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1日星期三

“虎妈”“狼爸”: 子女教育的纠结

关于子女教育的争论和困惑

李昶

近年来,海内外有许多关于子女教育的研究和争论。尤其是近一两年来,“虎妈”“狼爸”的用严厉体罚方式教育出“成功”子女的故事,引起了海内外的不少讨论争论。

支持的一方,基本上是那种实用主义哲学: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培养出学业事业上成功的后代,管他用什么手段和如何实施。其余问题是可以忽略不计。认为如果没有体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那么,多少有些体罚也就没有多大的关系。目的最重要。

反对的一方,看到了如果用严厉体罚教育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心理创伤。也很可能会造成不健全的人格,让一个人终生生活在负面的阴影下。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生焦虑忧郁不自信。同时,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容易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易怒,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也不太会与他人打交道。

首先要说明,在西方文明社会里,打儿童是犯法的。儿童保护协会是会进行调查起诉的。当事人也是可能会被警察抓捕的。

我是反对体罚的。我很爱儿子,我对他,从小到大,从来没动过一根指头。我也不骂他。如果我生气了,最多也就是提高嗓门说他几句。

但是,受宠的孩子,是不怕父母的,任自己高兴或不中意,发泄情绪。也不一定听父母指令的。

我经常在想:什么是培养孩子的最佳方法? 其实,说起来容易,要做起来很难。

“应该。。。怎么样。。。”的大道理谁都会讲。但是没有多少用处。

现身说法。我自己从小就与父亲关系不太好,因为我很少感受到过从他那里来的父亲的包容、理解、亲情和人性的温暖。具体的日常生活照料,都是母亲在做。父亲管我的学习和行为。在学习上或行为上,如果有一点让他不满意,我就得手伸出来,他用尺子抽。有时也打屁股。如果调皮捣蛋惹了祸,那更是要被好好地抽打一顿。

我虽然是小时候很是淘气调皮捣蛋,但是我从来不偷东西(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小偷小摸在小孩中是非常流行的),也不欺凌其他孩子。其实,我从在中国上小学一年级起,到在西方读完博士,都是属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从小就非常喜好读书。但是,父亲是学者,对我的学习和行为,有很高的要求。

我拿回家的成绩单,父亲是不能挑剔的。因为我在小学中学的成绩,从来都是全班全年级一至三名。后来读了几个大学,都是在优等生之列。但是在小时候,父亲还有他给我指定的家里的家庭作业。不做完是要挨打的。另外挨打的主要原因是“费”(即调皮惹事)。

就我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从来没有因为父亲的体罚,而感受到过心理创伤,也不会因此去记恨他。如果如今回头来再看看,要我说出我对父亲的感激之处,那就是他对我的严格要求。如果没有他当年的苛求,我可能在学业事业上,走不到今天的地步。(注:“狼爸”的几个“被打进”北京大学读书的儿女,也都说他们不记恨父亲。我能理解。当然,我的父亲远没有“狼爸”那么厉害。)

这里有着深刻的悖论。也能让人有不少困惑。这也是为什么我有着极大的兴趣,留心有关“虎妈”“狼爸”的讨论。

我觉得,批判的一方,说出来的话,和争议的论点,理论上是四平八稳的和正确的,而大多数的说法是浅薄的。无非是要与主流社会的提倡口号一致,要路线正确。

但是,支持的一方,赞成体罚观点的,也只能提出一种不一定成逻辑的观点:即鞭子下出好人。况且,体罚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也将可能会是一个当事人要面对的严重问题。
我经常在想:有没有别的路子,可能让孩子们成长起来,最后自己发展出自身的能力。而不需要使用体罚暴力,来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伦德(D.Baumrind)曾经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他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之一。鲍伦德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标准:即要求和反应性。要求指的是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督促其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以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标准,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鲍伦德认为权威型父母是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有适当的严格,加以有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要求,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加以督促,并且有着的父母的温情,关爱孩子,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述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以及自信心的培养。鲍伦德的理论,都是正确的,但是,要实施起来,把握起分寸来,同时又要持之以恒,是很有些难度的。

鲍伦德认为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的父母都会给孩子造成以下某种或诸多种心理、行为、情绪问题,尤其是造成自信心低下,焦虑,忧郁,好幻想,好高骛远,不会与他人打交道,不会在适当场合说适当的话,没有人生的进取心,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他人和环境,导致生活中的困难和人生中的失败。

我遇见过这样的父母:智慧、聪颖、达理、情绪平静、性格安详温和、不急躁、说话公正有说服力;对孩子是讲道理、少批评多引导。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是会很成功。但是,在成年人中,极少有人能到达这样的境界和人的素质。我一生与许多人打过交道,尤其是约二十年来因为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学习实习以及工作原因,我与成千上万的夫妻和各种族裔的人过交道。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具有上述这样优良的人格及心理素质的父母,谬谬几对。极少。这大概可以归类于鲍伦德的权威型父母。

我想,或许让孩子去吃些苦,早点在生活中去学习碰撞人生,吃些亏,理解世事,也许能真正帮助一个人成长起来。失败和苦难的经历,或许是让人更能成熟起来。也往往是有着人生被打击过经历的人,只要不倒下不认输,才更加有能力和更加渴望自己强大起来。曾经有一位学者的长辈对我说过:“茅草棚里才能飞出金凤凰,”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这里还想说明的是:相当一部分做了父母的成人,年龄不小了,其实,他们的心理和心态,还仍然是停留在儿童期。要指望他们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来,实属太难。你不能指望一个心理心智上很不成熟的“儿童”成人,要在一个儿童的身上,去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成人。

(from cnd.org)

没有评论: