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星期五
朋友阿珍 阿骅
朋友阿珍
阿骅
阿珍是我在美国的初恋,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依旧思念。
我和阿珍相识于1988年的秋天,那时我们一起在美国中南部的一所大学学习, 都
是穷得叮当响的留学生。 所在的大学是普通的州立大学,规模不大 但专业种类齐全,外
国留学生总共约三百人,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只有区区二三十个。 阿珍在商学院读会计
专业的MBA, 我在文理学院攻读心理学博士, 在学业上没有交集, 平时在校园也没有交
往, 即使偶尔遇见也仅限于礼貌性的简短寒暄。 而我们真正相识却是在餐馆打工时。
作为自费留学生,我们当时的经济十分拮据, 生活窘迫, 学费和生活费全靠自己
业余打工所挣,而且国际学生不许在校外工作。 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冒着违返移民法的
风险在当地的中餐馆打黑工挣血汗钱。 碰巧,阿珍和我同在当地一家中餐馆打工, 她当
收银员, 我做服务员。这家餐馆的老板是阿珍的亲戚,也是阿珍来美国留学的经济担保
人,对人友善。作为同学和工友,学校不见餐馆见,打工时互相关照,工闲时一起聊天,
很快我们就熟悉起来了。
阿珍和我本是两个毫不搭嘎的人,而我们能在美国相逢相识完全是机缘巧合。阿珍
是广州人,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的英语系,在省级外贸部门
担任过翻译,工作两年后来美国留学。她外形甜美, 气质优雅,英语流利,在国内曾经
客串主持过中英文双语节目, 大方得体。她是三姐妹中的老大,聪敏能干,善解人意,而
且 能烧得一手地道的粤菜, 尤其喜欢煲汤。而我来自中国的贫困农村,祖宗三代务农,
毕业于国內的一所普通大学,大学毕业时幸运考取留美研究生,先在俄州的一所大学靠奖
学金顺利读完硕士,然后转学到中南部的一所大学自费读博士。我是一个书呆子,生性内
向, 少言寡语,喜欢一个人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而且生活简朴,清心寡欲, 自由自在
。阿珍是我心中的女神,而我自惭形秽,才疏学浅,丝毫没有高攀的勇气。
那时候,我有一辆从牙缝里挤钱而买的破旧二手车,是平时购物,上学, 打工所
必需的基本交通工具, 带朋友们买菜购物总是有求必应,甘当司机, 乐此不疲。和阿珍熟
悉后,即使当上她的专职司机也就不足为奇了,有时她也特意炒上几碟小菜或煲一罐鸡汤
慰劳我,从此我便喜欢上了粤菜。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正在公寓挑灯苦读, 阿珍
突然打电话找我。 她一个人在学校图书馆查资料写作业,忙碌了一天都没顾得上吃饭,
此时已饥肠咕噜,筋疲力尽,必须马上回公寓休息,但是夜深人静,风狂雨暴,想回去却
连雨伞也没有。 此时此刻,我当仁不让,满口答应, 并顺手拿上一个大红苹果,立即开车
赶往图书馆。当我安全顺利地开车把阿珍送回她的公寓时,我撑着雨伞陪她到公寓门口并
递给她大苹果。一瞬间,我们的眼睛紧紧相扣, 对视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阿珍突然
用力一把抱住了我,我也顺势在她额头上轻轻地一吻。 我们情不自禁地 坠入了爱河!
从那以后,我和阿珍开始了从朋友到恋人的亲密交往,出双入对,如胶如漆,形影
不离,令同学们好生羡慕, 工友们更是夸我们天生一对,地造一双。那年的圣诞节假日,
阿珍还和我一起结伴自驾远游,直达弗罗里达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无忧无虑,尽情享受
两人的世界和爱情的甜蜜幸福。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最美好的回忆。
可是, 一年以后,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的艰难选择。阿珍顺利完成了MBA的学业,
但是在当地小城根本没有好的就业机会,而必须去外地大城市碰运气。 我则刚通过博生资
格考试,即将开始博士论文的准备和研究,也根本不可能轻举妄动而中途转学甚至缀学去
追随阿珍, 而且我们都必须维持在美国的合法学生身份。 为此我们苦思冥想纠结了很久
,前路茫茫,悠悠寡欢。那时候, 阿珍的大妹刚刚与一位美国华二代结婚,从中国依亲
移民后在加州旧金山安家落户不久,大妹热情洋溢地邀请姐姐去加州相聚。反复商榷,思
前想后,我和阿珍都觉得她去旧金山应该是当时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而且梦想着等阿珍在
加州立足之后,我博士一毕业就去与她团聚。 无可奈何之下, 我们依依不舍地痛苦告别,
痛心疾首,至今刻骨铭心。可哪里知道,我们从此时空远隔,天各一方。
分别后的一段时间里, 阿珍和我彼此思念互相牵挂,保持密切的联系, 电话和书
信往来频繁。不久后,阿珍顺利地在纽约的一家保险投资公司找到工作,做财务分析师,
我也开始从她那里接受金融投资的启蒙教育。两年后, 我总算熬到了博士毕业并幸运地
找到了一份大学教职,可是没有如愿找到在加州的工作机会, 倒有点灰心丧气,也使阿
珍感觉非常失望。学校地处中西部的一个偏远小城,远离旧金山,交通不便,从小城去旧
金山需要开三小时的车后到州府大城坐三小时的飞机,往返一趟光路上就得折腾个两天时
间。但是,为了生活,工作和合法身份,我当时别无选择。在我工作后的第一个圣诞假期
, 阿珍不顾长途跋涉来看我,令我喜出望外,感激涕淋。 那可是分离两年后的第一次重
逢,甜蜜又幸福! 但遗憾的是, 阿珍高兴而来却扫心而去。我所在的小城地处偏僻,人
口稀少,除了学校仅有的几个亚洲留学生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华人或亚洲人,唯一的一家
中餐馆也只是快餐外卖,更不用说财务分析师方面的工作机会了。 临走时, 阿珍特意送
给我一张精美的卡片,以此共勉和留念, “你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把握未来“。我至今珍
藏着这份特殊的礼物。
从那以后,我们的联系逐渐稀少平淡。其间,阿珍和我都试图寻找能在同一个城市
工作和生活的机会,但总是不能如愿,倒是先后换过几份工作搬过几次家,以致于我们不
知不觉地失去了联系而音信全无。大约过了六年以后,我已经在东南部的一个大学城安家
落户。一天,办公室秘书突然告诉我,有一位苏珊女士打电话找我并要我尽快回话。我以
为只是有关工作的事,可是打通电话后惊得我目瞪口呆哑口无言。这位苏珊女士竟然是失
恋失联几年的阿珍啊!那时,她已经在洛杉矶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刚刚结束一段短暂而
痛苦的婚姻关系,离异独身,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打听到我的下落,获得了我的联系方式。
一番通话,几多停顿,情绪波动,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欲罢不能。但是,一切为时已晚
, 悔不当初。那时我已成家立业,非自由之身,为人之夫且为 人之父,责无旁贷,身不
由己。我们只好无可奈何地道别,互致良好的祝愿, 各奔前程,好自为之。每当想起,
我暗自神伤,泪水只往肚里吞。
你伴我一程, 我念你一生。朋友阿珍今何在?愿别来无恙,一生平安。
人生没有回头路,世上没有后悔药,且行且珍惜。
(免责声明: 此为文学创作,虚实结合, 艺术加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忌对号入
座)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