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星期三

读《文化与教育随笔》有感

李 红 霞

早就听说美国的教育特别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突出对受教育者能力的培
养。但因长期生活在国内,没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更无可能亲身体验,所以对美国
教育的了解均来自"道听途说"。
去年有幸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派遣,以访问学者身份入境美国到了亚特兰大,不仅
实现了到英语国家学习英语语言的夙愿,而且实地考察了美国教育,感受了中美两
国在教育方面的异同,真可谓一举两得!
通过和亚特兰大的华人朋友及其家人的广泛接触,向导师请教,与美国学生交流,
深入课堂亲身体验教学活动,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等途径,使我逐渐对美国的教育有
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也时常将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与国内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
析,对这两种教育体制所表现出的异同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也正是基于此,当我
拿到马二博士的《文化与教育随笔》这个集子的样书时,首先被其书名所触动,继而为目录中一个个鲜活的篇名所吸引,于是便怀著极大的兴趣悉心研读了起来。
如果说之前我对美国教育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的话,那么马博士的大作无疑
给我提供了许多理性的东西,使我对中美两国表现在教育问题上差异能从不同的背
景和不同的角度进行认识,这算是我读此书的一大收获。
通过阅读此书,也让我了解了华人在美创业的艰辛,他们不仅要面对美国主流社会
的审视,更要面对其他族裔的挑战。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华
裔们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加深,这毫无疑问
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也正是由于许多许多像马博士这样的炎黄子孙在北美大陆勇
于进取、不断探索,才换来了今日华裔在美的成功,才让我们这些后来者尽管走在
美国的土地上依旧显得理直气壮。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马博士们的骄傲,也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
马博士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他在书中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在女儿启蒙教育过程中自
己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同时也将女儿的一次次进步所带给他的自豪之情表露得淋漓
尽致。相比之下,我在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显然没有他那么耐心,没有也根本不可能
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做过多过深的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基本上靠学校教育、靠
老师的管束。从这一点上来看,我显然没有他做得称职。
马二博士是一位严谨的学者。从他对中文学校教学质量的质疑以及中文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出他对中文教育的关注。正如他所指出的,规范中文学校的教学活动、提高中文学校的办学质量,是保证中华文化在美国华裔群体中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为汉语教学在美国教育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先决条件。毫无疑问,他的问题切中了要害,他的分析客观、准确,他的建议中肯、实在。
马博士是一位尽责的师长。从他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解到他的职业行为,不难
看出他是一位对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的良师,否则,他不可能在人才济济的美国
大学里长期任教并被聘为终身教授,更不可能有机会得到优秀教学奖。一个十四、
五岁才开始在汉语环境中接触英语的人,不仅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学位,而且还能得
到思想独立、富有主见的美国学生的爱戴,这可不是凭运气就能做到,而是要靠才
气和志气。冯博士用自己的执著换来了今天的成功。
马博士是一位赤诚的游子。尽管移居美国已经二十年,但他始终关注著祖国的建设
和发展,特别是国内教育改革的进展,这一点从他对中美教育的对比研究以及对中
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中可以看得出来。另外,他把自己回国探亲期间的所见所闻真实
地纪录了下来,对其中积极的方面做了肯定,而对个别消极现象只是点到为止,并
没有提出明确的批评,这一点我能理解,我想其他读者也能理解!
马二博士是一位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人,他能把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真实地记录下来,并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教育工作者这点尤为可贵。我相信他一定能在自己的学术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成就。

《文化与教育随笔》一书是马二先生有关文化与教育的杂文选集, 其中多篇曾在<<美中报导>>发表, 深受读者好评. 欢迎有兴趣的读
者上网购买(网址: http://www.lulu.com/content/2220211). 该书销售所得将捐献
给美国国际教育奖学基金会用以奖励优秀华裔高中生.

2008年4月29日星期二

天赋不是用基因测得出来的

From 新语丝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fazhiwanbao/gene.txt
天赋不是用基因测得出来的
·方舟子·

现在已进入了基因时代,基因这个舶来专业术语可谓妇孺皆知了,虽然一般人对基因究竟是什么所知甚少,但也知道那代表着最尖端的高科技,于是市场上就有形形色色打着基因旗号的产品。最近又出来了一个: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我国基因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并加强了社会应用的推广。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授权相关单位,根据已经研发出的与职业成功密切相关的记忆、智商、情商、体能、专注等5大类的11个基因,推出针对儿童的天赋基因型检测,以揭示其潜在智能类型及特点,帮助家长建立合适的培养计划。”
我不能说这11种“天赋基因”是子虚乌有,想必该单位的技术人员能够具体给出这些基因的专业名称,并举出相关文献证明它们与某项天赋有关。但是这就能用来做为“针对儿童的天赋基因型检测”的依据吗?不能。第一,对这些基因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我们对它们的功能还所知甚少,还未有定论。第二,天赋是极为复杂的现象,并非由某一个基因决定的,涉及许多个基因彼此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与智能有关的基因也许有几十、上百个,只知道其中的某一个基因,说明不了一个人的智能高低。即使将来某一天所有与智能有关的基因都被发现了,也难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智能,因为一个人的智能高低深受后天因素的影响。
因此,不可能仅仅根据某个或少数几个基因来揭示某个人的潜在智能,以此来建立儿童培养计划是极其不负责任甚至有害的,本来天赋很高的儿童完全有可能被误测为天赋低而扼杀了其天才,反之,天赋低的儿童也很可能被误测为天才而拔苗助长。这种检测技术在目前毫无正面价值,除了能够给相关单位带来经济价值之外。
这些所谓天赋基因其实都是国外发现的,但是我并没有见到国外有机构提供检测天赋基因的服务。国内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方面乏善可陈,在技术应用方面却要领导世界新潮流。国内许多科研机构盲目追求科研成果产业化,许多科研人员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利润,而不是如何踏踏实实地先做好基础研究。
事实上,一项基础研究成果往往要在实验室中摸索、试验多年之后,才有可能获得实际应用。但是在当前浮躁的风气和产业化的浪潮中,不成熟的技术、虚假的产品也纷纷推向市场,误导、欺骗没有专业辨别能力的普通消费者。消费者要避免上当,对那些打着最新科技旗号、吹得天花乱坠的产品,要多留个心眼。从“纳米产品”、“基因产品”到“干细胞产品”,面对这些你不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加以辨别的最新产品,还不如相信常识、常理,守住你的钱包,更不要拿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去冒险。
2008.4.27.

2008年4月2日星期三

中国地域歧视:进北大北京是河南的60倍

新华网
作者 邓兴军

中国著名学者徐友渔日前公布了一个惊人数据,2004年,北京大学在北京招收380人,在河南招收72人,这意味着河南考生考上北大的概率是北京考生的1/60。北大、清华等高校均是教育部直属,本应服务于全国人民,却产生“招生地域歧视”,引起专们一片质疑。
近年来关于部属高校招生地域歧视问题,今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通过大量的调查采访发现,高招地域歧视也已经随自主招生悄然松动。在日前举行的“教育改变中国———第二届信孚公益论坛”上,就高考招生地域歧视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徐友渔教授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
在2004年,北京大学在北京地区招收380人,清华大学在北京地区招收360人;而同年,北大在河南招收72人、贵州招收32人,清华也差不多。“河南省人口是北京的8倍,贵州省人口是北京的3.36倍。”徐友渔教授说,“也就是说北京考生考上北大的概率是河南的60倍,贵州的34倍。”
北京之外的部属高校也存在严重的地域歧视问题,招收本地学生要远远高于其他地方。比如地处上海的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计划占了总招生计划的40%,湖北武汉大学招收本地生占总招生计划的50%,浙江大学招收浙江省的考生占总招生计划的70%等。
这个事实太惊人了!”徐友渔教授认为这种不公正实在不能容忍!正是这样“畸形”的招生体系,造成了很多学生把自己户口转移到了其他省份,还有一批长甚至牺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千方百计要转到北京、上海等地工作,纯粹是为了解决子女念书的问题。教育们说,“如果这种现象不解决,高考移民这个现象是不会解决的。”
现象多发生在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既然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本应服务于全国人民,为什么会产生“招生地域歧视”呢?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教授谈了自己的观点。“比如我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原来复旦大学招的学生没有那么多上海人,‘文化大革命’前,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最多是福建人,因为那时候福建高考分数全国第一,但是为什么近年来,从10%扩大到40%呢?”葛剑雄教授说,“就是因为实行共建,这样主管部门给复旦大学拿6个亿,上海也拿出6个亿,这样就要提高本地招收的比例,否则钱为什么给你。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也受这样因素的影响。”
在目前的中国,许多人仍然把“上大学作为改变个人或庭命运”的重要途径。教育认为,高招取消地域歧视则是保障公民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高招地域歧视能否取消?教育们肯定地说,完全没有问题。高招的地域歧视问题已经议论了很多年,但是也有一点缓慢的进步。徐友渔教授认为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太难。“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认识问题和政策问题,不像一些问题要没有钱就做不了。”
徐友渔教授说,“高考分数歧视问题主要是思想问题和政策问题,并不是什么需要慢慢发展的问题,原则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实际是为不为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
葛剑雄教授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在我们现在的条件下还存在高校招生地域歧视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些人的不作为。”葛剑雄教授说,“国规定GDP的4%投资教育给予落实,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都是中央拨款,然后中央明令教育统一分配,高校就可以改变地方政府的干预。”
如何通过保障学生公平地接受高等教育权利构建和谐的社会?徐友渔、葛剑雄等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中央政府要保证国重点大学在招生上面向全国;其次要使地方政府、地方财力办的大学,包括民办大学要采取措施鼓励促使他们多招经济、文化发展不如他们地区的学生;最后要搞好义务教育,如果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在同样的起跑线起跑,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平等地按照分数全国招生。
高招地域歧视到底能否打破僵局?连日来记者的调查采访发现了一个惊喜的结果:继中国政法大学在全国率先实行按人口比例、考生数量等较为科学的招生计划分省配置外,高招地域歧视也已经随自主招生悄然松动。“自从2006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一直都实行按人口比例、考生数量、生源质量、历史原因等分配招生计划。”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刘琳琳说,“由于实行了新的招生计划配置方案,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份的招生计划历史性地突破100人,而北京的招生计划却相应减了不少。”
中国政法大学的新招生计划分配方案,目前还有没有高校效仿?刘琳琳副处长没有对此回答。但记者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近年来在北京投放的招生计划研究发现,北大、清华也在减少在北京的招生计划。2007年北大(含医学部)在北京招生计划为484人,比2006年减少7人;2007年清华在北京招生计划为319人,比2006年减少9人。业内人士介绍,教育部也正在出台文件,限制部属院校在学校属地的招生比例。
不仅如此,种种迹象表明,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则已经悄然推动着高校招生走向地域公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公布的2008年自主招生简章中,就没有文字显示自主招生计划要按省实行。多所高校招生负责人则告诉记者,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发展,高校招生的权限会越来越大,而最能体现高校招生目标的“自主招生”比例也将会从目前的5%有所突破。
北京多所高校招生负责人说:“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平等上大学的权利,教育部也一再要求加大对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