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星期五

美国的大学认证制度

美国的大学认证制度


美国的大学认证制度(Accreditation)是其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和中国教育体系不同的一个主要方面。首先,美国的认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认证机构独立于任何政府部门,高校申请认证也是完全自愿的,而非强制性的。从根本上来说,美国的高校都是独立于联邦政府的,因此教育部对它们只有拨款上的关系,而没有附属关系,同样的道理,认证机构也不属于教育部控制。但是,了保证认证机构的权威性,教育部规定,只有通过教育部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高校才有资格申请联邦机构的财政资助,也只有这些机构认证过的高校才有资格给学生申请联邦政府的助学金。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部间
接地扮演了“认证者的认证者”的角色。另外还有一个组织叫“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or CHEA - http://www.chea.org),它的角色是为各种认证机构制定质量标准,并且确保认证机构达到这些要求。只有达到这些标准的认证机构才能对各种专业和学校进行评估和认证。CHEA的成员包括3000多所高校,而这些成员可以直接参与认证机构的标准的制定。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高校和认证机构之间是一个双向的,互相制约的关系。这也有效地阻止了“Fake” 和“Bogus”的认证机构的产生。(该网站上还专门有一个专题“Diplama Mills and Accreditation Mills ”,提供了很多关于“文凭工厂”和“自创”“认证机构”的“骗局”,值得一看)。

美国的高校认证有两大类, 一种是学校整体认证(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目前有六个地区性的高校认证系统,分别为美中地区(http://www.msche.org),新英格兰地区(http://www.neasc.org),中北部地区
(http://www.ncahigherlearningcommission.org),西北地区(http://www.nwccu.org),
美南(http://www.sacscoc.org)和美西地区(http://www.wascweb.org)。另外一种认证是侧重于特定的专业和学院(Professional or Program Accreditation),如AACSB(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 - http://www.aacsb.edu),NASPAA (全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会 - http://www.naspaa.org),NCATE (全美教育学院认证系统 - http://www.ncate.org),等等。美国的高校往往要有一个区域性的学校整体认证,同时凡是有认证机构的专业也要有相应的认证。这些认证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没五年或者十年renew 一次。每次重新申请或者延续认证,都要向认证机构提交详细的自我报告(Self Study),然后还要准备onsite review- 也就是机构代表到学校实地考察。可想而知,学校花在这方面的精力非常可观。有时好像校长副校长和院长们整天挂在嘴边的就是各个不同的认证报告。这个刚刚结束,那个又开始了。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吃苦费力,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是不是走形式呢?

这就取决于你申请认证的目的了。一般来说,没有任何认证的学校就是中国所谓的
“野鸡大学”。这类大学当然也会有生源,但很少有真正合格的师资,资源也会很有限(如前所述,这类学校是得不到联邦政府的任何资助的),所以一般不会长久(巴灵顿大就在几年前宣布关闭)。而有权威机构认证的学校和学院,则不仅可以吸引高质量的师资,也可以以此为招牌,吸引好的生源,这样就可以取得良性循环。比如说,有AACSB认证的商学院,招生时就可以用此作为质量保证。这个国际性的认证机构现有 559个认证会员学校(即通过其accreditation的学校),其中95个会员学校是美国以外的商学院 (in about 30 countries)。AACSB对申请认证的学校进行严格的评判,从教师的研究成果,课业设置,课程内容,资源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initial 评估过程往往长达6-7 年时间(including pre-accreditation application, a five year cycle of self study, and final on-site visit)。AACSB会根据学校提供的书面材料,和评估者的实地调查报告来决定该学院是否达到要求。即便是达到要求的学院,也会收到AACSB的详尽的报告,提出各种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当然,美国的商学院肯定不止这500多所,另外很多商学院是没有AACSB认证的(According to AACSB, "less than 5% of the world's business schools have achieved this elite distinction."); 但大多数会申请另一个商学院认证机构的认证(ACBSP)。这个认证机构认证的学院一般规模较小,对研究的侧重较低,但也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认证标准和制度。所以,这些认证过程真的不是走形式,而是本着提高质量的宗旨认真完成的。

另外一个美国特色是,认证机构主要依赖业界人士的志愿服务 - 比如每年派到各个
需要考察的学校去的人员,都不是认证机构自己的雇员,而是从各个高校招来的教
授或者管理人员,而且他们的这些服务完全是义务性的。虽然没有报酬(当然差旅费是由认证机构负责的),但被认证机构请去做考察员,本身就是对你的专业成就的肯定,也是可以作为“专业服务”的一个项目,所以很多人还是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从另一方面说明美国认证系统的独立性和“志愿”性。

中国的高校认证制度目前还只是在起步阶段。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的高校历史
上都是附属政府机构的(如教育部直属院校,各部委直属院校,或者地方政府管辖的院校),这就和美国的高校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也决定了建立独立于政府机构的认证体系的难度。当然,中国也没有必要照搬美国的认证体系,但怎样建立有权威性但又有独立性的认证制度,是有必要提上教育界的议事日程的。

(by 昭君)

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

美国的“野鸡大学”

美国的“野鸡大学”:一部美国教育创业史

早期的“野鸡大学”并非一无是处,也曾在美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了解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对全面了解“野鸡大学”是有帮助的,它意味着一段美国的教育创业史和分化史。

“野鸡大学”是教育民主化的产物

一般意义上的“野鸡大学”,在美国有长久的历史渊源,是具有美国特色的历史文化现象,甚至可以说是美国“教育民主化”的一个特产。美国建国后,曾经历过高等教育为谁办的争论,保守派认为大学应该坚持欧洲传统,以博雅教育为主,为社会精英和教会人士服务。而坚持教育民主化的改革派则认为获得知识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所以大学应该向社会开放,强调工具化。论战最终以改革派的获胜告终,从19世纪开始,大学开始强调开放,并扩大选课范围,实用知识和科学知识开始进入讲坛。

《赠地法案》使得大学数量爆炸,质量分化

随着教育民主化目标的确定,1857年,时任众议员的莫里尔(JustinSm ithM orrill)起草了一个法案。这个法案规定,向每一个州赠与一块土地,以鼓励每一个州都建立一所农业和工业学院,教受“农业和机工技艺方面的技能……以普及高等教育和实用教育。”《赠地法案》于1862年被签署,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被消解,普通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出现,而质量良莠不齐也是在所难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赠地法案》推动了著名公立大学的创立,如密歇根州立大学,但其中最低端的学校也逐渐演变成了现今的“野鸡大学”。

《赠地法案》创办的学院除了发展正规的教育,还开拓性地使用了多样的办学形式。对那些不能正规上课的人们采取散发学习资料、开设短期课程和补习班的举措。这大大扩展了受教育范围,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不上课也可以拿学位的“野鸡大学”的前身。

教育民主化另一个产物:人人都可以办大学

教育民主化不单让每个人都有上大学的权利,也鼓励私人自由办大学。在美国,每个人都能开办大学,任何人都可以花几十元、用半小时的时间在政府部门注册成立大学,然后为自己及他人颁发学位。至于会不会被承认,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在美国很多州,注册一所大学和注册公司一样非常容易。例如在夏威夷,要得到州政府颁发的“资质证明”,只要花27.5美元通过夏威夷州政府的网站就可以获得。虽然美国各类大学多达上万所,但获得六大认证机构认证的大学则不足3000所。但从法律上来说,无论被认证还是未被认证的大学都是合法的。在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曾经是“野鸡大学”,最早的野鸡大学不是不合乎学术资格认证,而是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学术资格认证制度。

“野鸡大学”普通人获得学历门槛降低

《赠地法案》使得普通人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比起传统的教会、私立大学,当时的“野鸡大学”课程简单、学生年龄不限,学习时间可长可短,这是非常松散的大学学习制度。但是不要小看这种新型大学的社会作用,它改变了美国人对知识和社会对知识需要的看法。以前种果树、养牛、种玉米被看成是不需要专门知识的,现在有了大学,从事这样的事情也需要有专门知识了,知识和教育背景甚至成为从事这些职业的一个条件。因此,大学的文凭和学历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要求获得大学文凭的人也就空前地多了起来。[详细]

促进了普通高等教育和实用技能的普及

早期的“野鸡大学”大大扩展了受教育范围,美国平民因此学到当时最有效实用技能。虽然此类大学里学习的并非传统大学里哲学宗教等等博雅教育,但也使得更多的平民掌握了农业科学知识懂得了施肥和改良奶牛、猪等动物品种,也学会了给猪接种预防霍乱疫苗,耐旱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也开始广泛推广,提高了美国工农人员尤其是农民的技术素质和农产品水平。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仅最大程度地适应了美国教育的时代特点,普及了农业知识,还开创了多样办学形式的先河和典范。

昨天的“野鸡”演变为今天的名校

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普及,美国人对教育的态度也随之改变,逐渐把教育作为神圣的事业看待。所以当时多数人想做些公益事业或慈善事业,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为教育事业捐献。而有些富裕的人,则更喜欢拿出相当资金自己开办各种学校,一开始规模小,多是职业训练、“皮包公司”,即所谓的“野鸡大学”;而有些“野鸡大学”经过几代人心血的投入,也像哈佛一样成为了著名大学。哈佛大学1636年建立时用的是“剑桥学院”的名号,尽管它和英国当时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剑桥大学毫无关系,1639年接受了约翰&#·哈佛捐赠的四百本书,780英镑财产就改名为哈佛学院,所以人们称那时的哈佛为“野鸡大学”也是毫不过分。

第一波变质潮:为迎合日益增多的文凭需求

美国大学的发展中有重要的民主因素,获得知识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他们上大学甚至不单纯是为了找到相应的体面工作。有许多职业工作,其实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也能做,但有大学文凭的美国人做了,也不觉得丢分。令美国人感到骄傲的是:“我们的青年人大约有1/3要上大学,而欧洲国家的男女青年大约只有1/15或1/20是大学生。但在欧洲人看来,这些美国人大多数都不是大学生,他们并不是为从事某种专业学术活动而作准备的学生。”

但是,也恰恰因为美国大学生太多,所以没有大学文凭的人在工作市场上的机会就受到挤压,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于是买文凭便成为他们补偿自己不利条件的一个手段。正因为社会中有对假文凭的需要,自然就会出现供给。于是便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波的野鸡大学变质潮:给那些需要文凭,但又不想真的进大学学习的人们提供现成的“学位”。1876年,主管美国教育的伊顿(JohnEaton)称“文凭工厂”大学是美国教育的耻辱,可见这个问题当时已经相当严重。

第二波变质潮:为满足退伍军人需要

20世纪,美国出现了第二波“野鸡大学”演变为“文凭工厂”的大潮,并且诞生了一批真正以贩卖文凭为唯一业务的“野鸡大学”。1944年的“军人重新安置”法案(GIBill)让数以百万计的退伍军人进入大学学习。为了一下子吸纳这么多的新学生,美国新开办了许多大学。当然并不是人人进大学都是为了学习知识的,有的人只要文凭,不要学习,文凭便成为显示受过大学教育的唯一实在凭证。更有不上大学也要文凭的,既然有这样的需要,“文凭工厂”自然也就大有发展的空间。

当时的“文凭工厂”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后来国会在为朝鲜战争退伍士兵制定类似于“军人重新安置”的法案时,附加了一个条款,规定提供这项服务的教育机构必须符合学术资格认证机构规定的标准。学生只有进入这样的学校才能享受联邦政府的资助,这项规定一直沿用到今天。美国对大学的学术资格认证制度也从此才慢慢建立起来的。[详细]

开放的教育市场

美国塑造了一个极度开放的教育市场环境,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而且为那些对海外文凭有特殊需求的国家提供了一个特殊平台。根据美国宪法,联邦政府不能直接管理高等学府,只有私人和州政府有权创办大学,而认证只能通过非政府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而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州对大学的管理相对宽松,所以贩卖文凭的“野鸡大学”也多位于这两个州。


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极为发达的美国,恰恰也是“野鸡大学”最多的国家,它曾在美国历史上扮演了普及高等教育和实用技能的重要角色。但随着教育民主化的演进,“野鸡大学”开始分化,这就塑造了最顶尖的大学和最混乱的教育市场。但是,这些“野鸡大学”并没有把美国教育搞乱,恰恰它们的存在,使得每一个购买教育的学生和家长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每一所大学为自己的声誉负责。

(网易新闻)

2010年7月14日星期三

希望孩子好

中美文化差异:希望孩子好

200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所中学里,有两个孩子提前下了课,没有告诉家长就出去玩爬山,一个是美国孩子,另一个是中国孩子。

这两个孩子在天黑要下山的时候遇到了山石坍塌,滚到了半山,巨石砸伤了他们的腿,一动就疼彻心肺。到了夜里,寒冷,饥饿和黑暗像巨兽一样要吞噬掉他们,于是,那个美国孩子开始尝试着,用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慢慢地向岩石堆边上爬去,但是,岩石距离地面还有两三米的高度,这个孩子受伤的腿无法让他站立和跳下去,他干脆闭上眼睛,选择了翻滚到山下。他伤腿上的血滴在路上,没有人能想象,这个孩子是如何坚持爬回小镇的。

第二天清晨,当伐木工看到这个孩子时,马上把他送到医院。孩子肋骨折断了两根,腿是粉碎性骨折,但没有生命的危险。孩子说,还有一个中国学生也在碎石堆下,还听到那个伙伴在哭着叫妈妈。人们马上爬上山去,找到了那个中国孩子,他已经奄奄一息,还在呻吟中叫着妈妈,肋骨折断了不说,由于血流了一夜,他的腿必须锯掉,右手的大拇指也永远不能弯曲了。

警察在二位孩子伤愈后询问了二个孩子的经历。当警察询问美国孩子时,美国孩子说,绝望时,他躺在岩石堆里,看着流血的腿,他在想,他必须要下山,才能得救。当询问到中国孩子时,中国孩子说,绝望时,他躺在岩石堆里,看着流血的腿,他在想,妈妈快点来,妈妈来了他就能得救。

警察又问美国孩子,你为什么不想到要等你的妈妈来救你呢,美国孩子说,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常说,无论什么事情,人生里没有人替你买单,就算你的父母,挚爱,也不会。他的哥哥姐姐到了16岁时,父母就要他们出去打小工,要把自己的饭钱挣出来。所以,这个美国孩子知道,生活必须靠自己。

那位警察觉得困惑,又去问那个中国孩子,你父母平时怎么和你讲人生的困难呢?中国孩子回答说,我父母从小就和我讲,有爸爸妈妈在,什么事情都不用怕,还和我说,好好读书,考进好大学,假如考不取,明年再考,不用担心钱的。

中国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过太多的帮助,也习惯性地等待着别人的帮助。遇到困难和危险,先想到的是快点打电话给父母。

据统计,孩子在一岁到四岁时哭的最多,哭的时间最长。所有国家的孩子在一岁到四岁时都哭过,但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儿童在这个阶段哭得远比其它国家的孩子多和长,因为中国孩子从婴儿时起,就懂得越哭,父母越疼爱。但统计数据也显示,在美国的华人家庭的平均收入高于平均水平。

(By 中 平, from cnd.org)

2010年7月13日星期二

试谈美国名牌大学的新生录取标准

常乐

最近,北京高考状元被美国名校拒收的消息,引起一些反响,其实,我国的高考状元只说明考分第一,被美国名校拒收,是很正常的。我想从我对美国名牌大学录取标准的理解,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大家公认美国的高等教育在全世界是很发达的,很先进的。现在美国有大学4100余所,(公立大学1200余所,私立大学2900余所),其中研究型大学300余所,一般四年制大学2000余所,两年制社区大学1600余所。一般认为,在300余所研究型大学中,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学约50余所,其中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和痲省理工学院等校被公认为世界顶尖级大学。本文中提到的美国名牌大学就是想指上述像哈佛,耶鲁等这样的世界顶尖级大学。

美国名牌大学不仅要培养各学科领域的大师,拔尖人才,還要为国家培养各领域的栋梁之才和国家领袖人物。因此,这些大学受到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因为它们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美国的未来和发展。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应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的厚望,担负起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国家领袖人物的重任。我希望本文提出的“美国名牌大学的新生录取标准”,对改革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淡化以一次高考成绩为依据的高校新生录取标准能有所帮助,特别希望像北京,清华我国这样的名牌大学在自主招生中能受到启示,有所借鉴,有所创新。
美国名牌大学如何保证能实现培养顶尖级高水平的人才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每年能从全美国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报考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中,做到"千挑万挑”,‘’优中选优”,真正选拔出具有高水平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新生,这单凭一次高考成绩为录取依据是绝对做不到的。那么,他们是按照什麽标准和办法来录取新生呢?
高校的新生录取标准是高校招生制度中最核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高考内容,高校新生录取办法和高中教育的改革方向等。
美国名牌大学的新生录取标准是什么呢?我在定居美国的10余年来,一直在调查研究这个问题。我努力收集有关的资料;访谈被这些名牌大学录取的新生和家长并进行个案研究;向访问过这些名校的有关招生录取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和家长调查(美国有些高中毕业生在毕业前要随家长参观访问一些有意报考的大学;去年我的外孙女在高中毕业前就随父母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参观访问,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招生录取情况等),这样,便逐渐形成了我的有关美国名牌大学新生录取标准的如下的一些看法,它很可能有片面性,甚至把它定义为“新生录取标准”也不恰当,只能算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讨论和参考。
美国这几所名牌大学每年都有上万名来自美国和其它一百多个国家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而每所名牌大学每年只能录取1000多名新生。那么,它们是怎样实现“优中选优”的呢?究竟按照什么录取标准来进行选拔的呢?我的看法是:
总的来说,他们选拔新生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新生要”具有优异的学业成绩”;二是要“具有出色的爱好特长”;三是要“具有为社区服务的宊出表现”。
“优异的学业成绩”是指:一是高中阶段的各科成绩为A;二是类似我国高考的“学术水平测试考试”(Sat,ScholasticAssessmentTest)(简称Sat考试)成绩为高分或 满分;三是“高级定位考试”(AP,Advenced Placement)(简称选学的大学课程考试)成绩优秀。
关于“出色的爱好特长”是指:某项或多项爱好特长有很高的水平,例如它在全国范围内是一流的,领先的,获得国家级奖项或名次等,同时还要考查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担任的领导职务和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和管理领导才能等。
关于“为社区服务的宊出表现”是指:为社区服务的范围,内容,时数与事迹及其表现出来的为社区服务的主动性,对为社区服务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当义工和济弱扶贫中的思想品质与团队精神等。
美国高中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到图书馆或通过其它途径查找有关高校资料;报名前要大致选定几所打算报考的大学;有的学生还随家长亲自到打算报考的大学参观访问,并将受到接待大学招办人员的热情接待,回答问题甚至允许听课(我的外孙随家长参观耶鲁大学时,想听某位名教授的课,便给教授发了一个e-mail,她只说明自己是某高中的毕业生,叫什么名字,想听某日的第几节课,她和家长都没想到:这位名校的名教授竟立即给她回了e-mail:欢迎听课,并寄来当堂授课提纲和在课堂要讨论的几个问题)。
在考生选定报考的大学后,就要填写报名申请表格。
大学申请表格包括许多内容:如有关背景材料:姓名,地址,社会安全号,兄弟姐妺情况,父母职业和教育程度;本人参加课外活动的项目,职务,获奖情况;本人在社区服务中的表现如内容,时数等;回答简要问题和撰写短文如“你最喜欢的科目是哪个?为什么?”“简述你的成就和荣誉”或“我是怎样学会学习的?”“为什么上哈佛?”“你对什么最感興趣?”“十年后你干什么?”等。
申请大学时还要有由学校填写的高中成绩单,教师推荐信,Sat考试成绩和选学大学课程考试成绩等。
美国名牌大学还要对报考学生进行面试(一般委托当地本校毕业生代表学校面试)。
很明显,录取人员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可以了解考生的学习情况,爱好特长及为社区服务的表现和某些能力,思想品质与发展潜力等。通过了解考生选学大学课程的门数,难度和考试分数,可以了解考生对知识的追求,学习的能力与发展的潜力,这对于选拔优秀学生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但它是任何一次高考所无法考核出来的;通过阅读考生回答的问题和撰写的短文,可以看出考生的興趣,志向,才能,对人生的态度与写作水平等,这也是从任何考试成绩中看不出来的;美国名校要对考生进行面试(面试一般要进行约两个小时,内容涉及的面很广) 它也对录取工作起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所说的包括“优秀的学业成绩”,“出色的爱好特长”与“为社区服务中的宊出表现“等三个方面内容的美国名牌大学的新生录取标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录取工作中如何把握 呢?
从总体上说,我认为:”优秀的学业成绩“是其必要条件,应该说几乎没有一名在校成绩不宊出,Sat成绩不高的学生会报考这些名牌大学,同时我还发现在美国的高中几乎没有一个像我国高中有的学生只是学业成绩优秀而没有较好的爱好特长的学生,同时,美国很多高中还规定每个学年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为社区服务的时数,否则不能毕业,这项要求对促进学生的成长也是很有益的。
当然,如果考生只是具有优秀的学业成绩,而其它方面一般,这被名牌大学录取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我从有关资料得知,这几所名牌大学每年都有一批Sat成绩满分的考生而未被录取的。可见这些名牌大学录取新生时是很看重考生的“出色的爱好特长”和“为社区服务中的宊出表现”的。有人认为上述录取标准中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考生录取时其比重各占三分之一,我觉得不能说得如此绝对;如果说“三者缺一不可”是比较恰当的。而在实际上,面对报考这些名牌大学的考生都具有“优秀的学业成绩”的情况下,考生的“出色的爱好特长”和“为社区服务的宊出表现”及其在这两方面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思想品质,发展潜力和管理领导能力在新生录取时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美国名牌大学的包括上述三方面内容的录取标准很难掌握,其实,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和选学大学课程的成绩是很具体的;对选学大学课程来说,选学的与未选学的学生,其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有很大的差别;在选学的学生中又有选学课程的多少,难易程度以及考试分数的不同,这还能看出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潜力,学习的主动性等多方面的差别,而这些差别依靠一次高考成绩来区分也是不可能的。至于“爱好特长”和“为社区服务”等方面都有具体内容,如你的小提琴拉得好,那要说明你参加了哪些演出,获得的名次和附录音 磁带。
应该指出,这个录取标准在掌握时不像唯一的一次高考成绩那样准确,而确有一定的模糊性,可能在个别学生身上会出现偏差。在接待家长与学生访问时,有位哈佛大学的招办人员说:“比如,我们在报名的上万名优秀考生中经过优中选优而确定了1000名录取的学生。如果让我们在余下的考生中再选录1000名的话,我们相信在这第二个录取的1000名学生中,一定有个别的考生比第一个1000名中的某些学生要优秀。这是不是在招生工作中出了问题呢?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我认为这位招办人员的这种看法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是可取的。
关于“优秀的学业成绩”,“出色的爱好特长”和“为社区服务的宊出表现”等,我所说的这个名牌大学的新生录取标准,它是很有价值的,是很值得我国名牌大学借鉴的,这是因为其一,它既能保证高校录取高质量的新生,其二,又有利于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三,特别是对高中教育改革将起到极大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因为它要求高中面对学生挤进名校的极其激烈的竟争中,要下决心开设大学选学课程,要积极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它也会激励优秀高中学生在认真学好高中课程的同时,要努力多选学一些难度较大的大学课程,并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为社区服务,把自己锻炼成国家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方面是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急需借鉴的。

当然,借鉴别人的优秀的东西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情,要积极,稳重,先行试点。
美国一般四年制大学录取新生时,则主要依据考生的学业成绩;而对于二年制社区大学,现在美国的情况是只要高中毕业生想上二年制社区大学就可以上,学费也很低,同时社区大学一般都设有基础性专业,在这里学习两年后,如果学生愿意继续学习,还可以申请转入其它四年制大学进入三年级继续学习。这给某些后进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成长的机会。
研究美国名牌大学的新生录取标准,并使学生了解这个标准,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参加课外活动和为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它将促进学生的身心徤康发展。
从上述美国名校的录取标准来看,北京状元被美国名校拒收,就不难理解了。

2010年7月12日星期一

Red Rock Arches

Red Rock Arches

Amazing rock arches,
Carved out by mohter nature,
A bridge to heaven.

2010年7月11日星期日

Grand Tetan

Grand Tetan Mountains

Grand Tetan Mountains
Snowcapped pointy peaks
Beautiful bosoms

Crazy Horse

Crazy Horse

Crazy Horse marching,
Pointing his people and land,
Demanding justice!

Devils Tower

Devils Tower

Giant Devils Tower,
Seven girls, a wolf chasing
Where is the devil?

Hot Springs

Hot Springs

A steamy hotpot,
Boiling, bubbling, smelling good,
What's for dinner?

Mt. Rushmore

Mt. Rushmore

Four American giants,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
Boldly made history.

Yellowstone Park

1. Hot Springs
Colorful hot springs,
bubling, steamy, what's cooking?
Smells like rotten eggs.

2. Old Faithful Gyzer
Watchful curious eyes,
Patiently waiting for a glimse of
A shooting cannon

3. Burnt down trees
Scattered scotched logs
Among standing evergreen lodge poles
A battlefield of fire

美国的“野鸡大学”

美国的“野鸡大学

徐贲

  说起“野鸡大学”,先得对“野鸡”作一个简单的定义。“野鸡”一个意思是指“虚假”,“野鸡大学”就是假大学,假大学发的是假文凭。在美国,大学的真假是由专门的学术资格认证机构来认证的,这在后面还将谈到。“野鸡”的另一个意思是指不正规,“不正规”看起来是和“正规”比较出来的,但其实正规和不正规之间,存在许多不同的程度区别,所以,真大学也有不很正规的。我这里要谈到的主要是第一种意义上的“野鸡大学”。

  “野鸡大学”是美国文化的特色

  在美国,这种“野鸡大学”的通行说法是“文凭工厂”(diplomamills)或“学位工厂”(degreemills)。有人说,“野鸡大学”有辱斯文,把“学位”或“文凭”像商品一样生产出来,卖给有需要的顾客。其实,许多“非野鸡”大学做的也是这种生意,问题是,“野鸡大学”是没有得到“认证机构”认证的,由于不经认证,所以可以胡来,事实上也常常胡来,成为美国教育的牛皮癣。

  有人要问,美国不是一个讲诚信的国家吗?怎么会有野鸡大学,而且还这么有市场呢?美国有野鸡大学,其实并不稀奇。首先,诚信程度再高的国家,也不会没有欺诈。其次,诚信越普遍,就越有人钻诚信的空子。在美国找工作,一个人呈交一份简历,包括学历、工作经验等等,雇主一般相信他的陈述,并不会去一一核查,要核查也往往是等他做了什么错事、坏事,让人产生怀疑之后,才觉得有必要去查。“文凭工厂”炮制学位,有的干脆卖一张文凭,外加成绩单,有的需要短期修课,最短的是五天,有的要求交几篇论文或做一些作业,总之,学生无须学习,或者只需要极少的学习,就能取得大学文凭。

  知道一点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对了解美国的 “野鸡大学”是有帮助的。一般意义上的“野鸡大学”,在美国有长久的历史渊源,是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化现象,甚至可以说是美国“教育民主化”的一个特产。在美国历史上,所有的大学都曾经是“野鸡大学”,最早的野鸡大学不是不合乎学术资格认证,而是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学术资格认证制度。

  “野鸡大学”改变了社会对知识的看法

  美国大学由“野鸡”转变为“不野鸡”,并有所发展,要了解这个过程,就不能不知道一个名叫特纳(Jonathan Baldwin Turner)的美国人和林肯总统于1862年签署的《莫里尔法》。

  1857年,当时担任众议员的莫里尔 (JustinSm ithM orrill)起草了一个法案。这个法案规定,向每一个州赠与一块土地,以鼓励每一个州都建立一所工业大学。出售公地所得到的款项,可以由每一个州用于建立至少一个学院,学院的课程不排斥其他科目,并要列进军事学一科,还要有关于“农业和机工技艺方面的内容,……以便促进对工业阶级的通才教育和实用教育。”林肯总统于1862年签署了《莫里尔法》。现在的许多公立大学都是在《莫里尔法》的推动下创办起来的。

  课程简单、学生年龄不限,学习时间可长可短,这是非常松散的大学学习制度。但是不要小看这种新型大学的社会作用,它改变了美国人对知识和社会对知识需要的看法。以前种果树、养牛、种玉米被看成是不需要专门知识的,现在有了大学,从事这样的事情,也需要有专门知识了,知识和教育背景甚至成为从事这些职业的一个条件。因此,大学的文凭和学历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要求获得大学文凭的人也就空前地多了起来。既然有需要,也就会出现供给。于是便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波的“文凭工厂”潮,给那些需要文凭,但又不想真的进大学学习的人们提供现成的“学位”。1876年,主管美国教育的伊顿(JohnEaton)称“文凭工厂”大学是美国教育的耻辱。可见这个问题当时已经相当严重。

  美国的学院或大学的数量之多,发展之快,是无与伦比的。1870年,美国的高等院校有563所,到1919年达到近1000所,入学学生总数33万余人。到1935年,美国高等院校的数目达到 1500所,学生100多万人。到1960年,高等院校的数目达到2000所,学生超过300万人。而到1970年,高等院校的数目接近2500所,学生超过700万人。这么多的大学,良莠不齐自然是在所难免的,而“学位工厂”便是其中最低端的。

  “野鸡大学”和美国大学认证制度

  美国大学的发展中有重要的民主因素,获得知识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他们上大学甚至不单纯是为了找到相应的体面工作。有许多职业工作,其实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也能做,但有大学文凭的美国人做了,也不觉得丢分。令美国人感到骄傲的是:“我们的青年人大约有1/3要上大学,而欧洲国家的男女青年大约只有1/15或1/20是大学生。但在欧洲人看来,这些美国人大多数都不是大学生,就是说,并不是为从事某种专业而作准备的学生。”但是,也恰恰因为美国大学生太多,所以没有大学文凭的人在工作市场上的机会就受到挤压,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于是买文凭便成为他们补偿自己不利条件的一个手段。正是因为社会中有对假文凭的需要,“文凭工厂”这才因缘时会,涌现出来。

  20世纪,美国出现了第二波的“文凭工厂” 大发展,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1944年的“军人重新安置”法案(GIBill)让数以百万计的退伍军人进入大学学习。为了一下子吸纳这么多的新学生,美国新开办了许多大学。当然并不是人人进大学都是为了学习知识的,有的人只要文凭,不要学习,文凭便成为显示受过大学教育的唯一实在凭证。更有不上大学也要文凭的,既然有这样的需要,“文凭工厂”自然也就大有发展的空间。当时的“文凭工厂”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后来国会在为朝鲜战争退伍士兵制定类似于 “军人重新安置”的法案时,附加了一个条款,规定提供这项服务的教育机构必须符合学术资格认证机构规定的标准。学生只有进入这样的学校才能享受联邦政府的资助,这项规定一直沿用到今天。美国对大学的学术资格认证制度也从此才慢慢建立起来的。

  要求大学必须得到学术资格认证机构的认证,这本身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美国的认证机构都是民间私营的,认证机构本身就有野鸡的,因而被称作为“认证工厂”(accreditation mills)。野鸡大学可以找野鸡认证机构认证,有的“认证工厂”甚至本身就是“文凭工厂”自己开设的。这些野鸡认证机构当然不只是认证野鸡大学,它们往往采用“搅拌式”造假的办法,既认证真的大学,又认证假的大学,把它们搅拌到一起,弄得真假难辨。

  美国“野鸡大学”的危害和防范

  21世纪,科技发展,信息公开、畅通,按理说核查一个大学的真假应当比以前容易,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文凭工厂”的欺骗问题反而更严重了。这主要是因为在互联网上可以很容易地制造出一个大学来,做出来的大学网页可以跟正规大学没有什么不同。这些学校往往东躲西藏,有的干脆在美国司法权管辖之外的地方开办,而且经常是开一阵子,骗到一笔钱后就关闭了,然后再换一个名字,另行开张,就算要追查它们,也难以找到业主,使得追查十分困难。

  在美国到底有多少“文凭工厂”,谁也说不清楚,原因是,一来这种大学都是躲躲藏藏的,二来从这种学校得到学位的人一般都是三缄其口,不愿多说。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的一篇文章说,每年“文凭工厂”的进账高达5亿美元。俄勒冈和密歇根是公布“文凭工厂”名单的两个州,前者的名单上有260所,后者的名单上有600多所,如果统计美国所有50个州,数字一定十分庞大。究竟有多少人从这些学校里得到过学位,获得过文凭,更是无法统计。美国参议院的“政府责任委员会“(GAO)的一项调查发现,联邦政府雇员中,从某3所“文凭工厂”获得文凭的就有463位,从其他“文凭工厂”获得的还不算。8个联邦机构中,有28名高级雇员的文凭是从“文凭工厂”得来的。GAO调查的结论是,这是一个远远低于实际的数字。尽管确切数字的资料十分有限,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可见一斑。

  美国是一个重工作能力胜于重学历的国家,人们对“文凭工厂”发放文凭,对社会有何危害,认识并不很清楚。所以,对许多美国民众来说,了解“文凭工厂”对社会的危害,这本身就成为必要的社会启蒙。

  认识到假文凭的社会危害,下一步便是如何察觉和提防。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察觉和提防至少在信息技术上不再是一件难事。工作单位在挑选人员时,应该仔细核查当事人提供的资料。例如,2004年5月 11-12日,美国参议院的“政府事务委员会”举行了听证,2004年5月11日GAO发表调查报告,在这之后,联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办公室”制定了一些新政策,规定只有经过联邦承认的认证机构所认证的学校才能获得为培养联邦雇员专用的联邦款项。而且,在人员雇用和提升时,负责官员也必须更注意履历中的有关资料。

  在美国,有关假文凭的法律是在各州自行制定的,有的州紧一些,有的州松一些,“文凭工厂”大多开设在法律较松的州里。州立法机构充分重视“文凭工厂”的危害,对其进行限制,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例如俄勒冈州禁止在州内申请工作时提供假学位,第一次初犯会予以警告,第二次再犯,便处以罚款。如果别的州也照此办理,那么“文凭工厂”的生意应该是会大大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