻苦学习,玩命的学。这是走向社会前,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阶段,这4年,他们在本领与情商的提高上会有质的飞跃。(李尚利《谁该为“北大校长糟蹋美国教育”平反?》)
这很明显地体现出了中美教育的差别。中国教育通过并不公平的“基础教育”,实现了“精英筛选”,被选入高校,特别是名校的学生,在筛选中过关了,当然要松口气。他们当精英、高等人、人上人已经不可逆转,不松懈松懈而专注于发展人际关系(官际关系更妥切)、“一脱成名”、“傍大款”之类的高等技巧就有点蠢笨了。
而美国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比较放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符合人格成长的规律性,最后通过高等教育的剧烈竞争和严格训练产生有专长的劳动力,或者各种(不只是当官一种)专门人才,资本需要高智慧的,有专门技能的劳动力,包括能为他们管理企业的高管和治理国家的官员(他们也是资本的雇员,并不是真正的主人)。
于是,中国的教育不出人才,只出奴才也就成了必然之势。中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已经很好的达成了,这还有什么可指责的呢?称之为“一流教育”也无可非议。除非根本改变教育目的 ,改变了评价的标准。
对此,一位中学老师的“万言书”呼喊说:希望教育不要沉沦下去!一位毕业班学生申斥道:“我们除了做题还学会些什么?”问虽极端,但说出了学生的心里话。
我们在应试选拔教育的同时,几乎没怎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审美教育,大部分时间只是在搞训练,学校成了训练集中营。由于教育本质目的缺失,导致应试性的功利人格遍布校园,生命里面空空如也。一些学生不会正常地思考问题,缺少常识,大脑简单,思维模糊,感情细腻,精神脆弱,缺少责任感,一遇到问题易走极端,忽视了自己是社会大生命链中的一环。看起来长大了,但长大的只是肉体,精神依然在幼儿阶段,很不成熟。
因为我们的教育让孩子读书很少,训练很多,孩子们把大量时间都用在做题训练上,很少顾及生命的内在意义。有些家长也不让孩子看课外书,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业,也不希望教师讲所谓“课外”的东西,只讲与考试有关的。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恰恰表现在能够突破课本及课堂限制,让学生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让孩子的心灵更宽广,精神更强大,防止成为“单向度的人”。有人戏言:“中国教育比中国足球还没希望。”但抱怨失望有什么用呢?
对此,2012年4月18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西尔维娅•沃豪瑟-史密斯《中国的人才等式仍然不合理》的文章也认为:中国高端人才仍严重不足。如果你需要支持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你必定会缺少资源,无法保证基础设施发展跟上经济扩张的步伐,环境也会受到破坏。但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说实在的,怎么会缺人?即使我们说的是精英人才。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儿童识字率,15到19岁的年轻人里识字率达到了99%。你肯定会认为这能孕育出受高等教育的一代新人,令这个国家拥有充分的人才资源优势。然而,中国教育水平却跟不上国际教育标准的脚步。中国大学毕业生只有10%能达到满足跨国公司要求的水平。……
把中国教育的目的改变成美国的教育目的,可行,可能吗?
不可能。
首先,美国是垄断资本控制社会。中国是官僚权力控制社会,这种权力还不得不依附于美国垄断资本!
美国垄断资本可以放心培养智慧的高技能的劳动力以及管理者。教育也就敢于在一定程度上依照人的发展规律性任其比较自由地发展。资本的力量可以控制一切,资本也有力量把人的精神面貌扭曲成他们所需要的的状态(灌输普世价值观),所以他们有自信。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式的至高无上的官僚权力却没有这种自信。教育也就不敢于依照人的发展规律性任其比较自由地发展。如见中国的官僚最高权力已经被自己折腾得缺乏民众的真正授权 (所谓的“政不出中南海”),而必须依赖于层级制的官僚阶层的力量来支撑。因此也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控制一切,除非把老百姓教化成驯服的良民(忠孝治天下),所以他们缺乏自信。
利用中共统治者缺乏自信的致命弱点,美国实行了“捧杀”中国的战略。
2009年08月05日羊城晚报钱克锦著文《美国媒体:中国制造业2015年将超过美国》说:中国制造业何时超越美国,一直是个国际话题。8月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制造业可能在2015年之前超越美国。 日本《朝日新闻》8月3日发表齐藤信宏发自华盛顿文章,题目是《美国“把火炬传给中国”不过是权宜之计》。作者从分析当年美国宣扬“日本将成世界第一大国”的经验,分析美国“捧杀”中国,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美国政府不惜搬出孟子来恭维中国,这种“请务必支持美国财政”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不可否认,美国的表演似乎已经获得了一定成效。中国方面在对话结束后愉快地宣布,会议非常有意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美国绝不会那么天真!据我所知,美国依赖中国的情况顶多能够维持几年时间。等到因过度消费积累了20多年的财政赤字问题解决,储蓄率恢复以后,美国还会继续恭维中国吗?答案是“NO”。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称“美国已不再是世界的火车头”,有意让出主角的位置。然而,这只是美国捧杀中国的权宜之计。几年后,即使中国肆意膨胀的气球爆炸了也无所谓,到那时候,估计美国早已变得强大,不会再去理会中国怎么样。20年前,美国也曾用“日本是NO.1”来捧杀日本。结果其后几年内,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陷入了长期停滞。同样,中国经济也不会一帆风顺。如果随意相信美国的花言巧语,中国有可能会在亚洲制造新的泡沫经济,到时候受影响的将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连日本也会被卷进去。
郎咸平教授认为:2015年美国超过中国制造业,而不是相反。郎咸平教授指出,美国把价值最低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中国。价值最低的制造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因此,美国人把它全放在中国,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了价值的最低端。“你每穿一双耐克鞋,每逛一次沃尔玛,这两只秃鹰控制的产业链就要向美国输送一次财富。如果把每件商品价值等分成十份,它们每次都挑走最肥美的第9份,只给中国的企业主丢下一份拌着自己骨髓的渣滓。”
随着全球性的“产业链超限战时代”的来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打开国门3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在这两只秃鹰轮番洗劫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见的大危局。郎教授接着揭露真相说:要问你一个问题,你们都念过我的本科没有呀?你们在念大学的时候,怎么问倒我们的?老师怎么决定,供需吗?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我呸,胡说八道,在大学学的东西要么是错,要么是没用的。我看你们好象不太信的样子。你们下午听了我演讲以后,很多人去夜总会,你不要去,炒一道菜,青椒肉丝。当你要倒油时,油价格是谁决定的,是华尔街;你切肉的时候,中国猪肉价格是谁决定的,不是供需,是华尔街;切青椒那一刹那,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是谁决定的,不是供需,还是外资。你炒一个青椒肉丝的成本都是华尔街成本的,你用屁股想想,何况铁矿砂?当然是华尔街控制的。美国大豆价格比东北黄豆便宜10%,你只要开放美国大豆的进口,你就是淘汰我们东北的大豆,你以为是在跟国际接轨,其实这是一种成本战争。……我们开放进口,美国大豆淘汰了东北大豆,然后美国政府出手了,大豆要涨到七八千。……不知道是谁一声令下,华尔街开始集体抛售大豆期货,把大豆价格一下子打到两千块一吨,造成70%中国油脂压榨企业的淘汰。……
然而中国官方(中共)并不后悔。仍然继续断送中国经济。并听美国人的话,把中国唯一的强大实力--国企和国有银行私有化,自断命根,好让美国人任意摆布中国经济,以保持自己的依附地位。
美国教育为美国垄断资本培养了高端人才和各式各样的使用的专业人才,给了美国制造底气,他们设计策划创新,完全把住了价值链的高端,只把低端施舍给中国制造,中国的奴才还信誓旦旦永远做美国的加工车间,而不在乎真正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重用。
中国的教育只会制造千军万马考公务员新科举的人间奇迹。无论你学天文、工程、生物还是地理,最终的理想归宿都是当官。笔者在北京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听两位与会的老同学交谈,一位问另一位,混到什么级(正处还是正厅级)啦?没有。那就别混啦,啥都没指望啦!还有两个过去的老同事交谈说“你老兄屁都不懂,多日不见,竟然还弄个教授当,不臊啊?”“不好意思,领导照顾嘛,你就别咋呼好不好,老哥。”在学校官僚当家,真正的教师无足轻重的情势下,中国教育只能走科举的“恩师”体制,营造官僚的帮伙,而不可能培养真正有用的各种人才。硕士博士靠抄袭论文,靠关系也就不足为奇,它标榜的不是才能和本事,而是关系和官场准入。
此风延续到了社会,逢迎巴结的小人春风得意,难得一见的人才被压抑。这真可悲的状态有如明朝末年,小人当权,人才流失,敌国收降纳叛,借助这些叛变的“人才”而如虎添翼,明朝也就不得不寿终正寝。如此教育也就很难为中国经济提供真正的底气。没有了人才底气,中国制造拿什么超越美国制造呢?只能是中共高官的虚荣与狂妄,被美国利用来捧杀。
然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先生说:“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也有很多成功做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国外相比是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但我们也要放眼世界,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空间很大,应实事求是地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做法和经验,使教育改革更加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针对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已提出了思路举措,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激发创造力和积极性。”
你相信这些官样文章吗?根本方向不改变,一切都是空谈!儿童的创造能力从幼儿园开始就被绝对服从、听话教育和所谓的双语教育,赢在起跑线上的知识答题所扼杀,到了小学就被沉重的作业和考试所摧残,到了中学就为应付高考一搏而昏天暗地,人的创造本能如何能成熟与发展?何况校长和老师大多不知道创新为何物,又如何能营造培养出营造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创造力说激发就激发?给点鼓励、奖励创新积极性来了就有了创新?听够了这些教育门外汉的话难道你不心寒吗?可怜的中国教育。
那么,说实在的,中国教育能向美国式教育转型吗?根本不可能。
首先,美国华尔街垄断资本牢牢控制着整个社会,资本并不直接搞教育,而是聘用职业教育专家来搞教育的。中国的高官不可能放手把教育的实务交给职业教育专家。在中国的格言是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失去了权力就失去了一切。在学校里还出现了校长们的共识:学校只需要行政官员,不需要教师,老师可以从市场上竞争而获得。这才具有空前的“创造性”。
试想,学校里没有了老师,还会有教育吗?叫做考试 集中营还差不多。当考官很容易,当年街道的老阿婆也曾经出过考题来考过我们这些老师呢。另一方面这也足见要中国的官僚退出教育是多么艰难。而中国的官僚不退出教育,中国教育就没有希望 ,就真的和中国足球一样烂。
当然美国教育天生有许多缺陷甚至严重弊端,但至少目前比我们的教育有实际效能,能培养出有益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
美国的教育模式不可能照搬到中国。中国已经照搬了美国的一些缺陷,如理性思维教育一边倒,培养偏执性,为理性疯狂打下基础。但这制造了不少害处,而非益处。不过,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没有垄断资本来间接控制教育,教育为资本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中国无法照搬。
中国缺乏一个可以替代垄断资本的核心力量。当前的官僚式的政治权力替代不了。除非中国的大众民主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真正的民众的民主治国的核心力量,那么,大众民主核心力量间接控制教育,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人才(不只是官僚)的基本模式就有可能形成。教育才有可能摆脱官僚的严密控制,不再被扭曲。
到了这种状态,中国不但可以有效吸收美国教育培养各种人才的优点,而且能打破他们的高价教育,金钱主宰和偏执的理性教育的致命弱点,而超越他们。到了这个时候,中国经济真正全面超越美国才具有现实性,因为中国教育能够给予中国经济足够的底气。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