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0日星期五

家长会: 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桥梁

美国教育不同于中国教育之重要一点在于,美国学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子女的学校教育。 在美国, 虽然有强迫义务教育法, 但教育子女的权力属于父母, 政府无权规定父母必须送子女上哪种学校。 公校,私校, 亦或在家学习(homeschool)由家长决定。 在各级各内的学校教育中, 家长都有权参与子女的教育。 美国教育制度尊重和鼓励家长参与, 而家长选择不参与, 是自动放弃权利。教育研究表明, 家长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机会, 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而加入家长会是其中之一。

家长会是家长教师协会(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PTA)的简称。 家长会一般以学校或学区为单位, 由热心的教师和家长自愿组织而成, 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合作。 几乎每一所学校都设有家长会。家长会始于是九世纪末期, 到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 既有州一级的全州家长联合会, 也有全国家长教师协会。 它们定期举办讲座和会议, 出版会刊, 交流经验, 讨论教育问题。

通过家长会, 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最新消息和发展动向, 教师也可以了解家长的兴趣和需要。 家长会不仅仅是家长和学校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也起著对学校教学和管理进行督促和改善的作用。 家长会组织工作组对家长感兴趣的教育问题进行研讨和讲座, 利用家长的特长或财力, 改善学校的环境和设备, 更新图书馆藏书, 组织家长参加学校的义务服务活动, 开展课外和社区活动。 积极活跃的家长会甚至参与学校的一些重要决策如课程制订, 教材选用和人士变动。

家长会是代表全校家长的组织, 家长会由家长互选一定数量的代表, 组成相关的委员会或工作组,协关家长会会务, 并定期举行会议。 凡属该校学生的家长均为当然的家长会成员。 学校行政通常会向家长会就有关教学教育项目和问题征询意见, 家长会也会征求成员的建议,经讨论决定后向学校作出会应。所以, 积极参与家长会是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 与学校沟通, 与其它家长联络交流, 表达意见, 影响校政的良好途径。
双语教育是与非

在美国, 双语教育是一个具有争议的敏感话题。近几年来, 由于政客们别有用心的曲解以及公众的误解, 全美各地要求废除双语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由于它直接涉及少数族裔和移民子女的教育权益, 清楚的了解双语教育对在美国的华人是很有必要的。双语教育从根本上讲, 它不只是一种教育措施, 更重要的是它为移民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保障受教育的权力。随著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双语教育将继续是一个热门的社会, 政治和教育议题。

移民学生应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不能因为 英语欠佳 便被剥夺学习的机会或放任自流,自主沉浮。一些新近移民美国的学生, 如果其母语为非英语,因为英语不好,往往 便被安插在比其程度低的班级, 间接被迫留级, 扼杀了他们的发展机会, 而且如果没有相宜的语言辅导, 他们会熬过一段艰难的适应期,严重者甚至造成心理障碍。提供双语教育,帮助移民学生在语言和学习上顺利过渡是有益的。其实, 双语教育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一九六七年, 美国国会通过修订中小学教育法, 有联邦政府拨款给学区开办双语教育, 主要是为英语欠佳的移民学生服务。 一九六八年, 双语教育正式在全国中小学实施, 初具规模。 至一九七四年, 国会通过<<双语教育法>>, 明确而具体地要求联邦政府拨款为英语欠佳的移民学生提供双语教育, 包括开设以学生母语为教学语言的双语班及发展相关的教育服务项目。 同年, 国会又通过<<平等教育机会法>>, 明文规定学校必须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 确保他们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双语教育的宗旨在于使移民学生按步就班地融入美国的教育主流。 双语班只是一个过渡期, 帮助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学习英语,同时也以学生的母语为其教授其它课程, 并逐步适应美国的学校环境和教育方式。 在移民集中的城市, 学区也可以为移民学生设立专门的学校, 使用双语教学方式和特别设计的课程, 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和学习其它科目。 当学生的英语达到一定程度后,他们便开始进入普通班,跟班学习。

双语教育主要由联邦政府拨款资助, 州政府负责具体款项分配。基于平均资源的原则, 州政府按学生人数向学区拨款。 移民学生为学区带来政府分配的教育经费, 学区有责任为移民学生提供适合其教育需要的服务。 政府一般规定,学校如果有超出一定数目的学生(10%)其母语为非英语而且英语欠佳,便须开办双语班和开设双语课。 各州的教育局均设有双语部负责协调和监察各学区的双语教育。 各学区也设有负责双语教育的办公室,以及双语教育顾问委员会。

大量新移民的涌入, 英语欠佳的移民学生对美国各级公校的教学环境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压力, 使许多学区措手不及。 双语教育尽管实施了三十多年, 但联邦政府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双语教学指导, 当初也没有预料到它会发展到今日的规模。 双语教育的需求增长迅速, 各地学校在教材, 课程, 经费, 师资,和管理上, 只是穷于应付, 因而, 在质量上也大打折扣。 而且,许多地方的 双语教育在具体的实施中与其最初的设想背道而驰,甚至成了对移民学生变相的隔离教育, 加深了种族矛盾。

双语教育以移民学生为主要对象, 因大量移民集中在少量的几个州, 使双语教育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也使零星散布于各地的移民自叹福浅, 以为只有少数移民多的州才需要双语教育。 其实新移民不断扩散,各州大小学区都有英语欠佳的移民学生。 以公平教育机会为原则, 学区都有义务使每一名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新移民来自世界各地, 使双语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复杂,但长期以来,西裔移民比例较高并积极争取平等教育权益, 双语教育基本上维持以西班牙语为主, 双语教育的资源也大部分用于发展西班牙


语的双语课程和师资培训。 有关双语教育的研究也是以西班牙语为对象。由于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原因, 中文双语教育的发展远远不及西班牙语,长期受到忽视, 很难满足华人移民的实际需要。这与华人家长本身不了解美国教育体制和法规以及学生的教育权益有关,而且有的家长不重视双语教育,情愿选择逼迫子女下苦功尽快学会英语而不会向学校争取中文双语教育服务。 很多人误以为, 孩子们学英语快,只要用功, 挺过几个月就会顺利过关。 华人移民相对集中的地区基本上采取自发组织的自筹资金的方式为子女进行力所能及的中文教育或英语补习, 几乎没有享受各级政府的补贴。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要知道, 双语教育不是福利, 而是移民学生应有的教育权力。 如果你的孩子刚来美国英语欠佳,适应美国学校有困难, 你可以询问当地学校有否双语教育或相宜的教育服务。
平等舆多元:美国学校如何面对多元化的挑战?

  在近二三十年中,来自不同国家的无数新移民给美国带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种类繁多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与此同时,美国的学校也认识到开展多样化教育的重要性,从学前班到中学12年级的学校教育变得日益多元而富有针对性。

  少数族裔学生的教育

  今天,美国校园中使用的语言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如,首都华盛顿附近的学校招收的学生来自讲30多种不同语言的家庭。在加利福尼亚的长滩,从学前班到高中的公立学校招收的学生中,超过1/3来自东南亚。而且,由于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移民们更容易与家乡保持紧密联系,从而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长滩的一所中学,来自柬埔寨的移民设法让他们的子女每日用高棉语上课。

  虽然近年的移民浪潮是形成学校教育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但即使没有这个因素,学校也会是丰富多彩的。从学前班到高中的学生中,约17%是非洲裔美国人,1%是印地安人。现在的美国西南部,曾是拉美裔人祖先居住的地方。在拉美裔学生中,本地出生的墨西哥裔学生人数最为众多。其他较大的群体为波多黎哥人和古巴人。这些人加在一起,到2005年,拉美裔学生在美国公立学校中将成为最大的少数族裔。

  过去,学校的目标是造就一个“熔炉”,即尽量缩小每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带来的差异而起到同化作用。今天,尽管学校仍著重于英语教育,但同时也重视了解不同文化。教材和其他教学设施力图更广泛地为学生们提供不同的文化知识,在选择教师时,也注意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联邦和一些州政府都为双语教育提供资金支持。美国教育部长赖利去年批准了一项双语沉浸式强化训练计划,目的是帮助少数族裔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保持母语能力,同时也给说英语的学生学习外语创造了好机会。

  与过去不同的是,学校对少数族裔学生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学校管理人员通常低估少数族裔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大量的少数族裔学生被安排进补习班或上职业教育课程。他们在拿到高中毕业证书前辍学的比率比白人学生要高得多。

  十几年前开展的教育改革强调使所有学生都按更高要求发展,这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校尤其是挑战,这些学校招收的大部分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或少数族裔。以“缩小差距”为目标,这些学校已取得了一些成就。目前,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学生的毕业率已基本相当,只是拉美裔学生仍远远落后。

有些州,如得克萨斯,要求学校证明少数族裔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这意味著学校再不能用总成绩掩盖少数族裔学生,如开设人数较少的班、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和作升大学的准备。采用这些方法的学校,少数族裔学生的成绩常常超过了国家平均水平。

  使残疾学生享受正常教育

美国的残疾学生走过了从上单独的学校到进单独的教室再发展到今天在普通课堂上与正常学生一起受教育的历程。“残疾人教育法”规定,家长和校方要为每个残疾孩子制定因人而异的教育计划。随著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法律作了相应修改,强调将残疾学生“完全纳入”正常课程,使他们和其他学生采用同样的标准学习同样的课程。

  学生残疾的种类也随时间变化而异。在20世纪70年代,在残疾学生中,语言障碍占了最大比率,占35%;智力迟钝居第二位,占26%。在20世纪90年代,学习障碍成了最大的问题,占46%,语言障碍下降到18%,智力迟钝下降到10%。目前,医学和教育研究显示,还有一种新的残疾,叫“注意力缺乏紊乱”,这项也已被包括进美国政府教育计划中。

  在从学前班到高中毕业的学生中,约12%的人享受“残疾人教育法”,他们中约3/4在普通课堂学习。普通班老师接受培训以便为残疾学生提供特殊帮助。近1/4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内单独上课,一小部分上特殊学校或寄宿学校。

  为优等生提供特别教育

美国从学前班至高中的教育在争取提高所有学生的成绩的同时,还有一个传统做法,那就是为那些有非凡天赋的学生提供特殊教育计划。因各州法律和地方做法的差异,参加这类计划的学生数目也不尽相同,有些州是5%,有些州超过10%。但除了个别州以外,所有州都要求开设天才教育项目,有的还提供资金支持。

  开展天才教育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是让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在一周中从正常上课时间中抽出几次,参加内容较深的课程,这种做法在小学阶段较普遍。以艺术、数学或自然科学为特色的知名高中以及像华盛顿的埃林顿公爵艺术学校这样的特长学校遍布全美。

  高中还组织各种活动让有才华的学生进一步挑战自我,如参加“解决未来疑难”、“思维探索”和“名著阅读”等全国性项目。60%的公立高中和46%的非公立学校参加了“提高班”项目,即向学生讲授比普通高中课程更为深入和超前的各学科知识。1999年,全美70多万高中学生参加了“提高班”项目课程和考试。如果在“提高班”联考中取得优异成绩(3分以上),学生就可在几乎所有四年制大学中免修一定学分或升级。1999年参加“提高班”的学生中约30%是少数族裔。

  给男生女生同样机会

  当前,人们正在深入思考女生参与学校生活程度问题。女生在高等的数学和科技班的人数已有所增加,人们正努力使女孩和男孩有一样多的接触电脑

的机会。学校为女生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选择教材和其他
教学设施时也注意性别平等的问题。目前,一些传统上只招收男生的职业教育项目,也开始招收女生。

调查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有轻视女生的现象,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未意识到这点。如,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更多地提问男生,同时,对女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要求较低。

  此外,在美国有相当多的私立的和由宗教团体兴办的学校。有500万学生(相当于从学前班至高中学生总数的10%)上私立小学和中学。天主教学校占了私立学校招生人数的一半,其他教派学校占35%。穆斯林学校发展最快,全美现有约200所穆斯林学校。

 
升级或留级?

冯建华

乔州议会于三月二十一日通过了一项<<乔州中小学升留级制>>的教育法案, 旨在消除公立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社会性升级(social promotion)之随波逐流现象.
根据该法案, 从2003年开始, 所有乔州公校三年级, 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都必须通过规定的全州统一考试才可以升入高一年级. 具体而言,于 2003学年度就读三年级的学生必须通过阅读科考试方可升级, 于2004学年开始就读四年级和于2005年度就读八年级的学生必须通过全州阅读和数学科目的统一考试方可升级. 第一次未能通过考试的学生将允许参加复试, 复试后仍然不过关的学生将被强行留级. 在特殊情况下, 考试未过关的学生, 必须 经三人委员会(通常包括校长, 教师和家长)讨论同意后才可能被允许升级.

长期以来, 美国公校并无严格的升留级制度. 适龄学童, 无论学习成绩好坏, 几乎都能顺利与同龄夥伴升级, 甚至从高中毕业, 中小学生"随波逐流"的现象十分普遍. 没有严格明确的升留级制在很大程度上使学校失去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也使很多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动力和压力。“随波逐流”现象更使学校和课堂从严肃的学习场所而伦为游戏和社交的场地, 以致于社会上拥有高中文凭而无基本读写和算术能力的“准文盲”比比皆是,成为美国教育的一道独特风景。

美国中小学的“随波逐流”现象之普遍存在, 这一方面与美国一百多年来所实施的强迫义务教育有关, 只要学龄 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好像 政府, 家长, 和学童都已尽到教育的义务, 个人心安理得,至于 教育好坏, 成绩优劣与否则无人追究; 另一方面, "随波逐流"作为一种教育现象, 也是美国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具体反映. 基本上, 美国教育以自由开放为特征, 强调儿童的个性和身心的整体发展, 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尤其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保护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儿童积极的社会情感和交往技能. 学生自信自尊和良好的同伴关系往往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於是, 留级成为学校教育的禁忌, 社会性升级则畅通无阻, 泛滥成灾. 而且, 即使有些严厉行事的校长和教师欲严格实施升留级, 面对繁琐的程序和可能的法律纠纷, 也是一筹莫展, 望洋兴叹.

但是, 近年来, 面对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 尤其是亚洲的教育和经济成就, 美国中小学校 低劣的教育质量终于使美国朝野大为震惊, 如梦初醒. 为保住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教育改革便成为当务之急. 教育家, 政客, 和社会大众纷纷献出锦囊妙计. 加强教育责任制(accountability), 严格执行升留级制度便是其中妙计之一. 其实际效果如何, 还得拭目以待。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 如何在中小学校有效的推行升留级制度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有人指责升留级制没有充分考虑到少数族裔,新移民和穷困家庭学生的利益,忽视了客观存在的成绩差异,因此,单纯地以统一考试为标准而确定学生的升留级有可能加剧教育的不平等并使不平等的教育合理化;而真正的教育改革应该是著眼于帮助落后学生迎头赶上,缩小差异。也有人指责强制性的标准化考试弊端重重,可能使学校教育变为“应试教育”,与教育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更有人悲观的认为,除非我们愿意反省和改造美国教育的社会和文化根基,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疗法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蜻蜓点水,受效甚微。

不可否认, 任何教育改革都是涉及到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随心所欲,一蹴而就。
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用必有EQ

冯建华
教育的理想旨在充分开发和培养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并促使各人已有的智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俗话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可是我门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在学校读书时成绩优异, 每考必中, 但 毕业后走向社会却一事无成, 鲜有作为。纵然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竟叹怀才不遇, 英雄苦无用武之地. 而有的人虽然学业平平, 但为人处事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而致平步青云事业有成. 有的人更是才华横溢, 心想事成, 春风得意, 出人头地. 面对如此反差,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那 为什么纭纭 众生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人成功有人忧呢? 个人的成败得失固然有复杂多样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等等因素的影响, 但是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IQ)和社会条件外,情商(IQ)的培养和发展通常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用必有EQ. 教育要成功, 智商情商必并重.

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即情商, 与人们熟知的智商IQ相呼应, 是自1995年以来在教育界流行的一个心理学名词,主要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撰写的《EQ》一书。 许多研究显示,一个仅仅学业优异考分出众的人,未来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也就是说并不意味著他一定能登上事业的颠峰或能开创惊天的业绩。一个人的智商, 学习能力固然很重要, 但是,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出类拔萃, 脱颖而出,仅仅依靠学习成绩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能够适应社会的多种能力。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者,往往都具备“极佳的人际关系、极强的工作能力”这两个重要的特点。 戈尔曼指出,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成就,智商IQ至多只能解释其成功因素的20%,其余的80%则归因于其他因素。其中,关键因素是“情商EQ”。情商是指: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延迟享受;调适情绪、不易烦恼;善解人意、充满希望。一个“情商”高的人,常常能清醒地了解自己并把握自己的情感,能敏锐地感受他人情绪并有效地反馈他人情绪,往往能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这些人的生活常常更有效率,更易满足,更能运用自己的智能来获取丰硕的成果。

传统意义上的智商是指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聪明程度, 主要表现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 一般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而情商 是相对智商而言,主要指与认知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的情感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著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感情、意志、性格、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具体而言, 非智力因素(情商EQ)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动力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的心理机制。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需要、态度、目标、抱负),能促进人的智力健康发展,学习积极性高,态度正确,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这就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促使智能发展和发挥。反之,非因素发展不良的人,则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觉性,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缺乏毅力。因此,家长抓儿童智力发展,还要注意培养儿童认真,负责,刻苦学习的态度,不断激发儿童和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学习活动起著定向作用,它把儿童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 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方面。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不如人,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
(三)巩固作用
儿童的学习活动,不仅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儿童的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他们经常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前进。反之,娇气、任性、懒散的消极因素起主要作用,情绪忽冷忽热,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就不能巩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弥补作用
智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孩子幸福的童年, 成功的人生和美好的未来,家长们要尽力开发和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 更要注意孩子情商的培养. 有心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1、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不好的。好的积极的情绪,如热情、欢快、乐观、和善等易被社会接受的情绪,应让它自由地表现出来;不好的消极的情绪,如冷淡、抑郁、悲观、愤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的情绪,要对它加以抑制和消除。同时,家长还要让孩子懂得应该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以便让孩子能自觉地掌握,逐渐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2. 多鼓励表扬, 少批评指责. 在日常生活中, 要尽量发现孩子的优点, 看到孩子的长处, 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以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避免将孩子与他人攀比, 尤其不要用别人的长处比孩子的短处而导致孩子的反感和自卑.
3. 了解孩子的兴趣, 尊重孩子的意见, 给孩子充分自由表达的机会, 学会自己的事自己管并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培养孩子自我认识和自行决策的能力.
  4.、要注意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家长要与孩子心灵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能够满足的,家长应该尽量予以满足;不合理的、不能满足的,则要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的道理。家长千万不能不关心孩子的痛痒,也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动辄训斥、打骂,压抑孩子的情感流露。相反,家长应让孩子的情感能得到合理流露,并要了解它的原因,需要解决的应及时加以控制。

  5、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1)要为孩子创造各种社交条件。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长要让孩子相识相伴、礼貌接待。孩子耳染目濡,就会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家长也要适当地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让孩子见见各种场面,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这样,会使孩子增长见识、增强信心,在社会交往时就会变得落落大方。

  (2)鼓励孩子抓住各种社交机会。家长带孩子上街,要鼓励孩子问路。带孩子上博物馆,让孩子去买票。如果孩子的同学来家里玩时,要让孩子当小主人,父母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如果孩子当了小干部,父母要积极支持。 以身作则, 带领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活动, 广交朋友, 乐善好施.

  (3)鼓励孩子多参加团队活动。在团队活动中,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会相互教会怎样生活、怎样相处、怎样玩耍。家长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上门来玩,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依赖,彼此尊重。学校和社区的各种课后活动如读书会, 运动队, 童子军等都是很好的机会, 应充分利用.
总体而言, 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当, 但事业和人生的成败之差都与情商密切相关.“情商EQ”主要是指一个人控制自我情绪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功夫既在书内也在书外. 教育成功, 智商情商并重。 .
美国中文学校今昔

近年来,移民美国的华人急剧增加,华人社区迅速发展。为使中华语言文化在异国他乡薪火相传,各地华人家长和社团纷纷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开办中文学校。如今,放眼美洲大地,只要有华人社区, 就有中文学校。 中文学校已经逐步成为华人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文学校在美国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可以说,一部中文学校史也是一部华人移民史。始于1850年代的加利福利亚淘金潮,华人移居美国已有两百五十年的历史。早期华人移民主要以男性劳工为主,来美的唯一目的是淘金积财,稍有积蓄便告老还乡,落叶归根。 当时华人多视美国为短暂谋生之地,而非安居乐业之所,很少有人在美国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所以并不存在对子女的中文教育问题。十九世纪末期, 华人妇女逐渐以不同途径入境美国,华人移民家庭不断增加,对华裔子女的教育需要也日益迫切。 但当时的美国社会对华人极力歧视和排斥,华人子弟无权享受政府的公立学校教育。 直至1885年,三藩市学区才开始准许华人子弟入读公校,在华埠设置一间专门收纳华人子弟的远东学校, 实施与其他公校学生隔离的教育。 倍受歧视与排斥的华人华侨无论在美居留多久都不得以入籍美国,从有寄人篱下之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怎把他乡作故乡”。 为有朝一日落叶归根时使新生代华人子弟与国内教育同步并进,热心活跃的华人会馆开始设立华文专馆即早期的中文学校, 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传播和继承中华文化。第一间由中国清政府支持开办的华侨学校为1888年的中西学堂, 后几经易手更名,于1927年民国期间演变为中华学校,直到今日,附属于中华总会馆。 其间,其他团体和教会也纷纷在全美各地华埠开办华文学校,服务侨社侨民。

美国国会于1885年通过的排华法案对华人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在其后长达六十年之久的时期内, 华人移民美国的人数急剧减少,许多华人家庭团聚美国的梦想化为泡影,华人社区日渐萎缩,新生代华裔接受美国文化教育,淡无父辈特有的“母国情结”,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愿望也变得渺茫,因而中文学校并无长足发展,仅有的华文学校也几乎处于自生自灭,苟延残踹的境地。直至二战时期,中美变为政治和军事盟友, 美国国会才于1943年废除排华法案以及六十年代实施新的移民法之后, 华人才得以大量移民美国, 为濒临瓦解消亡的华人社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活力。 新移民潮也使长期低糜的海外中文教育如枯木逢春,盎然生机。 新移民普遍与母国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中国语言文化传统有强烈的认同感,希望下一代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於是纷纷送子女上中文学校。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和政治原因, 这一时期的中文学校基本上是以传统广东侨社和 东南亚华人移民为对象的中文学校, 以广东方言为主;以及由来自台湾的新移民开设的中文学校, 以国语为教学语言。 而中文学校真正在美国遍地开花,蓬勃发展则是1980年代以后出现的。

1978年, 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1979年中美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政府和民间的教育文化交流展开。自此,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新移民大量涌人美国,给华人社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大陆新移民使用的中文以普通话,汉语拼音和简体字为主,已有的中文学校无法满足大陆移民子弟的要求,於是,在各个大陆移民和留学生集中的地区, 热心的中国家长们团结协力,因陋就简,纷纷开办中文学校, 为下一代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创造条件。目前, 几乎全美各中小城市都有中文学校, 并具相当规模。而且,还有全国性的中文学校协会,促进中文学校间的经验交流,共同为海外中文教育的发展繁荣而努力。
随著华人移民的持续增加,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加强,中文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同时掌握好英语和中文已是新生代华人教育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除来自华人侨社的民间努力以外,海峡两岸的侨务委员会也积极投入海外中文教育,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由于华人社会的不懈努力, 中文学校已经逐步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中文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1994年,美国最流行的大学入学考试SAT增设了中国语文科目; 同年, 加州三藩市学区也开始认可中文学校的课程和学分。但由于政治文化教育和语言等因素,华人移民对美国教育体制缺乏深入了解, 美国主流社会对中文学校也理解不够,中文学校基本上还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来自美国政府,教育部门,或社会团体,或财团的经济支持,缺乏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和行政管理人员,也没有固定场地和基本的教学设备,这些都使中文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困难重重。华人社会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无钱无力的出主意,力求使中文学校成为美国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罚与儿童虐待

冯建华

去年,亚城一间名为"祈祷者之家" (House of Prayer)的非裔教会因涉嫌儿童虐待案而闹得满城风雨. 街头巷尾, 人们议论纷纷. 面对如何严厉管教儿童这一类似乎习以为常的家教问题, 家长, 教会和社会大众又一次面临法律的挑战, 左右为难, 一筹莫展. 家长是否有权体罚子女? 体罚是否违法? 体罚与儿童虐待究竟有何区别?

在中外教育史上, 体罚 作为管教儿童的方法之一, 一直被教师和家长广泛采用. 西方圣经中的"Spare a rod, spoil a child", "Love your child, hit your child" 等教子格言 与中国的"不打不成材", "棍棒底下出孝子", "打是亲, 骂是爱"之俗语正是异曲同工, 不谋而合. 196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和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权运动, 使人们日渐意识到儿童的合法权益. 尤其以"自由, 民主, 平等,人权"为旗帜的美国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独领风骚. 因此, 体罚也愈来愈多地受到公众的批评和法律的挑战, 许多州并纷纷立法明文禁止体罚,使体罚成为非法行为。但目前全美国仍有约十七个州允许父母,教会和学校合法使用体罚作为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而这些州主要集中在美国南部的所谓“圣经地带”包括阿拉巴马,佐治亚,和密西西比。可见,体罚的宗教背景还是根深蒂固。 这也毫不奇怪,“祈祷者之屋”教会面对儿童虐待的指控,正在试图以宗教为理由为其体罚儿童进行辩护。

尽管美国宪法力主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但在现实生活中,美国的政治,法律和宗教之间存在著千丝万缕的联系,剪不清,理还乱。实质上,美国的政治和法律一方面有深厚的宗教基础,另一方面又制约著宗教的影响。早在1791年, 美国通过的<<宪法第八修正案>>就明文规定, 对任何人不得实以"残酷和异常的惩罚". 但对什么是"残酷和异常的惩罚"以及体罚是否在此之列并无明确的界定,这为有效的执法司法留下极大的模糊空间。在美国教育史上, 有人曾引用该修正案对学校实施的体罚进行过挑战, 但最高法院裁定, 为加强学校纪律而对行为不良学生所采取的体罚, 其本身并不构成违法. 各州和学区可以自行制定法律规章允许或禁止体罚. 如果过度的体罚造成被罚者身体上的创伤, 便可能构成人身攻击罪而受到起诉. 但"在特殊情况下所进行的体罚"则不在此列, 不受该修正案的保护. 所谓"特殊情况"主要是针对体罚的目的, 方法, 工具, 程度和对象而言. 因此, 直到今天, 无论在家庭, 学校,还是 教会, 体罚的合法性与否还是法律上一个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

但是,由于近年来美国各类儿童虐待事件频繁发生,为了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法治机构越来越多地将体罚与儿童虐待挂钩,依据<<儿童虐待预防与惩治法>>对体罚案进行调查和起诉。<<儿童虐待法>>将儿童虐待明确定义为“任何由负责儿童福只的人包括家长和抚养人对未成年人造成严重身体,心理伤害甚至死亡的行为。”

因此, 即使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一些州依法存在,如果严重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体罚便成为儿童虐待,必须面对严重的法律后果。为了自我保护,免于官司, 许多学区仍然允许体罚, 但纷纷对体罚的具体实施作出了详细明文的规定。如,体罚必须是在尝试了其他教育方法都失败之后才可使用的“没有办法的办法(the last resort)”;学校必须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方可使用体罚;体罚必须在私下(in private)进行并有证人在场;体罚必须由指定人(通常是校长,副校长或辅导员)实施;体罚必须点到为止,不可伤及皮肉,留下伤痕或出血;体罚必须与教育并重; 如此等等。


可见,在美国教养儿童是一件极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体罚儿童象走钢丝一样
,稍有闪失就会掉入法律的深渊,吃上官司,有甚者更是妻离子散。 为人父母者切不可大意。“君子动口不动手”,还是小心为妙。
私校总比公校好?


在讨论美国教育时,有一种普遍的说法, 那就是美国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好。其理由是,私立学校要求严格,教师水平高,学生素质好,教育质量也高。虽然学费昂贵,许多有经济能力的家长仍然对私立学校情有独中,视私立学校为子女教育成功的保障。更有部分家长自以为是地将子女受教于私立学校视为身份的象征,炫耀的资本。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美国教育改革的呼声震耳欲聋,大众媒介和政党政客对美国教育肆意贬鞑,公立学校往往首当其冲,私立学校却趁虚而入,备受亲睐。目前颇具争议的教育改革计划诸如公校私营,学校承包制(charter school),学校票卷(school vouchure)等等正是这种“私好公差”观的反映。

那么,是否可以一概而论“美国私校总比公校好”呢?其实不然。无论公校私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单以公私之名而定其优劣之实有失公允。重要的是对公校和私校的本质区别要有清楚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子女的教育需要做出理性的选择。

一般而言,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最大区别表现在学校行政管理上。美国公立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公民,是各级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公立学校一律受到政府法令法规的监控。 州教育局和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对学校的办学目的和方针,课程内容和标准,和师资水平作出决定,由学校校长负责具体贯彻执行。 虽然政府统一决策可以确保学校行政,资师,课程甚至经费的统一标准,保障教育机会均等;但是也导致官僚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泛滥,对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反应迟缓。 相对而言, 私立学校只受最低程度的政府监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由,决策较为灵敏果断。另一方面, 美国公立教育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 各级教育行政官僚或由政府委任或经民选产生,民意和党派之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育立法决策,大至教育经费的发放,小至学校午餐供应都免不了政治游戏。而私立学校则可免于很多政治干扰,自行其事。当公立学校为是否应教宗教,是否采用体罚而争论不休时,私立学校则处之泰然,贻然自得。但也必须注意的是, 理论上只要校舍符合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例,任何人都可以开办学校, 政府完全不干涉学校的管理和运作, 私校的质量并无保障。 在很多地区,政府对托儿所和幼稚院的牌照审批可能比对私立中学的要求更严。

在学校财政方面, 公立学校由政府拨款资助,为学生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教育经费得到基本保障。 但是,学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税收,受地区经济状况的影响,并与政府的整体财政预算相关。 当经济萧条,政府财政赤字增加时,教育经费通常遭到削减,冲击学校教育。 近年来美国公校经费不足是一个严重问题。 而私立学校的财政完全自给自足, 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和主办机构的拨款。 私校的收费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年费仅二三千元,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可以承担; 有的贵族名校竟高达几万元,只有少数富人子女才能享受。 私立学校的经费多少往往与其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项目直接相关。 大多数私立学校附属于教会,与公立学校相比,教育经费捉襟见肘,为精打细算,教育设备,课外活动,心理辅导, 特殊教育等方面可能相形见绌。为开源节流,私校通常会以不同形式要求家长定期捐款或参加义卖筹款和义务服务。众多美国家长认为,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作为纳税人,其子女有权享受免费的公立教育。 除极少数家长将子女送入贵族名校外, 美国家长选择私立学校基本是出于宗教的原因。

在学校课程方面, 各州教育局负责为公立学校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审定教材及考核标准。教育决策往往受政府的政治倾向和选民意愿的影响,将一些涉及社会问题的教育内容塞进课堂,如所谓的性教育, 反毒品教育,及反暴力教育等,占去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正规的学科课程学习。 由于私立学校多为教会主办, 课程编制不受政府管制, 也无政教分离的限制, 宗教影响盛于政治压力, 学生可以接受宗教和道德教育,学校风气较为保守,学科课程的学习受到普遍重视,免受社会问题性课程的干扰, 学生可以更加专心致志地学习。

另外, 从师资而言, 公立学校必须执行政府有关教师聘用的法令政策,对教师的学历资格有统一要求,受聘教师一般必须经过专门的师范训练,持有认可的教师证书,薪水和福利达到一定标准,所以一个学区的公立学校间师资水平基本一致。 但各州政府对私立学校的师资几乎没有等同于公校的规定,师资标准和要求完全有学校自行决定,受聘教师甚至无需教师证书或师范教育背景,师资水平难以确认;而且较之公校,私立学校尤其是教会学校普遍经费紧张,教师薪水和福利可能偏低,在师资招募上缺乏竞争力。

总之, 公校私校,各有优劣,良□不齐。学校质量不由公私而定, 而由其财力,校风,环境, 纪律,管理,师资,生源,成绩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影响。当为子女选择私校或公校时,最好是对学校因素进行全盘考虑,权衡利弊, 避免对私校的盲崇。
网上大学:美国教育的新宠


日前,美国软件业巨富赛勒宣布投资1亿美元建立网上“虚拟”大学,为时下美国的“网络大学”热又煽了一把火。他的计划对年轻人充满诱惑:由投资大王沃伦巴菲特教授金融课程,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传授篮球技术。

在“网络经济”时代,许多人看准了网上高等教育这个发财的机会。目前,风险投资不断涌入Unext.com、UniversityAccess、Pensare等教育网站,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等传统名校也不甘人后,纷纷开设了网络课程,就连《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新闻媒体也能在网上建立学历教育机构。在总值2400亿美元的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网上教育机构已经开始扩大份额,目前已达3.5亿美元。据美林证券公司预测,到2003年,这一份额将扩大到20亿美元。

有人预言,美国的大学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都变成college.com,因为网络教育有一些传统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据调查,75%的美国大学将提供网络教育,5800万学生愿意接受网上课程。在哥伦比亚大学,由高中毕业后直升大学的学生只占所有注册学生的16%,而79%的注册学生是已经拖家带口的成人,他们多工作不定时,经常外出,甚至连上夜校都不可能。网络大学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满足了这些人的学习需求。网上大学Unext的创建人罗森菲尔德说,我们欣赏哈佛这样的名校,但问题是只有1%的人有机会、有时间、有钱上顶尖大学,我们瞄准的是剩下的99%。

对数以千计的退休大学老师来说,网络大学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但在大多数教育界人士眼里,受商业利益驱动的网络大学有可能成为“数字化的文凭作坊”。他们认为,网上大学只是把大学教程简单地移植到网上,“老师”通过电子邮件授课,学生们通过聊天室讨论问题,教学效果还有待考证。多数网络教育机构甚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老师,只要有人负责拼凑教材和行政管理就足够了。

很多专家指出,即使是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也不能缺少必要的校园经历,师生间的交流是教育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马丁说,哈佛的文凭不仅意味著通过一些考试,更重要的是哈佛校园氛围的熏陶,这是网络无法取代的。

人们对网上大学这一新鲜事物的接受是有限度的:律师事务所和研究机构对网上学历几乎完全否定;商业机构相对灵活;军队、公共学校、工厂对工程人才相对开放。目前看来,在网上建立完整的高等学历教育体系尚欠火候。正如历经百年沧桑的现代教育体系那样,网上大学的发展也需要时间的验证,他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传统教育中吸取营养。

作为被华尔街分析家看好的网上大学之一,Unext在这方面的作法可能会给众多同行带来启发。 首先,该校重视与传统大学的合作。为了得到充实的教学内容,它从世界著名商学院网罗人才,目前它的师资力量中已包括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等名校都参与了该校的计划,并建立了互利的经济关系。其次,它不仅是要做大学教程的“电子版”,而且还要开发出一种新的符合网络特点的教育模式,该校的总投资已达1亿美元,在每门课程设计上投入超过100万美元。

  但是,这种巨额投入显然只有少数实力雄厚的公司能够做到。可以预料,在网络教育市场激烈的竞争中,那些不考虑自身实力、找准目标市场的投机者,肯定会被淘汰出局。
为乔治亚而教


署期即至,乔州政府教育改革方案之一的“为乔治亚而教” (Teach For Georgia) 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以解乔州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但也成为学校内外争议的话题。

“为乔治亚而教”是近两年来由Roy Barnes 州长所极力推行的乔州教育改革计划的一部分,今年起由乔州教育厅的教师职业标准委员会(Professional standards Commission)负责具体实施。 根据此项计划, 凡是拥有大学四年制本科学历, 且大学平均成绩(GPA) 在2.5以上的人,不需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都有资格申请乔州公立中小学的教职, 一经录用,经过暑假期间四周免费的强化培训之后即可上岗执教。此项计划几乎与全国范围内的“为美国而教” (Teach For America) 同出一彻。 十多年前,许多美国大都市的市区内学校充满穷人,少数族裔和新移民学生,其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之低劣,使很多教师望而却步。 有鉴于此, 一批血气方刚并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长春藤名校毕业生,自发组织起来,创立了名为“为美国而教”的非盈利机构, 号召大学生投身教育事业并且身体力行。 “为美国而教”曾轰动美国朝野上下,人力物力财力滚滚而来,似乎为美国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曙光。但时过境迁,成败交织,毁誉□半。而如今, 乔州照本宣科, “为乔治亚而教”也自然倍受注目和争议。

对于此项计划,有人拍手称快,趋之若骛;有人则不以为然,嗤之以鼻。支持者认为,此项计划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吸引更多有志于教育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行列,有助于缓解目前教师短缺的状况,促进乔州的教育发展; 而且,非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受过更好的学科专业训练,学科知识丰富,更能胜任学科尤其是中高年级专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反对者认为,此项计划忽视了师范教育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学科知识而无教育专业训练并不一定胜任教学工作,还必须经过严格系统的学习,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见习和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纯强调教师学科知识而置教育训练于不顾只是危急之中的急救药 (first aid),治标不治本。更何况,教育专业一般要求学科成绩为GPA 2.75以上,而 该计划仅仅要求GPA2.5,学科知识令人生疑, 大有滥竽充数之嫌。

近几年来, 教师短缺问题在全美国中小学校十分严重,大都市的市内校区更是如此。由于师资严重不足,地区教育部门各显神通,以解燃眉之急。有些校区限制招生,合并班级或学校;有些校区 降低教师聘用标准,广罗“人材”,来者不拒,教师教非所学;有些校区利用加薪,签约奖金,房屋补贴等“引诱”教师;有的干脆发放临时紧急教师证书,多多益善;还有的更是放眼世界, “走出去,请进来”,从国外引进教师。 教师数量不足,师资水平下降,如此恶性循环,教育危机日深,教育改革举步维艰。

美国中小学教师短缺有其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根源。二十世纪末期,美国人口增长迅速,学龄儿童数量猛增,使教师,校舍和其他教育设施和资源供不应求。校舍不够经费不足, 学校只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活动房屋便成为众多美国中小学校园的独特风景。近年的婴儿潮正好遇上老年教师退休潮更使师资短缺现象雪上加霜。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广泛开拓了人们的就业领域和机会,教育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许多学有专长的教师纷纷改行“下海”,大学的IT专业和商科也门庭若市,校校爆满,更导致小学科学和中学数理化教师严重奇缺。而且,美国学校暴力事件频繁,教学秩序混乱,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令学校教师无所适从, 压力重重,纷纷弃教他就。 除此之外, 乔州正在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 如取消对新聘教师的终身制,缩小班级规模,取消助教制,实施教育责任制和标准化考试等等,更使乔州中小学师资骚动不安,短缺问题异常突出。“为乔治亚而教”计划已经启动,成效如何,言之过早。让我们“骑卢子看书”- 走著瞧吧。
正視美國的校園暴力


三月五日發生在加州桑塔納中學的槍殺事件又一次震驚了美國社會。震驚之余﹐人們不禁再一次發問﹕ 為什麼﹖ 怎麼辦﹖有人指責家長失職﹐教育失敗﹔有人抱怨槍械氾濫﹐媒體誤導﹔也有人責怪司法姑息﹐保安鬆懈。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其實﹐校園暴力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對校園暴力的分析必須對美國的個人主義文化進行深刻的反思。

眾所週知﹐美國的校園暴力事件近年來頻繁發生。但是﹐校園暴力並非美國現代學校的特有現象。可以說﹐自從有學校以來便有校園暴力。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有社會就會有衝突﹐有衝突就會有暴力。古今中外﹐ 各級各類學校皆時有暴力事件發生﹐只不過其表現形式﹐頻率﹐強度和廣度有所不同。有的是拳腳相加﹐傷及皮毛﹔有的是棍棒相交﹐ 頭破血流﹔有的則刀槍相見﹐魂歸西天。只不過﹐在現代美國﹐新聞自由﹐ 傳媒發達﹐校園槍擊一旦發生便舉國轟動﹐ 四方震驚。

雖然校園暴力並非美國獨有﹐ 但校園槍殺頻繁及其傷亡慘重卻可以說是美國專利﹐決不可等閑視之。

美國社會之槍械氾濫可謂舉世無雙。以民主﹑自由為立國之本﹐ 美國憲法保障民眾擁有槍械並使用槍械進行正當的自我防衛﹐休閑和娛樂的權利。所以﹐歷年來﹐政府對槍械管制的各種企圖都遇到民間團體和國會政客的抵制和抨擊。雖然法律禁止青少年買賣槍支﹐而且許多州要求對購槍人進行背景調查﹐對持槍證有審批程序﹐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你真心想得到槍支﹐旁門左道比比皆是﹐即使是殺傷性強大的槍械彈藥也唾手可得。據司法部的調查﹐在校園暴力嚴重的州﹐五分之一的學生說自己或家人擁有槍械。這也難怪﹐全美約有十萬名學童經常帶槍上學﹐約十分之一的高中生經常帶槍上課。不過﹐槍械泛濫並不是校園暴力的根源。持槍者並不一定更有暴力傾向﹐施暴者也不一定非有槍支而不為﹐只不過﹐槍械泛濫使施暴者有了更具殺傷力的武器。適當的槍械管制是必要的﹐但以為槍械管制便可以獨絕校園槍殺則是痴人說夢話。

美國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為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美國憲法明確規定政教分離﹐所以公立學校不得宣傳宗教﹐對涉及宗教的道德倫理教育也一律禁止。美國公校教育缺乏明確的道德教育課程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美國的公立教育十分政治化﹐保守與自由派之爭往往使學校無所適從。學校應該教授什麼課程內容﹐無數的利益團體﹐民間組織以及政黨都想法設法插手干涉﹐希望學校成為宣揚其理念的陣地。涉及意識形態和道德倫理的敏感話題更是歷來美國教育界法律糾紛的惡夢﹐使本來單純的德育教育變為政治化。保守派與自由派﹐宗教人士與非宗教人士﹐等等對教育各有要求。學生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標準究竟如何界定從無統一的認識﹐公校德育的內容和方式往往受教育委員會的政治傾向﹐ 游說團體的壓力﹐社會政治風氣等的影響。學校缺乏一貫的道德教育﹐也就失去了對學生行為的有效教育和約束。

美國文化崇尚個人主義﹐美國教育也突出地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個人的自由意志。教育方法強調啟發誘導。即使一些學校嘗試進行有限的道德品質教育﹐主要也是以討論為主﹐少有說教灌輸。這種教育理念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覺能動性﹐ 但另一方面﹐對是非觀念脆弱的青少年學生缺乏明確的指引﹐受社會環境﹐同伴朋友﹐大眾傳媒的影響﹐教師家長只能聽天由命﹐由得學童聽之任之﹐我行我素。美國文化鼓勵自我表現﹐干涉學生的行為或對學生的嚴厲管教﹐輕則視為阻礙學生自由發展﹐ 重則法庭相見﹐被控為違犯憲法﹐侵害學生的言論自由。為了少惹麻煩﹐明哲保身﹐教師多對學生行為放任自流﹐學生也樂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即使有學校教師對學生採取嚴厲的管教﹐要妥善處理學生的違法亂紀行為也是極其繁瑣棘手。對問題學生的停學﹐退學或開除都必須經過教育委員會的批准﹐而且學生家長有權上訴。而且﹐由于美國的強制義務教育法規定學童必須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如果因違紀行為而對未滿十六歲的學童施以開除學籍的懲罰﹐學校可能會有剝奪學童教育權之嫌﹐學區頂多將問題嚴重的學生實行轉學處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學校教師對學生違紀行為之大限度的容忍是普遍現象。

美國的校園暴力問題﹐說到底是一個文化問題。美國文化以個人主義為特征﹐而暴力衝突正是個人主義的極端表現方式。現在該是對美國文化深刻反思的時候了。但惟我獨尊的美國人有勇氣承認自己文化的不足之處嗎﹖

2007年7月9日星期一

读书好,好读书, 读好书

冯建华

读书的好处是古今中外众所周知的. 劝导人们读书的有关警言哲语俯拾皆是, 其中耳熟能详者 诸如 开卷有益,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使人聪明, 读书是成功的敲门砖等等都充分说明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古时候,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主要也是依靠读书而获取信息, 但因为科举考试制度和八股文风, 传统僵化的教育培养的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神仙书"的书呆子-- 死读书, 读死书, 读书死. 而当今社会, 通讯发达, 信息爆炸, 知识更新迅速, 读书不只是学校教育的必要, 更是人们赖以为生谋生所必需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

现代 教育研究更充分表明,广泛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 开拓视野, 促进想象力, 表达力, 和创造力, 而且,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其学习成绩和教育成就有著密切的联系。阅读能力越强,知识越丰富, 学习成绩也会更好。可以说, 阅读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 不仅对人文历史如此, 于科学工程技术亦然. 华人所信奉的"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训条, 也许应改为"能说会读又会写, 天上人间皆由他". 而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从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早期培养开始。早期教育, 终生受益。所以, 我们要尽力而为, 从小培养孩子好读书, 读好书, 会读书.

细心的年轻父母可能会发现,婴幼儿对颜色比较鲜艳的图案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你也许开始想给孩子买些图画书,但又怕孩子还太小,这么早就让他看图画书,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再说这么小的孩子能看懂什么样的图画书吗? 研究表明, 刚出生婴儿的视觉是模糊的,满月后能看到眼前20公分的距离,并且能够随著物体或亮光的移动看得见规则的图案、明暗和颜色。6个月便能用眼睛来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较长时间地看著手里的东西。1岁以后,他不但能够看清楚图画书上具体的影像,而且还能够感觉出来色彩的深浅程度,这个时候孩子就可以看一些最简单的幼儿图书了。其实,即使在婴幼儿能看见图画之前,父母便可以开始给孩子读书讲故事,唱儿歌哼摇篮曲,促进儿童语言的早期发展。以下是 父母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和习惯的一些有效方法, 供参考.

1. 严格控制观看电视,录像或电动游戏的时间. 电视看得越多, 读书时间越少, 阅读能力越差. 如此恶性循环.
2. 有选择性地订阅适合家庭和孩子兴趣水平的报刊杂志, 如Time for Kids, National Geographic for Kids, American Girls, Adventures, Time, Newsweek, 等.
3. 建立家庭图书馆. 逐步有计划有系统地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兴趣爱好购买图书, 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 让孩子有书可读, 唾手可得.
4. 营造家庭读书的环境气氛, 有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和地点, 避免干扰, 可以是晚饭后就寝前的书房或卧室也可以是客厅, 餐厅或地下室. 一角一禺安静即可, 或坐或躺, 书海漫游, 其乐无穷.
5. 以身做则, 带头读书, 为孩子示范阅读的习惯和乐趣; 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之余, 能静静的读书看报也是一种难得的休闲享受, 劳逸结合, 有益身心;
6. 和孩子一起读书, 共享阅读的乐趣, 或父母给孩子读书或孩子给父母读书; 即能找到共同话题, 也能增进亲子感情交流.
7. 定期带孩子上图书馆, 给孩子浏览, 选择和借阅的自由. 并为孩子办好自己独立的借书证. 鼓励孩子参加图书馆的多种读书活动.
8. 了解和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 可以为孩子推荐书目, 但避免强迫. 重要的不是读什么书而是读自己喜欢的书. 有的孩子对人物传记, 历史典故着迷, 有的对科幻, 神话, 侦探故事如痴如醉, 有的热衷于童话或诗歌.
9. 于节假日或孩子的生日, 选择孩子喜欢而且内容适当的书籍作为礼物, 给孩子一份惊喜.
10..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和参加社区亲子读书会, 交流新书信息, 分享读书心得.
11. 周末或节假日, 偶尔带孩子一同逛书店书市, 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12. 出门远游, 不妨带上几本好书, 或可平添几分情趣.

美国的图书出版业非常发达, 少儿读物十分丰富多彩. 浏览书目或光顾书市往往令人眼花缭乱, 无所适从.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帮孩子选择适合的图书呢?

首先应该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对l-2岁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视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图画书中的图画一定要清楚,而且要大,色彩也要鲜明些。图画里面的东西一定要是孩子所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内容,这样孩子看了就比较容易理解。对于2岁大的孩子来说,你还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引起亲子间对话的题材,好让父母和孩子一问一答的彼此对话。如果再大一点,3-4岁的幼儿已经会使用简单的双字句或三字句,而且已经能够对儿歌、压韵的容易朗诵的语句开始感兴趣,如果父母能够念给他听,他往往就会跟著父母学著说了。有的小孩子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对声音的描写、对颜色和形状等等概念都巳经明白了,所以他们可以把概念融入到故事里面去,这样他也就可以练习讲一些简单的故事。至于故事的内容,不必考虑故事性,讲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就是最合适的。比如,可以让孩子练习讲一些只有一个原因,只有一个结果的情节简单的故事,或者讲一些幻想似的故事。给3-4岁幼儿看的图书里面文字应该是简短的,而且口语化,字体也要大,字也要清楚。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到了5-6岁时,因为他已经会使用一些比较丰富的语汇,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想象力,能够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所以就可以让孩子看一些情节稍微复杂一点、题材也比较丰富的图画故事书了。

图画书 (picture books)与图画故事书(picture stories)是有区别的,图画书是用图画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书里面差不多都是图画,而图画故事书就是故事和图画各占一半,这种图画故事书比较适合5-6岁的孩子阅读,因为这样大的孩子已经具有判断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能力,还会喜欢自己来推断故事的发展。父母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强、轻松的内容,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要尽量的做到自然而然,不要硬灌。如果父母想要训练孩子的想象、思考、表达、和创造等能力,可以试著让孩子说说他喜欢的故事,或把新买回来的书让孩子看了以后再让孩子把故事复述一遍,然后再由父母讲给孩子听,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习想象、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另外, 美国少儿读物的各类奖项也可以是父母选择图书的重要参考. 在美国, 分名别类的各种儿童图书奖不胜枚举,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上网参访获奖儿童文学书库的网站 http://www.dawcl.com. 在那里, 你可以轻易的搜索到各种儿童文学的奖项及获奖图书的资料, 然后有选择性目的性去当地图书馆借阅或书店购买.

但是, 美国少儿图书奖中最为久负盛名的要数由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儿童图书服务协会共颁发的"新蓓蕾奖(Newbery Medal)" 和"可德可特奖(Caldecott Medal) 及美国儿童文协会的"凤凰奖(Phoenix Award)". 历年来的获奖图书附录于此, 仅供参考.
仓颉造字?
-- 中文热的冷思考之三

华仔

"伏羲造字"是中国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之一.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为解决人们结绳记事的诸多不便, 伏羲在天台山顶首先造出了数字, 然后又按照万物的形状造出了日,月, 羊, 鱼, 牛, 人等几百个字, 很是得意. 可是, 一个名叫仓颉的小孩说伏羲造的字不合理. 比如 "牛"字只有一个角, "鱼"字却有四只角. 於是, 仓颉建议以后还是让人们自己去造字. 伏羲觉得仓颉言之有理便同意了. 果然, 后来仓颉造出了很多字并被广泛使用. 所以, 人们也说 "仓颉造字".

神话归神话, 姑且不去考证中国历史上是否真有伏羲或仓颉其人, 也不知汉字是否真由伏羲或仓颉所造. 但是, 最近中文学校的一位老师标新立异创造汉字的事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仿佛伏羲仓颉再世, 亦或南郭先生现身?

事情是这样的.

本学期即将结束, 为了应付中文学校的期末考试, 女儿正忙着复习中文.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 我义不容辞地"陪读", 对女儿的功课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 一天我和女儿在翻阅老师批改过的练习本时, 赫然发现"亮亮以前爬过山." 的句子竟被老师用红笔更正. 老师在"爬"的下面工整地写着"爪山", 将"爬"字里面的"巴"换成了"山". 见此, 女儿也责怪我教她写错了"爬"字, 令我非常难堪. 要知道, 小学生几乎视老师为上帝, 一切对错都以老师说了算. 再仔细一看,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爪山"字非彼"爬"字也! 自知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平生不曾见过更没学过这个"爪山"字, 但又不甘平白无辜地向女儿认错, 自己也想借机学习新字. 於是我找出家里仅有的<<小学生字典>>和<<新华社字典>>, 查遍所有的"爪"字和"山"字, 就是不见"爪山"字. 我又急忙托朋友查阅<<辞源>>,<<辞海>>, 甚至<<说文解字>>, 还是找不到这个"爪山"字. 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所以. 难道中国最近已经悄然将"爬"字简化, 还是这位中文老师破旧立新独创汉字?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敬请中文学校的老师和社区饱学之士不吝赐教, 我当洗耳恭听.

一般而言, 语言和思维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所特有的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某一特定的人群在其特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 交流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 而共通的语言是交流双方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语言也是发展变化的. 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以及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 作为语言符号的字汇也会不断丰富, 演变和发展. 但无论千变万化, 每一种语言字汇的产生和演变当是有章可循, 即使独特无比的中国汉字也毫不例外. 毫无疑问, 中国的汉字 源远流长, 独特无比, 博大精深, 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众所周知, 偏旁部首是汉字构成的最基本要素, 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则是汉文字的显著特点之一.

那么, "爪山"一字究竟是如何造出来的呢? 只见其形, 却不知其音更不解其义, 不能交流沟通又如何能推广使用呢? 如此这般, 弘扬中华语言文化, 海外中文学校的确任重道远. 仓颉也罢, 南郭先生也罢, 误人子弟则万万不可!
皇帝的新衣
---- 中文热的冷思考之二

华仔

拙文"是回还是去?-- 中文热的冷思考"见报以后, 当地华人 社区反响热烈, 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 华仔一不小心竟然捅了个马蜂窝, 有对号入座者老羞成怒, 有幸灾乐祸者袖手傍观, 更 有别有用心者口诛笔伐几尽挖苦讽刺之能事; 但更多的是志同道合者之理解和支持. 众人对拙文如此关注是笔者史料不及的, 也 使华仔倍感受宠若惊. 很显然, 大家对中文学校十分关爱, 这倒是可喜可嘉, 华仔也想借此良机作进一步反思.

"是回还是去?"一文原本是一个普通家长对中文教学表达的一份诚实的感言, 开诚布公地指出了大家有目共睹, 海外中文学校一个由来已久, 共同的老大难问题, 即师资培训与教学质量. 拙文既未指名道姓, 更无半点恶意, 但竟使自愿对号入座者如坐针毡, 对华仔又是约谈拿我是问, 又是动机分析背景调查, 甚至栽赃华仔影响了中文学校的安定团结. 幸亏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言论自由的社会, 否则, 华仔会因言致罪, 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稍具逻辑常识和理性思考的人都会觉得, 有则改之, 无则加冕. 即使是"回去"一文真的戳到了痛处, 点到穴位, 对号入座者不说感激华仔, 却也应该闭门反省. 中国有句俗话, "良药苦口益于病, 忠言逆耳益于行". 中文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此应该耳熟能详, 心领神会吧! 但愿也能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对於任何学校, 海外中文学校也不例外, 教学是核心, 教学质量是关键; 而教学质量的根本则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海外中文学校既无训练有素更无稳定而专业的中文教师队伍, 高质量的中文教学也就强人所难了. 不可否认, 广大海外中文教师和家长, 出於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热爱, 各尽所能, 因陋就简, 因地制宜, 为中文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努力和奉献, 可钦可佩.

但"仅有爱情是不够的!" 中文学校 也更不能以此作为低劣教学质量的借口. 只凭一腔热血和个人经验并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事与愿违甚至好心办坏事的事例比比皆是. 所以, 海外中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赖于校委会领导有方, 老师训练有素,以及 家长密切配合. 海外中文学校发展到如此规模实为难得, 我们要倍加爱惜; 中文学校的专业化发展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们当锲而不舍.

问题既然提出, 挑战已在面前, 中文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应该有勇气和智慧面对挑战,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齐心协力, 真正为加强教师培训和提高教学质量作力所能及的实事.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还需努力". 孤芳自赏, 怨天尤人或 闭门自慰都会无济于事. 对华仔的一番诚实感言而兴师问罪或挖苦讽刺甚至人身攻击只是旁门左道, 不足挂齿. 围绕著华仔的背景调查或动机猜疑只会徒劳无功, 毫无意义.
是回还是去?
---- 中文热的冷思考 (1)

华仔

几天前, 女儿从中文学校回家后, 我例行对她的作业进行检查. 其中"伤痕累累"的造句练习引起了我的注意. 原来, 作业要求用"...就要..." 造句. 我女儿造了一句,"明年我就要去中国." 可是, 中文老师用鲜红的笔将它改成, "明年我就要回中国." 显然, 老师认为女儿的句子是错误的, 那么究竟错在哪里呢? 本人虽好舞文弄墨, 毕竟不是中文专业出身, 对中文文法更无专研, 这一"去"一"回" 还真令我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错".

但是, 多年来的职业病令我对如此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有神经质般的敏感, 非得刨根问底探个究竟, 於是, 我急忙拿出女儿的中文课本, 按图索骥找到相关的课文. 原来, 女儿刚学过"爷爷的信"那篇课文, 里面讲到爷爷请孙子一家"回中国", 孙子告诉爷爷他们一家就要"回中国"了. 所以, 课后练习要求用"...就要..." 造句. 为巩固复习学过的字词, 造句练习是必要的, 可女儿造的一句"明年我就要去中国." 又何错之有呢? 很显然, 在老师眼里, 女儿的句子没有原封不动的照抄课文, 不符合标准答案, 便强行将"去"更正为"回". 老师对学生如此这般强求一律, 照本宣科真是令人弹目结舌, 欲哭无泪! 而且, 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一"去"一"回"其实际意义非同小可. 女儿是个典型的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 虽然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但毕竟是在美国出生长大, 至今不曾踏足中国, 连"中国"两个字都写得别扭, 对她而言"去中国"才是合情合理, 岂一个"回"字了得?

本来上中文学校之前, 女儿兴奋不已并信誓旦旦要学好中文, 真使我窃窃私喜, 兴致勃勃地带她到中文学校注册报到. 开学第一天, 女儿是高高兴兴去欢欢喜喜回. 可是, 开学后不到一个月, 女儿对中文学校和中文学习的兴趣就已经淡然无存, 而如今对中文学习已是极端的反感甚至恐惧, 每到星期五晚上就要做恶梦, 俨然患上了所谓的"(中文学校/学习)恐怖症". 据我所知, 女儿的情况并不是仅有的特例, 孩子们对中文学习的反感和抗拒十分普遍, 也是众多华人家长的一个心病. 究其原因, 中文学校的教学方法可能是根本. 很多老师完全没有中文教育的专业训练, 更没有教育心理学和语言教学法方面的学习, 只因为来自于中国, 会中文听说读写, 便将中国的方法和自己的经验盲目地全盘移植到海外的中文学校. 惯用的三段式教学(学生字-读课文-做练习) 加上机械式训练的题海战术完全置学生的兴趣能力与背景而不顾, 那么, 中文教学的效果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今世界, 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兴起的中文热正席卷全球, 对中文学习的需求日益扩大. 海外中文学校也趁势遍地开花蓬勃发展, 但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赖于高质量的中文教学, 真正使学生高高兴兴地来, 快快乐乐地学, 自觉自愿地练, "以学(中文)为乐, 学以致用". 面对海外中文教育特有的挑战, 我们的中文学校和中文老师应该如何应对呢? 墨守成规就是误人子弟.
爸爸不公平

马二

放暑假的前一天, 女儿从学校带回一大堆本学期用过的资料和做过的作业. 我帮她清理书包的时候对其有选择性地过目浏览,也 趁机对她的学习进行检查验收. 查阅她的作文练习本后, 我发现她反复提到妈妈和朋友们如何如何好, 尽是" 妈妈是我的骄傲", "妈妈是我的最爱," "妈妈是我最好的朋友"之类的甜言蜜语, 而唯独不见对爸爸的任何恭维. 想到自己七年如一日为女儿辛勤操劳对其呵护有加, 没有功劳也该有苦劳吧. 难道女儿如此年幼便忘恩负义? 我心里不免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但还是满面笑容,和颜悦色地问她, 欲探虚实.

"丽丽, 你写的故事中都是说妈妈好朋友好, 为什么没有写爸爸呢?"
"因为妈妈不对我发脾气, 妈妈很爱我." 女儿不慌不忙地回答.
"那么是谁每天做饭给你吃, 周末带你上图书馆, 还有带你出去玩呀?" 我试图启发她, 一副巴结讨好样子.
"当然是爸爸!" 女儿毫不犹豫. 听罢, 我暗自得意.
於是我顺水推舟,因势利导. "那你爱爸爸吗?"
"当然!" 女儿斩钉截铁. 看来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这个女儿还是没有白养.
"我也爱你呀, 甜心. 可怎么不见你写爸爸的好话呢?" 我还是穷追不舍, 打破砂锅纹(问) 到底.

"但是, 你更爱杰杰弟弟." 女儿似乎漫不经心, 脱口而出. 但出其不意使我有点惶惶然. 此话怎讲? 岂有此理? 我一直视女儿为掌上明珠, 自老二出生后我更是小心翼翼, 一视同仁, 以免"因小失大", 因偏爱弟弟而使姐姐失宠, 姐弟失和.
"谁说的? 我对你和生生一样的爱. 你们都是我的乖孩子" 我急忙反驳和解释, 唯恐姐弟争宠伤及幼小的心灵.
"你自己说的. 那天我问你最喜欢谁, 杰杰还是我? 你说生生是你最好的孩子." 女儿言之有理, 证据确凿.
"可我也说了你是我最好的女儿呀!" 我意识到自己也许曾经失言, 被女儿抓住把柄, 仍勉强为自己辩解.
"但是, 杰杰和我都是孩子. 这不公平".

女儿的理直气壮使 我几乎哑口无言. 小小年纪居然对孩子与女儿间的逻辑从属关系清楚无误, 也令我惊讶不已. 不过 还是万万没有想到她会对我那一句漫不经心脱口而出的俏皮话竟刻骨铭心. 真后悔自己一句本来善意的玩笑话不小心可能伤害了孩子稚嫩的感情甚至几乎将七年的养育之恩一笔勾销, 使我前功尽弃.

"嗨, 那只是爸爸逗你玩说的. 其实你知道爸爸心里最爱你和生生. 对不对?" 我努力挽回损失. "嗯. 这还差不多." 女儿顽皮的一笑终於使我如释重负并且恍然大悟. 果真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孩子虽小却是鬼头鬼脑哟! 为人父母当谨小慎微.
今天干啥,我做主
马二

节假日里, 大人小孩尽情享受难得的轻松自在,闲逸潇洒。 或举家远足,游山玩水;或朋友聚会,把酒言欢;或早睡晚起,高枕无忧;或网络漫游,海阔天空;或电影电视肥皂剧, 天上人间男欢女爱悲欢离合。。。悠哉游哉, 不亦乐乎!

说清闲道自由, 几家欢喜几家愁。平常往日, 孩子上学, 父母上班,大家伙忙得团团转,生活恬静充实,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倒也相安无事。可遇上节假日长周末, 尤其是旷日持久的寒暑假,父母家长们最揪心的恐怕是,孩子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发生紊乱,如无适当安排,恐怕孩子无所事事, 游手好闲,空度美好时光。 於是,父母家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将孩子的日程排的爆满,吃喝拉撒,算术语文,电视电脑, 假日竟变加班日;孩子稍有不从, 父母便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老实乖巧的孩子忍气吞声,内心却渴望假期早日结束; 淘气任性的孩子得过且过, 敷衍了事甚或顶撞抗争, 闹得鸡犬不宁。 有的家长则放任自流,任孩子随心所欲,自由散漫。 固然家长省心 孩子痛快, 可假日一旦终结,孩子可能难以 快速恢复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实践证明, 二者皆不可取。

那么, 如何才能使孩子们既可以尽情享受节假日的欢快自由也可以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呢? 根据个人经验, 父母与孩子民主协商,由孩子自订计划,自己执行, 共同监督, 乃为切实可行之道, 愿与各位分享。 “今天干啥, 我做主”,是为抛砖引玉。

当女儿未足六岁的时候,刚念完一年的学前班(Kindergaten)。 在长达三个月的暑假期间,为了充实她的生活和学习,我给她安排了丰富紧凑的日程。 除每周例行的钢琴舞蹈课以外, 我还在家教她学中文做算术,学游泳玩电脑, 做手工玩游戏,写日记画图画, 外加每周五制作一本图画书。 一开始, 也许是新鲜有趣,丰富多样, 女儿兴趣盎然,按部就班,乐此不疲,我也驾轻就熟,贻然自得。 可过不久,女儿开始消极怠工,或避重就轻,或讨价还价,或敷衍了事,或找各种借口推脱任务,有时甚至毅然罢工。 眼看宝贵的假日就要在痛苦的父女之争中悄然消失,我心急如焚。 一日, 我突然计上心来。 早上起来收洗完毕后, 我和颜悦色地问女儿她想今天怎么过而且由她说了算。 闻声, 女儿先是将信将疑,等心领神会后便喜出望外。俨然有备而来, 女儿一口气说了一大窜, 看电视玩电脑游泳读书睡午觉串门去公园上麦当劳。 君子一言既去, 四马难追。於是, 我和女儿立法三章。 第一,从今天开始由她自订当日活动计划,但每天必须保证必要合理的学习时间。 读书写日记练钢琴做算术不可或缺。其它活动自作主张。每日各项活动的时间长短和先后秩序由她安排。第二, 每天的日程安排在徵求我的意见后必须由她书面记录,自我监督, 逐项执行。 如无意外,当日计划当日完成。第三, 奖惩分明。 如果女儿计划合理并按时完成, 当日或周末由我根据她的表现和喜好予以奖励(如吃麦当劳,看电影,玩电脑游戏);否则, 由我收回她的自主权, 每日活动照例由我安排。如此这般, 女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以大大调动。 整个夏天日复一日,女儿每天例行自我计划, 自我执行, 自我监督, 一丝不苟, 按步就班。我也密切配合,心安理得。 一家人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中度过了一个和谐快乐的暑假。寒来暑往,今年的圣诞新年假日期间, 我们照章行事,女儿的日程她做主,皆大欢喜。

诚然,十个指头有长短, 各家自有难念的经。 如果您有更成功的经验, 请不吝分享。 如果您在为孩子的假日烦恼, 请您不妨一试。
美国政府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互动关系中的作用

冯建华

学校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坚强基石,社区是儿童发展的宝贵资源。学校,家庭和社区间的密切合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 无庸置疑,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密切合作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教育实践上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对促进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要切实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参与是极其重要的。在促进家长参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合作方面,政府部门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国,政府对教育的指导主要是通过行政和立法以及财政拨款等方式进行的。

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从联邦政府到地方政府制订和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和法规。有的涉及家长的教育和或教师培训,有的明确要求家长参加学校管理和决策,有的州拨发专款设立家庭教育资源中心或聘用专职的家庭和学校关系的协调员;有的法规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教养,而有的则涵盖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背景的家庭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5) 。 并且,美国有 超过半数以上的州要求在师范教育中增加或加强有关学校与家庭合作的内容,培养教师与学生家长交流互动的能力 (Education Week, 2006.9.20.) 。

尽管美国的教育主要是各州政府的责任,但联邦政府通过政策和立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196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早在1964年,联邦政府就开展了“消除贫困运动”,并制定和通过了“经济机会法案”,拨发专款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辅助贫困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该该计划的政策手册中明确指出,如果要充分发展这些儿童的潜能,他们的家长就必须有机会参与儿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而且明文规定所有家庭都必须有最大可能的参与,并提出了家长参与的四项具体标准:(1)通过参加政策咨询委员会,参与对教育目标的计划和执行方面的决策;(2) 参加儿童学前班的义务服务;(3) 亲手为儿童涉及教育活动;(4) 和教师一起参加儿童的教育活动。

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学前教育项目”对儿童学前教育的积极参与, 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积极影响。对该项教育计划的大规模跟踪比较研究发现,受过“学前教育项目”的贫困家庭儿童,无论在身体,心理,还是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都显著优于为接受该项教育训练的贫困儿童;即使成年以后,这种差异也明显地表现在教育,就业和婚姻上。而学前教育项目之所以成功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家长与教师的密切合作。
在此基础之上,联邦政府又相继通过了其他类似的教育法案,强调家长参与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的重要性。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儿童保育与发展法案”明确指出家长参与各级政府部门对儿童保育标准和政策的制订是家长义不容辞的道义责任和法律权利。儿童保育机构必须确保家长与儿童的无限制接触,并拨发经费用于对家长的教育与培训。1994年制订的“从就学到就业机会法案”也鼓励家长参与当地学校和社区对职业教育计划的制订,而且明确地将家长与教师,社区领袖和企业代表共同列为有效制定和实施该法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伙伴。

“残障儿童教育法案”也明文规定,家长与教育人员必须共同参与对儿童发展的鉴定和教育计划的制订工作,并根据儿童的需要,为每个儿童制订一套个别教育计划。1994年通过的美国“中小学教育法案”对接受该法案第一款项(Title I) 的学区和学校在家长参与方面有具体的规定,如每个学区必须和学生家长商讨咨询以制订切实可行的家长参与政策;每所学校必须和家长一道制订书面的家长参与政策,召开年度例会向家长宣讲家长参与儿童学校教育的权利;明文规定学校和家长如何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在家长参与上必须投入不少于1%的经费。

1995年,由时任总统克林顿签署的“美国教育2000年目标”,为突出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更明确地将家长参与列为八大教育目标之一,拨发专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家庭信息和资料中心,并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学校改进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有家长代表参加。根据美国教育目标委员会对“2000年目标”实施的阶段性评估和研究表明,家长的参与和儿童的学业和行为表现有密切的关系, 家长的积极参与对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起了良好的作用。

美国国会与2002年通过的"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对美国的教育改革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其中就包括有关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参与及与学校合作方面的明确规定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1995)。具体而言,所有学校必须允许学生家长查证学校教师的资历;接受一号专款(Title I) 的学校必须制订书面的家长参与政策并公之于众,并有家长和学校合作的具体措施; 向学生家长提供有关学生学业表现的详细情况,并向家长解释学校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必须使用至少1%的经费用于家长的参与。

如此等等,政府对家长参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明文要求可见一斑。
家庭,学校和社区互动合作的基本原则

冯建华

学校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坚强基石,社区是儿童发展的宝贵资源。学校,家庭和社区间的密切合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 无庸置疑,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密切合作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教育实践上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对促进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家长对儿童教育的参与,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并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我们必须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认识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是彼此独立,互相孤立的,而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互相关联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合作,确保教育的连续性,连惯性与一致性。总结有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及经验教训,以下是成功的家庭,学校和社区互动合作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

1) 以优质教育为目标。
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合作应该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共同目标,力求避免乃至杜绝一切与优质教育原则和目标背道而驰的各种唯利是图或争权夺利的行为。有效的伙伴关系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把为教育服务作为家庭, 学校和社区三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 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儿童处于家庭,学校和社区互动关系中的核心,是联系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纽带。为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必须相互沟通,彼此合作。有效的伙伴关系必须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并根据儿童各个不同年龄和教育阶段的不同特点,展开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沟通,互动与合作,争取儿童的积极配合与参与。

3) 以学校教育为主导。
学校是儿童教育的专门机构,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员,接受学校基础教育是所有学龄儿童的义务。学校教育必须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合作中起到主导地位的作用。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在学校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积极地与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沟通,主动征求意见,努力达成共识,争取各方的支持和配合。在此原则下,学校的教育政策,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主要有学校教师负责,家长的参与应重在咨询与辅助。家长的参与不能取代教师或其他学校人员,更不能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干预,控制,甚至利用机会谋取私利。一切具体措施当由学校教师统筹规划并积极推动实施。一切以学校为主导的活动应列入学校的例行工作,照章依序执行,以免因人而异。每一所学校必须从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有关学校与家庭和社区互动的明确, 具体和可行的政策措施并且严格执行。 有效的伙伴关系必须以学校为主导,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学校教育应将与家庭和社区的互动关系作为重点来抓,加强教师的培训,把与家长和社区的互动关系作为教师业绩考评的一项指标,并对表现突出,效果显著的人员和单位奖励,使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互动关系制度化。

4)以互动互助为基础。
儿童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有赖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有效合作,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家长,教师和社区人员担负著教育儿童的共同职责,但是起作彼此之间不可互相替代的作用。有效的 伙伴关系要求家庭,学校和社区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的基础上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切实做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真正平等合作的互动关系必须做到决策民主化,分工明确化,执行程序化,监督公开化.

4) 以法制法规为保障。
家庭, 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合作必须以相应的法制法规为保障,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此,各级立法机构,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起著决定性的作用。教育法规必须对家庭, 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合作提出明确的要求,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互动提供法律依据。政府立法机构可以对现行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修订,不仅要明确家长,教师,儿童和学校的责任,而且要明文规定家长,教师和社区对儿童教育的共同职责,并监督执行。教育经费预算和财政拨款要保证对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互动合作有专门的财经支持,做到专款专用。

6)以教育效果为标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合作是以儿童发展和优质教育为目的, 而教育的实际效果应该是检验合作伙伴关系成败的重要标准。根据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原则,学校应该从教育和儿童的需要出发,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合作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不仅要有明确具体和切实可行的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和计划,而且要对伙伴关系的性质和效果进行有系统的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估总结,及时调整改进。有条件的学区和学校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围绕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关系及其实际效果,开展科学研究,学术讨论,试点实验,典型示范,重点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