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促进中国教育公平,改革高考和应试教育势在必行

By 兆宏 From cnd.org 摘要:优质热门大学在全国各地建立分校,大学教育采用“宽进严出”,是保障招生公平和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改革高考(微博)和应试教育的全新思维,也是在美国被长期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模式和方法。 正文 针对教育公平和教育改革,在两会中和两会后,代表们提出了令人期待的提案,新一届政府明确了“教育公平”的目标。本文旨在为高考招生公平和大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些事关全国学生的关键问题提供一些改革的新思维和新观念。 目前高考招生制度存在严重不公平 据北京的《新京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中教育界别联组会上表示,“目前高考还不能取消,袁部长说:“完全取消了谁占便宜?当官的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所以不能取消,但要改革。” 高考招生制度必须改革,并且必须尽早、全盘改革,相信这是广大经历过高考的所有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识。 但是,目前高考招生制度最大的不公平并不是袁部长所说的“当官的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 实际上,现有的高考招生制度不仅防止不了形形色色的招生不公平,而且催生了比招生腐败更大的机会不公平:学生能否考上大学、能否进入优质大学,不完全取决于考分数,也不取决于父母当官或有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所在地。由于大学在属地招生比例和数目畸高,导致其它省份(或者同一省份的)更优秀的考生的录取名额被属地生占用。 10多年前《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记者罗新宇、陈志文、李丽萍写的《倾斜的高考分数线》的系列报道并激起了热烈讨论,(请注意当时是全国统一试卷),据该报道: ·同一张试卷,同一次高考,不同省市的录取线动辄相差100余分; ·在同一所高校,各地同学的高考分数差可超过200分; ·在北京能上清华的分数,在一些地方上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重点的,在一些省则无学可上;(当时是全国统一试卷) ·去年(1999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一份提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份提案名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建议》,提案起草者是民盟中央常委、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万鄂湘教授。据说,湖北省省长蒋祝平听说万教授准备起草这份提案,立马表态:我第一个签字加盟。这份提案将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平等问题专门提了出来:“除个别实验省市以外,全国的高考考生考的是同一套题,可是中部省份,如湖南、湖北、江苏等省的分数线要高出经济发达省市(包括北京)近180分!中部高等院校同一个班的学生,高考分数之差有的竟达 200分以上。” ·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却为什么没有统一的录取分数线?1982年,全国首届高考科研讨论会就曾专门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试学研究课题,专家们提了不少意见,但是没有结果。 针对北京上海的优质公立大学在其属地招生的不公平,民间戏称这些大学是“北京人的大学”和“上海人的大学”。虽然早在1982年这个问题就被提出并研究,可是属地招生不公平非但没有被纠正,反而在近年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北大清华在2012年在北京的扩招。 除了不同省份之间的入学机会的极大差异,在同一省中这样的机会不均等同样存在。摘录王恩儒和陈金永的论文《倾斜的分数线—中国大学录取条件的地区差异》如下: “在(除三个直辖市外)几乎每个省内也同样存在高校录取的地域差异。本文以宁 夏和山东为例,阐述了本科录取分数线在省内各地区的变化。特别是山东,多年来本科录取分线一直划到地级市,不同的地市录取分数可能相差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山东省内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变化呈现出和全国类似的特点,甚至趋势更为明显,即录取机会仍然向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倾斜。青岛的例子显示,即使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城区的考生可能比市属的郊区和农村的考生有更大的机会升入大学。对山东的分析证实了“地主偏向”在地市甚至更小的行政地域层次的存在。” 俞敏洪在全国政协提案 针对大学属地招生的不公平,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中,政协委员、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微博)提出了议案以推进高考和招生的公平,(议案网址:http://news.sina.com.cn/c/2013-03-05/105126433071.shtml),议案的核心建议是: 1)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即统一试卷。特别重要的是第二条建议,摘录如下: “2)依据考生数量同比例分配招生名额。全国性高校根据实际考生数量(以考生户籍为准)同比例分配各省区招生名额。这样的名额分配方式让不同省份拥有平等的录取率,给予每个考生同样的录取机会,可有效解决因地区教育水平差异带来的招生机会和入学机会的不公问题。” 俞敏洪的提案中的其它重要建议包括:“取消名目繁多的高考加分与推荐入学;国家应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切实投入人力、物力,加大对教育贫困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工作,逐步缩小教育资源与水平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俞敏洪提出的办法是否是唯一的保障公平招生的办法?他的办法优点是考生机会均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优质热门大学的属地生的招生名额将大幅减少,同时其他省份进入这些大学的名额将增加。换句话说,在总体蛋糕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每个省分到蛋糕的份额将调整,有赢家必有输家,输家就是那些既得利益省市。 美国加州大学的各地分校和“宽进严出” 其实有个“一箭三雕”的办法可以解决招生公平问题,同时改革甚至取消高考、彻底告别应试教育。这个办法是什么?一言以蔽之,第一,优质公立大学应当在各地建立分校;第二,采用“宽进严出”作为招生和毕业的标准。建立分校和“宽进严出”可以同时实施,也可以分开实施。 何为建立分校?何为“宽进严出”?请看著名的美国公立大学加州大学是怎么做的。以下表格是加州大学各分校的录取和毕业率。注意:毕业率分成入学4年后的毕业率和入学6年后的毕业率,数据不仅反映了学生转学、退学和淘汰率,也反映了学生在读期间因各种原因休学、兼职工作、周游世界等因素而延长学习时间。 比较美国加州大学各地校园的本科录取率和毕业率 校园所在地 本科生数量 录取率 获得学费资助率 入学四年后毕业率 入学六年后毕业率 伯克利Berkeley 25,530 22% 66% 66% 90% 戴维斯Davis 24,626 47% 70% 50% 80% 俄凡Irvine 22,226 44% 62% 58% 82% 洛杉矶Los Angeles 26,687 22% 67% 67% 89% 摩赛迪Merced 3,190 91% 83% - - 河滨Riverside 16,996 84% 78% 39% 65% 圣迭戈San Diego 23,143 36% 68% 56% 84% 旧金山San Francisco 只有研究生教育 圣芭芭拉Santa Barbara 19,796 48% 64% 53% 80% 圣克鲁兹Santa Cruz 15,259 64% 61% 49% 73% 数据来自美国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Statistics(全国教育统计中心)。数据网址:http://collegeapps.about.com/od/choosingacollege/a/uc-comparison.htm 在小城镇和偏远地区建立分校 除了位于洛杉矶、旧金山、圣迭戈的校园,加州大学各地校园基本坐落于小城镇,在这些学校几十年前建立时,有些小城镇的人口可能只有几万人,和中国现在的众多乡镇人口相当。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其所在的伯克利市,2010年统计的人口也仅仅是112,580 人。把校园建在小城镇和偏远地区,可以看到加州大学为全民服务的责任心及担当。 反观中国的优质公立大学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优质公立大学资源不应当只是“北京人的大学”和“上海人的大学”,也应当同时是湖南人的大学、贵州人的大学、江苏人的大学、新疆人的大学、山东人的大学……而建立分校就可以使之真正成为全国人民的大学。换句话说,建立分校可以把蛋糕总量扩大,那些江苏、山东、福建、湖南等地的高水平学生不再和北京、上海的属地生竞争北大、清华、复旦等优质大学的招生名额,各省市都可以是赢家,皆大欢喜,避免了俞敏洪方案中的既得利益省市变成“输家”,因此,可以减少改革和实施过程中的来自“输家”的阻力。 教育部和优质公立大学花的是全国纳税人的钱,有责任有义务在全国各地建立分校,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到各地(尤其是中小城镇),这不仅有助社会公平,而且还能配合新一届政府的城镇化的策略。没有优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资源配套的城镇化,无非就是钢筋水泥取代红砖黑瓦,而大城市所独有的优质“软”资源还是没有得到公平、均衡的分配。这就像做饭只做了白米饭,没有做菜下饭;这就像住在没有家具的毛坯房;结果很有可能就是更多的“空城”和“堵城”。 大学建立分校有足够的他山之石可作借鉴。除了加州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在苏州、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宁波已经建立本科教育;而美国纽约大学在上海、美国耶鲁大学在新加坡、中国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正在建立本科教育分校。 另外值得借鉴的是中国科学院的办学模式。中国科学院不是纯学校,在中国12个省市设有分院,研究所遍布中国各地,除了坐落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办学模式。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新型高等学校,是由北京的4个校区、北京外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国的117个研究所组成的“大学校”。迄今,国科大已经培养出了9.97万名毕业研究生,其中博士4.71万名。 国内优质大学建立各地分校的校舍和师资问题如何解决,请见笔者的文章,链接如下:http://edu.163.com/13/0204/14/8MSIHMQM00294JD8.html “宽进严出”如何震慑和防止招生腐败 “宽进严出”如何防止和减少招生腐败?很简单,如果学校毕业标准严格,比如像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一样,虽然有84%的高录取率,但入学四年后只有39%的学生能毕业,假如中国学校也采用严格的毕业标准,即使不合格学生侥幸进来、但是不好好学习便不能毕业。严格的毕业标准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也可以很直接地震慑企图靠不公平手段入学的学生,从而达到防止招生腐败的目的和结果。 而用现有高考制度防止招生腐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都是值得探讨的,不应想当然。退一步说,即使假设高考制度能有效保证招生公平,高考制度的所造成的其它各种严重弊端如应试教育、奥数、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压力、体质下降、一考定终身等等,其祸害远远大于其收获。 高校毕业标准有人管吗? 反观我国的大学,很少听说有学生不能毕业,对大多数学生似乎是“严进宽出”,而对某些父母有钱有权的不合格学生来说,也许就是“宽进宽出”了。 大学的毕业标准、大学的教学质量是谁在管?是如何管的?企业界有质量监督管理局监督产品和服务质量,但是不知道我国的教育界--特别是针对大学教育--有没有质量监督机构。如果有,笔者不知道该机构是怎么管理学校毕业生的质量和毕业标准的。在笔者所在的某中部省会城市的一所重点大学,可以很容易地在校园里看到各种如论文代写、找代考枪手等小广告,供需买卖两不误。一位大公司的高管告诉笔者,他所在企业招收的本科生、研究生,有些连“卢沟桥”、“九一八”都不知道。 如果大学采取“宽进严出”,其实质是把在大学进口(招生)严格把关所耗费的巨量人力、时间和资源转移到大学出口(毕业),这一个进口出口的变化带来的收益和正面效果可谓是一箭三雕:首先,有助解决招生公平问题(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第二,废除高考指挥棒,解决了应试教育、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体质下降、一考定终身问题;第三,解决了毕业生质量问题;第四,有助解决高考移民、异地高考问题。假如清华、北大、复旦就在自家附近,还有谁会去“北上广”争取异地高考权呢? 鉴于中国各大学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宽进严出”可以先在最优质或管理水平较高的一些大学先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到更多大学。 只有新思维新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中国教育中的一些痼疾,必须采用全新思维才能治疗和治愈,过去的思维和方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生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而非治病的药方。引用爱因斯坦教授的话:"We cannot solve our problems with the same thinking we usedwhen we created them."翻译成中文:“过去的思维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如果沿用同样的思维,我们就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中国古人用“刻舟求剑”也说过:“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舟”是社会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问题,“而剑不行”则是用旧思维和旧办法去对付不断变化的老问题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招生不公平、改革高考制度和废除应试教育等诸多重大问题,虽然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长期呼吁、研究、建言,但是迟迟看不到各优质公立大学和有关部门拿出解决问题的的决心、诚意或者办法,更看不到“雷声”和“雨点”,令人极度失望。 大学教育采用“宽进严出”,优质公立大学在全国各地建立分校,是保障招生公平和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改革高考和应试教育的全新思维,也是在美国被长期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模式和办法。 我期待教育部和教育界有识之士下决心改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不要拿国情做借口而不改革,正是因为不合理的、落后的、不公平的旧国情,才需要教育部和教育界有识之士拿出魄力、智慧、实干去改成更合理、更公平、更有利于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新国情。希望教育部和优质公立大学顺应民意,听从习主席的教导,及早拿出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教师满堂灌”与“学生为中心” ——东西方教育理念之差异

“教师满堂灌”与“学生为中心” ——东西方教育理念之差异 By 楼兰 From CND.org “教师满堂灌”还是“学生为中心”,是检验学校和教师能否适应新世纪的标准。 高中的中文课开始了,今天要开始新的一课——内容与天气和季节相关。按照事先设计的课 堂程序,本老师先主持一个承上启下的开场活动(Opener)。同学们每人一张纸,先折叠后写笔记,四个角上分别写下四季信息。我的开场还没完,五六个学 生已经上了讲台站成一排,还催促说:“老师,我们能不能开讲了?” 原来,我采取的是叫作“拼图小组”(Jigsaw Groups)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准备教一课书。如今美国时兴“主题单元教学法”,而中文二级的这几课书的内容分别是衣、食、住、 行、体育、及天气季节,都是很实用的日常生活话题,正好作为单元主题。老师安排好课时计划,各组学生经过讨论自学备课,安排每堂课分别教生词、句型与课 文、文化等内容,并组织游戏等活动。今天这次课就是由这个小组的学生教本课生词。因此这些美国高中生都跃跃欲试等不及上讲台了,居然催促本老师让位下台, 那我何乐而不为,教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应用嘛。 这个组的五六个学生先逐个自报姓名,因为我还给所有学生发了“讲课评估表”,要给每个讲课的同学打分,因此讲课的学生要注意表现,听课的学生也得关注每个 “讲员”的言行。该小组已有分工合作,今天由两名学生主讲生词。屏幕上打出他们制作的PPT,已经把生词分类归纳,边讲解发音和词义,边让其他同学抄写到 笔记本上。学生讲课当然不会十全十美,例如他们的PPT上就把“暖和”写成了“暖火”,这时就需要老师拨乱反正,指出这里不应该是“火”。讲课的学生马上 反应过来:“啊,应该是‘和’!”并写在黑板上。我趁机讲了“和”作为多音字的几种读法和如何使用。将错就错,这样一来反而让学生们印象深刻,恐怕以后再 不会写错这个词儿了。 词汇讲解过后,讲课小组将自己编写并复印好的作业纸发给全班学生,让他们当堂做练习。做完了交来,由讲课组的学生批改,然后交给我登记成绩。这一堂课,本 老师基本没费多少口舌,只在教室里到处转悠,看看学生们写得怎样或有什么问题。这是一节典型的“学生为中心”课堂,是美国提倡的21世纪教学方式。如今, 如果你有机会到美国主流中小学去看看上课情况,就会发现,很少见到一位老师站在前面讲一堂课的。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们,他们或者分组讨论,或者登台演示,或 者自学分享,而老师的责任则是组织和指导学生。 “学生为中心”(Students-centered)是针对传统的“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而言,是美国在20世纪末提出的 “21世纪教学方式”中之一项,旨在创造适合新世纪教育理念的学习环境,也是本文要论述的21世纪中美教育理念的一项差别。 所谓“教师为中心”即咱们中国人很熟悉的传统教学法,老师一言堂,不管学生水平是否参差不齐,是否听得进去,老师一门心思按自己准备的去讲。这样的授课方 式通常由老师从头讲到尾满堂灌,连让学生提问回答的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给学生展示自我互教互学了。就是在美国,直到数十年前学校也实行这套教师为中心教 学法。20世纪下半期,教育心理学在美国发展起来,引入启发式教学法,课堂重心逐渐从教师意志转到学生需要。 进入21世纪,美国学校全面提倡“学生为中心”,即教学内容和方法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不能老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而是要看学生想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安 排。经过实践证明,老师们若要了解什么是当今学生们喜欢的教学方式,最好就给学生们机会自学互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老师的角色是当主持人 (Facilitator)及组织协调人(Collaborator),也可以说是导演(Director)。如果一个电视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自己讲话太 多,抢了嘉宾、专家和观众的话语权,大家肯定觉得这主持人太话痨不称职。如果一个导演不能调动出演员们的潜能充分表演,光靠自己登台,那能叫好导演吗?其 实,做主持人要比一个人滔滔不绝讲一通的挑战性大多了。因此说,21世纪“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对教师们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我是在21世纪初进入美国公立学校当中文教师的,有幸的是,一入行接受的就是外语教学的5C标准和适用于所有学科的21世纪教学方式,一向乐于学习新东西的我也很认 同这些新理念。然而,过去自己在中国所受的传统教育的烙印,和在社区中文学校教书多年养成的刻板教学风格,却难以一下子消除,因此在教书实践中经历过很多 矛盾纠结。 刚开始在公立学校教课时,我以为凭咱从小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认知和多年在中文学校教书的经验,教教中文〇起点的美国孩子还不容易么。但很快就体会到,在公立 学校当老师不容易,除了要考取教师执照,每学期还要经受校长和本教研部主任的数次听课评估。美国主流学校进行教师评估的目的,主要是监督检核教师是否称职 并督促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因此要由具有雇佣权的领导实施。私立学校可以自行确定评估标准,而公立学校则由各州教育局设立一套统一标准,通常包括对所教科目 的知识、教学计划与组织、教学方法和活动、课堂纪律管理、与学生关系、新技术的应用等几方面,各学校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修增一些条款。为了有资 格对教师进行评估,校行政领导和业务主管们还需要经过特别培训。有时州里还派评估考察团到各校视察。因此人家那评估报告写得很专业,一堂课从开头到结尾, 每时每刻老师说了啥学生做了啥都记录在案,然后对照那几条标准分析得有理有据。 起初每次领导们来听我的课,都对我的中文知识渊博给予高度评价,也对计划和准备工作和教课能力加以肯定。但却常指出:老师讲得太多,给学生表现机会不够。 记得当初校长曾对我说:“你讲课时容光焕发妙语连珠,很生动有号召力。看得出来你准备充分又能即时发挥,而且你自己很享受教课过程。但是,如今的课堂不该 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应该把舞台中心的位置更多的让给学生们。” 在21世纪的美国,主流学校的教师评估当然要以那套21世纪教学法为衡量准则,因此是否“学生为中心”是重要的一条。但跟我类似的中文教师们多是成年后才 来到美国,自己没在美国上过中小学,多数也并非学教育出身,而是趁近年中文热改行教书的。即便有些人在中国上过师范教过书,到了美国也会因知识结构老化和 教学理念差异而不适应。越是受中国式教育影响深的老师,越不乐意轻易把教学舞台让给学生,也就不会被美国学生甚至社区中文学校的华裔学生所欢迎。这是很多 华人老师到美国主流学校后面临的严重挑战。 有一次在美东中文学校年会上,听一位在大学教了几十年中文的著名美国教授讲演,他指出:“在新世纪的语言课堂里,必须给学生应用语言的机会。每一位老师都 应该回顾一下,每堂课你自己讲话的时间占多少比例?如果老师讲话超过一半,那你就不是好老师!”当时与会的一些中文学校老师听了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但回去 跟公立学校美国老师们一念叨,人家都说言之有理。新世纪的课堂就是要打破“教师满堂灌”,提倡“学生为中心”,尤其语言课,必须多给学生练习使用语言的机 会。 经过公立高中几年熏陶,我努力改变中国式的教师满堂灌教学方式,尽量多给学生练习机会,课上常安排学生互相对话、做课题演示、小组讨论和分享等活动。其后领导们再来听课,如果遇上学生参与多的,往往评价较好;遇到那堂课学生参与较少,则仍会指出不足。 在一个富裕郊区好学区教了几年中文之后,我换到一个多元化城市校区成为全职教师,工作量加大,学生难管教,对老师的评估却更专业更严格。但好在学区给予教 师更多培训和指导。有时我觉得课上给了学生很多时间对话讨论,但教研部主任听课时仍会指出:这还属于教师指导管理下(Teacher-directed) 进行的学生活动,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为中心”, 并建议我采用“拼图小组”(Jigsaw Groups)方法安排学生自学互教。尤其在这样的 多元化校区,每班学生人数多,学生水准和用功程度差距很大,靠老师一人教课往往顾此失彼。而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们既独立思考又互动分享,可达到 互相督促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除了“拼图小组”,我还在教师培训中学到很多美国适合学生中心课堂的“教学策略”,比如“脑力激荡” (Brainstorm)、“思考-组对-分享”(think-pair-share)等等。我也从学生们的教课中学到了很多新一代喜闻乐见的课堂游戏。 我在实践中茅塞渐开,从此本文开头时的学生主导的场景就经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后来教研部主任再来听我的课,也正赶上一个小组的学生在教课,并且将语法中 挺难分辨的“在、有、是”的用法讲得很清楚。课后,主任赞许地对我说:“你终于掌握了,这才叫学生为中心!”人家这次给我的评价也相当好,尤其那句“这是 一个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令我感到很自豪。 看到美国学生们的进步与成就,我真正理解了“学生为中心”的意义,这并非只是追求表面形式,而是配合美国培养21世纪人才具备四项能力(4Cs)的需要。 这四项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 创造和革新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给学生机会讨论自学互教,可以锻炼所有四项能力——他们需要互相交流讨论协商,需要团队合作,要批判地去思考提问并解决问题,要 创造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说实话,学生们设计的很多课堂活动和游戏,我都想不出来,但孩子们却知道什么教学形式更适合他们自己,学起来更有趣有效。这样学 生为中心的课堂,令我也颇有收获,真是“教学相长”。 走在学校的走廊中,我时常从门外看看其他各科老师的课堂,学生们或者一团一伙的学习讨论,或者自己读书写作,或者在向全班做演示,或者观看屏幕上的影像, 甚至热闹喧嚣地做游戏活动……有时都不知道老师在哪儿,仔细看才发现老师混在学生小组里或坐在后边。无论什么科目,在学生中心的课堂里,老师都会先让学生 自学讨论并尝试解答问题,学生遇到不会的难题才会引发思考,并试图通过努力想办法解答。学生们或许采用各异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答案,互相分享争论的过程也是 体验另类思考。最后,老师只需点明正确方法答案,学生们就豁然开朗。与老师范范讲一通相比,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分享学得的知识肯定理解更深,记得更牢固。老 师也可以从学生分享中发现容易出错的地方,从而重点说明。 “学生为中心”为善于动脑思维活跃的学生提供表现机会,也能督促比较懒惰有依赖性的学生主动学习。如今美国中小学生们对这样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方法早已习以 为常,但这却与中国人印象中的学校课堂大相径庭。很多华人家长也因不了解美国21世纪的教学新理念而对学校提出外行的质疑。有的华人家长说上小学的孩子拿 回数学题不会做,家长便责怪美国老师怎么这样,教都没教的内容就让孩子做题。家长还把题目拿出来请朋友甚至网友一起解答,闹得连大学数学方法都用出来解小 学题。其实人家美国小学老师就是先让学生自学思考,次日同学们分享各自的解法,老师再教正确方法,孩子马上就会了。也有的家长抱怨美国老师总是辅导班里几 个差学生,却让好学生一块自学。其实,这是老师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给好学生更具挑战的任务让其思考分享,其后老师一点就通;而对理解力差的学生就得 多花点工夫启发。华人家长对美国学校的误解,多是因为不了解美国的“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不大会配合学校。要培养好学生,除了要培训教师外,更得教育家 长跟上形势啊! “教师满堂灌”与“学生为中心”,中美这两种课堂教学法理念的差异和冲突,在华人聚集的社区表现更明显。例如一些华人办的中文学校依然盛行传统的“教师满 堂灌”上课方式,华人家长们也觉得那才叫“教书”,而丝毫没有考虑学生们是否能接受。也难怪很多在美国生长的孩子不喜欢上中文学校,其实问题并不在于中文 是否难学,而是因为那套陈旧的教学法让习惯美式学校的少儿们感到枯燥无聊学不进去。有在大学教中文的老师说,不少ABC到了大学才开始学中文101,问他 们为何家里有中文环境却没学点汉语。那些学生说小时候本来还会用中文对话,就因上过中文学校讨厌那教学方式,反而开始抵触中国语言文化,直到上大学才又从 头开始学。听到这样的结局,难道中文学校们不该汗颜? 我也曾在周末社区中文学校教过多年。自从到主流学校接受了专业培训,我开始反省中文学校的教学方法,并尽己所能将“学生为中心”应用到中文学校课堂里,社区学校也应该与美国主流教育接轨么。我在中文学校教的也是高年级,而且学生都是华人家庭出身,因此中文水平要比美国学生好很多。本来采用“学生中心”让孩子们发挥应比在美国高中更有条件,然而,我却遇到了跟主流学校完全相反的阻力。 数年前我刚开始在中文学校采用请学生备课讲课方式时,有些家长找校领导提意见,说是“老师不备课讲课,让学生讲能学到啥”?家长不懂教学不奇怪,如果遇到校领导也外行保守,那矛盾就大了。但我坚信这种主流学校推行的教育理念是正确可行的,跟我同教最高年级的一位年轻老师也赞同并采用了学生讲课方式。经过若干年坚持,中文学校的很多学生和家长也逐渐理解并习惯了这样的学生中心课堂,并确实在学生们身上看到了成果。有个学生曾经因为讨厌上中文学校而成为令老师们头痛的捣蛋鬼,到了我的班里却对学生教课的方式很感兴趣。他母亲也在本中文学校教书,说这么多年来,儿子头一次积极主动请妈妈帮忙准备中文课,而且将那课书准备得很充分。那位母亲后来也学我采用鼓励学生多分享的教学方法。她说幸亏儿子跟我学了两年,不仅启发出对中文的兴趣,还增强了自信心,品行也有很大进步。当年出名的调皮鬼,如今懂礼貌爱学习乐于表达,即将进入常春藤布朗大学。 海外社区中文学校普遍面临越到高年级学生越少的问题,原因就是那套中国式的满堂灌教学法不被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所接受。孩子小时被家长逼迫上中文学校,到了中学年龄青春逆反期,有主见的学生就不肯再每周末来听一个老师喋喋不休了。而自从我们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师采用学生中心教学,留住了更多的高年级学生,每年总有三四十名学生坚持学完十年级毕业。我还在中文学校年会上介绍过如何吸引高年级华裔学生继续学中文的经验。 然而,在中文学校对老师进行评估时,却反对我们采用“学生中心”教学法。我本来还想趁评估小组来听课时,请他们见识一下如何将主流 学校的上课方式移植到中文学校。我的每堂课都类似公立高中有多项教学环节,先有开场(Opener),末有结尾(Closer),中间转换三次不同课堂活 动,分别是教师授课、学生小组讨论、和学生讲课演示。但听课小组没一个人走过去看看学生们讨论什么,却因为学生讲课时说中文发音不够准声音小等问题,在评估报告中写到“学生讲授基本没达到效果”、“使用这种方法还需对学生有一个培养的过程,中文学校一周一节课的形式,是否适合这样的挑战?”“建议能否加大老师参与的比例”云云。这跟公立学校的评估正好截然相反。 我和公立高中外语部主任及其他老师谈起中文学校如此评估,人家都觉得很外行,起码对如今实行的主流教学理念缺少概念,跟不上大形势。还是按以往中国式的老观念,认为只有老师满堂灌的“教”才算“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而不认为学生思索分享是更重要的“学”。学校上课就是培养学生的过程,无论是一周一次还是天天有课,你学校和老师不利用上课过程全面培养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给他们创造使用语言机会,难道等着让家长培养或学生自己修炼好了吗?那人家何必周末来上这中文学校呢? 我作为身兼主流学校和社区学校的一名教师,都觉得在两种针锋相对的教学理念中执教很难平衡,加上公立高中的工作繁忙,因此不再去中文学校服务。我更同情那些华裔学童们的痛苦挣扎,周一到周五在“学生中心”的主流学校学习,到了周末去中文学校,却得老老实实坐着听一个老师满堂灌一俩小时。想想这些华人孩子怎能适应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主流环境中如鱼得水的学生,到了中文学校肯定不乐意听老师满堂灌;而若是被家长和中文学校管束得能坐住听讲的孩子,主动 发言和创意就差,在主流学校会不大被看好。主流学校的老师们也都公认,亚裔学生们虽然刻苦好学但普遍性格内向不善于展示表现,因此要重点培养他们这些能 力。我们也发现,越是上过多年中文学校的学生,这种毛病越严重,可见落伍教学方式反倒使他们的弱点更弱,那绝对是误人子弟。 有位在主流私立学校教中文近二十年的资深老师,应邀为中文学校老师提供培训。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出,作为学校根本的教材、教师、教学法都必须跟上现代形势的要求。如今,如果老师不考虑学生需要,只按自己的路子教课,那就不是好老师。她说的这些其实只不过是“学生中心”的基本原则,但却引发不少中文学校教师的反弹,说是我们辛辛苦苦备课教课传播中华文化,怎么就不是好老师了?可见不仅华人家长们孤陋寡闻,中文学校的老师们也缺乏对美国整个教学环境与理念的起码认知。“学生中心”等美国教育理念,完全不是那位老师或我个人的发明,我们只是因为在美国从事教育这行而早一步受到职业培训并具体执行这些教学方法,也觉得有义务向还不了解情况的华人社区介绍。 如今就是在中国,也有开始学习西方教学理念的趋势,主张多给学生发挥展示的机会以培养实用技能。可美国中文学校和华人老师家长们如果还当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死守传统,只会与主流教育渐行渐远。虽然华人社区学校与主流教育的方针有所不同,但既然培养对象都是在美国生活的孩子,教师和家长们还是应该对美国21世纪的教育形势有大体的认识,不然连培养自家的孩子都会出偏差。而办学者若依然固守陈规抱着满堂灌教学方法不放,那误人子弟不仅误了学生,还会误了老师。在21世纪初中文热刚刚兴起教师缺乏之时,社区中文学校确实为主流学校输送了不少中文师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峡两岸对外汉语专业及美国本土年轻老师加入中文教学行列,中文学校出身的教师已失去了优势,如果再观念落伍习惯于陈旧教学方式,更不会受主流学校青睐。 当年海外中文学校之所以兴起,是因为华裔想让后代保持中文能力的心愿无法在主流学校得到满足。而如今美国越来越多的主流公私立中小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华人学童们更乐意在自己的学校中学习本族裔的语言,而不去浪费周末娱乐时光。社区中文学校面临着生源挑战,因此有些有远见卓识的中文学校也已经按主流标准设置课程和教学法。“教师满堂灌”还是“学生为中心”,是检验学校和教师能否适应新世纪的标准。我写此文的目的,也是希望华人家长们多少了解一些21世纪美国的教学理念,才能配合学校,让孩子更加全面的成长。

给孩子快乐的童年!

一个快乐的童年,胜过一万张100分的考卷! By 云易 From cnd.org 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生,一个人生只有一次童年,而一个快乐的,玩得开心的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自信和幸福的最大“本钱”。快乐的童年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因为父母的保护,把这个喧嚣而残酷的竞争世界和孩子的单纯美好世界相隔离。然而在中国文化中,最常见到的,就是亲生父母剥夺亲身孩子的童年,让孩子生长在不必要的压力之中,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保护,从而没有幸福感,快乐感,长成人后更没有自信和自爱。 为什么中国人这样虐待孩子而不自知呢?我总结几条简单的原因,1,在中国那种封闭的竞争环境中,不当“人上人”,就绝对是“人下人”,会被人踩,被人害,再加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大家就在所以理所当然地孩子折腾起来,你的孩子考了100,我的孩子要是只考了99,肯定就成了你的孩子的“人下人”了,所以今晚我的孩子就别想睡觉。这一点在中国也许勉强管用,于是很多中国人也把这一套带到西方社会来,殊不知西方社会根本不吃这一套。西方社会看重的是人的管理才能,创造才能,在平时人际关系中,看重的是人的自信,真诚和爱心;2,绝大多数中国人似乎都认为世俗的成功靠的全是后天教育,传统的中国人生观也认为人生下来时一张白纸,或者更糟-“人之初性本恶”,所以一定要把天性抹杀掉,并且以为后天知识越灌输得多,人的创造力就越强。殊不知,人生下来,基因里有着无数代人的积累,而正是这些先天的“密码”,才是人的创造力的根本,而好多中国父母最擅长的,就是把这个先天的“秘诀”最有效地,尽快地“解决掉”,在孩子已开始知事时就采取各种措施压制孩子的天性,直到其消失殆尽。所以在中国人中往往很难找到有主见的人,因为他们的“主见”早就被父母抹杀了,他们脑子里装的统统都是“他见” – 父母的“见”,老师的“见”,或某某“家”的“见”。这也解释了为何历代中国人中匠人居多,真正有创造力的天才极少;3,这一点听起来太阴暗,最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是代代相传恶性循环的长辈对晚辈的践踏。老子童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于是儿子也别想过得舒服。当然,这样的父母也许不是大多数,但绝对不少。 人生本来就不容易。好多自以为是的中国父母,偏偏还要把本来可以轻松的时光-童年,活活地搞成一个高压的人间地狱。人生固然充满竞争和压力,但对付这个压力的最有竞争能力的,是自信的人,而不是没有任何创造力只会做功课的“机器”。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注意到过,那些在待人处事中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笑脸常开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都有爱他们的父母;而那些满脸愁容,不懂得笑,每天精神紧张的人,往往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和待他们严厉,甚至虐待他们的父母。这些成天心理充满压力的人,尽管苦苦挣了份好工作,有优厚的物质条件,仍然不能活得开心自在。更糟糕的是,他们还把自己不开心的理由推到“物质”或者“事业”方面,认为自己不开心是因为钱挣得不够,事业不成功,名气不够大。如此翻来覆去地折腾,如海水止渴,欲饮欲渴,落个一辈子不幸! 很多中国家长对养孩子如临大敌,不停地看各种子女教育的书籍,且不求实际地照本宣科。其实,养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没有“方法”的方法 – 即以爱,代替教训。而这个“爱”,估计很多中国父母也不懂(其实这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说起来也不可思议,人性中最基本的东西都在这么多人中消失得一干二净!),那么我再说得的平白一点,就是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给孩子尽量多的玩耍的时间,让他们快乐。并且,千万不要以为你们那个被毒化了的僵化的头脑比你们的孩子们的初生的大脑更高明,在和孩子的关系上,不要动辄摆出高高在上的“家长”威风,不要在孩子表现出比你们更明理时觉得丢脸。好多中国人羡慕其他民族中的有那么多人具备所谓“高贵”气质,殊不知,那就是因为人家从小开始就被当成“人”在看待。只有以平等的人格关系,以“尊重”和“爱”,才能养育出真正有尊严的高贵的“人”。 在此引用一句笔者最喜欢的一个格言家马特·罗宾(Marty Robin)的一句格言:真的英雄是那些不把本来就艰难的生活搞得更加艰难的人(What is heroic is not making life any hard than it has to be)。所以,请那些成天逼孩子赶作业的中国父母,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2013年6月5日星期三

Hometown

In my hometown, I do not belong. Paved streets, Brick houses, More cars than bicycles, But no trees, And the village is gone. In my hometown, I do not belong. Noisy MaJiang halls, Lyon-lighted massage parlors, More food stands than bookstores, But not one library, And the cinema is closed down. In my hometown, I do not belong. Stinky creeks, Filthy ponds, Plastic bags, foam plates And flying papers But no dumpster to be found. In my hometown, I do not belong. Little kids running around, Old people looking on, All in the streets, Chatting, shouting, laughing, Cursing, fighting, But where is the playground? In my hometown, I do not belong. Things have changed, For better or worse, Let bygone be byg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