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9日星期四

父母和孩子: 子女教育再探

子女教育再探

(from cnd.org)

有什么样的父母大多半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是本文想探讨的核心。“孩子”的概念,在此文里是专门指那些在心理、行为、情绪、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有问题或困难的儿童青少年。

这里又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父母的遗传基因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的体内生化物质的变化,这些问题很有可能会在后代身上显现出来,比如某些类别的忧郁症,注意力失调和多动综合症(ADHD),以及相当一部分常见身体疾病;其二、父母的思维、心理、行为、情绪、人际交流的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自己后代在这些方面的发展。

先打些比方:

脾气暴躁的父母,孩子长大了多半脾气急躁,容易发气发怒。这里也可能还有更为严重的问题。这里也可能涉及到人格障碍的问题,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它源于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上在心理上的中断等。

又比如,万事担心,处处焦虑的父母,他们同时很难相信他人,时常以最坏的角度打量他人,评估人生。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往往会很胆小、害怕、焦虑、不相信他人和世界、会给自己和他人设置很多不必要的人为的障碍。这里的核心心理机制是自信心不够。

有的悲观郁郁的父母,养大的孩子,可能也有负面、忧郁、心理压抑、没有进取心、生活中不敢闯,也可能自虐轻生等想法和情况。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忧郁症,与遗传(染色体)以及和由此导致的内分泌有关系。

离婚的父母,其孩子在未来的人际男女关系上的失败,以及可能面对离婚的机率,会高出一般社会众人不少。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永远在做着伟大计划的父母,其孩子长大也差不离。但是这种素质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失败多于成功很多。

精神分裂症,很不幸,是遗传基因所致。

还有,孩子的勇气、奋斗、竞争精神、价值观念、人的气质涵养,基本上都与父母在这些方面的素质有关。

前不久,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指出:“有相当一部分做了父母的成人,年龄不小了,其实,他们的心理和心态,还仍然是停留在儿童期。要指望他们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来,实属太难。你不能指望一个心理心智上很不成熟的‘儿童’成人,要在一个儿童的身上,去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成人。”

自从我转入心理治疗这个行业,二十多年过去了。其间,我至少同上万人次的夫妻、父母、儿童青少年、个人、以及各族裔的人们谈过话打过交道。我有相当长的年头,在安省最大的一家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中心工作。我总是很感慨:如果我们多些成熟程度高一些的父母,我们就会少了很多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青少年。

过了这么多年,我真正是感受到:有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样的孩子。

在进行进一步阐述前,有必要指出,也有少数情况是为:如果一个儿童青少年,在生活的早年,有外力的有效干预,比如有一两位明智达理的亲友老师长辈(他/她信服佩服的人)的点拨指导,就可能抵制和消除很多从自己父母或者是自己早年生长那个环境中来的负面因素。(注:我曾经有过一个极其苦难的少年时期,我的一位阿姨带着我,指点我,从那苦难的环境中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而大约在两年前,我出席在多伦多的一次专业Workshop上,专家们就探讨 (指引者),对于有心理创伤的儿童青少年的作用。并探讨了这样的指引,对于受过心理创伤的儿童青少年的大脑,在神经系统的重新连接上的正面影响。我是十分相信这样的观点的,因为那也是我自己的亲身感受。)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应试教育的反思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应试教育的反思

from cnd.org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是人们趋利而行的注释,现在成了功利、自私、市侩、犬儒的依据。

《路加福音》十七章十一至十九节,记载了耶稣“无缘无故”医治麻疯病人的故事: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疯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

其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吗?” 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耶稣对犹太人的询问,就像耶和华上帝在伊甸园里,向全人类的始祖亚当发出的伟大呼唤“你在哪里?”一样,一直在历史的廊道上回旋,引导我们回去,回归心灵的故乡,领受上帝“无缘无故”的救赎之道。

可是,人堕落以后,灵魂和心智就昏暗不健全了,显著特征之一是感恩意识的丧失。人类的感恩,被古罗马著名哲学家马库斯•西塞罗( Marcus Tullius Cicero)称为不仅是最伟大的美德,而且是众美德之本。那九个人虽然肉体得到医治,但因为没有回来感恩,心灵就没有得到洁净。

这其实是大部分人没有得到上帝特殊恩典的写照。我们就算没有长大麻疯,但无论是好人、歹人,是敬虔的、不义的,谁没有享受过阳光、雨露、空气等来自上帝的供应,没有得到过上帝“无缘无故”的爱呢?不仅如此,“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上帝爱人,不计损失、不图回报、不动摇、无条件,是昔在、今在、永在的恩典。不像人间的爱,诸如友情、亲情、爱情,难说没有附加条件和限制,有的还别有用心。有交换条件的爱,经过时间的发酵,演变成伤害、摧残、痛苦的记忆而载入史册的不计其数。无论中外,拂去岁月的蛛网尘埃, 展开浩瀚的历史画卷,只见:

千年春秋长河,流不尽兄弟阋墙、夫妻背信、朋友反目、子女悖逆的伤心泪;
万里人间舞台,演不绝情仇与共、爱恨交织、恩怨相连、荣辱胶着的悲情剧。

功利的交易、扭曲的关怀,早在我们许多人身上打上了鲜明的烙印。即使移居海外,也会就地生根。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就是孩子的教育。不管孩子是否同意、是否乐意接受,我们总以冠冕堂皇的理由──爱,按照我们的意愿、方式管束他们。

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惜成本和代价,不惜剥夺他们的童趣、天真、兴趣、幻想、真诚和创造力,把他们塑造成应试能手,变得像父母一样呆板、封闭,缺少情趣和幽默,好叫他们去实现大众的理想,完成父母未竟的事业──进名牌大学,赚取令人称羡的财富,获取权力、名声或地位。这种操控、驾驭性的思想,正是父母们在胆怯、惧怕和附庸之下,从外界接受来的。

扪心自问,我们究竟是真爱孩子,还是爱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名声和面子?我们到底有没有内在的原则与信念?我们的价值观是建立在自立、自尊、自爱的磐石之上呢,还是建立在他人的评判与奉承之上?我们难道不能成为有风骨、有脊梁、有主张的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甘沦落,受偶像支配,为他人而活?

那些著书立说,宣扬功利、得意、自夸、虚伪、市侩、无礼甚至野蛮的“育儿经”或“教子方”的“虎妈”、“狼父”,或许尚未意识到,是在以羞辱为荣耀,是在把自己精神的枷锁当作美丽的项链炫耀于众。

痛定思痛,我们搞教育,如同是郎中看病,诊断正确,可开错了处方。不仅没有解除疾患,反而导致了诸多疑难杂症的出现。因为分数挂帅、严格淘汰、不考虑团队合作、只顾个人奋斗的教育,造就了无数特殊的国民。比如说,一些身居教育部门要职的人,对教育的兴趣和认识,远不如对权术的爱好和精通;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内不能推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古训,在课堂外不能行使灵魂工程师的职能。最令人揪心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又要前赴后继地在名校、职位、权力等偶像崇拜中,开始另一轮循环,而且是更激烈的竞争、更严峻的挑战、更残酷的淘汰。

应试教育的最大失败,不是培养高分低能者,而是导致受此种教育的人不愿、不能、不敢回过头去检讨教育的问题,反思体制的弊端,以敏锐的思想、眸利的眼光和不同寻常的洞察力,追问施教者的资格和权限。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等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口号,貌似我们关心教育、过问教育,实际上反映出我们对教育的曲解和无知。不知道教育的立足点、发展方向和归宿点都在于重视人的尊严、人的思想、人的品格和人的价值。

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在他的《先知》(Prophet)里,有一段关于孩子的论述。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为自身的渴望所诞生的儿女。
他们借助你来,却非从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但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但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凝视无垠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我们爱孩子,不是因为考试名次的排列、不是奥数(Math Olympiad,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成绩、不是外语的分数、不是乐器的熟练程度,而是因为他们像我们一样独特、一样平等、一样尊贵。明白了我们从上帝那里领受的大爱是无条件的,我们分享、传递出去的爱,也当是“无缘无故”的,不标价,不带功利,更不许有任何不纯的目的或动机。

2012年4月2日星期一

今夜亚城, 林来不疯狂!

林来不疯狂

马二

3月30日星期五晚上, 球迷们翘首以待的纽约尼克斯(New York Knicks)对亚特兰大老鹰(Atlanta Hawks)的比赛终于在亚特兰大菲力浦斯体育馆激烈展开,老鹰队一路领先,有惊无险,以100:90击败尼克斯队赢得了本场比赛。 尽管这是一场高水平的NBA篮球赛, 它却使尼克斯球迷们大为扫兴, 更让广大亚城的林来疯粉丝们, 尤其是华人粉丝,倍感失望甚至觉得上当受骗。

今夜亚城, 林来不疯狂!

许多亚城华人并非NBA球迷, 但是为了一睹尼克斯队华裔球星林书豪的风采, 大家不约而同地踊跃购票,兴致勃勃前往观赛,期待为他加油鼓劲。遗憾的是, 林书豪根本上就没有参加这场比赛甚至没有出现在比赛现场, 使大家乘兴而去, 败兴而归。

不过, 有幸与林书豪短暂的一面之交倒使我感到不虚此行。不觉林来疯,但见林书豪 。

虽然我从来不是任何球迷,对NBA球赛也漠不关心, 但是身为华人,NBA新星林书豪的出现还是令我兴奋。与来自中国的NBA 球员姚明和易建联不同的是, 林书豪在美国本土的华人移民家庭出生长大,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执着和才智,从名校哈佛毕业后成功闯入强手如林的NBA并且脱颖而出,一鸣惊人,开历史之先河。林书豪的一举成名向美国社会的亚裔刻板印象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影响力和象征性也已远远超越了美国的篮球运动。那么, 自今年二月四日从板凳队员而一赛成名以来, 林来疯似一股旋风迅即席卷美国和亚洲,林书豪已经赫然成为NBA的一颗耀眼新星而家喻户晓,也就不足为奇。正是出于对其美籍华裔球星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我也开始关注有关林书豪在NBA的动向,并期待有机会亲临赛场为他鼓掌加油。

宝贵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应<<美中报导>>总编姜先生的盛情邀请, 我以特派记者身份于3月30日前往亚特兰大菲力浦斯体育馆观看纽约尼克斯(New York Knicks)对亚特兰大老鹰(Atlanta Hawks)的比赛,期待着林书豪的出场。

由于有过在菲力浦斯体育馆探访姚明参加NBA比赛时的经验 (见 “也当一回追星族”),我们一路驾轻就熟顺利于比赛前抵达体育馆,快速领取媒界通行证后便直奔球员休息区,寻找林书豪的踪影。经过一番仔细侦察和向把门的保安员探听,得知尼克斯队球员所在的休息室后,便在附近走道徘徊守候侍机扑捉林书豪的镜头。不久, 尼克斯队的主教练伍德森先生便悄然出现在球员休息室外与媒体见面并接受采访。伍德森立即被各路记者紧密包围连续发问, 应对自如,我也抢占到有利位置见缝插针地一口气连发三问,“杰米林(林书豪的英文名 Jeremy Lin)的身体状况恢复如何? 他来了没有? 他会参加今晚的比赛吗?” 伍德森教练和颜悦色地作了简洁的回答, “杰米的左膝盖在上周日与底特律活塞队的比赛中受伤,现正在恢复之中,处于‘每日观察’的状态。 他已随队来这里, 但是将不参加今晚对老鹰队的比赛。” 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媒体见面会后, 我和伍德森合影时,他微笑着低声对我说,“我想你一定更想和杰米照相吧!”一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 等我会过神来, 他却已经匆匆进入了球员休息室。这时,旁边的一位记者好心地告诉我, 杰米此刻正在球场边的板凳上,到那里去找他。

我们急忙从球员通道赶往球场。果然, 林书豪正在球场一端接受某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我们悄悄走到他身边,迅速按下快门近距离抢拍镜头,并在一旁静候旁听其访谈。眼前的林书豪,黑头发黄皮肤,高大壮实, 一脸帅气,俨然一位邻家华人小兄弟的模样, 感觉非常熟悉亲切。见电视采访刚结束, 我便情不自禁地用中文说, “林书豪, 欢迎你来亚特兰大!”。 他楞了一下,微笑着转过头来,十分友好地和我握手, 显然他能听懂中文。 突然, 身后冒出一位高大的白人男子将我和林书豪隔离并快速护送他向球员休息室走去,我立马紧跟过去和他们并肩而行,试图和杰米攀谈,表达亚城华人对他的期待和问候, 询问他的身体恢复状况。可能碍于白人男子的阻拦,他只是面带微笑欲言又止,似乎无可奈何。在他被拥入休息室的最后时刻,我只得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祝他好运! 后来得知, 那位高大的白人男子就是尼克斯队的公关经纪。 看来真是, 人在江湖, 身不有己。这就是我有幸和林书豪短暂的一面之交,亲切友好却无言以对,令我回味。

接下来,我们凭借媒体通行证,有机会在紧靠球场边缘地带近距离观赏老鹰队对尼克斯队的 比赛。 尽管比赛激烈精采,对我而言,却因为没有林书豪的出场而大打折扣,素然无趣。

但见林书豪,不觉林来疯,倒也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