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星期二

美国,一个终身学习型社会

美国,一个终身学习型社会
叶宝生

在中国,走进大学课堂,满眼是青年人,年龄相差不了几岁。进入硕士生课堂,也是以年轻人为主,少数几个大龄的,也就大个十几岁。博士生年龄要大,但也到不了五、六十岁。中国古训“三十不学艺”,似乎学习是孩童和青年人的事。虽然,中国倡导终身学习,高考和硕士、博士都没有了年龄限制,但大龄读书,似乎有一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窘迫。

作为从中国来的访问学者,走进美国课堂,我非常惊讶!先是参加一个教育学院本科生的开学前的短会,就是教师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要求,辅导专业学习计划。我产生疑问,这就是本科生吗?看面相,看体形,为数不少的显然是中年妇女,在中国都称为孩子他妈了。后来,随着听了几个研究生的课,再看,不光有中年的男子和妇女,还有可以称为老太太和老顽童似的的学生。相差很大年龄的学生们,坐在一个教室内上课,老太太学生,讨论发言,喋喋不休,说着,比划着,与年轻学生辩论;老顽童似的学生,举手发言,参加课堂的各种活动,天真得像个小孩。看不到他(她)们有一点点羞涩,一切都是那么常态!毛主席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在美国,可以换一换,“人活到老,可以上课到老”。什么是终身学习型社会,莫过于此了吧!

终身学习何以这么普通和普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随经济的发展运行,当热门行业从业人员过剩,就有一部分人通过学习,拿到资格证书,改变工作;另一方面,像教师职业,可以通过提升学历,增加薪水,有一部分人要读研究生。这是任何一个年龄的人都有可能的。美国的教育一方面培养新生的劳动力量;另一方面也为这种情况做好了准备。首先,上大学,读研究生,没有年龄限制,只要达到入学标准,谁都可以上学。其次,进行学分制管理,时间充裕,可以尽量多修读课程,多得学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自己的修读计划。修满要求的学分,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文凭。再次,美国的一些大学会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如上课时间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像Mercer大学Tift教育学院在道格拉斯校区,只有教室和几位教学管理人员,就是为当地附近学生上学方便所设。

可以看到,美国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切性,为这种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保障。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