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4日星期一

我看美国教育危机

我看美国教育危机
马二

 近年来,美国各界大呼教育危机,力倡教育改革。受国际国内新闻媒介的影响,中国教育界也认为美国教育已病入膏肓,危机四伏。不可否认,目前美国教育的确面临许多严重问题,如学生吸毒,校园暴力,少女怀孕,学业不良等等。但美国教育是否真的糟糕到了不可救药,则是值得深入分析和讨论的。要清楚的了解美国的教育危机,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由于其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心态,美国历来是一个忧患意识与危机感十分强烈的国家。自1957年前苏联率先成功发射第一个人找卫星以后,美国朝野大为震惊,深感其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和威胁。为了加强其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竞争力,美国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不断的进行各方面的检讨和反思。前苏联瓦解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当然希望进一步稳固其霸主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危机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美利坚民族有着对现状永不满足的精神。他们总是执著地追求“更快、更好、更有效”,不断地向不可能挑战,寻求事物发展的极限。这种宝贵的精益求精的民族精神反映在教育上,便是不断的反省和改革,力求至善至美的教育使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因此,广大民众对当今教育问题的批评和指责也不足为怪。以新闻自由为标榜的美国传播媒介,常以负面的报道为楔头,更是捕风捉影,小题大做,无疑为社会民间的教育危机感起到了火上加油的宣导作用。
 美国教育危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美国教育进步与测量委员会所作的年度教育比较。该委员会每年对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各主要学科上的成绩进行比较,以便从宏观上分析国际间教育质量共性和差异。从教育研究的角度来看,跨文化、跨国家或跨区域的教育比较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其信度与效度一直是教育学家争论的焦点。首先,这种教育比较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国家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因此, 跨文化、跨国家或跨区域的教育比较不能反映国家、民族或文化之间的真正差异。以对文盲的定义为例,中国一般视未受过学校教育、无读写能力、目不识丁的人为文盲;而美国的文盲还包括那些所谓的功能性文盲,即虽受过教育,有基本的读写能力,但缺乏阅读理解能力。其次,大规模的跨文化教育测量一般以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但书面考试的内容既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也受课程、教材和教法的局限。对于书本知识以外的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等的测量,书面考试往往无能为力,可以说,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跨文化教育测量所比较的只是学生的书本知识,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如果仅以学生的考分作为衡量教育的标准,那么这种比较是片面的。任何熟悉和了解美国学校里实际课堂生活的人都知道,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以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而论,美国学生则是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并无危机可言。
 另外,就比较对象而言,将美国教育笼统地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以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允。美国是一个教育高度普及的国家,而且城乡差异并不十分显著;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仍在努力普及基础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实施的基本上是精英教育,而且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都很大。拿普及的大众教育与狭隘的精英教育相比,混淆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水平和质量上的真正差异,因而,高唱美国教育落后的奇谈怪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教育现在没有危机

美国教育现在没有危机  
作者:吃羊老狼  
其实,要说教育危机,任何国家都会有---如果没有的话为啥某某某某东西不是你这个国家先做出来的?所以,看问题要客观。  

最早是美国人发现(NSF有报告,老狼现在查不到文献了,只根据脑子里记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发明创造是很少一部分人做出来的,即使在专业的学者专家中也是10%的人做出90%的最重要成果。这是客观规律,人们必须服从。所以,从发明创造改变历史这个角度来讲,是少数人创造历史(而不是所谓的人民大众创造历史)。承认这个客观规律,下面其实就简单了:如何设计一套系统让这些少数的人尖冒出来?  从这一点来看,美国的教育是成功的。

从小到大,教育都是以启发式鼓励式为主的,基本没有中国的题海战术。这种教育方法对那些人尖是最合适的(人尖嘛,基本上一点就会),毕竟那些人尖的创造性在这种教育方法下能得到最好的发挥。所以,你看得诺贝尔菲尔兹奖的美国人绝大多数还是美国本土出身美国培养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美国的教育是成功的。  

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美国的教育对相当大一部分的非人尖学生不一定很合适。作为美国的大学教授,我见过理工科二年级学生不会四则混合运算的(认为(A+B)/C=A/C+B, “cause every letter should appear exactly once”),初中二年级学生化简(2/6)/7要用笔花半分多钟时间算的。这些明显都是中小学时老师没给学生做够多的训练。有时并不是老师不给学生训练,而是在启发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包括家长)自由惯了,不愿接受这样的训练。美国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honey, you are the best”,不管小孩到底学得咋样。我们秘书的女儿(白人)当小学一年级老师,给学生多留了作业,就有学生家长到学校投诉“给孩子太多压力了”。她女儿一气之下辞职不当老师了。  如果美国是个封闭的国家,这种教育的弱点和后果肯定早就显现了---肯定会缺少高级技术工人(如软件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但是,美国的移民政策使得不计其数的印度人中国人前赴后继地填补了这些空缺。所以,至少到目前为止,这种意料中的后果并没出现在美国。  

从教育学上讲,如何给学生足够的训练又不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永远是个难题。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上名校就等于成功。所以中国教育(还有中国学生,家长)的最高目的就是考高分上北大清华。这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其实是自欺欺人。要说危机,中国教育的危机比美国严重得多。

Click here for more discussions at CND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