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日星期日

中国高校泡沫式扩招后果显现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28日文章】题:中国面临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过剩问题(作者伊恩·约翰逊)

张卫东(音)已经在周末的人才招聘会上转悠了一个多月,纳闷自己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工作。

这位22岁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说:“这些公司都在招人,我也有学位。我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他手中的文件夹里装满了简历、名片和公司简介。

中国过去很少出现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而现在,由于这个国家遭遇了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无业大学生的人数猛增到了危险的程度。在去年毕业的560万名大学生当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至今还在找工作。今年又有610万名毕业生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骤然成为了全国的优先重点。

中国的这一困境要归结于类似全球信贷泡沫的高校扩招。按照政府的要求,中国的高等院校每年扩招多达约30%,在近十年来的大多数年份都是如此,还建设了巨大的新校区。大家认为资金不成问题:多招学生意味着多收学费,可以用于偿还扩招扩建的贷款。然而,这些计划太过乐观,使得大批院校债务缠身。

对中国的长远前景而言,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扩张速度太快,偿还债务的压力太大。所以许多学校滥发文凭,毕业生的质量极差。张卫东毕业于一所从未开设过计算机专业的中医药大学。他懊恼地回忆说,教室里过于拥挤,学习材料匮乏。他说:“我真不知道这样的教育有什么价值。”

罗伯特·乌贝尔负责纽约大学在中国的一个项目,专门为外国公司培训年轻的中国雇员。他说:“高校系统和经济需求之间存在偏差。中国毕业生往往缺乏实践技能。”


中国有几十所重点高校享受着中央政府的慷慨资助。由于这些学校的扩张受到北京的控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没有遭遇资金困境。

除了这些重点高校之外,还有近2000所院校才是中国绝大多数本科生就读的地方。官方人士和独立研究人员说,几乎所有这些学校都背负着还不清的债务。

财力雄厚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组织救助行动。去年,富裕的广东省要求银行重组向大学发放的贷款。中国教育部官员曾表示,高校债务是优先重点。

由于缺乏校友捐助的传统,中国的高校只能通过两种方式获取偿还债务的资金:降低成本和招收更多的学生。政府数据显示,教师工资封顶或下调,购买设备的计划暂缓实施,课堂规模平均增大了一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