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5日星期日

教育投资: 在美国如何选择专业

·楼 兰·

from CND.org

前些时,CND上有网友咨询其亲戚的孩子正在申请美国的一个硕士专业,叫作one-year 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mathematical finance/financial mathematics(一年职业硕士-金融工程/数学金融/金融数学)。听说以前从这种program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很好。可是有这种 program的学校大都是名气很大的私立或者公立学校,学费昂贵,并且不会提供助教或者助研之类的机会,也就是没有什么经济资助。其亲戚的孩子在美国读了大学,马上毕业因此想申请读硕士。这亲戚家经济上相当拮据,拿不准是否应该送孩子去上私立大学,加上目前金融危机,就业前景不是很肯定。但是为了孩子,亲戚打算申请银行贷款。还询问因为孩子不是美国公民,能否获得美国的学业贷款。

网坛里很多人在为其答疑或出谋划策,我也有发言。考虑到如何选择专业是很多年轻学子和家长们共同关心的话题,综合一些网友的建议和我本人的发言写出此篇。

我感觉这位亲戚是住在中国国内或来美国时间不长,思维代表不少中国人的想法,不太与国际接轨。或者在专业选择上只知道皮毛不懂内情就热衷于赶时髦,因此往往适得其反。不符合时宜的观念有这样几方面:

其一,急功近利,追随大流。看眼下什么行业吃香,就去选那些热门专业。而这样缺乏长远眼光,反而经常会赶不上趟儿,到头来没有好回报。多年来,无论美国、中国、还是其他地方,行业的兴衰已经有多少批教训了?工程、MBA、电脑(computer/IT)……后来又是金融(finance)、经济贸易之类,方兴未艾时是热门专业,可热乎劲过去泡沫破灭,学这行的就过剩,就业市场惨淡。很多中国人对国外就业市场和学校专业的情况与动向不了解,单凭道听途说来的信息就做选择,其实那往往是滞后的消息。因此越往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里跳,就越落入陷阱。

其二,选学校不是看私立公立或名气如何,而是看学生本人喜欢什么专业适合哪所学校。如果经济拮据,就更实惠些,要权衡上得起哪类学校或专业,也就是能否付得出学费;或者选能获得最高资助的学校和专业来学。最近美国有个调查,关于“哪些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最高”。令很多人跌破眼镜的是,排名前头的却不是那些大学排名榜上的顶尖名校。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一言难尽。但外行们起码需要了解,学校名气招牌并不是找工作挣高薪的充分必要条件,也不见得跟将来的收入成正比。

其三,想让孩子到国外留学,却不懂外国的奖助学金政策。凭自己的一厢情愿是拿不到资助的。不能采取“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策略,不然不是学子受苦,就是家庭负担太重,而且家长的这类吐血付出不一定能有好回报。比如,通常外国学生无法申请到美国的学生贷款,只有美国公民或起码有永久居民身份者,才有资格申请助学贷款。外国留学生要么凭优异成绩拿奖学金,要么自家交学费。因此上什么样的学校还是要根据自家的经济实力。

中国人有喜欢扎堆凑热闹的习惯,也普遍有随大流的偏好,从买东西追求名牌,到报学校选专业都如此。加上中国人口太多,赶时髦随大流的结果,往往是什么牌子的衣服提包一流行就臭了街,什么专业一吃香就变过热过剩。

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也不能免俗。早年为孩子选专业流行“老三样”——工程、医学、法律,认为这些专业好找工作,又是挣钱多相对铁的饭碗。学医学和法律的虽然一直有市场需求,但读书年头太长投资太大。在美国,学医必须在本科毕业后读医学院,然后还要做三年住院医及专科实习,能独立工作时都快三十岁了。学法律也要本科毕业后再念法学院,当律师等还要考执照,也不是很快就能挣大钱的。而且这些专业又几乎完全没有助学金,就业之后要偿还多年欠下的学生贷款,即便收入丰厚,负担也很重。因此医学法律虽然一直还是比较热门,但不大会一哄而上。

工程制造属于传统工业,当年一直是比较稳定而就业机会多的行当。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美国劳动力成本过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量迁移到第三世界国家,而引发美国的制造业萧条,工人和工程师的需求量大大下降,学某些类工程专业的也就面临就业困难。我刚来美国念书时,想找个打工的地方那叫一个困难,因为好些下岗工程师工人们饥不择食,连商店卖货餐馆洗碗或清洁工等服务业的饭碗都抢,哪还轮的着咱们外来学生啊。

学工的渐冷之时,还有一波学商热。或许各行业总是此消彼涨,才能保持经济总趋势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虽然制造业走低,其他经贸业却旺盛起来,各类中小私营公司和生意兴起,需要很多管理人员,MBA(商业管理硕士)着实热过一阵。记得我初到美国读书那阵,不少熟人都在学MBA。不过到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开始一轮经济衰退,很多公司关门,MBA们也只得另寻饭碗。好多人都去卖保险房地产或搞直销的干活。有个拿了MBA的朋友在大型连锁商店找到个销售经理的差事,已经算很不错很对口了。很多人根本挣不到预期的高工资。当年我曾任职的非营利社区报社,雇过一个刚毕业的MBA任广告经理,他还想借此办理身份绿卡。不过非营利机构的工资不高,劝他按媒体广告业者办理申请,他不肯,好像那会令MBA降格,非要按什么管理人士来办。结果移民局以工资不达标立马驳回,学生签证实习期满他只好惨兮兮地回国了。其实,无论学了什么专业,都要能够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来调整自己的就业和收入期望值,善于随行就市,才能适者生存。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internet)发展起来的IT业蓬勃兴起,带动了美国经济腾飞。学电脑或IT可谓“短平快”,拿个本科学士,或者半路出家读个硕士甚至上个数月培训班就能改行干电脑。记得我读研时,学校有个专业叫“Information System”(信息系统),被戏称为“老婆专业”,因为很多留学生尤其老中的陪读太太都在混。那专业当时不被看好,不工不理不商不文的,光学点电脑使用,没多少基础知识。谁知到了几年后IT兴起时,学这专业的却歪打正着捞上了,找个电脑程序员之类的工作不费劲。以前出身理工的改学电脑更容易,因此不少没落的电子机械等工程师们,摇身一变成为电脑工程师了。连我那个曾在商店当经理的MBA朋友都成了软件工程师。

用“泡沫”一词来形容行业和经济的迅速发达和萧条,就是从20世纪末的IT业才开始的。那时搞IT的似乎冲昏了头,不满足于找个职位给人打工,好像人人都想整个Start Up Company(新创公司),开发出什么软件程序的卖大钱。一时间各类软硬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当然要找人干活,因此IT专业的人才供不应求,有的刚上大学的娃娃都停学去挣银子了。可惜,比尔·盖茨是不可能大批量产生的!无论多好多有前途的东西,一多到了泛滥的地步,必然供过于求引发抢市场和饭碗的恶性竞争,也就到了破灭的边缘。进入21世纪,随着那些IT Start Up的纷纷倒闭,宣告了这轮泡沫的彻底破灭。由于那些年学这行的人太多,专业人员积压现象也严重。其实,如今电脑和互联网已经不可缺少,IT这个行业会一直持续下去。看看现在哪个公司、学校、医院、行政机构和服务业能少得了IT?离开电脑和网络管理,几乎各行各业都无法运作了。因此从长远来看,学这行的还是有饭碗,只要别再一哄而上搞得过热过剩。

再后来就是21世纪初的金融投资业的兴起,有些IT泡沫破灭后的剩余精英转行去投资银行华尔街了,再不济点儿的就去卖次贷,就跟当年很多工程师搞推销、MBA卖保险一样,人家总得有饭碗不是?如今,“泡沫”一词又用来形容这一番金融业破产危机。

开篇所询问的那类与金融有关的专业,就是随着前些年美国金融业升温而发。因为很多毕业于其他专业的人士也跑到这行里混饭,需要专业知识充电,因此,各院校的相应培训和读研项目应运而生,主要是为已经干上金融的在职人员设置的,带有速成职业培训性质。这些学员已经在职挣高薪,不在乎掏钱,有的金融公司投资银行甚至替进修的员工付学费。那么各院校不宰这些财主更待何时?所以这些学习项目期限短却收费高。但刚从大学毕业、完全没有这行经验的年轻人,通常不会学这样的项目,一来这样的文凭就算出自名校也含金量不高,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应急培训,学不到啥基础课,缺少真才实学;二来,如果先前没有金融行业工作经验,想凭这一年学习就去找工作可不容易,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市场萎靡期。何况如今金融泡沫已经破灭,就算日后市场有所回转,还不够那些从华尔街解雇下来的人去抢回饭碗呢,也轮不到新出茅庐的。因此,有网友比喻,现在才想起去赶这过气“金融热门”,好比买高价门票去赶散场的宴会,赔了银子精力还不见得吃到残羹剩饭。

美国是个典型的资本社会,经济规律周而复始。我到美国至今年整整20载,已经亲眼见到若干次经济起伏。有了这些经历,如果再善于用脑子琢磨,就能看出些端的。以后遇事,无论买东西购股票,还是自己或孩子选专业找工作,都不会盲从随大流。

一般来说,一种行业热门因而需要大量人才时,如果你是已经有此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或恰好学了这专业,就算捡到便宜了,或者说当初选专业有远见有眼光。然而,因为一时间行业市场人才需求量大,各院校会跟进,争相开办相关专业学科甚至速成班,以培养更多人才满足供需。但要考虑到这里会有个时间差,如果此时孩子刚要进大学选专业,那么至少要等四五年后才毕业,那时的就业市场是否还如此?现在回顾我亲眼所见近20年的几轮经济起伏,每轮不过持续六七年。也就是说,看到哪行热起来了才入门,到你毕业时正好也该萧条了。通常高潮之后必有退潮,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我觉得,年轻人选则专业,最好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也要有点远见卓识,而不要急功近利追随市场大流,这反而没有好结果。现在美国的很多年轻人本科选学社会文科类:英文、哲学、历史、经济、艺术之类,也有的学理科如数学、物理、生物等等。在老中家长来看,这都属于不容易找饭碗挣大钱的学科,其实这些人文科学却是基础。美国的大学教育普及程度较高,本科都属于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如果本科阶段打下人文或理科学扎实基础,日后深造改行都不难。直到研究所读硕士博士或职业培训,才算是培养“人材”的“专业教育”。(请注意这里两个“才/材”字的不同)。

有的网友说得好,教育投资是关于一个人毕生的事情,假如股票投糟了充其量赔些钱,而教育专业投错了,一辈子痛苦。俗话说“人怕入错行”么。因此,我一直认为还是让学子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为好,即便找工作挣钱不太灵,起码学的时候自己比较乐意而享受(enjoy),学得高兴基础扎实了也便于转行。

前些天遇到一个朋友,他的孩子毕业于哈佛东亚研究专业,又拿了斯坦福的硕士,到华尔街某金融公司寻了个差事。进门一看,七八个都是哈佛东亚系的校友。可能有些华人家长认为学这类专业能找到啥工作呀,哪知人家华尔街投资银行要进军亚洲尤其中国,需要深谙那边社会语言文化的人才,网罗不少这些文科专业毕业的年轻人。不过呢,华尔街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科职工也就见习两三年(如同住院医),哪怕没有这轮金融泡沫破灭,他们也得另找工作,若滞留下来都是没本事的。朋友的孩子想去非营利机构干干,以后或许再深造读法学院或啥科博士。

很多年轻人即便学了某些专业,也还不知道自己是否愿意或适合毕生干这行。如今新一代青少年有了较多的选择,现代社会也给与他们换工作转行的机会。因此在申请大学或研究所专业时,家长们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子女,还是给孩子们多些做主的自由为好。如果从近期功利出发,为了将来的职业而选了学生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的时候干的时候都痛苦万分,也不会在此领域做出多大名堂。华人里已经有太多的这类教训,很多成年人就一直在干自己不喜欢甚至痛恨的职业,难道还要让下一代再重蹈覆辙吗?当然,家长并非完全撒手不管,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自己对选择专业缺少概念,需要家长和成年人指导,如何引导孩子做选择是另外的话题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