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干预和教育

亲历儿童自闭症的早期干预和教育 By千山暮 From cnd.org 了解自闭症 2009年10月12日,我和妻子在匹兹堡儿童医院儿童发育科为两岁的儿子进行了心理学测试,结论是PDD/NOS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Not Otherwise Specified)“未分类的弥漫性发育障碍”,也就是自闭症的一种。在2009年三四月间,儿子就已经接受我们居住的小城的早期干预服务,原因是我们本地的儿科医生在定期检查中发现天一说话比较迟缓,建议我们尽早接受早期干预,并到匹兹堡儿童医院进行专业的儿童心理测试。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们的心情很复杂,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自闭症这个经常听到的词汇会从此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同时意识到,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这个三口之家将有着独特的境遇和经历,将把孩子的成长和康复作为最重要的一项目标,而这个过程,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自己的人生和对世界的认知。或许,多年的个人人生和阅读体验,和负笈海外十年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经历也使我已经可以平静地面对一切人生的偶然与必然。记得在有孩子之前,我和妻子就曾经谈到,假如怀了或者生下了并那么完全健康或“典型”的孩子该怎么办? 最终的答案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接受,都会按照需要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况且,相比很多有同样的经历的父母来说,两岁前发现,两岁确诊确实是比较及时的,此时开始干预不仅不晚而且还算早。同时,美国较为完善和专业的社会保障和康复体系也让我们有信心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孩子成长。 在联系匹兹堡儿童医院儿童发育科之前,我们和本地儿科医生观察到两岁左右的儿子的情况有几点异常:一,说话迟缓,能使用的词汇非常有限;二,似乎有和他人交往的困难。2009年夏天我们全家回国,见到了从澳洲回国的姐姐姐夫和比儿子小九个月外甥,当时大家都感觉到,表弟很喜欢粘着小表哥,但小表哥却只喜欢自己一个人玩;三,儿子喜欢一些重复性的活动,比如反复地把一个玩具从二楼顺着楼梯滚到一楼,然后哈哈大笑,和反复看一个喜欢的DVD节目;四,他排斥某些口感的食物,而且通常不喜欢咀嚼而喜欢直接吞咽。到家里上门辅导的一名社会工作者在她完成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出天一在辅导过程中容易精力分散,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如拍手,也不进行儿童惯常喜欢的假装游戏。 儿童医院儿童发育科的心理学家Kim Hoffman在正式观察报告中提到,儿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在极短时间内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在观察过程中,他几乎没有使用过有意义的词语,而的确出现一些重复性的动作,他的交流能力有限,有时回避目光接触。Kim Hoffman博士根据上述特征确认他属于PDD/NOS, “未分类广泛性发育障碍”,这种自闭症症状相对较轻,在自闭症儿童所具备的全部特征中,PDD/NOS儿童只占有一部分,也就是说,他们在某些方面和正常儿童一样,在某些方面有障碍,处于模糊的边缘状态。据我查到的数据,目前美国自闭症儿童中,百分之九十左右属于症状相对较轻的PDD/NOS,目前每104美国男孩中个就有一个患PDD/NOS的男童,比例已接近百分之一,比女孩的患病高四倍。 特殊教育中父母的参与和自我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对于我这样的外行来说,客观冷静地了解自闭症是第一步。在随后接触各种治疗人员和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过程中,陆续收到不少关于自闭症的文字材料,这些材料的目的是详细地向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解说自闭症的定义,分类,自闭症研究的发展,基本的应对措施和相关的立法等等。根据其中一份材料,自闭症(Autism)被定义为 “对光谱广泛的一系列紊乱的统称,同时也被称为弥漫性的发展紊乱(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或自闭症系列紊乱(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PDD 和ASD 常常交互使用。在这份材料中,自闭症被解释为一系列“神经生物紊乱。”这些紊乱不仅干扰大脑发育和运作,影响儿童的交际,玩耍,学习能力,可能还与免疫,消化,代谢系统的问题相关。“光谱”一词被作者专门强调,因为不同紊乱的强度和分类存在很大的差别。按照惯常的分类,自闭症光谱包含下列名称:1,自闭紊乱或经典自闭症 (Autistic Disorder or Classic Autism);1,蕾特氏症候群(Rett’s Disorder or Rett Syndrome);3, 儿童期崩解症(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4,阿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Disorder or Asperger’s Syndrome);以及占百分比最多的5,“未分类广泛性发育障碍”,即我儿子的问题。 通常人们比较熟悉也比较容易想到第一类型,就是那些独自玩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和他人交流的小孩,他们行为重复,刻板,不喜欢规律被打乱,语言和交流能力有限,而在光谱另一端的阿斯伯格症候群,却是被称为具有“高功能”的一群天赋异秉的孩子,他们常常在科学或艺术方面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天份和神通。我们所遇到的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们在解释的时候总爱提到汤姆•克鲁斯和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美国电影《雨人》中那个表情呆滞但总能记住复杂的中奖号码的哥哥,以及现实中的比尔•盖茨这类成功人士。不论是上述哪一类,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语言障碍,不擅交往,适应能力偏弱,过度沉迷于某一事物,以及某种程度的情绪障碍,如负面情绪,消沉,抑郁等。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中国电影《海洋天堂》表现的是一个“低功能”的一个自闭症少年的父亲对他的关爱。 美国医学界和心理学界迄今为止似乎仍然不能完全解释自闭症的成因,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1年的一份综述已将其定义为基于神经生物学的精神紊乱,并列举了有关大脑某些区域活动和自闭症症状的关联。环境也被认为是其中一个因素,但目前仍然缺少更坚实的研究,同时免疫系统缺损也被纳入研究视线,而自闭症光谱中的性别差异----男孩数倍高于女孩也还没有恰当的解释。同样,美国的儿科医生和儿童心理学家目前也仍然未能发展出界定自闭症一整套统一标准, 患病率在统计学上的显著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界定标准和评估方法的改变。另外,对幼儿的行为的报告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观察,其间的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了解到这一点,让我们认识到现代科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扩展和深入的过程,也期待医学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早期干预和特殊教育在美国:法律,理念,与实践 立法机构,政府,社会,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的权益保护和专业服务,使美国的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家庭不再孤单和无助。在相关立法和正规学校教育这一块,美国1975年首次通过,并在2004年修订的《残障个人教育法案》(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Act)明确规定自闭症儿童有权享有免费和适应他们个体需要的教育。该法案规定,所有学校都不得拒绝接收自闭症儿童,并必须向学区内的自闭症儿童提供相应的特殊教育。这一法案同时规定,在如何更好地协助自闭症和其他残障儿童方面,父母和学区是地位平等的伙伴关系,双方应共同协商决定最合适孩子作为个体的教育计划。美国的特殊教育并不主张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隔离开来教育,而是强调建立“限制最少的环境”(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按《残障个人教育法案》的规定,特教儿童在公立学校内除了有自己的特教班和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以外,其课程还必须包含和普通孩子互动,以便他们更好地在“限制最少的环境”中融入主流群体。儿子就读的公立学校的特教学前班大约有10名儿童,配备有专职教师一名,教学助理三名,另外还有一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教师专门一对一地辅导他的英语会话能力。特教班孩子的音乐欣赏课,体育课,以及在学校图书馆的学习和其他孩子一起,以便他们在一个包容和融合的环境中成长,但语言和数学教学则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单独进行。 校车对残障儿童有特殊照顾。美国的所有公立中小学的学生都可以乘坐政府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的黄色“大鼻子”校车。校车一旦停下供学生上下车,就会打开停车标志,这时候校车后面和对面的所有车辆必须立即全部停车等候,直到停车标志收回,校车重新正常行驶。然而,普通校车每天清晨只能在一个社区的某个固定地点接学生,专门为残障和自闭症儿童配备的校车必须开到每一个儿童的家门口接送他们。哪怕在那个片区象这样的孩子只有一个,也必须专车接送。 就我们所经历的早期干预和特殊教育来看,现有的研究似乎还没有发展到使用医疗手段进行干预的阶段,但对自闭症的干预和早期教育并不需要消极地坐等神经医学的发展。目前,美国对儿童自闭症的应对集中在体能,语言和交际方面的训练,目的是让自闭症儿童提高各项技能,尽可能地融入主流社会。专业的说话治疗师(speech therapist )每个星期一次在她的办公室里对天一进行说话训练,至今已经持续了三年,训练将矫正英语发音和持续扩大词汇量,并训练儿童连贯表达的能力,在同一所医院里,儿子还接受体能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 )的帮助,这名治疗师的作用是训练肌肉强度,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比如在她的指导下骑三轮车,走平衡木,练习投掷等。职能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则负责训练适当的学习和玩耍的技巧和基本生活技能,如系鞋带等精细动作,以及感觉器官的刺激和适应,例如把刮胡膏挤在他的掌心,让他在镜子上涂抹。同时,我们每周一次去看另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的门诊,由他在五十分钟时间内,辅导天一的社会交往和与人交流能力。虽然父母一般都在外面等候,但我曾经征得同意,在2013年年初观察过一次儿童心理学家的训练方法。他在45分钟的时间内,利用玩具小人模拟要求儿子描述父母在家里的活动,学习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交际和礼节,并练习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小事,比如刷牙等。以上这些康复服务的费用都由医疗保险公司支付。 此外,还有一个由主管和两名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小团队负责在社区,如图书馆等地点辅导他的写字和绘画。按法律规定,被确诊为自闭症的儿童可以享受政府的免费医疗服务,在三岁以前可以得到社会工作者的上门辅导。三岁以后,幼儿结束了上门服务的“早期干预”(Early Intervention)阶段,进入“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阶段。有自闭症患儿的家庭如果年收入低于某一个范围,还可以享受到政府的的经济补助。社工工作时间由相关政府部门批准以后,报酬由联邦政府拨款全额支付。确定辅导时间,需要举行一个由父母,托儿所老师,政府代表出席的电话会议“个人化的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决定。辅导的提供者分属不同商业化运作的公司,因此,父母可以比较不同公司之间的服务水准,从中进行选择和更换。政府部门负责搜集本地区提供校外特殊教育服务的小型公司的名单,对它们进行监管。从治理的角度看,政府负责拨款和监督,把社会工作的具体服务交给市场和竞争机制,保障了儿童和父母的选择权,确实有利于儿童和父母享受到更好服务。 儿子所接受过的校外社工辅导,基本上都采取一种温和和较为轻松随意的启发式教育,顺应儿童本身性情,但也有一种针对自闭症儿童比较严格的训练方法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 或 ABA)。针对自闭症儿童中普遍出现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好动,行为不当等问题,“应用行为分析”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将每次的训练内容细化,并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以口头命令形式半强制自闭症儿童完成,直到这名儿童完全掌握而不再需要指令,一旦预定目标实现,社工立即给予口头表扬。我们合作过的一名社工强烈建议我们使用“应用行为分析”让儿童更快提高,但另一位机构领导则认为不必要,她觉得这个方法过去机械和强制,更适用于低功能的孩子而不是我的儿子,但我们从网上查到的信息说明很多父母都感到“应用行为分析”非常有效。尽管我们最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提供这项训练的机构,因而天一从未接受过这种训练,但它的有效性也让我们想到,尽管自闭症基本上属于神经生物紊乱,但行为模式的矫正仍然能起较大的作用。 我们手中的另一份资料也指出,自闭症儿童究竟有没有治愈康复的案例似乎也处于人言人殊的状态。首先,自闭症光谱相当宽泛,而确定主要依据父母的日常观察和儿科医生及儿童心理学家的观察和鉴定,很有可能的使幼儿的一些行为特征被误认为是自闭症但这些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地消失。我想,幼儿和成人在这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早期,有的问题可能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地矫正;其次,及时和有效的早期干预被认为和一部分康复案例有关,但专业人士也承认究竟那种干预最有效目前仍然无人知道;第三,一些被认定不再属于自闭症光谱的儿童后来却出现了多动症和焦虑。假如我们更倾向于神经生物的自然科学取向而非心理学的社会科学取向,那么或许可以认为,在科学家研究出有效的,类似抗抑郁药和抗痫药之类药物之前,语言,交际,体能和情感的训练会帮助自闭症儿童获得尽可能最好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对待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的积极态度,看待问题的全新角度和处理的方法。在这方面,美国对待自闭症儿童的一系列理念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比如,一份介绍自闭症的材料以自闭症儿童自己的口吻,希望成人了解十件事:1,“我首先是一个孩子。我有自闭症,但不首先是“自闭的”,因为自闭只是我特质的一部分……” 2,“我的感官是紊乱的……很普通的景象,声音,气味,味道,日常生活中的触碰这些你们可能不注意的东西对我来说却很痛苦。我必须在其间生活的环境经常显得充满敌意。我可能显得退缩或者好斗其实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3,“请记住区分我不想做的事和我不能做的事”;4, “我只能思考具体的事,只能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5,“请耐心倾听我有限的词汇……我可能饿了,受打击了,恐惧或是迷惑了,但现在这些词超出了我的表达能力”;6,“因为语言对我太难,所以我倾向视觉的指引”;7,“请集中和加强我能做的,而不是我不能做的”; 8,“请帮助我的社会交往。有时候看起来我是不想跟别的孩子玩,但有时候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始对话和进入游戏”;9,“请分辨出是什么让我突然失控”;10,“无条件地爱我。”这里提醒成人世界不要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对待自闭症儿童,尊重他/她的平等个性和潜力,理解他/她的局限,用爱心对待他们。 另一份资料则明确指出:“如今,很多过时的关于自闭症的观念正在被积极的信息所取代。”这份材料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施教者应该以互助互惠的心态进入和分享自闭症儿童的世界,象侦探一样试图解读他们的表达方式。编著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受过专业交流和传播训练的社工偶然发现一名自闭症儿童非常认真地听收音机里的三首歌。一旦歌曲响起,这名儿童就会让周围的人全部保持安静直到歌曲结束。这名社工不满足于仅仅把这名儿童的行为标注为无意义的执着,而是特地找出了歌曲的歌词。结果让他大为吃惊:这三首歌是在哀叹“内心被封闭”而不为他人所了解。社工秉持着“互惠”(reciprocity)的原则,感谢这名自闭症儿童与他分享自己的个人体验。他专门为这名儿童制作了一张CD,让他随时可以欣赏自己喜欢的歌曲。这样一来,在这名自闭症儿童的家人和教师面前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就是成人把自闭症儿童看成一个交流者,开始认同和回应他所表达的信息,帮助他去扩展。这样做所要求的是父母和教育者具有积极的意愿和平等的态度,试图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内心,而非简单化地把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视为无意义的举动而忽略。 的确,当我们在说到自闭症儿童的各种障碍和紊乱的时候,必定是采用“正常”和 “典型”的儿童作为标准。但是,视角的转换往往会带来全新的认识。一份关于自闭症的科普宣传材料强调从自闭症儿童的角度来重新阐释这些“障碍。”编著者针对自闭症儿童回避目光直视提出:“不看不等于不听”。在他们举出的个案中,一名自闭症儿童向老师解释说,他之所以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看着窗外,是因为看着老师的脸更让他分神,如果老师想让他听懂自己的讲课,就应该理解自己不看老师的行为。对于这名儿童来说,直视老师仅仅是在形式上表明自己的在注意,却不真正等于他在听课。所幸的是,老师理解了他的说法,而这名孩子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编著者由此希望人们纠正过去的偏见,认识到有自闭症的成人和儿童只是在倾听方面有特殊的需要,不能误以为他们有听觉障碍。这份材料接下来提出“不说话不意味着不聪明。” 编著者说明: “说话”(speech)和“语言”(languag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说话不等于语言的缺失。他们提醒读者,当医生和教师在患有自闭症的儿童的旁边以负面的方式描述他们时,往往会忽略这些孩子会听懂大人的对话,而且会受到伤害。一位母亲讲述了这样一个经历:医生当着她患自闭症的儿子的面使用了“智障”和“永远做不了”这样的词句,从医院回家后,儿子出现前所未有的状况:原本快乐,精力充沛的儿子在地板上蜷缩成一团,接下来的半天对大人的言行毫无反应,又过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到原来的情绪。编著者再次提醒专业医护人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负面的方式来描述一个自闭症儿童,不但如此, 医疗界人士奉为圭臬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不可伤害”(Do no harm)应该延伸到一切强烈影响儿童生活的职业—不论是教师还是父母。 在美国这样注重个体,讲究平等,强调科学和理性的文化中,值得重视的是不仅是政府和法律体系对自闭症儿童及家庭提供的有力的支持和保护, 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对自闭症儿童的尊重和鼓励。上述资料强调的是如何从自闭症儿童去看待世界,用他们的逻辑来思考,尊重他们已经形成的一些特征,相信他们的潜力和理性,在疏导的同时不要强制,更绝对不要伤害和刺激。宣传材料中把“父母”这个看似天经地义的词汇和概念重新定义为一种和教师并列的“职业”其实是很有价值的。它会提醒我们,做“父母”并不单纯意味着有了孩子以后自动升级,不仅仅意味着权威,甚至不仅仅意味着“爱”,它需要专业精神和知识,更需要不断地反省和自我调整。 我们的方法与感受 我和我的妻子在和自闭症打交道的四年中,也逐渐发展了一些自己的理念和做法。首先,我们相信父母必须给予孩子全部和无条件的爱和扶助;第二,正如我们并不苛求自我的完美,我们也不企求孩子的完美,无论是在智力,身体,精神还是最终的成就上,因为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质和潜力,个体差异需要得到尊重。重要的不是在某种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下的成功,而是每个个体人在自己已有的条件下,是否尽量把自己所能做和愿做的做到比较满意的状态;第三,我们相信自闭症儿童有自己的潜力和快乐,而父母的责任是帮助他们发展这些潜力,兴趣和找到快乐。 在例行的专业治疗以外,我们尽可能地让孩子参加各类活动。我们曾经在他三岁多的时候让他报名参加幼儿足球班,结果发现他很难听从教练的指挥,比如排队轮流踢球,而喜欢在球场内到处乱跑,后来就不再继续了,但从没有在他面前表现出失望和不满。我在自己时间许可的时候,会和他一起踢踢足球,训练他的动作协调性和准确性。后来我们把他送进了幼儿游泳班。起初他很害怕水,但后来慢慢开始喜欢游泳,但是仍然不能完全听从教练的指挥,于是我们把他送进了专门为特殊儿童开设的游泳班。这个班里只有他和另外两名有自闭症的同龄女孩,教练因此有更多的时间指导每一个孩子。很快,他就去掉了救生衣,可以在教练的陪伴和指导下在深水区自如地游泳。这个进步让我们十分欣慰,不停地给予他表扬。另一个体育班可以让他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走平衡木,练习单杠和跳远。美术班是另一项活动。每个星期一的下午四点到六点,我们把他送到一个儿童美术班学习绘画,目的主要是训练他握笔的精细动作和对色彩,形状的把握。对他的“作品”我们无一例外地给予大力夸赞,并且贴在家里的墙上,同时允许他用蜡笔在家里的墙上任意画画。这个绘画班是我们本地一个非盈利组织主办的,大多数参加学习的幼儿都不交纳任何费用,班里有普通孩子,也有自闭症或其他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但是老师对待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 非常耐心和蔼。我还曾经动手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为天一捏成成三个动物:一头猪,一条狗,和一只鸭子。另外,每个星期六我们都带他到市立图书馆儿童图书部借书,逐步让他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在超市购物也常常是训练他的时候,我们让他帮忙拿食品,蔬菜,一般也尊重他自己的购物意愿。在我们生活的小城里,只要有话剧表演,节庆活动,我们都带他参加,也经常带他去动物园和游乐场,冬天在户外玩雪。慢慢地,他的会话能力提高了,也更乐于和别人交谈。当我读到关于中国国内一位单亲妈妈带着患自闭症的孩子独自谋生的新闻时,所想到的不仅是这位母亲的艰难,更是孩子因为缺少正常和社会交往和各种活动以及干预导致的进一步自闭。而另一则关于正常儿童的父母集体抵制自闭儿童听课的中国新闻让我深深震撼,真心希望中国社会在物质进步,经济发达的同时体现出更多的宽容,爱心和理性。 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眼中的儿子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我们注重培养他的自我意识和独立判断。每一次外出之前,我们都会征求他的意见:“我们需要去……你想去吗?”或者“今天你想去动物园吗?”如果他回答 “不”,我们会说, “你需要去,因为……”回家后,我们会问他: “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如果回答是“不喜欢”,我们会问 “为什么?”但所有这些问答不是强制性的逼问,而是随意的对话,目的不单是发展语言能力,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辨别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弄清自己喜欢和接受的,以及自己不喜欢和不接受的,并找出一定的理由,对我来说,是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玩耍是儿童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购买的玩具倾向于交互和参与,例如乐高积木,布袋木偶,木制厨具,医生的医疗用具,当然也有他喜欢的各类玩具汽车,火车等。他喜欢用医疗玩具扮演医生给父母量血压,听心脏,检查耳朵,这样无形中加强了他对医院和医生的亲近感。和多数孩子一样,天一也喜欢看卡通,玩电脑游戏,擅长打“愤怒的鸟”,对这类爱好,我们除了限制时间外基本听之任之。当他在学数学加减法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利用“愤怒的鸟”中弹弓下等候的鸟和撞击后死去的鸟的数量变化来做为数学减法训练工具。 普天下父母大概都追求自己孩子的学业和事业的超群和卓越,但当我们面对一个有不少自闭症特征孩子的时候,在这一点上变得务实。当我们注意到他有很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的时候,会逐渐引导他读书,记忆单词,和他一起模仿电影中人物的动作和对白,但我们同时意识到,儿子在很多方面只能在现有的诸多限制内尽量地提高,不必给予他太多压力,只需要享受他的每一点进步所带来的惊喜。我们鼓励他尝试不同的事情,从中观察他的特长和潜力,但不会给他规定某个方向。自由和理性的教育意味着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这必须从儿童时期, 因为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只有一点我们期待他完全做到,这就是礼貌和教养。我们要求他和所有和我们交谈的成人打招呼,要求他必须在得到别人帮助和善意的对待,或接受馈赠之后说“谢谢”,必须学会在打扰他人,请求帮助或做错事的时候说“对不起”,在请求别人的时候说“请”。 我们和教师以及辅导儿子的社工,心理学家的合作并不仅仅是单纯的配合,还包括积极的介入。例如,我们制作了一个联系笔记本,也曾经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在托儿所里陪同他的社工把他观察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而我们则把他在家里的表现记录下来,这样双方可以对照,共同检查他的强项和弱项,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有时我们也会请社工和教师注意一些需要训练和提高的领域和相关方法:例如跳绳和拍球过程对身体协调性的锻炼。我们也追踪自闭症研究,在心理干预,社会融入,交际能力以外,也关注自闭症与染色体异常以及遗传的关系,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对自闭症的再认识和对他的问题的更准确的诊断,一旦找到合适的机构,我们将全家进行遗传基因检查。我同时也追踪中国国内对自闭症儿童教育和扶助的机构和教育理念,方法。 结语 儿子的成长已经得到了很多的照顾和关爱,几年的治疗和早期特殊教育经历,也使他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全球性的应对自闭症的潮流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帮助和塑造他,他也在帮助和重塑我们。当我们听到他用英文说 “我永远爱你们”时候,为父母唱生日歌的时候,画画的时候,我们知道他感受着我们的付出,而我们的得到不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和温暖,更有对教育,对社会的思考,和一种丰富的人生经验。

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情商与成功和与失败 By 李昶 From cnd.org 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 主要是指人在情感感受、情绪控制、意志力、忍耐力、受挫折时的心态和应付能力,以及与人交流时的技巧等方面的品质。 以往不少人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与情商有关的,是人的智商(IQ - Intelligence Quotient),它是指人的聪颖程度,它是天生的(与基因有关)以及靠后天的开发开拓。还有的就是人的逆商(AQ - Adversity Quotient),即人在处逆境时的心态及应变能力。智商是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题目。逆商是这些年来心理学上开始注意的研究问题。 情商(情绪情感智慧)(EQ),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但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丹尼尔•戈尔曼(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也是美国时代杂志(Time)的专栏作家,曾任教于哈佛大学,专研行为与大脑科学)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对EQ研究与讨论,因此,丹尼尔•戈尔曼被誉为“情商之父”。 丹尼尔•戈尔曼接受了萨洛维的观点,认为情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 1.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比如:能做出客观的对自我的评价和他人的评价。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自己。比如:有制怒能力。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比如:那种发至内心的想成就的精神。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情绪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比如:能觉察观察出他人的情绪反应。 5.有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比如:巧妙的交流能力、谈话技巧、化误解为理解的能力。 华人文化:历来重智商轻情商 轻情商导致问题的一些例子如下: • 人与人之间,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不理解: 比如靠吵架或不说话、不交流。 • 全听父母的安排: 成了五分加小绵羊。 • 不知怎样与他人打交道: 公众场合的失落感或说话伤人。 • 自我中心: 只有自己的利益考虑。 • 社会上的担心、害怕和失落:面对人际关系的焦虑感。 • 焦虑和忧郁:过度严重地负面看问题,同时把问题的严重性放的很大。 • 有的还有自杀倾向:学习工作努力来干什么?觉得都没劲。 情商低的行为例子: • 孤独感 ,独处,不与人来往。 • 成天上电脑玩游戏 。 • 无限上网浏览,无节制。 • 在网上交友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去与真实的人打交道。不少网上交友是视屏过滤后让人的非真实给显示了出来。 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 •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要求对不同文化和生活内容的理解和容忍,同时要求有对情绪的理解力和控制能力。 • 人必须是社会人,需要具备交流能力。 • 孤独的人往往是变态的。 • 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 • 情商是心理塑造精神品质的再现。 • 华人家长太重视孩子的智商发展—成绩排列和学校名次,因而不少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发展。 其实,早期的情商教育尤为重要,这是心理上的一种塑造: • 培养正面、进取、乐观、善良、友好待人、沉静和遇事不慌的态度。 • 做人能显得不卑不亢 。 • 看问题正面、乐观,做人也就能正面、乐观。 • 不把负面问题放大。 • 不挑剔刻薄他人。 情商是后天培养与修炼的: • 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 情商的价值是无量的,情商伴随着社会人的一生,是后天培养与修炼都能达到的。 • 它需要自己去勇敢地面对自己厌恶的事情,这样你可以迅速地成长,去勇敢地面对自己所怕的所焦虑的。 • 有能力处理好失败是人成长最快的途径之一。 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 • 社交能力强 • 外向而愉快 • 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 • 对事业较投入 • 为人正直 • 富有同情心 • 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 • 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 • 不容易被打败和变得悲观 情商与效益化: • 情商较高的人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现有的智力资源,并使自己的智力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无论是经商、从政或搞学问。 • 情商较高的人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活动,不会盲目地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他会使自己的情感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即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也能给他人提供情感需要。 总之,情商的培养和管理技巧, 即能够理解并回应别人的情绪,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反之也然,即缺情商多半容易得罪人,导致人为的障碍,导致失败。情商也是建立领导能力的基础。大体而言,人际关系的处理,就是要靠情商。情商也就是调控与他人相处的情绪反应的技巧。这种能力包括并展现出来的情感,真诚并富于表现力与情绪感染力。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可以由此被培养。情商也指引着对人际关系的管理,可以帮助强化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帮助培养领导权威,以及增加人际互动的效能等。

2013年9月11日星期三

神童的背后

神童的背后 By 芦紫 From cnd.org 中国人有着重视教育的优秀传统,几乎每个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子女的成功,父母不惜花费巨大的精力和金钱而全力以赴。因应这股潮流,社会上各种补习班才艺班训练营有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今天,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都很早就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从最早的胎教到2-3岁时开始的各种音乐绘画舞蹈外语训练,多管齐下,全力打造优质神童。很客观地说,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努力是大有收获的,新一代儿童的智力和知识面都普遍优于他们的上几代,天才神童也常有所闻。当然这里也有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因素,看看今天的孩子们能把各式最新款的智能手机玩得滴溜溜转,想想老芦童年时的闭塞愚昧呆傻,真是恍若隔世,大有不可与夏虫语冰之感。 在这一大批优质儿童的金字塔尖上是“一小撮”备受社会青睐,万众瞩目的精英儿童,被称之为神童。神童者,神奇之儿童也。他们很早就显示出非同寻常的智力与才能,主要表现在数学,语言,音乐,美术等方面。既然是神童,天生异秉,神乎其神,数量就极为稀少,出现的机率应小于小于百万分之一,可遇不可求的。 神童大都具有很高的智商。当今世界上流行着衡量智力的智商测验,主要考察受试者的观察,记忆,想象,分析,判断,思维及应变能力。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准确,但这是目前衡量智力的最客观的方法。智商测验的最高分是250,但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在80-120的范围内,低于55属智障,超过145即是天才,比如爱因斯坦,霍金和比尔盖兹的智商都是160。统计显示,智商与性别和种族都有相关性。男性的平均智商比女性多5分,黄种人105,白人100,黑人80,有些非洲国家的智商还不到60。同一人种也有差异,如奥巴马总统是131,而拳王阿里只有78,也许因为奥巴马是混血儿的原因。 一般说来,智商越高,人越聪明,生存能力越强。如果再具有高情商,就越有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进入社会的上层。人类是最聪明的生物,所以才能在长期的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统治者,而愚笨的巨无霸恐龙则早早就被淘汰。但是承认种族间的智力差异并不等于种族岐视,而是尊重客观事实。今天社会的文明已走出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很多国家都实行了平权和福利政策,照顾体能和智力上的弱势群体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和行为。能者多劳,高智商的人虽然享受着高水平的生活,但对社会的贡献也较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是在社会科学,还是在自然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是靠了很多天才巨人的智慧,人类才有了今天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历史上最聪明的人是谁?这个问题没有定论。据推断,达芬奇,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智商都在180到200之间。但是近代美国有个西德斯(William James Sidis,1898-1944),智商高达250,被称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据说这个犹太神童出生后6个月就能说话,1岁半就能读纽约时报,8岁时会8国语,还发明了一种语言,写过四本书。9岁时就在哈佛大学举办四维空间的讲座,不愧神童之美誉。西德斯早已过世,而当今的世界上谁的智商最高呢?下面略举几例: 陶哲轩(Terence Tao, 1975-),智商232 。7岁上高中,9岁上大学,10岁、11岁、12岁三次参加世界奥数竟赛,分别摘下铜牌、银牌和金牌,创下前无古人的纪录。现为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教授,菲尔兹奖得主,已发表论文230多篇。 金雄镕(Kim Ung-yong, 1963-),智商210。6个月开始说话,3岁时能说4种语言并能写出短文。11岁到美国作研究工作,12岁上日本电视台解答复杂的微积分题目。15岁获博士学位,2006年被国际人名中心(IBC,International Biographical Centre)誉为21世纪优秀科学家。 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1963-),智商190。13岁获全苏少年国际象棋冠军,15岁成全国冠军,22岁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此后称霸棋坛数十年,曾在网上一人战胜世界联合队的五万名棋手而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棋手。2005年退役后,积极投身政治活动,是俄国著名的反对派领袖。 波尔加(Judit Polgar ,1976-),智商170。匈牙利的波尔加三姊妹都是棋坛神童,都是在少年即获得特级大师称号。老大苏珊4岁学棋,5岁能说5国语。曾战胜中国的谢军,获女子世界冠军。老二索菲娅7岁获全国少年冠军,9岁获14岁男子组世界冠军。朱迪特最小,但棋力最强,曾战胜过费歇尔、卡尔波夫和卡斯帕罗夫等世界棋王。排名多次进入世界前10,直到去年仍排名32,是进入世界50强中的唯一女棋手。三姊妹都是美女,都有个幸福的家庭,成为棋坛佳话。 邹奇奇(Adora Svitak,1997-),智商多少?不知道,因为她不愿去做测试。她3岁开始读书,4岁开始写作,6岁时已在电脑上写了400多篇故事和诗歌。她读书奇快,每天2-3本。打字也奇快,每分钟120字。8岁时就出版了12万字的小说,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思想深刻,被美媒体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文坛小巨人”。 保罗 艾伦(Paul Allen,1953-),智商170。微软副总裁,比尔 盖兹的共同创业者,家产150亿美元。虽没听说过他童年有多么的神,但上中学时绝对是尖子,高考(SAT)获满分就是证明。他和比尔 盖兹都是从大学退学,开始了创业奋斗的传奇人生。 上面所说的都是些成功的神童的例子,让人羡慕,下面想说几个另类的神童。 雅各布(Jacob Barnett)两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患儿,不会说话,不能表达,形同白痴,但是他对数字和图形却有着惊人的才能。他3岁的时候能拼好5千块迷你图板,5岁时能背诵圆周率到200多位,能在1-2个星期内自学并掌握微积分,8岁就到印第安纳大学听高等数学课和天文课,12岁成为印第安纳大学和普渡大学的联合博士生,主攻量子物理学。据说他已完成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进版本,相关资料已送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进行评估。可能吗?完全有可能,现在不可能,将来也有可能!因为他的智商170,比爱因斯坦高10分呢!但是他妈妈却担心他将来怎么办,因他连扣扣子系鞋带都不会! 小雅各布的事例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去年俄亥俄州大的茹莎兹(Joanne Ruthsatz)和耶鲁大学的阿尔巴赫(Jourdan Urbach)联名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内容很令人震惊。他们研究了8名国际知名的数学、音乐和美术天才神童(6男2女)后发现:8个神童中有3人患有自闭症,有4人其父母或近亲患有自闭症,原来神童与自闭症有着如此紧密的关联,而在普通人群中,自闭症发生的机率仅为1/120! 其实早在雅各布之前,美国就有个有名的白痴天才金皮克(Kim Peek,1951-2009)。记得三国演义里张松背诵《孟德新书》吗?不过那是演义,不是事实。现实版的金皮克是个智障人,他毫无社交和生活能力,但能背诵9千多本书。他能用10秒钟读一页书,而且是左眼读左页,右眼读右页,然后一字不错地背诵出来。更有计算日历的才能,被人称为“金电脑”和“活百科全书”。以金皮克为原型,1988年好莱坞推出一部电影《雨人》(Rain Man),非常叫座,并获得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和奥斯卡奖。这部电影的热播让大众都知道了所谓的白痴天才症候群,或曰学者症候群(Savant-Syndrome),引起了对这类人的兴趣和关注。这种疾病200多年前就被描述过,只是很少为人所知。 雅各布的阅读记忆力可以说是全球之最,而英国自闭症画家斯蒂芬(Stephen Wiltshire,1974-)却是形象记忆的全球之最,因为他具有过目不忘的“瞬间记忆能力”。任何景色他只要看上几分钟,就能完全凭记忆在画布上精确地复制出来,被人们誉为“人体照相机”。据说,斯蒂芬曾乘直升机飞过英国伦敦、意大利罗马、中国香港和日本东京等城市的上空,他凭记忆精确绘出了所有这些城市的航空俯瞰图,他笔下的景色和真实景色的细节相似度竟高达90%。2011年他在纽约上空飞行了20分钟,然后画出了一幅75米长的巨画纽约全景图,展示在肯尼迪机场的大厅里。斯蒂芬出生时是哑巴,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但是他的神奇的图像记忆能力让全世界的科学界和艺术界专家都感到震惊。 中国也有类似的自闭症神童,比如山西省五台山下有个乡村孩子周玮,6个月大时因抽搐被县医院诊断为“佝偻病”;两岁时就因智力低下被诊断为脑瘫。后来还发现患有低血糖、癫痫症等疾病,是公认的智障儿。然而他9岁那年,奇迹发生了!有一天妈妈带他下田干活,有个邻人逗他:“一个驴四条腿,两个驴几条腿?”“八条。”答案让每个人都吓了一跳,这傻孩子会算术!后来发现他小小的傻脑袋里装着更多的神奇,传播开来竟惊动了中央电视台。小周玮被请到北京住了一个月,并上了电视。主持人问了他两个3位数的乘法,他立刻答出。问他一个17位数的14次方根,他也回答正确。记者又随口问他5的20次方是多少,9的50次方是多少,还有其它一些复杂的问题,他都能一口说出正确答案。于是目光呆滞行动拙笨的小周玮成了明星心算神童,然而当记者问到一些常识性问题时,比如:在商店捡到钱包怎么办?手指割破了怎么办?电灯是谁发明的?周玮都是一问三不知,一脸的茫然。 周玮的表演也引起了一些脑科学专家们的注意,他们对周玮的脑电波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专家们发现,周玮做数学运算时,脑电波幅明显大于常人,说明他的大脑激活强烈。让专家们奇怪的是,常人运算用得最多的是大脑额叶(负责人类高级思考能力)。而周玮恰恰相反,运算时他的额叶很安静,而他的颞叶(颞叶负责处理听觉,还处理一些长期记忆的启动功能与味嗅觉)却呈现非常兴奋的状态,主要激活发生在右侧颞部。周玮为什么用右颞叶,这是否与他强大的心算能力有关呢?一种解释是他的额叶有思维障碍,才发展出用右颞叶作为代偿机制。这种可能性有,因为周玮患低血糖9年,可能造成了额叶的损伤。另一钟解释是根据米勒博士(Bruce Miller,UCSF)的理论,右颞叶下有个特别的“天才区段”,通常是处于被抑制状态。一旦这个区域被启动激活,天才就迸发出来。只是这个启动天才的按钮在哪里,启动天才区的同时是否会启动愚蠢区?或只启动其一,至今这些都还是谜团。 人们形容某人行为怪异时常说,他脑袋里的哪个筋搭错了。也许这些神童们的脑袋里就是哪根筋搭错了,一不小心成了天才,即天才与傻瓜不过是一线之差! 听说过很多行为怪异的天才故事,他们是否是自闭症或其他精神病的患者,随手举几例供大家分析判断: 法国天才数学家,伽罗瓦理论和群论的创始人伽罗瓦(Évariste Galois,1811-1832)行为“奇特,怪异,有原创力而且封闭”。他爱数学如痴如狂,而其他学科都很糟糕。为了考上某名校,面试时因不善表达考官跟不上他的跳跃思维,他竟把黑板擦砸在考官的头上。后来为了一个姑娘与情敌作自杀式决斗,年仅20岁。 荷兰大画家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是个不世出的天才,仅从事绘画10年便给人类留下了2000件精品画作和素描。但是他患有某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有自残倾向,曾割下自己的耳朵。偏头疼严重时,常用铁锤锤击自己的脑袋,终于在37岁时自杀。人们在哀叹之余不禁要问:梵高的精神病和他的艺术天才是一对挛生兄弟,还仅仅是偶尔的巧合? 华裔著名女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1968-2004),1997出版南京大屠杀一书,成为全美最畅销书,且有世界影响。后来患严重忧郁症自杀,年仅36岁。 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1933-1996)因研究解析数论的哥德巴赫猜想而蜚声国际,但一生多病,尤其以性格害羞,自我封闭,不善表达而闻名,他的一些奇特行为曾是当时人们广为流传的笑话。他虽死于帕金森病,但也可能是自闭症患者。 中国著名速奇才史丰收(1956-2009),出身农家,从小就对数学数字情有独钟。上小学时把毛主席语录放在书桌上作掩护,在下面做数学题。被老师发现后罚他背毛语录,史丰收背诵如流,可见他记忆力过人。77年高考史丰收虽数学好但其他科太差而落榜,后因他的速算才能被破格录取到中国科大数学系。翌年出版速算法一书,轰动全国。后来成立了史丰收国际速算研究中心,陈省身,杨振宁都题词祝贺。他也曾为联合国代表表演速算,被称为数学奇才。但是史丰收患有精神忧郁症,曾两次自杀未遂,53岁心脏病发瘁死。 宁铂(1965-)1978年中国家喻户晓的中国第一神童,对诗词围棋中医和天文都很有造诣。13岁进入中国科大少年班学习,主攻他不感兴趣的理论物理。据说宁铂的性格很矛盾,极端自尊,又极端自卑,很有绅士作风,而又不通人情。后来宁铂对科学毫无兴趣,却沉醉于围棋和佛学。厌倦了世俗的生活,开始练气功,吃素,最后终于出家为僧,青灯黄卷将伴随他一生。 与宁铂几乎同命运的还有同样大名鼎鼎的神童干政和谢彦波,他们都有着极高的智商,但情商很低。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智商仅占20%,而情商占了80%,几乎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三大神童都属情商较低者,缺乏人际沟通能力,与导师关系非常紧张,终于导致事业上的挫折。干政是自闭症患者,从普林斯顿退学回国后一直无业,现在把自己禁锢在母亲的家中,不与外界联系,成了废人。谢彦波与几任导师都不能和平相处,据说他曾用菜刀和手枪威胁过他在普林斯顿的导师诺贝尔奖得主安德森。好在谢彦波海在从事物理工作,虽无啥成就,还算是科学工作者。 回顾神童们的人生,令人感叹不已。究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当时主流媒体的大肆吹捧,难辞其咎。不着边际的溢美之词让幼小的神童们虚荣心极度膨胀,心理扭曲,生生地捧杀了他们。反而是那些不受媒体热捧的神童的同学们心态稳健平静,大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自己成功的人生轨迹。 还记得开始时所说的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人,智商250的神童西德斯吗?他可是当时名震世界的超级神童!但后来也变得行为怪癖,难以理喻。不数年遂江郎才尽,仲永怀伤,泯然众人矣!

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美国的基础教育

美国基础教育真的很烂吗? By 南桥 From cnd.org 德克萨斯州某市一小学的墙上,门上,处处都写着斯蒂芬·柯维“七个好习惯”的标语, 这个小学,从开学第一天起,就试图让学生接触被中国经理人慢慢熟悉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如“积极主动” 、“以终为始”、“要事优先”、 “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等。 连学校里的道路,都分别以这七个好习惯命名。 开学第一天,孩子带回来的作业,就是告知家长学习这七个好习惯是学生的任务之一。 最近网上有一则关于中国减负的评论。评论者是一个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 她(他)痛心疾首地表示, 基础教育的扎实正是中国的长项,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长处,去效仿美国?文中对美国人数学水平之差竭尽嘲笑之能事。 这个心态,我过去也曾有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不能这么志满意得地判断一个教育体系的好歹。我也感到,不能到了其他国家之后,见了些世面,便 感觉真理在握,可居高临下地对国内的探索和改革品头品足,似乎他们都需要我们这些出来过的人指点迷津。殊不知特定的改变,不过是身处其中的人, 试图在回应特定的需求。比如中国现在儿童负担确实过重,你怎能用两三点钟放学的美国学生被老师“加负”的做法去比呢? 脱离了这种背景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 教育这个问题真的很复杂,和人一样复杂,谦卑非常重要。一些号称被掌握的规律和走向,只是短期的, 更多是钟摆之间的来回摆动。 我的一个教授曾说过:“如果你活得够久的话,你会发现只有轮回,没有规律。”大家不过是在避免走向极端的过程中来回摇摆,寻求最佳平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就好比《生活的艺术》里,林语堂所描述的中国人的恬淡闲适,在如今的浮躁中国很难看到,倒更像是在描述很多小镇的美国人。在特定的时期,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弊病,便有意无意朝着别一个方向去走,上山的上山,下山的下山,说不定我们会在某处相逢。美国如今增加标准化测试、增加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ndards)这些做法,和中国增加素质教育给应试教育减负的做法貌似背道而驰,其实共同之处, 是大家都在寻求适当平衡。 在这样的寻找当中,我们会发现,我们一时间所使用的评价标准非常不同。 比如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美国人不会算算术这个弱点,不仅外国人嘲笑,美国人自己也自嘲。可是大家忽略的是,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当众演讲, 以至于成年之后, 很多美国人上了台就口若悬河。他们从小用 “高效能人员的七个好习惯”之类的品格或者习惯教育来教育孩子, 而 同样的话题,中国三四十岁的经理们在企业管理培训的课堂上,试图用一两天的时间来学。到底谁会真正把这些好习惯根深蒂固地刻进脑子里? 答案不言而喻。我们在哪方面花时间花心思,就必然在哪方面出色。问题恰恰在这里,到底应该怎样评估我们的课程设计,分辨出什么是孩子真正所需? 如果这么思考的话,我发现一些狭隘的衡量是靠不住的。大家的长处根本都不一样。例如,美国人的阅读教学极其发达。我们两个孩子,都是在幼儿园期间,突然一下出现了“大跃进” 般的进步,从刚认识几个字母,到突然会捧着书自己读了? 这个飞跃是如何实现的? 除了英文作为字母文字自身的优势之外。这和教学心理学的应用也有关系。比如在幼儿园和一年级阶段,我孩子带回来的“作业”,上面老师只让孩子写,不去修改错误的拼写。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小孩子这时候更需要鼓励。在拼写这些方面容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创意和潜能。如果每写错一个字都被修理一顿,孩子的学习心理,将会受到多大的打击?带着畏惧心理去识字读书,效果也大打折扣。很多孩子的厌学心理,是被老师给训出来被家长给骂出来的。 当我们说起美国基础教育如何烂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比较的方法本身存在问题? 两种教育体系,衡量的东西完全都不一样。 我们在讨论“基础”或曰“基本功” 的时候,我们是拿我们的长处,比如背算术口诀表的能力,去作狭隘的衡量。我们并没有对全部培养的知识、能力、态度,分门别类,逐一对照衡量,从而作出更为 合理的分辨。 用美国人的话来说,我们不能拿桔子和苹果比。 如果分项比拼的话,我发现美国人的基础 教育过硬的地方真是很多。如上所述,在阅读的起点教学上,美国中小学生远超过了中国中小学生。 不仅阅读上手上美国更快一些, 在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上,中国小学生严重营养不良—— 过于依靠教材教辅材料。在我们为上鲁迅还是下鲁迅篇章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美国的小学生正一部部的厚书(包括各种名著)在啃。 学校严格要求每天晚上20分钟读闲书,暑假期间,家长提着袋子从公共图书馆借大量图书回家给孩子看。 中国小学教材内容很幼稚, 小猫钓鱼之类内容不少, 好像孩子心智上无法长大, 以至于到了八九岁, 还只能吃智力上的婴儿米粉。中国学生在应试的压力下,阅读被学校被商家被家长围剿, 读书甚少,见识狭隘, 让人担忧。 我经常听人(包括美国人自己)嘲笑美国人地理历史常识差。 2008年, 俄罗斯攻打格鲁吉亚(Georgia)的时候,美国佐治亚州(也叫Georgia)的人说: “是从佛罗里达打过来的么?”但是大家要知道,这些说法,自嘲的居多。 不信你让两国孩子评价一下国际国内大事试试看? 当然, 美国学生知识上(更准确地说,应该说是”知道” ) 的欠缺或许实有其事。但是这里的关键,还是教学思维大相迳庭。 美国学校重视“高端思维能力”, 轻视死记硬背的知识。 同样学历史, 美国学校会让学生去角色扮演, 模拟猪湾事件中古巴和美国关键人物和部门的选择, 由此顺道学到国会和总统的关系, 决策的过程, 等。 他们会让学生去“重演”当年白人在印第安人地界上跑马圈地的历史。 这样的学习可能在知识点上强调得不多,但是很能锻炼孩子研究、 演示等方面的能力, 和不盲从权威说法的好习惯。 这一切也都应该是未来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功”,千万不可轻视。 而这样的作业, 丝毫不容易。 小孩从小要学会独立作研究,或者去主动调用身边各种资源, 过去常说美国中小学多简单的说法,一点根据都没有。只不过大家各有各的难处。 回到“减负”这个话题上说,我担心我们对于“减负”的讨论,只是在原有学习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大家讨论在量上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让孩子 学什么,而不仅仅是学多还是学少。 美国的基础教育阶段, 强调的“高端思维能力”,如问题的解决和决策、创新、批判性思维、分析、评估等,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适当“增负”,给学生多一些挑战。 这些方面,一样是未来需要的“基础”。 一二十年后,当孩子们都走上职场、组建家庭之后,恐怕跑马圈地运动发生于哪一年,雇主不在乎,配偶也不在乎。而能否双赢沟通,能否分清优先顺序,能否站在他人角度去沟通, 这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